【中药学笔记总结】中药学重点笔记

作者&投稿:泊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第一节: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1. 咳嗽气喘:麻黄(喧肺平喘);生姜(温肺止咳);细辛(温肺化饮);牛蒡子(喧肺祛痰);桑叶(肺热,肺燥咳嗽);

2. 水肿利尿:麻黄(风水水肿);桂枝(蓄水证);香薷(水肿脚气);浮萍

3. 呕吐:生姜(胃寒呕吐,呕家之圣药);紫苏(胎气上逆)

4. 麻疹不透:荆芥(表邪外束);薄荷(风热束表);牛蒡子(透泻热毒);蝉蜕(风热束表);升麻(辛散发表);葛根(表邪外束)

5. 风疹搔痒:荆芥,防风(风药中之润剂),薄荷,牛蒡子,蝉蜕,浮萍

6. 风(寒)湿痹通:防风,白芷,细辛,苍耳子,羌活

7. 鼻渊: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8. 破伤风证:防风,蝉蜕(急慢性惊风)

9. 肝阳上亢,目赤昏花:薄荷,桑叶,菊花,慢荆子(暴聋)

10. 目生翳障:蝉蜕,木贼

11. 疏肝解郁:薄荷(胸闷胁痛);柴胡(气滞)

12. 痈肿疮疡:荆芥(兼有表证初起);牛蒡子(兼可滑肠通便),白芷(消肿派胀);菊花

13. 气虚下陷,升举:柴胡(肝胆之气);升麻(脾胃之气);葛根(脾虚泻泄)

14. 外感表证:桂枝(风寒,风热,阳虚外感);防风(风寒,风湿,风热均可);荆芥(最为平和之药);细辛(可治阳虚外感)

15. 咽喉肿痛:薄荷(利咽);蝉蜕(开音);升麻

16. 止痛:防风(表证头痛);羌活(太阳经);白芷(阳明经);细辛(少阴经);葛根(项背强痛,高血压项紧)

17. 止血:荆芥(炒炭用);木贼

18. 带下证:白芷(寒湿,湿热)

19. 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葛根(生津止渴)

20. 热病烦渴:淡豆豉

21. 解毒:紫苏(鱼蟹毒);生姜(鱼蟹毒,生半夏,生南星)

第二节: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1. 气分实热证:石膏(肺胃);知母;芦根(清胃止呕);天花粉(热病烦渴);淡竹叶(清心火);栀子(三焦之火);黄连(清心火)

2. 肺热喘咳: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黄芩(肺火);青黛(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射干(降气消痰,平喘止咳);地骨皮(肺中伏火)

3. 消渴证:石膏,知母,黄连(泻胃火);天花粉,生地黄,地骨皮(生津止渴)

4. 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生地黄,水牛角,地骨皮

5. 目赤肿痛: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连;龙胆;秦皮;野菊花;玄参;赤芍

6. 肠燥便秘:知母;决明子;生地黄;玄参

7. 湿热泄痢:黄芩(中上焦湿热;暑湿证);黄连(脾胃大肠湿热);黄柏(清热燥湿);苦参(下利脓血,肠风下血);金银花(热毒血痢);鸦胆子(阿米巴痢疾)

8. 湿热黄疸:栀子;黄芩;黄连;龙胆;

9. 热入营血:金银花(透营转气);连翘(清心火);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凉血化斑);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温毒发斑);紫草(解热透疹)

10. 咽喉肿痛:板蓝根,青黛,射干,马勃,山豆根

11. 热病神昏,惊痫抽搐:龙胆;青黛;熊胆;水牛角

12. 痈:蒲公英(乳痈);鱼腥草,金荞麦(肺痈);大血藤,败酱草(肠痈)

13. 活血活络:漏芦;大血藤;败酱草;牡丹皮;赤芍

14. 水火烫伤:白蔹;四季青;紫草

15. 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知母;黄柏;生地黄;玄参;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

16. 疟疾:鸦胆子;青蒿;黄芩;柴胡

17. 小儿疳积:贯众;银柴胡;胡黄连

18. 清解少阳:黄芩(半表之热);柴胡(半里之热);青蒿(治疟疾的要药)

19. 胎动不安:紫苏(行气);黄芩(血热不安);桑寄生(肝肾亏虚)

第三节: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1. 积滞便秘:大黄(阳明腑实证,热结津伤,寒结便秘);芒硝(热燥便秘);番泻叶(习惯性及老年性便秘);芦荟(热结便秘兼心肝火旺);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润肠通便);巴豆(寒积便秘)

2. 消肿散结:芒硝(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甘遂(逐痰涎);巴豆(喉痹痰阻)

3. 利水消肿:番泻叶(泻下行水);郁李仁(脚气浮肿);巴豆(腹水鼓胀);甘遂,京大戟,芫花(高度水肿,鼓胀,悬饮);牵牛子(通利二便排水湿)

4. 大黄(产后郁阻腹痛,恶露不尽。炒炭用于出血证)

5. 杀虫:芫花(头疮,白秃);牵牛子(虫积腹痛)

6. 肺燥咳嗽:松子仁(润肺止咳);芫花(祛痰止咳);牵牛子(老慢支)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四节: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是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风湿(寒,热)痹证:

独活(下半身寒湿疼痛,风寒夹湿表证);威灵仙(通行十二经,风邪偏盛);川乌(寒邪偏盛);蕲蛇,乌梢蛇(祛风邪,为截风要药);木瓜(湿痹);寻骨风(通络止痛);秦艽(风药中之润剂);防己(湿邪偏盛);桑枝(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五加皮,桑寄生,狗脊(痹病日久,肝肾亏虚,腰膝酸软)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五节: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1. 湿阻中焦:藿香(寒湿困脾);佩兰(脾瘅证);苍术(燥湿健脾);厚朴(燥湿,下气除满);砂仁(化湿醒脾,脾胃不和)

2. 呕吐:藿香(和中止呕);佩兰(解暑);砂仁(脾胃虚寒,重在温脾);豆蔻(温胃止呕)

3. 暑湿,湿温初起:藿香(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4. 风湿痹证:苍术(兼风寒表邪)

5. 苍术:用于治疗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第六节:利水渗湿药

凡能通利水道,渗泻水湿,治疗水湿内停证为主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1. 水肿:茯苓(药性平和,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意苡仁(脾虚湿盛,脚气浮肿);猪苓(水湿停聚的各种水肿);泽泻(利小便而实大便);葫芦(面目浮肿,大腹水肿);香加皮(心源性水肿);泽漆(通身水肿,腹水胀满);车前子(病久肾虚,腰重脚肿)

2. 痰饮:茯苓(湿聚所致痰饮,目眩心悸);泽泻(清阳不升之目眩);车前子(宣肺降气,化痰止咳);石韦(肺热咳喘);虎杖(清肺热,化痰止咳)

3. 淋证:泽泻(清膀胱湿热,泻肾经虚火);车前子(湿热下注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滑石(石淋,血淋);木通(膀胱湿热);海金沙(诸淋之涩痛);石韦(血淋);金钱草(石淋,热淋)

4. 黄疸:玉米须(阳黄阴黄均可用);茵陈(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为退黄之首选药);金钱草(清肝胆之火,除下焦湿热);虎杖(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七节:温里药

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1. 亡阳证,阳虚证:附子(温一身之阳气,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肉桂(引火归原)

2. 寒痹证:附子(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肉桂(行气血,温运经脉,散寒止痛);吴茱萸(治肝寒气滞诸痛)

3. 寒饮咳喘:干姜(温肺化饮);吴茱萸(肝气夹寒饮上逆之厥阴头痛,呕吐涎沫)

4. 腹痛,呕吐,泻泄: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吴茱萸(胃寒呕吐,肝胃不和,温脾益肾,助阳止泻);小茴香(开胃,止呕);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止呕止呃);花椒(温中燥湿,杀虫止痒治虫积腹痛)

5. 阳痿,宫冷:肉桂(命门火衰);丁香(温肾助阳)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八节: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1. 气滞证:陈皮(中焦寒湿,脾胃气滞);青皮(肝郁气滞);枳实(胃肠气滞);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沉香(温胃降气而止呕);川楝子(肝气郁久化火证);乌药(入肺而宣通,入脾而宽中);青木香(肝胃气滞证);荔枝核(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宽中消食下气);佛手(醒脾理气,和中导滞)

2. 痰:陈皮(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佛手(久咳多喘,胸闷作痛)

3. 胸痹:陈皮,枳实,木香,薤白(寒痰阻滞,胸阳不振)

4. 温肾:沉香(温肾纳气,降逆平喘);乌药(温肾散寒,缩尿止遗)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九节:消食药1. 饮食积滞:山楂(消化油腻肉食之要药);神曲(善消米面之积,宜炒焦用);麦芽(促进淀粉类食物的消化,亦可治小儿乳食停滞);稻芽(脾虚失运之食积消化不良);莱菔子(食积气滞之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吞酸);鸡内金(米面食积证,亦治小儿脾虚疳积)

2. 其他:麦芽(回乳,治疗乳房胀痛);莱菔子(降气化痰);鸡内金(肾虚遗尿遗精)

【中药学笔记总结】中药学重点笔记
答:4. 腹痛,呕吐,泻泄: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吴茱萸(胃寒呕吐,肝胃不和,温脾益肾,助阳止泻);小茴香(开胃,止呕);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止呕止呃);花椒(温中燥湿,杀虫止痒治虫积腹痛) 5. 阳痿,宫冷:肉桂(命门火衰);丁香(温肾助阳)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八节: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笔记
答:第六节 海藻、昆布 海藻(马尾藻科)、昆布(海带科、翅藻科)(二类):相同:⑴咸寒,归肝、胃、肾经。⑵清热消痰,治瘰疬、瘿瘤、睾丸肿痛-青皮、川楝子、夏枯草。软坚散结,治症瘕肿块-丹参、鳖甲、水蛭、山甲、土鳖虫。⑶利水,治浮肿-猪、茯苓。⑷现代研究:降压、降脂。异:海藻:力缓 昆布:力...

中药学学习笔记--功效总结(相似中药放一组)
答:1. 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 荆芥 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 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 牛蒡子 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 蝉蜕 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升麻 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葛根 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紫草 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

张廷模中药学讲义学习笔记9--泻下药中的峻下药竟然如此生猛
答:3. 商陆:根部的秘密 商陆科的商陆,根部虽有毒,但内服时却能泻水消肿,解毒散结,是少数能入汤药的峻下药,独特而珍贵。4. 巴豆与巴豆霜:峻下药的巅峰 巴豆,曾是法定的泻药,如今主要用于外用,尤其是其经过稀释的巴豆霜,药典推荐的用量极其有限。尽管保赤散中仅含微量巴豆霜,但其毒性不容小觑...

中药学笔记的目录
答: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第四章中药的作用第五章中药的性能第六章中药的配伍第七章用药禁忌第八章用药剂量与用法各论第一章解表药第二章清热药第三章泻下药第四章祛风湿药第五章化湿药第六章利水渗湿药第七章温里药第八章理气药第九章...

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笔记:肝的生理功能
答: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肝的生理功能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并且与筋、目等有密切联系。肝与胆,不仅是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于肝胆之间,而且肝与胆本身也直接相连,而为表里。1.主疏泄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2017考试笔记:利水渗湿药
答:此外,在滋阴药中常加本品,以泻相火而保真阴。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盗汗、耳鸣腰酸,常与熟地、山茱萸、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薏 苡 仁 (基源 药材)1.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本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功似茯苓。用于水肿、...

中药学毕业实习总结
答:中药学毕业实习总结 篇1 三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我告别了我的药厂实习生活,也永远告别了我的学生时代,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收获了知识、技术、经验。 在入厂第一天,公司领导就安排所有的实习生在会议室进行培训,首先让我们了解药厂厂区布局、车间布局,熟悉相关原则,给我们介绍各...

中药学职称备考笔记应该如何去做?
答:一、复习笔记要反映知识的系统性 复习笔记要尽量反映知识的系统性,特别应当把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反映出来,做到一看见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某个专题的知识,即可以把“知识网”展现出来;二、复习笔记要简明扼要 复习笔记要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力戒变成课本或课堂笔记的再现;三、...

中药学毕业生实习总结
答:中药学毕业生实习总结一 实习是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经历,实习时我们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最真实的感受社会的一个窗口。这次在xx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期的实习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我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更深刻的了解社会,更便捷的融入社会,它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制药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