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物理不好,谁能给我一份初二物理复习提纲,最好有计算题和答案,拜托啦!

作者&投稿:年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二物理计算题,要50道,要有详细过程和答案,拜托各位了,我在线等~

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一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米的山东需要多少时间?
答 4km/h=15m/s
t=s/v=(200+700)/15=60s



2.蝴蝶飞翔的速度是5米/秒,要非到距出发点0.6千米的花园,它要花多少时间?
答 t=s/v=600/5=120s



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形式,甲车速度为1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乙车发现到追上甲车形式了15千米,求乙车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答 设相距X.
t=15/10=1.5s
30*1.5=10*1.5+X



4.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答 15m/s=54km/h
t=54/54=1h
v=s/t=(70-54)/1=16m/s



5.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答 t=s/v=210/70=3h
设速度为V
210=3*V+10



6 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定石子密度,实验记录如下:杯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200g,放入石子后,杯子、水、石子总质量m2=215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3=190g,求石子密度。
答 m石=m2-m3=215g-190g=25g
v石=v水=倒出水的质量/倒出水的密度=200g-190g/1g/cm3=2.5g/cm3



7 甲乙两同学分别在一跟铁管2侧,铁管长153米,甲在其一端敲击了一下,乙同学听见了两次声音。已知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为0.42秒。求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
解:T空=S空÷V空=153M÷340M/S=0.45S
T铁=T空-0.42S=0.45S-0.42S=0.03S
V铁=S÷T铁=153M÷0.03S=5100M/S
答: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为5100米/秒。



8 题目: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多少?(设声速v=340米/秒)
答案:1025米,175米。
解:设距离为s,1200-s
s/340-(1200-s)/340=1200
s=1025


9 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求这个人离两峭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340m/s)

解:设人离一峭壁的距离为x,离另一峭壁的距离为1200-x
则声音到两峭壁并返回的时间分别为:2x/340,2(1200-x)/340.
由题意,2x/340-2(1200-x)/340=5
解得x=1025,1200-x=175
所以人离两峭壁的距离分别为1025米和175米。




10 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元?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距离S=2.1*340m=714m
答 飞行速度:v=S/t=714/0.6=1190m/s



1.张明与李红两名同学欲测一段铁路长,但没有合适的直尺。他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与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340m/s和5000m/s。于是张明站在欲测铁路的一端,李红站在另一端,张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李红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相差2s。问:这段铁路长有多少?
先听到的肯定是从铁轨上传来的,再听到空气中传来的,
设路程为S
S/340 -S/5000=2
解得S=729.6m


1、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6m,问最初3s内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2、 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3、 一只船在海上行驶,船上发出一鸣笛声,旅客在4s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问(1)如果船鸣笛后马上停止行驶,求悬崖与船的距离。(2)若鸣笛后船以20m/s的速度继续向前行驶,求悬崖与旅客听到回声处的距离?

1、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为V2,甲在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乙在钢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之间相隔了t,则钢管的长约为多少?
2.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上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
(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
(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
川F-71238
日期 05-09-28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00元
里程 6.0km
金额 16.00元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长2430千米,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通过一个1050米长的隧道,用了1分10秒钟。求:(8分)
(1)火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以这个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1. 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35米/秒.一架在2680米高空飞行的飞机发出来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 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纳.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秒钟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某一时期,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 h.
(2)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05年5月15日,南京人终于坐上了期盼已久的地铁,目前开通的地铁一号线在奥体中心和迈皋桥之间行驶.列车从奥体中心行驶到迈皋桥大约需24min的时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55km/h.求:
(1)地铁从奥体中心到迈皋桥通过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2)若采用磁悬浮列车速度可以达到400km/h,则由奥体中心运行到迈皋桥采用磁悬浮技术的列车比地铁列车运行的时间可以节约多少分钟?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跳伞运动员是靠降落伞安全着地的.假设降落伞全部打开时所受的阻力跟速度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k=20Ns2/m2).某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2kg,若他从很高处全部打开降落伞后落地时的速度跟他不用降落伞从高度h处自由落下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试求h。(设不用降落伞下落时空气阻力不计)14.(8分)如图12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s末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0,第5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1)AB间的距离;(2)水平力F在5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功.图1215.(8分)如图13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45 m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 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方向滑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均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⑴A球落地时间及其抛出的水平距离;⑵A球落地时,A、B相距多远.图1316.(8分)在倾斜角为θ的斜面上,一带有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连同风帆)的质量为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风帆受到的向后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v。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v-t图象如图14所示,图中的倾斜直线是t=0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⑴由图象求滑块下滑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的大小;⑵若m=2 kg,θ=37°,g=10 m/s2,求出μ和k的值.图14 图1517.(8分)如图15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一质量为 =2.0kg的薄木板A和质量为 =3.0kg的金属块B, A的长度l=2.0m. B上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1.0kg的物块C相连. B与A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忽略滑轮质量及与轴间的摩擦. 起始时令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B位于A的左端(如图),然后放手,求经过多长时间t后B从A的右端脱离(设A的右端距滑轮足够远)(取g=10m/s2).

物理期末复习

一、压强和液体的压强

1、压强

(1)压强的概念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2)压强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其中1Pa=1N/m2。
(3)压强公式在计算中的应用
压强公式 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压强的大小,其变形公式F=pS及 还可用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的大小。
2、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或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连通器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可以由两个容器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容器组成。
(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连通器的应用:水壶的壶身与壶嘴、锅炉的炉身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的都是连通器,这类设备正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设计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我国的三峡船闸。

二、大气压强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1、大气压的存在及利用

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我们用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甚至我们用吸管饮料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例子。
2、大气压的测量及标准大气压
(1)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的值最早是由托利拆利利用水银测出的,因此托里拆利测大气压的这个实验通常又叫托里拆利实验,如左下图所示,此外,大气压还可以用如右下图所示的金属盒气压计测出。

(2)标准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的水银柱的高度约为760mm,它是由大气压支持着的,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5Pa。
3、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当物体受到来自两侧不同的压强时,便受到力的作用。
4、飞机的升力
飞机飞行时产生的升力是用来克服自身的重力的,飞机的升力产生于机翼,如图所示的是机翼的切面图,迎面吹来的风分别流经上下两个表面,上表面气流通过的距离长,流速大;下表面气流通过的距离短,流速小。这样机翼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就大于向下的压强,形成压力差,产生升力。

三、浮力

1.阿基米德原理

(1)什么是浮力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液体。 浮力的受力物体——被浸入的物体。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如图所示,此时小石块所受的浮力等于先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差,即 F浮=F-F′=G-F′。

(3)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即:F浮=G排=m排·g=ρ液·g·V排 式中ρ液为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单位 kg/m3;V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单位m3;g=9.8N/kg,粗略计算可取10N/kg。

(4)气体的浮力气体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具有浮力的作用。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同样适用,即: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2、物体浮沉的条件

(1)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大于物重G时,物体就会上浮。

(2)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小于物重G时,物体就会下沉。

(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等于物重G时,物体或呈悬浮状态,或呈漂浮状态。

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是利用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而工作的,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总等于它受到的重力。由于一个密度计制作好了后它的重力就确定了,所以它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都相同,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待测液体密度越大,则V排越小,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露出部分的体积就越大,反之,待测液体密度越小,则V排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露出部分的体积就越小。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

(2)潜水艇依靠进水、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从而实现其下潜、上浮的。

(3)气球、飞艇里充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从而使球内气体的重力小于同体积空气的重力即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因此它就可以升空。

4、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决定物体浸在液体中时的浮沉情况。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V排=V物。

(1)若ρ物>ρ液,则ρ物V物g>ρ液V排g,即G>F浮,物体会下沉;

(2)若ρ物=ρ液,则ρ物V物g=ρ液V排g,即G=F浮,物体就悬浮于液体中;

(3)若ρ物<ρ液,则ρ物V物g<ρ液V排g,即G<F浮,物体就会上浮,上浮到物体开始露出液面时,V排随之减小,则F浮也随之减小,当F浮逐渐减小到F浮′=G时,物体就漂浮。

5、盐水选种,利用硫酸铜溶液测定人体血液密度和“死海浮人”的原理。

(1)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可用于选种,籽粒饱满的种子密度大于或等于盐水的密度,在盐水中下沉或悬浮,籽粒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会漂浮在盐水面上,去掉它们即可。

(2)把人血分别滴入密度大小不同但其密度值均已知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血滴恰能悬浮的那支试管内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与待测人血的密度恰好相等。

(3)人体的平均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而死海海水的密度较水的密度大,所以人会浮在死海水面上,且露出较大的体积,以至人仰躺在死海水面上可以读书看报。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是研究压强的简易实验,按图中甲、乙、丙三种方式安放器材,观察海绵表面下陷的情况:
(1)图甲和乙对比,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F甲________F乙,小木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S甲________S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和图丙对比,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F乙________F丙,小木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S乙________S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对比甲、乙两图,小木桌跟海绵的接触面积是相同的,但乙图中的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反映了压力的效果.可见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这正是实验得到的结论.
对比乙、丙两图,虽然压力相等,但丙图受力面积大,乙图受力面积小,而乙图压力的效果明显,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答案:
(1)< = 当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
(2)= < 当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
例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圆柱形,那么
(1)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a_____pb_____pc(填“<”“=”“>”);
(2)三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_____ρc_____ρb;(3)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pB_____pC。

[分析]
根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三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相等,因此压强相等;三容器a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最小,b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最大,但它们质量相等,所以ρa最大,ρb最小;由于三容器完全相同,三液体质量相等,故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答案:
(1)== (2)>> (3)==
例3、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一圆柱体G,侵没在圆柱形容器的水中,G刚好没入水面,G的横截面积是容器的底面积的,若匀速提起圆柱体G,当圆柱G刚好离开水面时,水对圆柱形容器底的压强减小490Pa,问此时绳沿力F方向拉过的距离有多长?

[分析]
根据压强减少的数目可算出在此过程中水面下降的数目,再根据水的总体积不变,可求出G的体积,进而求出G的高度,再减去水下降的高度,就是绳拉过的距离。
解:
由p=ρgh,
水面下降:,
G的体积:,
∴h=4Δh=0.2m。
则绳拉过的距离l=h-Δh=0.15m=15cm。
例4、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mm2,钉帽的面积是1.5cm2,用9N的力垂直于墙壁按这只图钉,试求:钉帽和墙壁受到的压力;钉帽受到的压强,墙壁受到的压强。
解:
当用力按图钉的帽,图钉将外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地进行传递,钉帽的面积大,它对手产生的压强小,而钉尖的面积小,对墙壁产生的压强大。F1=F2=9N,

答:
钉帽和墙壁受到的压力都是9N,钉帽受到的压强为6×104Pa,墙壁受到的压强为3×107P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对压力的传递特点及熟练应用压强公式p=F/S。解题关键是明确固体在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够等值地传递外加压力,但压强的传递是非等值的,它随受力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在应用公式p=F/S计算时,各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本题易错点是不懂图钉将外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地进行传递,使得无法求出钉尖对墙的压强。也有同学在面积单位上换算错误。
例5、在水平地面上竖立着A、B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2:3,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且:=1:3,把A叠放在B上后,B对地面的压强为则与之比是( )
A、11:9 B、9:11 C、2:9 D、9:2
解:


则 即

A叠放在B上之后,B对地面的压力



所以,正确答案是B。

例6、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试比较:
(1)各容器底面所受的压强的大小;
(2)液体对各容器底面的压力的大小;
(3)如果各容器本身所受重力不计,三个容器底面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

解:
第(1)、(2)两小题要解决的是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问题,因此可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来解。第(3)小题要解决的是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问题,容器是固体,不能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答,而应当运用固体压强的知识解答。
答案:
(1)因为三个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所以ρA=ρB=ρC=ρ,且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也相等,hA=hB=hC=h,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所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即pA=pB=pC。
(2)因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SA=SB=SC=S,所受压强也相等,所以根据压强公式可知,三个容器的底面所受的压力都相等,即FA=FB=FC=p·S=ρghS。
(3)若容器本身所受重力不计,则容器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容器内液体所受重力。由G=mg,m=ρV知:GA=ρgVA,GB=ρgVB,GC=ρgVC。
根据压强公式: ,则。
由图可知,三个容器中液体体积VA>VB>VC,且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所以容器底面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pB>p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区别。解题关键是在讨论液体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求压强p=ρgh,后求压力F=pS。而在讨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时,则应先求压力F=G,后求压强p=F/S,特别要注意区别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本题易错点是误认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受到的重力,然后再根据p=F/S求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例7、2003年3月下旬,香港淘大花园爆发“SARS”,经香港卫生署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引起淘大花园“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当地一些家庭很少使用地漏,如图所示,排泄地面上的污水,从而造成与卫生间地漏相连的U型存水弯头内没有存满足够的水,有的甚至是干的,因此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上述事件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

[分析]
地漏中间的一段弯管呈U型,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本题的分析应从连通器的特点上展开。
答案:
U型存水弯头是一个连通器,正常使用时应充满水,这样就可以把地漏与下水道的空气隔开,若U型存水弯头内没有存在满足够的水,甚至是干的,就使得住户卫生间的地漏与室外下水道相通。淘大花园就是这种情况,以至造成带有SARS病毒的空气或小水滴在进入下水道后,通过U型弯头进入其他住户的卫生间,从而造成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

例8、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距离,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m,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5.6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______Pa。(π取3.14)

[分析]
平板玻璃静止时受到了重力及大气压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则有F大气=G,大气压作用在玻璃上的有效面积等于吸盘的面积,大小为S=πR2=3.14× =3.14×10-2m2,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的值为:。

例9、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_________;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分析]
A、B两个容器上端开口,底部边通,构成一个连通器,管子在B容器上端吹气时,高速气流使B管上方的气压降低,这时A管上方的空气压力就会把水从A容器压到B容器。
答案:连通器 下降
例10、养金鱼的人有一个简便易行的给金鱼缸换水的方法:用一根较长的橡胶(塑料)管,将管内灌满水,用手堵住两端,一端留在鱼缸的水面下,另一端放在鱼缸外低于鱼缸内水面的位置,松开手后,水会自动流出,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方法。

[分析]
如图所示,连通A,B两水槽的细管称为虹吸管。题中所介绍的方法实际是虹吸现象的一种应用。当充满水的虹吸管一端留在高处的水槽中的水面下,高处水槽中的水会自动流入下方的水槽中,我们在虹吸管上方的正中取一液体薄片C作为研究对象,薄片左边受到向右的压强p1=p0-ρ水gh2,薄片右边受到向左的压强,p2=p0-ρ水gh1,式中p0为大气压强,但由图知h1<h2,故有p1<p2即薄片会向左移动。

例11、用一台抽水机能将离地面深20m的水一次抽上来吗?为什么?
解答:


即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在抽水机中只能上升10m左右,因此,它不能把深20m的水一次抽上来。
例12、太阳能汽车是直接利用太阳能为能源的一种新型汽车,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汽车(右边是它的剖面图),从形状上看,这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力F1停在水平路面对地面产生的压力F2相比(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
[分析]
太阳能汽车的上面呈弧形,底盘平直,在向前行驶时,迎面吹来的空气从上方流过的速度比从下方流过的速度要大,因此,空气对本身上方的压强比下方的压强要小,使车受到向上的升力,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力,而汽车在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身的重量。
答案:B

例13、一均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称得其重力为G=19.6N,当把物体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到F′=9.8N,求:

(1)该物体没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

(2)该物体的密度ρ=?

解答:由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读数 G 和 F ′可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 =G - F ′。进而先根据 G=mg 求出物体的质量 ,再由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F浮 = ρ液 gV排 ,求出 ,由于此物体是浸没于水中,所以 ,最后根据 来求物体的密度。

说明:F浮=G-F′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一种方法,通常叫做“测量法”,F浮=ρ液gV排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另一种方法,通常叫做“公式法”,而且它的两个变式:ρ液= 常用于计算液体的密度;常用于在知道V排与V物的大小关系时,计算物体的体积V物,进而做物体密度ρ物等的计算。

本题第②问,显然可利用 来计算物体的密度更为简单:

.

例14、一容积为4.5m3的气球,里面充满氢气,已知球壳的质量为800g,不计球壳的体积,问至少用多大的力拉住它才能使其不至升空?(ρ空气=1.29kg/m3,ρ氢气=0.09kg/m3,取g=10N/kg).

解答:气球在空气中要受到浮力,球内氢气和球壳要受到重力,设所求拉力为 F,对气球作如图所示的受力分析,依题意应有:F浮=G氢气+G壳+F.

G壳=m壳g=0.8kg×10N/kg=8N

G氢气=ρ氢气gV球=0.09kg/m3×10N/kg×4.5m3=4.05N

F浮=ρ空气gV排=1.29kg/m3×10N/kg×4.5m3=58.05N

则: F=F浮-G氢气-G壳=58.05N-4.05N-8N=46N.

即:至少需要46N的力拉住它才能使其不至升空.

说明: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并作出受力分析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几个力的大小与方向关系,通常运用力的平衡的知识,再进行求解。本题中,氢气球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应与它受到竖直向下的氢气的重力G氢气,球壳的重力G壳和所需最小拉力F这三个力的合力平衡,从而得到F=F浮-G氢气-G壳。

例15、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有 体积露出水面,将该木块放入另一液体中,静止时有 体积浸在液体中,求木块和另种液体的密度。

解答:依题意画出两种情况下的木块状态图如图所示。

图甲中,木块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应等于木块受到的水的浮力即: G=F浮(水),展开:

ρ木V木g=ρ水· V木g,化简:ρ木= ρ水

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也等于木块所受液体的浮力,即 G=F浮(液),
展开ρ木V木g=ρ液· V木g。

化简:ρ液 =ρ木。

如甲图所示,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 G=F浮(水),即:ρ木V木g=ρ水· V木g,则:

ρ木 = ρ水= ×1.0×103kg/m3=0.6×103kg/m3.

如乙图所示,因为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所以 G=F浮(液),即:ρ木V木g=ρ液· V木g,则:

ρ液=ρ木= ×0.6×103kg/m3=0.8×103kg/m3.

说明:浮力问题中,应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G=F浮建立等量关系求解的题目占有极大的比例。本题是一个典型代表,解答这类问题,依题意画出状态图,建立物体受力平衡的方程式求解,是解题的一般方法。有的题目还需要依题意建立方程组来求解。

例16、今有一质量为386g,体积为30cm3的金质球,求它在下列情况下所受到的浮力:

(1)在盛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静止时;

(2)在盛有足够深水银的容器中静止的时.(ρ金=19.3×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取g=10N/kg).

解答:解答本题,不可盲目套用公式 F浮=ρ液gV排,因为虽然ρ金>ρ水,ρ金>ρ水银,但此金质球是否在水和水银中静止时都下沉至容器底,并不由ρ金与ρ水,ρ水银的相对大小来决定,而是取决于金质球的平均密度。

(1)因为ρ球>ρ水,所以此球在水中应下沉,在盛有足够深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球浸没在水中

V排(水)=V球,故球所受水的浮力

F浮(水)=ρ水gV排=ρ水gV球=1.0×103kg/m3×10N/kg×30×10-6m3=0.3N.

(2)因为ρ球<ρ水银,所以此球在水银中自然静止时应处于漂浮状态,故球所受水银的浮力

F浮(水银)=G球=m金g=386×10-3kg×10N/kg=3.86N.

说明:

1、解答物理问题要结合特定物理情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乱用物理公式;

2、本题第二问求浮力,运用的是前面提到的①实验法F浮=G-F′,②公式法F浮=ρ液gV排之外的第三种方法,不妨称之为“平衡法”,即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有:F浮=G.

物理期末复习

一、压强和液体的压强

1、压强

(1)压强的概念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2)压强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其中1Pa=1N/m2。
(3)压强公式在计算中的应用
压强公式 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压强的大小,其变形公式F=pS及 还可用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的大小。
2、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或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连通器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可以由两个容器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容器组成。
(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连通器的应用:水壶的壶身与壶嘴、锅炉的炉身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的都是连通器,这类设备正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设计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我国的三峡船闸。

二、大气压强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1、大气压的存在及利用

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我们用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甚至我们用吸管饮料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例子。
2、大气压的测量及标准大气压
(1)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的值最早是由托利拆利利用水银测出的,因此托里拆利测大气压的这个实验通常又叫托里拆利实验,如左下图所示,此外,大气压还可以用如右下图所示的金属盒气压计测出。

(2)标准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的水银柱的高度约为760mm,它是由大气压支持着的,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5Pa。
3、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当物体受到来自两侧不同的压强时,便受到力的作用。
4、飞机的升力
飞机飞行时产生的升力是用来克服自身的重力的,飞机的升力产生于机翼,如图所示的是机翼的切面图,迎面吹来的风分别流经上下两个表面,上表面气流通过的距离长,流速大;下表面气流通过的距离短,流速小。这样机翼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就大于向下的压强,形成压力差,产生升力。

三、浮力

1.阿基米德原理

(1)什么是浮力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液体。 浮力的受力物体——被浸入的物体。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如图所示,此时小石块所受的浮力等于先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差,即 F浮=F-F′=G-F′。

(3)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即:F浮=G排=m排·g=ρ液·g·V排 式中ρ液为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单位 kg/m3;V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单位m3;g=9.8N/kg,粗略计算可取10N/kg。

(4)气体的浮力气体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具有浮力的作用。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同样适用,即: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2、物体浮沉的条件

(1)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大于物重G时,物体就会上浮。

(2)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小于物重G时,物体就会下沉。

(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等于物重G时,物体或呈悬浮状态,或呈漂浮状态。

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是利用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而工作的,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总等于它受到的重力。由于一个密度计制作好了后它的重力就确定了,所以它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都相同,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待测液体密度越大,则V排越小,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露出部分的体积就越大,反之,待测液体密度越小,则V排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露出部分的体积就越小。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

(2)潜水艇依靠进水、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从而实现其下潜、上浮的。

(3)气球、飞艇里充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从而使球内气体的重力小于同体积空气的重力即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因此它就可以升空。

4、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决定物体浸在液体中时的浮沉情况。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V排=V物。

(1)若ρ物>ρ液,则ρ物V物g>ρ液V排g,即G>F浮,物体会下沉;

(2)若ρ物=ρ液,则ρ物V物g=ρ液V排g,即G=F浮,物体就悬浮于液体中;

(3)若ρ物<ρ液,则ρ物V物g<ρ液V排g,即G<F浮,物体就会上浮,上浮到物体开始露出液面时,V排随之减小,则F浮也随之减小,当F浮逐渐减小到F浮′=G时,物体就漂浮。

5、盐水选种,利用硫酸铜溶液测定人体血液密度和“死海浮人”的原理。

(1)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可用于选种,籽粒饱满的种子密度大于或等于盐水的密度,在盐水中下沉或悬浮,籽粒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会漂浮在盐水面上,去掉它们即可。

(2)把人血分别滴入密度大小不同但其密度值均已知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血滴恰能悬浮的那支试管内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与待测人血的密度恰好相等。

(3)人体的平均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而死海海水的密度较水的密度大,所以人会浮在死海水面上,且露出较大的体积,以至人仰躺在死海水面上可以读书看报。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是研究压强的简易实验,按图中甲、乙、丙三种方式安放器材,观察海绵表面下陷的情况:
(1)图甲和乙对比,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F甲________F乙,小木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S甲________S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和图丙对比,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F乙________F丙,小木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S乙________S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对比甲、乙两图,小木桌跟海绵的接触面积是相同的,但乙图中的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反映了压力的效果.可见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这正是实验得到的结论.
对比乙、丙两图,虽然压力相等,但丙图受力面积大,乙图受力面积小,而乙图压力的效果明显,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答案:
(1)< = 当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
(2)= < 当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
例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圆柱形,那么
(1)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a_____pb_____pc(填“<”“=”“>”);
(2)三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_____ρc_____ρb;(3)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pB_____pC。

[分析]
根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三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相等,因此压强相等;三容器a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最小,b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最大,但它们质量相等,所以ρa最大,ρb最小;由于三容器完全相同,三液体质量相等,故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答案:
(1)== (2)>> (3)==
例3、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一圆柱体G,侵没在圆柱形容器的水中,G刚好没入水面,G的横截面积是容器的底面积的,若匀速提起圆柱体G,当圆柱G刚好离开水面时,水对圆柱形容器底的压强减小490Pa,问此时绳沿力F方向拉过的距离有多长?

[分析]
根据压强减少的数目可算出在此过程中水面下降的数目,再根据水的总体积不变,可求出G的体积,进而求出G的高度,再减去水下降的高度,就是绳拉过的距离。
解:
由p=ρgh,
水面下降:,
G的体积:,
∴h=4Δh=0.2m。
则绳拉过的距离l=h-Δh=0.15m=15cm。
例4、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mm2,钉帽的面积是1.5cm2,用9N的力垂直于墙壁按这只图钉,试求:钉帽和墙壁受到的压力;钉帽受到的压强,墙壁受到的压强。
解:
当用力按图钉的帽,图钉将外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地进行传递,钉帽的面积大,它对手产生的压强小,而钉尖的面积小,对墙壁产生的压强大。F1=F2=9N,

答:
钉帽和墙壁受到的压力都是9N,钉帽受到的压强为6×104Pa,墙壁受到的压强为3×107P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对压力的传递特点及熟练应用压强公式p=F/S。解题关键是明确固体在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够等值地传递外加压力,但压强的传递是非等值的,它随受力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在应用公式p=F/S计算时,各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本题易错点是不懂图钉将外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地进行传递,使得无法求出钉尖对墙的压强。也有同学在面积单位上换算错误。
例5、在水平地面上竖立着A、B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2:3,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且:=1:3,把A叠放在B上后,B对地面的压强为则与之比是( )
A、11:9 B、9:11 C、2:9 D、9:2
解:


则 即

A叠放在B上之后,B对地面的压力



所以,正确答案是B。

例6、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试比较:
(1)各容器底面所受的压强的大小;
(2)液体对各容器底面的压力的大小;
(3)如果各容器本身所受重力不计,三个容器底面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

解:
第(1)、(2)两小题要解决的是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问题,因此可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来解。第(3)小题要解决的是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问题,容器是固体,不能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答,而应当运用固体压强的知识解答。
答案:
(1)因为三个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所以ρA=ρB=ρC=ρ,且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也相等,hA=hB=hC=h,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所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即pA=pB=pC。
(2)因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SA=SB=SC=S,所受压强也相等,所以根据压强公式可知,三个容器的底面所受的压力都相等,即FA=FB=FC=p·S=ρghS。
(3)若容器本身所受重力不计,则容器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容器内液体所受重力。由G=mg,m=ρV知:GA=ρgVA,GB=ρgVB,GC=ρgVC。
根据压强公式: ,则。
由图可知,三个容器中液体体积VA>VB>VC,且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所以容器底面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pB>p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区别。解题关键是在讨论液体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求压强p=ρgh,后求压力F=pS。而在讨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时,则应先求压力F=G,后求压强p=F/S,特别要注意区别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本题易错点是误认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受到的重力,然后再根据p=F/S求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例7、2003年3月下旬,香港淘大花园爆发“SARS”,经香港卫生署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引起淘大花园“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当地一些家庭很少使用地漏,如图所示,排泄地面上的污水,从而造成与卫生间地漏相连的U型存水弯头内没有存满足够的水,有的甚至是干的,因此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上述事件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

[分析]
地漏中间的一段弯管呈U型,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本题的分析应从连通器的特点上展开。
答案:
U型存水弯头是一个连通器,正常使用时应充满水,这样就可以把地漏与下水道的空气隔开,若U型存水弯头内没有存在满足够的水,甚至是干的,就使得住户卫生间的地漏与室外下水道相通。淘大花园就是这种情况,以至造成带有SARS病毒的空气或小水滴在进入下水道后,通过U型弯头进入其他住户的卫生间,从而造成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

例8、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距离,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m,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5.6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______Pa。(π取3.14)

[分析]
平板玻璃静止时受到了重力及大气压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则有F大气=G,大气压作用在玻璃上的有效面积等于吸盘的面积,大小为S=πR2=3.14× =3.14×10-2m2,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的值为:。

例9、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_________;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分析]
A、B两个容器上端开口,底部边通,构成一个连通器,管子在B容器上端吹气时,高速气流使B管上方的气压降低,这时A管上方的空气压力就会把水从A容器压到B容器。
答案:连通器 下降
例10、养金鱼的人有一个简便易行的给金鱼缸换水的方法:用一根较长的橡胶(塑料)管,将管内灌满水,用手堵住两端,一端留在鱼缸的水面下,另一端放在鱼缸外低于鱼缸内水面的位置,松开手后,水会自动流出,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方法。

[分析]
如图所示,连通A,B两水槽的细管称为虹吸管。题中所介绍的方法实际是虹吸现象的一种应用。当充满水的虹吸管一端留在高处的水槽中的水面下,高处水槽中的水会自动流入下方的水槽中,我们在虹吸管上方的正中取一液体薄片C作为研究对象,薄片左边受到向右的压强p1=p0-ρ水gh2,薄片右边受到向左的压强,p2=p0-ρ水gh1,式中p0为大气压强,但由图知h1<h2,故有p1<p2即薄片会向左移动。

例11、用一台抽水机能将离地面深20m的水一次抽上来吗?为什么?
解答:


即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在抽水机中只能上升10m左右,因此,它不能把深20m的水一次抽上来。
例12、太阳能汽车是直接利用太阳能为能源的一种新型汽车,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汽车(右边是它的剖面图),从形状上看,这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力F1停在水平路面对地面产生的压力F2相比(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
[分析]
太阳能汽车的上面呈弧形,底盘平直,在向前行驶时,迎面吹来的空气从上方流过的速度比从下方流过的速度要大,因此,空气对本身上方的压强比下方的压强要小,使车受到向上的升力,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力,而汽车在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身的重量。
答案:B

例13、一均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称得其重力为G=19.6N,当把物体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到F′=9.8N,求:

(1)该物体没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

(2)该物体的密度ρ=?

解答:由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读数 G 和 F ′可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 =G - F ′。进而先根据 G=mg 求出物体的质量 ,再由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F浮 = ρ液 gV排 ,求出 ,由于此物体是浸没于水中,所以 ,最后根据 来求物体的密度。

说明:F浮=G-F′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一种方法,通常叫做“测量法”,F浮=ρ液gV排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另一种方法,通常叫做“公式法”,而且它的两个变式:ρ液= 常用于计算液体的密度;常用于在知道V排与V物的大小关系时,计算物体的体积V物,进而做物体密度ρ物等的计算。

本题第②问,显然可利用 来计算物体的密度更为简单:

.

例14、一容积为4.5m3的气球,里面充满氢气,已知球壳的质量为800g,不计球壳的体积,问至少用多大的力拉住它才能使其不至升空?(ρ空气=1.29kg/m3,ρ氢气=0.09kg/m3,取g=10N/kg).

解答:气球在空气中要受到浮力,球内氢气和球壳要受到重力,设所求拉力为 F,对气球作如图所示的受力分析,依题意应有:F浮=G氢气+G壳+F.

G壳=m壳g=0.8kg×10N/kg=8N

G氢气=ρ氢气gV球=0.09kg/m3×10N/kg×4.5m3=4.05N

F浮=ρ空气gV排=1.29kg/m3×10N/kg×4.5m3=58.05N

则: F=F浮-G氢气-G壳=58.05N-4.05N-8N=46N.

即:至少需要46N的力拉住它才能使其不至升空.

说明: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并作出受力分析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几个力的大小与方向关系,通常运用力的平衡的知识,再进行求解。本题中,氢气球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应与它受到竖直向下的氢气的重力G氢气,球壳的重力G壳和所需最小拉力F这三个力的合力平衡,从而得到F=F浮-G氢气-G壳。

例15、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有 体积露出水面,将该木块放入另一液体中,静止时有 体积浸在液体中,求木块和另种液体的密度。

解答:依题意画出两种情况下的木块状态图如图所示。

图甲中,木块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应等于木块受到的水的浮力即: G=F浮(水),展开:

ρ木V木g=ρ水· V木g,化简:ρ木= ρ水

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也等于木块所受液体的浮力,即 G=F浮(液),
展开ρ木V木g=ρ液· V木g。

化简:ρ液 =ρ木。

如甲图所示,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 G=F浮(水),即:ρ木V木g=ρ水· V木g,则:

ρ木 = ρ水= ×1.0×103kg/m3=0.6×103kg/m3.

如乙图所示,因为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所以 G=F浮(液),即:ρ木V木g=ρ液· V木g,则:

ρ液=ρ木= ×0.6×103kg/m3=0.8×103kg/m3.

说明:浮力问题中,应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G=F浮建立等量关系求解的题目占有极大的比例。本题是一个典型代表,解答这类问题,依题意画出状态图,建立物体受力平衡的方程式求解,是解题的一般方法。有的题目还需要依题意建立方程组来求解。

例16、今有一质量为386g,体积为30cm3的金质球,求它在下列情况下所受到的浮力:

(1)在盛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静止时;

(2)在盛有足够深水银的容器中静止的时.(ρ金=19.3×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取g=10N/kg).

解答:解答本题,不可盲目套用公式 F浮=ρ液gV排,因为虽然ρ金>ρ水,ρ金>ρ水银,但此金质球是否在水和水银中静止时都下沉至容器底,并不由ρ金与ρ水,ρ水银的相对大小来决定,而是取决于金质球的平均密度。

(1)因为ρ球>ρ水,所以此球在水中应下沉,在盛有足够深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球浸没在水中

V排(水)=V球,故球所受水的浮力

F浮(水)=ρ水gV排=ρ水gV球=1.0×103kg/m3×10N/kg×30×10-6m3=0.3N.

(2)因为ρ球<ρ水银,所以此球在水银中自然静止时应处于漂浮状态,故球所受水银的浮力

F浮(水银)=G球=m金g=386×10-3kg×10N/kg=3.86N.

说明:

1、解答物理问题要结合特定物理情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乱用物理公式;

2、本题第二问求浮力,运用的是前面提到的①实验法F浮=G-F′,②公式法F浮=ρ液gV排之外的第三种方法,不妨称之为“平衡法”,即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有:F浮=G.

去新课标网站上下载,好多好多的,还有模拟训练和往年的考试题。
http://www.xkb1.com/wuli/不需要注册

提纲都是不全面的 书是最好的工具 还是买题做 看书吧

谁能给我提供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总结的,详尽的知识,由于我学得非常不...
答:电阻、氖管、弹簧,再经过人体、经过大地,流到零线,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氖管就会发光;如果笔尖接触的是零线,不能形成闭合电路,氖管中不会有电流,也就不会发光。 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三线插头其中的一条接火线(通常标有L字样),一条接零线(标有N),第三条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插座上相应的导线和大地相连(标...

我物理不好,谁能给我一份初二物理复习提纲,最好有计算题和答案,拜托...
答:由于一个密度计制作好了后它的重力就确定了,所以它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都相同,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待测液体密度越大,则V排越小,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露出部分的体积就越大,反之,待测液体密度越小,则V排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露出部分的体积就越小。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值...

刚刚才上初二的我,物理一直没学好,每一节都有不懂得地方,有谁可以...
答: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

我要上初二了。谁能给我发一份8年级上册的物理资料。 谢谢!
答: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

大家给我以份初二物理所有公式,变形等都要
答: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

谁能给我一份初二 九年级上册的物理复习提纲?
答:1、徒手2、动滑轮3、斜面4、定滑轮? 答案:徒手。 24、自然伸展的弹簧具有什么机械能? 答案:无。 25、场景:云南过桥米线。找出物理现象并作解释。 答案:1不冒热气:油减缓了水的蒸发2形成油膜:油的密度比空气小。3、肉被烫熟:汤与肉发生了热传递。 26、知识点:做功与热传递在增加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7...

谁给我一份初二物理人教版第2章的知识点
答:的声波叫做超声波;可闻声波、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 4、 响度:声音的强弱;5、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则声音响度越大。 6、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也大。 7、 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响度和音调相同,我们还是可以分辨出他们的不同,不同的...

谁能给我分初二物理试题
答:24. 某同学买了一个新型的全封闭镍镉电池,从名牌上可知该电池的电压为6V,最大可供电流为1A,电池的两个电极旁只涂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并未标明“+”“-”极,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所用器材不限),辨别电池的正负极。(4分) 25. 某中学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8分) 1) 他们想到...

谁能给我一个初二的物理小制作的方法?材料要简单一点的,方案也要简单一...
答:科技小实验 1、让火柴"跳舞"星期天,我和爸爸一块儿做了个“火柴跳舞”的实验。 按照爸爸的吩咐,我端来一盆清水,找来一盒火柴和一瓶胶水。 爸爸先从火柴盒里拿出一根火柴,然后在火柴头上涂了一层厚厚的胶水,再将火柴扔进水里。过了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只见火柴自立于水中,一摇一摆地跳起...

给我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的物理复习提纲,我五里很不好一窍不通啊,教教...
答:八年物理上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