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天一阁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郝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宁波天一阁的故事~

天一阁是我国最古老的藏书楼。门楼两侧挂着一副钟鼎文的对联:“天一遗型源长垂远,南垒深意藏久尤难。”这“天一”的取名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兵部右侍郎,名叫范钦,宁波人,一生十分爱好读书、藏书。范钦在不少地方当过官,每到一个地方,总要收集海内外异文,先辈诗文和未经传世的名士佳作。他一边收藏,一边学习,一边整理。经过几十年努力,范钦收集的书籍已有七万多卷了。他就把这些书藏在宁波湖西河边的住宅里,把藏书楼题名为 “东明草堂”。范钦为官清正,曾因痛骂武寇候郭勋欺压百姓,被郭勋诬告而关过监牢。复官以后,又与明世宗权臣严富父子政见不合,为了避免再吃好臣的苦头,就辞去了官职,回到宁波,一心读书、抄书和收藏书籍。那时,宁波湖西有一位名叫丰坊的大学者,家里也藏着交关多书,他原在南京做宫,回乡以后在湖西月岛旁边造了一座“万卷楼”专门藏书,过着同范钦一样的生活。因为志趣相同,范钦和丰坊就成了好朋友。一天傍晚,丰坊刚写完文章,忽听门外有人叫卖螃蟹,他便买了一串,烫好老酒,请范钦前来对酌。两人在书楼上边喝边叙,蜡烛点完一支又一支,酒喝了一杯又一杯,最后竟双双醉倒在床上。到了半夜,湖上刮起大风,书房门被吹开,蜡熄被吹倒并点着了蚊帐,可是两人仍在呼呼大睡,等两人惊醒,书楼已火光冲天,等四邻赶来扑灭,万卷楼已经烧了大半。自从万卷楼失火后,范钦好像生了一场大病,每天心神不定,担心自己的藏书楼有朝一日也会遭到劫难。从此,他更加小心地保护自己的书籍,再也不敢喝酒了,每晚睡觉前,都要亲自到书房四周查看火烛,并不准儿子在书楼过夜。这样做了后,范钦还是勿放心,仍旧日夜思考着防火问题。一天,范钦在花园锄草,忽然翻起一块紫酱色的卵石,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他连忙拾起一看,只见上面镂刻着一行正书:“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范钦一心想着防火,一看到这八个字忽然开窍:“天一生水,以水克火”这是上天的指点吧!于是,他马上将东明草堂改名为天一阁,把藏书楼改建成朝南座北的六间二楼藏书楼,楼上一统间表示“天一”,楼下六开间,表示“地六”。以后,范钦又拓建了花园,加高了防火墙,还在楼前挖了一个水池,取名天一池,用来防备内外火灾。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江南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园林艺术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营造人居环境的漫长建城历史过程中,不断积淀、演化形成的。到了明代具有宁波地方特征的天一阁园林也因此悄然掀起。天一阁园林在古今交融中成长,秀色美景。凝视它,能真实地体会到曾经的文化气息,真切地感受它的时代脉搏。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江南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园林艺术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营造人居环境的漫长建城历史过程中,不断积淀、演化形成的。到了明代具有宁波地方特征的天一阁园林也因此悄然掀起。天一阁园林在古今交融中成长,秀色美景。凝视它,能真实地体会到曾经的文化气息,真切地感受它的时代脉搏。

我的家乡在宁波。宁波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它有丰富的物产,不仅有好吃的汤圆和年糕,还有美味的海鲜。宁波有世界闻名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古老的七塔市,藏书楼天一阁,美丽的保国寺......这都是宁波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呀!而且宁波人民非常有爱心,只要谁有困难,都会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爱心,比如最近的四川大地震,宁波人民捐款捐物较多,还有很多的解放军叔叔去灾区支援呢!
我爱宁波,因为宁波有许多风景区。其中,月湖公园也较美丽,走进大门,清澈的月湖映入我们的眼帘,刚好湖面上有一艘小船游过来,月湖被“划成”了两大块。湖两边有许多垂柳,它那婆娑多姿的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湖中,一路仿佛都在热烈地欢迎每个人的到来。走过前面的一座大木桥,就来到了神秘的“迷宫”——是一座园子,忽然我被一阵阵的二胡声吸引了,沿着右边的小路靠近了长廊,是那些老人纷纷在长廊中演奏着二胡,再走过去,就能看见整个湖都被绿树环绕着。到了夏天,还不时地浮起茂盛的荷叶,开出许多粉红的荷花,也不知何时飞来的蜻蜓点水,忙着在荷花丛中穿梭,优雅极了。走过去,那是座假山,穿过去,美丽的景色又浮现了......在我眼前是座亭子,突然,几位新人慢慢地走来,旁边挤满了围观者。这是什么!原来是新人在拍婚纱照呀!其实,月湖也是新人必拍之地呢!月湖聚齐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在放下紧张繁杂的工作后,坐在湖边悠闲地交流着......你们看见了吧,月湖的美数不胜数!说起吃的,年糕可不落后,一根根细腻润滑的年糕好像一块块白玉,长相不错,味道更不错。一片片滑润的年糕,放在嘴巴里,味道鲜美,伴随着其它配料,真是好吃!还有美味的海鲜,大螃蟹大对虾,味道真是好极了!
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美丽,还有热情好客的人们。欢迎你来宁波做客,你们不但享受到口福,也会享受到眼福,让你们永远忘不了美丽的城市——宁波

浙江宁波天一阁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答: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

天一阁介绍天一阁简介
答:1、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

天一阁每个景点介绍
答: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城西,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全馆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块组成。藏书文化区(北区),以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包括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藏书文化区 藏书文化区以闻名中外的一天阁藏书楼为核心,包括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

天一阁景点介绍
答:天一阁是中国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名叫范钦的官员所建,以收藏各类典籍为主要功能,尤其以收藏古籍善本著称于世。天一阁的建筑风格独特,整体建筑以江南园林为主,兼具园林之韵和书香之气。园内小桥流水、假山石景、亭台楼阁,一...

天一阁的详细资料
答: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 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 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 共计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 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先后16次重修府...

『草海三日游线路』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简介
答:天一阁简介: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

参观宁波天一阁景点的指南是什么?
答: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宁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当时的退隐尚书范钦主持建造。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景区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宁波天一阁介绍天一阁博物馆门票
答:天一阁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是现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历史年限最为悠久的一座私家的藏书楼,也可以说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私家藏书阁。该藏书楼建设于明朝时期,初始的拥有者为明朝退隐兵部右侍郎范钦,范钦乃是爱书之人,虽在兵部任职,但是其钟爱书籍,喜爱读书,这藏书阁内便是范钦走遍了五湖四海搜罗陈列...

风雨天一阁的天一阁简介
答:范钦,(1506-1585)字尧卿,一作安钦,号东明。明代著名藏书家,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 。官至兵部右侍郎 ,酷爱典籍,为官多年,每至一地,广搜图书。 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建藏书楼名“天一阁”,至今有440年的历史了。阁四面临水,上通六间为一,中以书橱间隔;其下分六间。为古代...

悠悠吴越曲·浙东浙南之旅·天一阁·“江南书城”
答:在宁波月湖之西,有一座古朴的建筑。它就是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范钦兴建的有“江南书城”之誉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的最古的藏书楼。书籍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浙江藏书历史悠久。藏书成为文人雅士的一大爱好。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中感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