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力的知识点

作者&投稿:广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二物理 浮力 知识点 重点~

1.阿基米德原理是一个实验定律,做好教材图12-6的实验,是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关键。教学中应采取“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的方法。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在做教材图12-6的实验中,做完前两个步骤,即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力的大小,再将石块浸入溢水杯中后,可提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石块受到了浮力;同时水从溢水杯中溢出,流入小桶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猜想一下,浮力大小可能跟什么有关系?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浮力大小跟排开的水有关。这时再用实验称出小桶中的水重,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重的结论。然后再做图12-7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的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并指出该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2.为了加深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可在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后,进一步讨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纠正学生在浮力问题上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

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产生的模糊认识主要有以下一些:�

(1)在研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学生首先想到的常常是物体本身的因素,如: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体积等。

� (2)在观察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也不同后,最易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的错误结论。�

对于这些错误认识,主要靠实验来纠正,学生才能印象深刻。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演示实验:

�(1)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体积相同的铁、铝圆柱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结果浮力相等。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 (2)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做一个2.4cm×2.4cm×2.4cm的立方体与一个1.2cm×2.4cm×4.8cm的长方体(密度大于水),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它们全部浸入水中时受的浮力,可以看到浮力相等。这两个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相等,形状不同,说明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3)浮力与物体全部浸入液体后的深度无关。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使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不同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浮力不变。说明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 许多学生有过在河里、海里或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经验,他们亲身体验过水越深,越不易站稳,受到的浮力越大。因此,即使他们亲自做过上述全部浸没液体中的圆柱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的实验,而他们原来从亲身体验得来的“越深,浮力越大”仍难改变。可以让有这种经验的学生描述他由浅水区向深水区走时对浮力的感受,而后发动学生讨论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使学生明确他在向深水区走的过程中排开的水的体积在逐渐增大,因而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而全部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在不同深度排开的液体体积相等。经过这种讨论,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刻些。

� 3.关于浮力的计算。课本中虽然给出了浮力计算的公式,但是目的主要让学生能领会简明的数学公式可以准确地代替冗长的文字表述,即数学语言的重要,也便于学生借以记忆物理规律。要特别注意防止学生不理解公式表达什么规律(即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不清楚公式中各字母代表什么物理量的情况下,死记乱套公式,并养成坏的习惯。为此,教学中解的第一道例题和布置给学生的前两三道练习题,最好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一步步地来计算,培养学生物理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课本已有一道例题,教学中最好先补充一道稍容易些,并且不是套公式而是一步一步计算的题。

� 例题:体积是100cm3的铁块,浸没在酒精里,它受的浮力是多少牛?(取g=10N/kg)�

已知:V排=100cm3�,ρ酒精=0.8g/cm3�。�

求:F浮=?�

解:F浮=G排,

� 铁块排开的酒精体积为100cm3�,

� 排开的酒精质量m=0.8g/cm3×100cm3=0.08kg�,

� 排开的酒精重G排=0.08kg×10N/kg=0.8N�,

� 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0.8N�。

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阴阳离子,有较为明显的导电性。


扩展资料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 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 6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 (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浮力

1、浮力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 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3) 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 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 ρ液 >ρ物; V排<V物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初中物理:浮力经典例题大全!打印啃透掌握,考试拿高分很轻松

初中物理:浮力经典例题大全!打印啃透掌握,考试拿高分很轻松

浮力是中考物理当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归属于力学的范畴,因此其重要性肯定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不少同学接触这部分知识点却非常困难,特别是相应的概念知识等,更是难以记熟掌握。其实浮力在我们生活当中非常的常见,游泳时会产生浮力、鱼或者气球浮在水面上的时候也会产生浮力,所以平日里的观察非常重要。

当然除此之外肯定是不够的,物理在初中阶段虽然整体难度不会太大,但是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概念非常的多,所以除了上课需要认真听讲以外,课下也要及时的做好归纳复习。最好是针对自己的薄弱点以练代考,提高学习效率,整体错题集,这样自己哪方面还有欠缺也就能一目了然了。

同学们要想在中考物理当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消灭自己的薄弱点,所以为了帮助大家,下面老师专门整理了,初中物理浮力经典例题大全,并含有相应答案解析!希望同学们都能打印收藏一份,相信啃透掌握,考试拿高分是很轻松的。

物理浮力这章知识点主要是学了什么?浮力计算题的解答有没有什么一定的...
答:浮力 ①沉底: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F浮>G(ρ液...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的知识点
答: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2、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3、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轮船是利用漂...

关于浮力的知识点
答: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

我对浮力的问题比较混乱,给个体积求浮力就不会,怎么弄懂这知识点?帮
答:浮力是由于浸入液体的物体,下表面所受向上压力F ′大于它的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F而产生的.浮力的大小等于F浮 =F ′-F,其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如图所示.浮力的施力物体是物体周围的液体,物体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的.沉在容器底部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作...

关于浮力的知识点
答:关于浮力的知识点如下: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中搭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G ,下沉。(2)F浮>G ,上浮。(3)F浮=G ,...

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答: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

初三物理浮力这课的知识点,和考点总结一下,越全越好
答:(6)浮力的应用 ①轮船:是利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做成空心,使之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做成的,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轮船的排水量是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②潜水艇:是靠充水或排水的方式改变自身重来实现浮沉的。③气球与飞艇:内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④密度计: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
答:初中物理知识点: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

初中物理浮力的知识点、公式(全部)
答: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求初三物理浮力的知识点
答:1.压力差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为F1,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F2,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特殊情况:若物体与容器底密合,则 ,即物体不受浮力作用。2.称重法(或三力平衡法)用测力计(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将物体沉没在液体中,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称为物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