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黄福完成4-7题

作者&投稿:胥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

朱亮祖是六安人。

元末担任地主武装的元帅。朱元璋攻克宁国后活捉了朱亮祖,因为喜欢他勇猛强悍的性格便赐予他一些金币财物,并官复原职。

放归之后过了几个月,朱亮祖有反叛归附元朝,数次与我大明军队交战,被我军俘获六千多人。于是退守宣城据守。

太祖朱元璋正直征讨建康地区,无暇讨伐朱亮祖。后来派遣徐达等将领围住他们。

朱亮祖突破重围与我交锋,常遇春受重创而还,朝中将领木有敢前去讨伐的。后来太祖朱元璋亲自前往督战,又俘获朱亮祖,绑住前往见朱元璋。

太祖问他说:“你的将领怎么样?”,朱亮祖说:"活着的都会尽力而战,死就战死罢了" 太祖朱元璋宽宏大量放了他。后来官居枢密院判。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

郭默年少时地位卑微低贱,以壮勇事奉河内太守裴整,担任督将。

永嘉之乱时,郭默带领幸存的士众自己担任坞主,驾着渔船抢劫东归旅客,数年后成为巨富,流民们很多都来依附他。郭默抚慰勉励将士,颇得他们欢心。

[1] 郭默妻子陆氏的哥哥陆嘉挪取官米数石送给妹妹,郭默认为他违反制度,想要杀他,陆嘉恐惧,于是投奔石勒。郭默亲自射杀妻子陆氏,以表明不存私心。

郭默派人谒见刘琨,刘琨加任郭默为河内太守。刘渊派侄子刘曜征讨郭默,刘曜排列三屯士卒围困郭默,想使他们饥饿而死。

郭默送去妻室子女作为人质,并请求向刘曜买进粮食。买粮之后,设立防守。

刘曜发怒,把郭默的妻子儿女投入河中淹死而发起进攻。郭默派弟弟郭芝向刘琨求援,刘琨知道郭默狡猾,把郭芝留下来而延缓救援的时间。

郭默再次派人告急,恰逢郭芝出城洗马,强使郭芝与他同归。郭默派郭芝到石勒那里作人质,石勒因郭默诡计多端,就封上郭默的书信送给刘曜。

郭默派人截获石勒的信件,随即突出重围投奔李矩。后来与李矩合力抵抗刘曜、石勒。

[2] 太兴初年,郭默担任颖川太守。与石匆交战失败,李矩的处境变得窘迫力量渐弱,郭默对此深为忧虑恐惧,解下官印交给他的参军殷峤,对他说:“李使君对我很好,现在我弃他而去,没有脸面向他告谢,三天后你可以告诉他我走了。”

于是投奔阳翟。李矩听说此事,十分生气,派部将郭诵追赶郭默,到襄城时才追上他。

郭默丢弃家人,只身骑马飞驰而去。郭默到京城后,晋明帝司马绍授任他为征虏将军。

刘遐死后,以郭默为北中郎将、监淮北军事、假节。刘遐旧部下李龙等人谋反,诏令郭默与右卫将军赵胤讨伐平息他们。

[3] 朝廷将征召苏峻,担心他作乱,召郭默任命他为后将军,兼任屯骑校尉。郭默初战有功,六军溃败后,向南奔逃。

郗鉴打算在曲阿北大业里修筑营垒,以便分散叛军的势力,派郭默防守。苏峻派韩晁等人猛攻郭默,营垒中非常缺水,郭默害怕,分人马出营,秘密从南门出去,留人坚守营垒。

适逢苏峻去世,包围解除,征召郭默为右军将军。[4] 郭默愿意担任边将,不愿担任警卫,赴任 *** 时,对平南将军刘胤说:“我力能御胡却不受重用。

右军掌管晋室禁兵,如若疆场有祸患,身负使命出征,到那时才配给将士,将士素不了解,恩德威信不够,以这样的军队去与敌军交战,少有不败的结局。当时应当为职位而选择人才,如果臣下自己选择官吏,怎能不乱呢!”刘胤说:“所议论的事情虽然有理,但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即将出发时,郭默向刘胤求取资财。当时刘胤受诏免官,没有引咎自责,正为自己申辩,然而他骄横奢侈愈益严重,远近之人都费陆他。

[5] 原先,郭默受征召抵御苏峻时,南下驻扎在寻阳,进见刘胤,刘胤参佐张满等轻视郭默,脱衣露体看着他,郭默为此常十分痛恨。到此时,刘胤在腊日送给郭默一器酒,一头猪,郭默当着使者便把东西投进水里,更增添忿恨。

寄居在此地的盖肫以前曾抢被祖焕所杀的孔炜之女为妻,孔炜家人来讨还女儿,张满等让那个女子返回家中,盖肫不放,因而与刘胤、张满有嫌隙。此时,盖肫对郭默说:“刘江州不接受免官,私下里有其他的打算,他与长史司马张满、荀楷等日夜粻鸡纲课蕺酒告旬梗莫策划,反叛的迹象已经显露,他们只顾忌郭侯一人,称应当先除掉郭侯然后举兵。

灾祸即将来到,应该加紧防备他们。”郭默早已怀恨在心,就带领士卒等候清晨门开后而袭击刘胤。

刘胤的将吏想要抵抗,郭默吼住他们说:“我受诏有所征讨,敢动的人诛灭三族。”于是进入内室。

刘胤还在与小妾睡觉,郭默把他从床上拽下杀死。出内室逮捕刘胤左右的官吏张满、荀楷等人,以谋反罪诬陷他们。

把刘胤首级传到京城,伪作诏书,公布内外。抢夺刘胤之女和诸妾,还有金银财宝等返回船上。

先说要到京城去,不久又返回,停留在刘胤以前的住宅,招降桓宣、王愆期。王愆期惧怕受威逼,劝说郭默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郭默听从。

王愆期趁机逃到庐山,桓宣固守不接受。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原题: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明表明王惠从容镇定和廉洁清政的一组是 ()

A惠曰;惟觉即时逢人耳 惠时相酬应,言清理远。瞻等惭而退。

B惠徐起,姿貌不异常日 得辄聚置阁上,及去职,印封如初时。

C惠后来秀令 鄙宗之美也惠意甚不同 谓鉴曰何用田为。

D乃以惠居之惠被召即拜。

答案:C、D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忆江南三首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4. 文言文阅读 完成4∼7题 陆九渊,字子静

陆九渊①,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③,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者⑤。”又曰:“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⑥?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⑦之言支离⑧。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注释】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②何所:为什么。③总角:古代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发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借指童年时期。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⑤伤:妨碍。“若伤我者”大意是说:伊川之学不合口味。⑥奚为:为什么。类:相同,类同。⑦有子:孔子的学生。⑧支离: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8.对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 B.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

C.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 D.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生( ) (2)省( )

10.用现代汉语说说“及总角,举止异凡儿。”一句的意思。(2分)

答:

11.文章写了陆九渊哪些事例?请一一概述。(4分)

答:

1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陆九渊的品质。(2分)

答案

8.C(2分)

9.(每小题1分,共2分)(1)长大(到)(2)明白,醒悟

10.到了童年时期,(他的)行为举止(便)不同于一般的小孩。(注意“及”“异”二字翻译,2分)

11.四个事例:①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无穷际”,父笑而不答,他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②读程颐书,发现其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之处;③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④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忽然大有省悟(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共4分,每一点给1分)

12.自幼好学、善于思考、大胆质疑(怀疑精神,甚至对常人视而不见的常识发出疑问,并锲而不舍地思考,乃至于废寝忘食;独立思考精神,不盲从先贤,注重自我的心得。)(意同即可,2分)

5.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4.B(“议选”的对象是“守边者”,故“者”后要断开,排除AD两项,“知”的对象是“逆顺之理”,“理”后断开,排除C项) 5.D(请祠,是请求领祠禄。

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6.D(原文“归来可坐此”的意思是“回来就可以坐到这里”) 7.(1)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

(所以,壅蔽,咎,各1分,大意2分) (2)碰上发大水,(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把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考核政绩评为最优,授任敷文阁待制。

(“发”前省略的主语,德,课,各1分,句意2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史刘一止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①,一止曰:“行者士之常。”

不就。登进士第,为越州教授。

绍兴初,召试馆职,其略曰:“事不克济者,患在不为,不患其难,圣人不畏多难,以因难而图事耳。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高宗称善,且谕近臣以所言剀切知治道,欲骤用,执政不乐,除秘书省校书郎。

迁监察御史。上疏谓:“天下之治,众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之而有余,君子虽众道则孤,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

又言:“陛下悯宿蠹未除,颓纲未振,民困财竭,故置司讲究,然未闻有所施行,得无有以疑似之说欺陛下,曰‘如此将失人心’。夫所谓失人心者,必刑政之苛,赋役之多,好恶之不公,赏罚之不明;若皆无是,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时庶事草创,有司以吏所省记为法,吏并缘为奸,一止曰:“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矧②一切听其省记,所欲与则陈与例,欲夺则陈夺例,与夺在其牙颊,患可胜言哉!请以省记之文刊定颁行,庶几绝奸吏弄法受赇之弊。”从之。

逾年而书成。 迁给事中。

于凡贵近之请,虽小事亦论执不置。御史中丞廖刚谓其僚曰:“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居琐闼③百余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奏:“一止同周葵荐吕广问,迎合李光。”罢,提举江州太平观。

进敷文阁待制。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落职,罢祠。后八年,请老,复职,致仕。

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力辞,进直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三。

一止冲澹寡欲,尝诲其子曰:“吾平生通塞,听于自然,唯机械不生,故方寸自有乐地。”博学无不通,为文不事纤刻。

诗自成家,吕本中、陈与义读之曰:“语不自人间来也。”有类稿五十卷。

(选自《宋史》) 【注】①八行:孝、悌、睦、渊、任、恤、忠、和八种品行。②矧:(shěn)况且。

③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病:弊端、问题 B.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 舞文:徇私舞弊 C.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先:表率、榜样 D.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朋附:勾结阿附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B.教授: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文中刘一止所担任的“越州教授”应该就是越州官学中的学官。C.用事:在古代有执政当权、使用武力、引用典故等几个意思。

在本文中指执政当权,“用事者”即“当权者”。D.机械:今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而古义有二:一是指巧诈之心,二是比喻方式拘泥死板,文中即用此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一止对政事颇有见地。

绍兴初年,召试馆职,他的一番话,令高宗赞赏,并且晓谕近臣,说他所言切中事理,符合治国之道。B.刘一止为官直言敢谏。

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曾进言强调“亲贤臣、远小人”之要义;也曾进言批评那些蒙蔽皇上的“失人心”之举。C.刘一止既提意见,也提建议。

在发现有关部门通过省记作奸犯科、徇私枉法后,他提出了把省记之文刊定颁行的建议,而且被采纳。D.刘一止为人淡然,为文自然。

他做人,因为冲澹寡欲,所以悠然自乐;他作文,因为不事雕琢,所以诗作被评价为“语不自人间来。”7.将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5分) (2)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5分) 【参考答案】4.C。

5.D。 6.B。

7.(1)如果他们不做(什么努力),(只)等待命运自己好转,人事,敌国,盗贼,有这样的事吗?(2)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小人伺机而入就会朝政败坏了。【参考译文】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

七岁时能做文,参加太学考试,有关部门想举荐他具备孝、悌、睦、渊、任、恤、忠、和等八行,刘一止说:“品行是士人应该具备的。”不就。

中进士及第,任越州教授。绍兴初年,召任馆职,他大略说:“事情不能成功的,患在于不做,不患其困难,圣人不怕多难,通过难而图谋事情。

如果不去做,而等待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这样的事吗?”高宗称赞他说得好。并且晓谕近臣认为他所言剀切符合治国之道,打算超擢使用,执政不乐,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迁任监察御史。上奏说:“天下治道,众多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坏而有余,君子虽多道则孤,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小人伺机而入就会败坏朝政了。”

又说:“陛下怜悯固有的弊端没有铲除,颓废的朝纲没有振兴,民困财竭,因此设立机构讲求研究,但没有听说有所施行,并有似是而非的议论欺骗陛下,说什么‘这样将失去人心’。所谓失去人心,必定是由于刑罚过于严苛,赋役过多,好坏不公,赏罚。



讳文言文
答:2. 讳疾忌医的文言文及翻译 扁鹊1见蔡桓公2 扁鹊见蔡桓公,立3有间4,扁鹊曰:“君有疾5在腠理6,不治将恐7深。”桓侯曰:“寡人8无疾。”扁鹊出,桓侯...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 九月癸酉,交址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战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址。 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

萧近高的文言文
答:列传第4 诸王一 卷117 列传第5 诸王二 卷118 列传第6 诸王三 卷119 列传第7 诸王四 卷120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卷127 列传第15 李善长 汪广洋 卷128 列传第16 刘基 宋濂 叶琛 章溢 卷...黄福 刘俊 陈洽 李彬 柳升 梁铭 王通 卷155 列传第43 宋晟 薛禄 刘荣 朱荣 费□ 谭广 陈怀 蒋贵...

文言文金幼孜
答:3. 杨士奇宽以待人的文言文翻译 《杨士奇宽以待人》原文: 帝(1)之初即位也,内阁臣七人。 陈山、张锳以东宫旧恩入,不称,出为他官。黄淮以疾致仕(2)。 金幼孜卒。阁中惟士奇(3)、荣(4)、溥(5)三人。 荣疏闿(6)果毅,遇事敢为。数从成祖北征,能知边将贤否,厄塞险易远近,敌情顺逆。 然颇通馈...

太祖高皇帝讳道成文言文翻译
答:1. 太祖武皇帝开头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太祖武皇帝”开头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文言文】...4.耶律楚才简介。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 ),字晋卿 ,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琪慰抚甚至,送之而出.普径赴武胜不题. 翌日,太宗设朝,群臣朝见.帝谓宰相曰:“普有功国家,朕昔...

儆文言文
答: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4. 文言文翻译《木槿荣枯》 木槿这种花,朝开暮落。它的生命也真是凄苦啊。这样容易...

世祖讳蒨文言文翻译
答:4.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书,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外古代文言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

文言文_汉王高煦
答: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 九月癸酉,交址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战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址。 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小题:.A 小题:.C 小题:.D 小题:.B 小题:.⑴然而他喜欢评价人物的好坏,无所顾忌,朝廷大臣很多人都嫉恨他受到...

陈洽传 文言文翻译
答:永乐七年(1409),他又参佐张辅的部队讨伐简定,将其平定。回来后,随从皇上北征,与张辅在塞外练兵。九年,他又与张辅前往交趾,讨伐陈季扩。五年之后,他升为兵部尚书,又留下赞佐李彬军事。仁宗将黄福召回,以陈洽掌管布政、按察二司,仍参佐军务。宦官马骐贪婪残暴,陈洽无法控制,致使安南反叛者四...

文言文和洽传阅读训练
答:孝庄文皇后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世祖顺治即位后,被尊为。 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殷不害传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 【小题】C【小题】A【小题】C【小题】D【小题】A解析:【小题】C (将,带领。 )【小题】A ①被动句;②介宾短语后置句。且①②均为判断句;C、均为...

《曹丕得宠》文言文
答:仁宗将黄福召回,以陈洽掌管布政、按察二司,仍参佐军务。宦官马骐贪婪残暴,陈洽无法控制,致使安南反叛...4. 汗不敢出文言文 原文 钟毓、钟会稍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曹植奉命在殿上走七步,然后即兴创作了一首题为《兄弟》的诗。然而,“兄弟”这个词在这首诗中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