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那些达官显贵的男子是如何化妆的呢?

作者&投稿:松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化妆这件事儿总会被狭隘地认为是女人的专利。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当代男人是,古代男人也如此。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男人对外貌的追求已经登峰造极,不化妆都不好意思出门。来看看古代男子如何护肤、打底和上妆。

护肤打底

每个爱化妆的人一定都非常注重护肤。古代男子最爱用的护肤类化妆品是面脂和口脂,功效类似于现代人使用的面霜和润唇膏。

琼玉膏面脂

古人最注重的是肤色,而面脂是最为关键的保养品。面脂,用来润面的油脂,一般来自动物的身体,比如,牛的骨髓。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里写道:“合面脂法:用牛髓。”

除了可以保养皮肤,面脂还能让皮肤有光泽,显得人有精神。为了让面色更加红润,古人还会“吸毒”。《世说新语》里,何晏说:“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原作药用的五石散,服用后会让人全身发热,短期内能迷惑人心,类似于毒品。

桂花吻口脂

古代男子使用的口脂,一般都是无色唇脂,用动物油脂、矿物蜡和各种香料制成,如羊脂、麝香、甘松香、乌麻油等。《外台秘要》中详细介绍了口脂的多种配方和香型。

魏晋时期,口脂是上层社会男性化妆的必备之物。它最重要功能就是滋润双唇,防止口裂,除此还能让双唇显得更有光泽。

在唐代,每逢腊日,皇帝就会给官吏们尤其是戍边将官送面脂和口脂,容器用玉和银做成,“腊日赐宴及赐口脂面药,以翠管银罂盛之”,以此慰劳他们。

唐高宗每次都会把中尚署上贡的口脂、面脂等,挑一些赐给他非常器重的“北门学士”。这些学士经常和皇帝一起批阅朝廷奏章,决定朝廷大事。看来,这些护肤品对当时的达官显贵来说,还是相当适用的。

张居正

明代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出了名的爱化妆,尤其爱用护肤品。《万历野获编》里的“士大夫华整”记录,张居正府上“膏泽脂香,早暮递进”。早晚都要用护肤品,这和现代人的护肤节奏相当一致。

熏衣、剃面

熏衣,功效类似于喷香水,就是在香炉或者熏笼里点燃香料,把衣服熏香。这些香料不仅奇香无比,还非常名贵,都是从西域南海诸国进口的,比如甘松香、苏合香、安息香、郁金香等。后来,熏衣演变成了佩戴香囊。

熏香炉

熏香的香味相当持久。即便是熏香的炉子灭了,香味还是数日不散。《太平御览·服用五·香炉》里就有记载,荀彧到别人家做客,“坐处三日香”。这可比喷了多少香水还管用。

不过,这么奢侈的香料,遇到准备大兴天下的主政者,就完蛋了。曹操曾发布一道禁令,禁止烧香、熏香,“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香薰。令复禁,不得烧香!其以香藏衣着身,亦不得!”即便如此,熏香还是禁不住,士人佩带香囊仍然非常普遍,东晋名将谢玄年轻的时候就“好佩紫罗香囊”。

美男子潘安过市

剃面,俗称刮胡子。在古代,公认的美男子形象是“白面清癯,面有微须”。这相当考验“剃面”的手艺——如何才能既把脸上的胡须和汗毛刮干净,又恰到好处地留一点“微须”。

汉乐府《陌上桑》中,美女秦罗敷断然拒绝了前来殷勤探问的使君,理由是自己已经有一个足够好的夫君。她这样夸赞夫君的美貌:“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白白净净的脸,再带点小胡子,这几乎是美男子的标配。

傅粉施朱

古代美男标准

古代美男子的首要标准就是皮肤白,最好能达到“肤色白皙,宛如珠玉”的程度。白不仅能遮百丑,还能让人生出爱怜之心。汉朝的美男子张苍违法被判死刑,行刑日全身赤裸趴在砧板上。监斩官王陵一看,张苍身材高大魁梧,全身皮肤白皙润泽,这样的美男子死了就太可惜了,于是请求刘邦宽大处理。张苍大难不死,最后成了西汉丞相。

但东方人肤色本来就是黄的,要想变白,只能通过涂粉来实现了。傅粉,即敷粉,从现代角度看就是打粉底。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用米粉研碎做的,另一种是把白铅化成糊状,俗称“胡粉”,也叫“铅华”。

美男子除了皮肤要白,还要“面若桃花”。白里透红,就成了古代男子化妆最极致的追求。傅粉施朱,通俗地讲就是涂上白粉底,再抹点胭脂,相当于打了腮红。

三国时魏国尚书何晏非常爱美,不化妆不出门,素有“敷粉何郎”之称。史书上记载他:“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成天揣着化妆品补妆,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己的妆容,爱美程度和今天那些吃个饭要补几次妆的女人简直不相上下。

不过,何晏本身就是个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里写他“美姿仪,面至白”。到底有多白呢,魏文帝曹丕也想知道,他认为一定是何晏涂了粉的缘故。为了检测他到底有没有化妆,曹丕在一个大热天里把他叫到跟前,赐他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片汤。何晏当场吃得大汗淋漓,一边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汗。让曹丕意料不到的是,何晏一点粉都没有掉,皮肤还更加白里透红了——谁知道这个何晏到底涂了什么粉,又或者他早就猜到了曹丕的心思。

在京剧里,曹操那张煞白的脸谱也不是空穴来风。三国时,敷粉竟是曹氏的“家风”,不论是曹姓族人,还是曹家快婿,都爱敷粉。曹操的儿子曹植也是爱美之人。《魏志·王粲传》里记载,曹植非常敬佩的邯郸淳第一次去拜访曹植时,曹植刚洗完澡。尽管他非常迫切地想和邯郸淳大聊特聊,但这个粉不离面的人,为了敷粉,让他尊敬的客人在大堂里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

其实,古代男子化妆还是有相当大的争议。北齐的颜之推强烈抨击化妆的贵族子弟,在《颜氏家训》中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族子弟,不学无术……无不熏衣剃面,敷粉施朱。”到了武则天时代,对男子化妆的抨击愈发强烈,“油头粉面”成了对男子化妆的贬称。



在那个时候也是会有一些眉笔和粉以及口红纸的,这些都是他们化妆的工具。

有米粉和铅粉来化妆,魏晋南北朝出现熏香。

在古代男子是不会化妆的,他们只会通过自己的奴仆来梳一个头发而已。

在古代,那些达官显贵的男子一般他们敷粉施朱、熏衣剃面、护肤护唇,甚至染发刺青,这些早在千百年前就有记载了。

在古代,那些达官显贵的男子是如何化妆的呢?
答:古代美男子的首要标准就是皮肤白,最好能达到“肤色白皙,宛如珠玉”的程度。白不仅能遮百丑,还能让人生出爱怜之心。汉朝的美男子张苍违法被判死刑,行刑日全身赤裸趴在砧板上。监斩官王陵一看,张苍身材高大魁梧,全身皮肤白皙润泽,这样的美男子死了就太可惜了,于是请求刘邦宽大处理。张苍大难不死...

古代男子都有哪些身份
答:现代男子有什么身份,古代男子就有什么身份,只是有些的叫法不同。我按行业给你说说。娱乐餐饮行业:小二(伙计)、掌柜、墩子、掌勺、伙夫(军队里叫法)、刷碗洗菜的杂工伙计,吃饭喝酒的食客、客官,住店的房客,长期包一间房的租客。青楼的才子、达官显贵、名贾大商、落魄书生,妓院的嫖客,戏院里有...

达官显贵什么意思
答:“达官”指的是职位高的官员,通常权力较大。“显贵”则表示身份显赫、地位尊贵,多指贵族或高级官员。这个词组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声望的人。2. 历史背景: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达官显贵通常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他们掌握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重要资源。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是通过...

唐朝盛行的佩饰蹀躞带,和官员们的身份有什么关系?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演变为革鞓(ting,一声)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发展到隋唐时期,蹀躞曾一度被视为文武官员专用之物,文武百官,达官显贵,均以佩玉带为荣。从玉带的底色还能辨别出官职的大小等级。比如唐朝规定,蹀躞带只能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用玉带,天子用十三环玉带,也就是说,玉带是最高等级...

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究竟有多大?
答:二、嫡庶争夺现象比较多 除此之外,在电视剧中也经常能够看到嫡庶争夺父亲财产以及继承权的事情,不管怎么样,这是不符合常理的,特别是达官显贵之人,家里的妻妾是更加的多,但是即使且多生出来的庶子多,但是并没有嫡子得宠,因此男子还是比较重视自己嫡子的,另外皇上的孩子嫡庶之分现象更加的严重,...

古代妻子怎么称呼自己的丈夫呢?
答:阝",变成"郎"。3、郎君,古人认为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于是由“郎”变成“郎君”。4、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由于当时的宫庭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于是有了"官人"这一称谓。5 、相公,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汉朝男子被俘到匈奴,为何大多数被迫要娶胡人为妻呢?
答:匈奴俘虏不杀的汉朝男子大多是汉朝一方的达官显贵和其家臣,他们基本都会被强迫娶匈奴女子为妻,并且还会生下儿女来。最出名的三位就是张骞,苏武,李陵。其中,李陵甚至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为妻,他们的后代也在草原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延传了千年,直到唐朝还和李家“认了亲”。匈奴为什么要让...

乌纱帽:从卑贱的草根玩物提拔成明朝统治阶级衙门的非卖品
答: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怎样一步步从“草根”被提拔成“达官显贵”的经历。 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官员形象“乌纱帽”在明朝之前的“生存”情况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史学界几乎一致认为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的成帝时期,而1972年,考古学家在马王堆三号墓发现了一个西汉时期的漆纚乌纱帽,这就让之前的说法有些站不...

古时的门客是什么意思啊?
答:古代的门客指在古代达官显贵人家中养的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他们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但是也有一些徒有虚名。他们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只是主人需要他们办什么事时,才跟他们安排工作。养门客最盛行是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皇帝为何都自称九五之尊?其实古代数字“九”、“五”皆有意蕴
答:正是因 九五象征的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尊贵寓意, 古代封建社会上的达官显贵跟那些整天围在皇帝身边的文臣宦官便喜欢以此称当时的统治者,尽显自己拍马屁的能力。后来人们也就习惯了这个称呼,主要是 皇帝确实当时权利力最大的统治者 所以这么称也没什么,因此后来便认同了这个观念。 2、九五代表的性质 在各个朝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