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投稿:牢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针对我们工厂的,给点建议或者参考资料。谢谢……~

首先是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具体的编写你可以搜索一下设备人论坛,上面的ISO管理体系板块有详细的资料可以下载,你看看会对你的质量管理体系编写有益的。

实施建立一套符合您公司的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已有上海、北京、江苏、海南等省级行政区出台明确政策推行IDI,也有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等省级行政区发布版相关政策施行IDI。其中,大部分地区都要求承保IDI的保险公司应当聘请TIS机构对保险责任内容实施风险管理。


TIS机构即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供应商,是伴随着IDI在国内发展的“新生儿”。作为独立、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质量风险管控机构,TIS机构仅对保险公司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流程质量监控,提供质量风险监督、检查和评估等相关服务,为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提供额外的服务。



当前,TIS机构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的蓄势阶段。文本将基于发展现状把握未来趋势,提出对于TIS机构发展的若干思考。


1、TIS机构发展现状概览


从组织结构看,当前我国的TIS机构多由甲级监理机构,具备资格的审图机构和工程检测机构充当,此外也不乏保险科技机构、建设科技机构:在上海市首批公布的13家指定TIS机构中,有以上海建科为代表的工程咨询公司,及以上海建工监理、港惠为代表的建设监理公司,也有以盛安保险科技为代表的保险技术机构;在北京市的IDI业务风险管理服务供应商名录中,有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也有以诚合瑞正为代表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浙江省也委托省建筑科学院作为TIS机构进行风控把关。一方面,这些机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欠缺、专业单一等问题,距离统摄全流程风控服务还需做专、做精、做特、做新;另一方面,对于TIS机构的资质要求,以及TIS工作人员的能力、经验门槛都尚不明确。


从工作内容看,目前国内TIS将重点放在施工质量检查上,较少偏重设计质量检查与原材料质量检查等,这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常常将TIS机构和监理机构相提并论的原因所在。而根据国外工程质量保险事故理赔数据,工程质量事故中70%和设计质量有关。针对这一情况,2018年底中保协颁布的《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质量风险控制机构工作规范》首次对质量风险控制机构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标准,要求TIS机构的工作范围应涵盖勘察、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使用和维护。当然,针对TIS机构的评价机制及追责机制仍有待建立。
从角色定位看,眼下TIS机构既缺乏法律地位,也没有与各方的参建主体合同关系,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阻力。我国现有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已有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与材料检验制度,也有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质量责任主体,而TIS工作内容与现有质量管理工作确有一定的重叠,且TIS的工作开展离不开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协作,如何嵌入体系、协调各方影响着TIS的存续。



2、TIS机构发展趋势预测


从发展路径看,TIS将继续沿用三条历史路径:一是鼓励国外长期从事质量控制的TIS机构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或中外合资机构;二是新设立TIS机构并聘任相应的专业人员、组建技术团队;三是引导监理单位、图审单位、检测单位、工程造价单位、工程咨询单位转型TIS机构,在原有业务基础上转型风险管理服务。当前,第三条路径是大多数地方的被动选择,而随着先行经验的积累,第二条路径将成为越来越多地区的主动选择。


从社会地位看,TIS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将逐步提升。当前《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暂行管理办法》已要求“本市新建住宅工程项目,在土地出让合同中,将投保缺陷保险列为土地出让条件”且“缺陷保险合同签订后,保险公司应当委托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实施风险管理”,某种程度上保险人(借助TIS)将成为建造行业事实上的许可证颁发机构,这也是国际上的IDI惯例。而随着IDI的推广以及质量风控在其中重要性的凸显,TIS机构的发展将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助力,乃至法律地位的确定。



从行业规制看,TIS将在规范中得到更好发展。当前TIS机构中存在着的实力良莠不齐、价格竞争无序、服务内容不一等问题,都呼唤行业监管的尽快落实;TIS机构在质量潜在缺陷监测、损害预防等核心职能上的表现也有待提高。近年来工作规范、技术导则等标准文件的发布已暗示了强监管的趋势。随着TIS机构管理制度的健全,以及资质认证标准、业务操作规范、纠纷处理流程、数据交换方法等的落实,TIS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培育。




IDI作为典型的“政策引导,试点先行,市场运作”产品,其发展需要大量优质的TIS机构支持。当前TIS机构发育尚不成熟、职能较不清晰,仍需市场给予足够的时间来培育专业的队伍、政策给予足够的规制引导发展。整体而言TIS机构的蓬勃发展趋势不可阻挡,IDI也将在其助力下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含义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3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4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5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实施6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构成7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8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监督9 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10 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11 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12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内容13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方法14 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15 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16 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17 熟悉常见的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18 工程项目的预防措施和改进

15版的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建立
答:运用过程方法及各过程的输入、输出、管理职责、工作要求、绩效考核,并使其文件化。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的管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以证实本公司具有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水平的能力。

怎么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
答:一、领导者应建立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目标。为满足各受益者需求,最高管理者应制订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提出要求,充分动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激发企业上下共同完成质量目标的决心,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潜力得到挖掘。通过不断扩大管理能量、拓宽管理辐射面和提升管理层次,不仅达到了质量管理的目的,也...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
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规划与设计、文件编制、体系实施、审核与改进。首先,在规划与设计阶段,组织需要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这涉及到对组织内外环境的深入分析,包括市场需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组织内部资源和能力的评估。例如,一家制造企业可能会设定目标为提高产品合格率,...

如何建立完整的品质体系?
答:1.4掌握各产品的品质标准。1.5经常检查生产机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1.6营业高峰前做食品安全检查;抽查即将销售的各种成品。2、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督、全方位控制。对于与顾客大量接触的东西,全员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将“全员参与品质控制”的经营理念灌输给每一位员工:...

一文读懂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答:不同的管理体系时间要求上略有差别。 1.1 准备阶段 : 体系策划 时间:一周左右。 企业成立贯标小组,通常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组员包括由最高管理者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贯标小组与咨询顾问讨论、拟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计划草案。 1.2 体系策划阶段 时间:一个月左右。 本阶段包括企业...

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答: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分为以下8个步骤:1.确定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过程和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确定防止不...

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答: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质量方针:企业应该制定清晰的质量方针,并确保它能够与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相一致。质量方针应该是可衡量和可达成的。2.制定质量手册:企业应该制定质量手册,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质量手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文件,包括...

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答:从发展路径看,TIS将继续沿用三条历史路径:一是鼓励国外长期从事质量控制的TIS机构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或中外合资机构;二是新设立TIS机构并聘任相应的专业人员、组建技术团队;三是引导监理单位、图审单位、检测单位、工程造价单位、工程咨询单位转型TIS机构,在原有业务基础上转型风险管理服务。当前,第三条...

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答:2、 加强培训工作,为质量体系的推行打下基础 ISO9000质量管理是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理论,要使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取得较好的效果,对ISO9000族国际标准的学习和领会尤其重要,各部门的领导和业务管理骨干都要投身于ISO9000族标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中,提高他们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理论方面的水平,为以后体系的建立和推行...

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答:随着智能制造的进程的不断深入,智能制造软件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当做提质增效的工具,而针对于产品质量的QMS也成为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QMS是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的简称,中文意思为质量管理体系,即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QMS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价值创造过程、测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