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各位,家族企业怎么去管理?

作者&投稿:冷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小型家族企业该怎么管理????~

在中国,家族式企业管理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么多年来,一直也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归根到底就是观念的问题。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带来的结果。

尤其像你所说的,你父母连电脑都不会,如何能够跟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何去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如果再不改变的话,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越做越小,一种是关门倒闭。

其实要改变也不是很难的问题,给出你以下几种建议:
1、组织自家人学习,学什么,当然是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要偿试新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举个很间单的例子,出去采购物品,只需要花几十元的小事情,老习惯就是亲力亲为,那为什么不交给亲戚以外的人去做呢?几十元的事情,应该不用担心别人搞其它动作吧。

2、改变观念。如果一家人始终还保持古老的习惯与观念,你家的公司如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我觉得你自身也存在问题?引用你上面说的一句话,“确实也没别的人可以信赖。”中国这么多的企业与公司,引用了那么多的外人与职业经理人,发展起来的公司与企业那么多。如果不是靠信赖与放权,能做得起来吗?
人都没有用过,你就怎么知道别人不可信赖呢?防自己的员工跟防贼一样,相互之间何谈信任。亲戚做手脚一次赚公司100元,外人拿回扣可能只有1元。也许你家乐意让亲戚赚100元,也不让员工拿1元的回扣吧。这就是观念。你自己衡量一下100:1是什么概念吧。

3、避免唯亲任用的习惯。在管理学中,最忌讳的就是唯亲任用, 当然不是说亲威不能用,能者居上。但要避免少用。像你所说的,亲人出了问题与责任,不好追究,也没法追究。很多小企业小公司发展大哪,然后亲人一批一批地离开企业,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管理问题,在公司做大做强的时候,亲人就成了管理的瓶颈。因为亲人都是企业元老,他们可以开绿灯,可以不用遵守企业管理制度,可以有特权,可以排挤影响自己利益的人等等。所以很多人都会说一句这样的“一个人有钱哪,有权哪,就会变得无情,没有人情味”,其实这就是管理与发展的结果。

4、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很重要,也必须建立。我们讨论一下工资方面的事实,在很多中小企业里涨工资都是老板一句话。今天给谁加50元,明天给谁加100元。或者哪个员工闹情绪哪,马上加点工资安慰一下等等。今天你给这个员工加哪,明天那个员工情绪又上来哪,为什么?同工种,同岗位,他的工资为什么比我要多100元。所以连个最起码的工资制度都没有,企业如何去控制这些问题的产生。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只有50人,如果500人,怎么办?

5、建立工作汇报制度。汇报,就是报表,每个部门,要对每天部门的所有进去物料与产品,进行统计并制定表格汇报,做为老板,每天就需要对报表进行审核与监管。每天公司是赚钱还是亏钱,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哪个部门出了问题。而不是每天凭自己的经验,我大概赚了多少钱,企业今天大概花了多少钱。

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太多哪,一下子想用文字给出标准的答案很难,先给出你这些方面的建议,好好考虑一下吧。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联系。

松下财富家族的松下公司在家族企业中引用了现代管理方式,使这个财富家族公司更加兴旺发达。下面是松下现代管理的宝贵经验,是当代企业家必知的经营法则,使企业做大做强的法宝。


1950年至1960年,是松下公司的飞速发展时期。他们的家用电器已逐步称雄日本市场。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发展,该公司奇迹般地跃升世界最大公司的行列。若说松下公司30~40年代的快速成长,跻身日本大型企业行列,主要是由于幸之助的“产业人的使命”的指导使然;那么,这次的飞速发展,则是在“产业人的使命”的基础上,得益于幸之助那举世闻名的“生意经30条”对于经营业务的指导。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特将其中22条摘录于下:


1.地点的好坏,比商店的大小更重要;商品的好坏,又比地点的好坏更重要。


2.把交易的对象都看成自己的亲人。是否能得到顾客的支持,决定商店的兴衰。


3.销售前的承诺,不如售后服务。这是制造“永久顾客”的不二法则。


4.要把顾客的责备,当作“神佛的话”,不论是责备什么,都要欣然接受。


5.不必忧虑资金的缺乏,该忧虑的是信用不足。


6.只花一元钱的顾客,比花一百元的顾客,对生意的兴隆更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力。


7.不要强迫推销。不是卖顾客喜欢的东西,而是卖对顾客有益的东西。


8.要多周转资金。100元的资金周转10次,就变成了1000元。


9.遇见顾客前来退换货物时,态度要比原先出售时更和气。


10.出售好商品是件善事,为好商品做宣传更是件善事。


11.要有这样坚定的自信和责任感:“如果我不从事这种销售,社会就不能圆满活动。”


12.对批发商要亲切。有正当要求,就要坦诚地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13.即使赠品只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


14.既然雇店员为自己工作,就要在待遇、福利方面订立合理的制度。


15.要不断创新。美化商品的陈列,也是吸引顾客登门的秘诀之一。


16.浪费一张纸,也会使商品价格上涨。


17.商品售完缺货,等于是怠慢顾客,也是商店要不得的疏忽。这时,应郑重道歉,并说:“我们会尽快补寄到府上。”要留下顾客的地址。


18.严守不二价。减价反而会引起混乱和不愉快,有损信用。


19.儿童是福神。对携带小孩的顾客,或被派来购物的小孩,要特别照顾。


20.经常思考当日的损益,要养成不算出今天的损益就不睡觉的习惯。


21.要得到顾客的信誉和夸奖:“只要是这家店卖的,就是好的。”


22.商人没有所谓景气不景气。无论情况如何,非赚钱不可。


1964年7月,松下公司在静冈县热海“新富士屋”旅馆举行销售公司、代理店经理座谈会。会上,销售经理们坦言:家电市场竞争激烈,彼此恶性削价推销,销售商蒙受巨大损失,苦不堪言。幸之助了解后,不禁惊异万分!他当即极为诚恳地向销售商们表示道歉,并表示要设法改变这一态势。


1964年8月1日,幸之助出人意料地宣布:由自己以董事长的身份暂时兼任公司的营业部部长。


此一宣布,石破惊天!营业部是总经理领导下的一个职能部门,以董事长之尊而兼任一个部门的首长,这太过于委屈了,此其一;其二,职能部门的领导,要亲自打理一切有关业务,而此时的幸之助已经是七十高龄;其三,此时的家电市场上,正处于危难时期,倘若打不开局面,岂不有误幸之助的一世英明。正因为如此,他的兼任营业部部长之举,自然引起日本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敬佩。


关于第一个愿望,幸之助乃于8月16日诚邀日立、东芝、三菱、富士、三洋、早川6家公司共7家日本最大家电公司的总经理,座谈洽商。结果,大家开诚布公,彼此达成共识,相约共同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


第二,在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销售实施合理让利。在内部体制上,主要是将1955年以来所实行的执掌制度—集权制,再次改为30年代开始实行的事业部制度—分权制;再由各事业部和销售公司发生业务联系。公司则依市场行情对产品项目进行必要的调整,并适当减少业务收入指标,避免对销售商“缘木求鱼”。幸之助的重视销售商的思想,进一步完善了松下公司的销售网。到80年代后期,全日本约有家电销售店5万家,这其中约有3万家是松下公司的代销店,而且大都地处要道旺市。


松下公司的市场营销态势得到迅速改观:1965年11月一期(半年)的销售额达1006亿日元,盈利额63亿日元;1966年11月一期的销售额为1396亿日元,比上期增加19.5%;1967年5月一期的销售额为1568亿日元,比上期增加12.3%;同年11月一期的销售额为1905亿日元,比上期增加21.5%,而该期盈利额高达121亿日元,比上期增加22.8%。半年的盈利额能超过100亿日元的大关,这在日本股份公司的发展史上,是一项空前的记录。


幸之助有句口头禅:“在我们公司里,人人都是总裁”——这充分反映了他对人的高度重视的管理理念,是对福特“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因为在松下的心目中,福特的创业精神对他的事业影响最大,是他效法的榜样。


为了更好地体现“人人都是总裁”的原则,幸之助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明确见习职工(刚毕业的学生)是松下未来的骨干,要以亲切的家长态度,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幸之助还对人才的使用非常大胆,对可以信赖的人,哪怕他们资历很浅,经验缺乏,也往往委以重任,使他们在工作中增长自己的才干。70年代后期,幸之助已经退居二线只担任顾问,但他看出松下集团表面上顺利的背后,“大企业”如是,它大刀阔斧的实施改革,断然采取人事大幅度年轻化措施,首先是破格起用董事会中倒数第二位的董事、57岁的山下俊彦担任总经理。此举为松下集团营造了一个可以稳定的工作10年的革新班子,公司上下顿显生气、锐意进取。


有一阶段,松下公司重视人才的风气有所淡薄,幸之助严厉地指出:“公司必须调整方向,把重点转移到培养人才方面来。出产品是重要,但是,首先要在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上动脑筋。只有这样做了,我们的理想必定实现。”在他的要求下,各部门负责人多重视通过与年轻职工谈话和发现人才,并形成了相互了解、上下沟通的风气。幸之助为使上下级关系和谐,还在公司总管理处树立一个他自己形象的橡皮人。如果工人对公司不满,除了提意见外,还可以抽空打这个橡皮人,以泄心头之火。


幸之助知道自己受的正规教育不够,这种自知之明使他常常欣赏别人的长处,而不是注意别人的缺点。有人说:幸之助的天才在他善于授权。他自己也这样说:“公司繁荣时期,主持者应缄默寡言,不要干预下面的工作;当遇到了困难,主持者便应亲自指挥一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基于“以人为本”,为了振奋员工的“松下精神”,幸之助专门制作了公司的“社歌”,“为了建设新日本,要贡献力量和智慧,要尽力增加生产,让产品行销世界,像泉水源源涌出。大家要诚恳和谐,松下电器万万岁。”还制订了“松下七精神”,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协和一致、努力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报效。为了使众多的事业部都能贯彻幸之助本人的经营理念,松下集团在每年年初进行一次由幸之助参加并做训示的“经营方针发表会”。在每个工作场所,实行“朝礼”制度,背诵公司“七精神”,最后还要宣誓:“作为一个产业者,决不违背自己的本身”;下班前的几分钟,职工还要对照公司的“七精神”检查一天的言行。


这种“朝礼”制度,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用。


一直到1959年,松下公司在美国开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海外第一家生产和销售家用电器的子公司。60年代,该公司加快了进军海外的步伐,先后在泰国、中国台湾省、加拿大、秘鲁、巴西、坦桑尼亚、澳大利亚等地设立15家子公司。70年代,他们在17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了30家子公司。80年代以来,他们继续保持着大举进占全球市场的强劲势头。


幸之助不仅一手创办了松下公司并将其带入世界顶尖企业集团,为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称雄世界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使其成为日本产业界的“泰斗”,被尊称为“经营之神”;他的“生意经30条”的经营要诀、“人人都是总裁”的管理理念、“公司繁荣时期,主持者应缄默寡言,不要干预下面的工作;当遇到了困难,主持者便应亲自指挥一切”的管理作风,以及树立一个他自己的形象的橡皮人,如果谁对公司不满可以抽打这个橡皮人,以泄心头之火的做法,是20世纪世界经营管理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松下幸之助的财富家族公司不仅在经营上创新,而且在人才管理上更是独具特色。虽是家族企业,只有重视社会人才,家族企业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人才管理方面也有丰富而独到的见解,松下公司的人才管理正是以这些思想为准则的。具体地说,松下在用人方面有“七招”。


寻求70分人才。


松下幸之助认为,人才的雇用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不见得一定有用。当然,水准较高的人会认真工作的人也不少,可是很多人却会说:“在这种烂公司工作,真倒霉。”如果换成一个普通人,他却会很感激地说:“这个公司蛮不错的”,从而尽心竭力地为公司工作。这不是很好吗?所以招募过高水准的人是不适宜的。“适当”这两个字很要紧,适当的公司,适当的商店,招募适当的人才,如果认真求才,应该没有问题的,虽然不能达到100分,但达到70分是不成问题的,达到70分有时候反而会更好。


人才不是“捡”来的,必须着意去培养。


优秀的人才很难“捡到”,也很难“控制”,最好自己用心去培养。每个人都要经过训练,才能成为优秀人才,犹如在运动场上驰骋的健将们一个个大显身手,但他们之所以有惊人的体能和技术,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严格训练的结果。不只是在生理上,甚至在精神上也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又如,禅宗的戒律非常严格,一般人都吃不消,可是修行很好的和尚却一点也不以为苦,仍然能够泰然处之。所以,只有在人心甘情愿接受严格训练时,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相反,若一个人有再好的天赋资质,但不肯接受训练,那么他的素质也就将无法发挥。一个领导者想使自己的部下发挥与生俱来的良好素质,就必须实施严格的训练。但还要留意训练方法,如果把古时候的方法运用到现在,恐怕就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因此,考虑到方法的适用,也是领导者的责任。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确立“企业目标和经营方针”。


经营者如何培养人才呢?当然有种种具体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确立“企业的目标和经营方针”这样一些基本原则,也就是必须有正确的经营理念和使命感。公司的经营理念如果明确,经营者和管理者就能基于这种理念和方针达成有效率的领导,员工也遵照这种理念和方针来判断是非,人才自然容易培养。如果没有经营理念和方针,领导者的政策缺乏一贯性,易于被热情和感情左右,当然不容易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经营者还应该经常向他的员工解释他的经营理念和目标,使他们能够彻底了解。如果经营理念只是纸上文章,那就毫无价值;必须使它存在于每位员工心中,与他们融为一体,才会产生效果。因此,利用各种机会向他们反复说明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要让员工有实际了解经营的机会,也就是说,经营者必须以身作则,借助日常作业逐渐启发员工对经营理念的认识。


另外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是,经营者应该充分授权给员工,使其能够在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内,主动进取、勇于负责。培养人才的目的,不外乎造就经营人才,所以不要只是发号施令,这样只能培养一些只会听从吩咐而工作的庸才,无法激发员工和部属的管理能力。


训练人才重在启发独立。


事情交给部属,难免会因考虑不周或技巧不够,而造成一些缺憾。在这种情况下,上司总会习惯地指示部属应该如何去做。当然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上,是绝对有必要给予具体的指示方向或遵循的原则。但问题是,如果指示过于详尽,可能使部属养成习惯,形成依赖心理,唯命是从,不愿开动脑筋。一个命令一个行动,只是机械性地工作着,谈不上做事的方法,又怎能培养人才?


训练人才最重要的事是要让他们多动脑筋,多思考,然后自己制订计划和策略,付诸实行。能独立自主,才能独挡一面。一位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启发部属自主的能力,使每个人都能独立作业,而不是变成唯命是从的傀儡。


不景气的时候正是育人的大好时机。


显然,不景气是不受欢迎的,遇到不景气的时候,货物很难销售出去,货款很难收进来,公司的经营也陷入困境。但是,若反过来想,景气何尝不是不景气的前兆?在不景气时,不能只是干着急,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可以用人为的力量使景气恢复,最起码这是一个教育员工和强化公司体制的大好机会。


不可雇用朋友。


想要你的朋友来公司工作或者帮忙,最好先问问他:“你到我的公司来,是否有员工意识?如果有,欢迎你;否则的话,你最好不要进公司来,在外面帮帮忙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有言在先,他就会成为你公司“内部的朋友”,而不是你的员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当彼此的意见对立时,因为你要顾及到朋友之道,本该严肃处理的事情也无法严肃处理了,甚至你决断的时候,他会不同意,进而产生对立,这样的对立比一般同事的对立更容易涣散人心,影响士气。


不要挖墙脚。


松下幸之助从来不挖人墙脚。挖墙脚可以挖到人才,可是反过来细想,如果你也被挖了墙脚,该作何感想?因此松下幸之助始终反对这种做法。在松下公司几万员工中,当然有辞去别的公司职位自愿来松下工作的,可是公司一向都不去主动挖墙脚。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挖墙脚挖来的人,不一定全部都是优秀人才,虽然可以信任的的确不少,可是还是有些不可靠,还是不做为好。


这七招集中反映了松下幸之助的人才观,为日本松下所信奉,也成为松下在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思想。


以引进人才为例,北京松下彩管有限公司的人事总务部负责人对松下幸之助的70%人才法作了阐释。他说:“所谓人才,不一定就是指高学历、高职称的那类人。受过教育的当然好,不过我们要视岗位而定,我们的150位管理人员,知识结构高一些,95%以上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他岗位如全自动设备的维修,也需要高学历的,起码要有大学本科毕业的文化程度,否则是难以胜任的。人才是否优秀,要看他是否有发展的潜力,是否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优秀人才在相对意义上说就是那些高素质,高智力能适应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他们强调的便是松下幸之助特别强调的“适用”人才。


另一家松下在华合资企业,1993年成立,当时只有5名筹建骨干人员,后来的人员都是通过招聘进来。最初通过报纸广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了一批员工,使企业有了基本员工,然后针对个别空缺,以参加人才交流市场、大型人才交流会及网络查询等方式单独招聘。这些人员首先必须清楚和接受公司确立的企业文化(即“机会均等,全面参与,竞争原理,公正评价”)和企业精神(即“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合作,卓越创新,礼貌谦让,实事求是,尊重服务,自觉守纪”),以此来要求、鞭策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我们逐渐拥有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首先让员工执行明确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又是松下幸之助的真传。


松下一生出版著作达60余部之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著作是他的影子作家——PHP研究员根据他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著作通俗易懂,语言口语化,如从松下心田淌出。其中不乏抒情色彩,这又是松下理想主义的折射。


20世纪90年代日本有一部名为《日本商魂》的权威著作,该书介绍了三位跨世纪的杰出企业家:石田退三(丰田汽车大掌柜,被誉为丰田中兴之相)、上光敏夫(曾任石川岛播磨重工与东芝公司总裁),另一位就是松下幸之助。


石田退三与上光敏夫都是彻底的务实派,而松下既务实,又务虚。该书作者池田政次郎如是评价松下:


“在更早以前,他就是一个‘精神主义’的实践者,他的经营方法已经非常突出了。晚年的松下幸之助,与其说是经营者,更应该说是教育家、道德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更可说是宗教家。他的形象确实令人眼花缭乱,很难局限在‘经营之神’的小框框里。”


商海无常,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有的人采取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的方式,而松下却能采取善意的态度安身立命、为人处世,追求道德的完美,实在难得。


日本作家藤田忠司在他的著作中说:“经商,是一种不是生、就是死的竞争。自己公司的业绩愈向上提升,相对的,就有愈多的同业逐渐没落。即使松下幸之助本人没有扼杀同业生机的意念,可是在松下电器产业急速成长的阴影下,不知有多少日本的同业相继倒闭。”


松下曾由此而十分痛苦。然而,他一旦悟透企业使命之后,便不再烦恼。松下认为,与其让众多企业生产口质较次、价格较贵的商品,不如让少数优秀企业,大量生产质优价廉的商品,这样一来对业主、对顾客、对社会都有利。


松下电器由一家小作坊发展为拥有700家子、孙公司的产业集团,这有个漫长的扩张合并过程。松下从不乘人之危吞并,而是遵循商业道德的协商合作。正因为松下的善意,几乎所有的合作者都是自动提出归属松下的旗下。


在松下电器的所有产品中,惟有松下精工生产的电风扇不使用乐声牌商标。事情缘起为1917年松下创业之初,松下生产插座失败,工厂面临倒闭。正在这时,川北电气给松下一批风扇底盘订单,救了松下一命。


投桃报李,1950年,松下电器大量生产销售电风扇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川北电气。松下给了川北电气大批的风扇订单,川北电气生产转为景气,这等于救了川北一命。川北电气生产的电扇是交松下的销售网销售的,按惯例须标乐声牌,而松下自己用川北老牌号KOK。


川北后来成了松下的关系企业,并入松下精工。


在松下自己的著作与他人评价松下的著作里,围绕在松下周围的,都是充满善意的人。年幼时,他们教育帮助松下;年轻时,他们鼎力辅佐松下;年老时,他们尊敬褒奖松下。松下自己说:“在人与人的结缘上,我是非常幸运。”


这能仅仅归结为幸运吗?主要是松下以善意待人,即使是一个品行不高的人,松下也尽量去看人家的优点。


1963年,《朝日新闻》公布“国民人缘排行榜”,松下幸之助名列第一。可见其人缘极好。其他进入前10名者有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棒球明星长岛茂雄、歌唱家美空云雀等人。


正如“一千只大雁,并非都排行飞行”一样,日本社会对松下的人品持有微辞者仍不乏其人。他们斥责松下道:


“又要经商赚钱,又要大谈道德,实在是虚伪!”但是,这种论调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而然销声匿迹。


这是有原因的,这些人抱有陈见,先入为主。日本古代臣民的排列是:士、武、农、工、商。商人是下下者,无奸不商,无商不诈,为国为民所不耻。所以在他们看来,商人是没有资格谈论道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渐以商为荣。特别是日本跃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后,人们更意识到商人对日本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松下一生,求财得财,求名得名,求寿得寿。当人们向他请教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的很简单:“是我的运气特别好”。


松下认为,人不可摆脱命运的支配。人的成就,90%是机遇带来的,10%是靠人的智慧左右。“伟人就是运气好的人。”松下得出这样的结论。


松下对命运笃信不移,但他绝不是听天由命的悲观主义者。既然人可以支配成功要素的10%,就要万分珍惜这10%。松下说:“要学会忍耐,忍耐到底,就会等到时来运转。”松下在好几次处于绝境之时,就是持这样的信念等待接受命运的安排,最后结果,正如中国古代贤圣所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一次,松下与松下电器工会会长丹羽正治谈话。丹羽说:“我听过不少人向你请教成功的秘密。你总是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比我聪明能干的人数不胜数,我能取得比一般的人稍高的成就,一定是命运特别关照我这平凡之人吧。’在我听来,还是很难信服于人。所以,再一次向你请教。”


松下笑了笑:“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我想可能还是我对命运的态度吧。”


松下接着说:“一般人都把成功归于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把失败归咎于运气差。我的态度恰恰相反,当经营顺利时,我会认为这是运气好的缘故;当经营不顺时,我会认为这是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


松下的这席话,道破了经营者该如何把握命运的真谛。


总结松下一生,可用16个字概括其奋斗的一生:“脚踏实地,坚韧不拔,锐意改革,积极向上。”松下幸之助,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代表,而是成功的象征。他的经营思想不再为松下电器所专有,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史册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其影响已为世界企业界、学术界所认可和赞扬。


“为富不仁”与“为富颇仁”,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必将遭人唾骂,后者必受人敬仰。松下则是后者,为了培养创世纪高级政治经济人才,他于1980年创办了“松下政经塾”。


创办政经塾的构想缘起于与大德寺立花大龟师父的一席谈话,大师说:


“政治就好比玉珠子,串联珠子的丝带就是宗教心,也就是仁慈心。玉珠如果没有丝带,将散落一地,很难收拾。政治如果没有仁慈心,就不会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


松下想:政治、企业、宗教虽然彼此不同,但目的却又相同,这就是以仁慈之心造福众生。因此,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积极培育高级政治经济人才,把他们造就成具有仁慈心的领导人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松下电器出资70亿元设立松下“政经塾”。


松下政经塾的全称为“松下政治经济研究所”,是一座以育人为主,相当于研究生院的高级研究机构。1979年经日本文部省批准,1980年正式对外招生。松下任塾长。


政经塾的招生对象为国内外大学毕业生,或大学毕业工作未满3年者。入学考试极为严格,录取率大约1%。松下坚持宁缺勿滥,即使录取了一名,也要为他开课培育。


第一期至第四期的学生总数才63人。


政经塾学制为5年,基本课程为2年,专业课程为3年,其中1年赴国外研修。


基本课程:除普通政治与经济科目外,还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文化、英语会话等,另外还有茶道、剑道、佛道、政经塾精神、中国古代伦理、中国古典文学等。可见该校对学生世界观及道德修养的重视。


专业课程以学生自我研修为主,范围无所不至,但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例如:


21世纪日本在世界的地位,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能保持多久;


水稻与国计民生;


儒教对企业的影响;


社会发展与家庭的变革;


日美贸易摩擦之我见;


如何看待中国的巨大市场。


松下为政经塾设立100亿日元教育基金,其中的一半由公司的盈余中拨出,另一半由松下本人捐赠。松下一生求贤若渴,惜才如命。可该校的毕业生,并不留在松下电器服务,而是鼓励他们参加民意竞争,从事社会活动,服务其他企业,或自己创办公司。


由此可见,松下办学,毫无利己之心。他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向着人类的21世纪。

代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中有很多适合家族企业生存的特点,所以,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用家族制的方法管理企业已经成为70%-80%的民营企业的普遍管理模式。从国际上看,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家族企业也是最普遍的企业形式,很多闻名全球的大企业也仍然带有家族的色彩。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发达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纯粹的家族企业只是在一些行业、一定的范围内有着有限的生存与成长空间,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主角。当市场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完全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封闭式家族管理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弊端之一:组织机制障碍

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

家族式企业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特点就是,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创业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创业的激情所掩盖,但创业后的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往往给组织的健康成长造成了阻碍。当对待荣誉、金钱和权利的看法出现分歧时,亲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可能出现反目现象。

弊端之二:人力资源的限制

家族式企业似乎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尤其是由于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另外,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正如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几兄弟都在企业的最高位置,外面有才能的人进不来,而且一家人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类似,没有一个突破点。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要决策某件事就很难,容易耽误商机。”

弊端之三:不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失误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像创业初期那样,一两次失误的损失还可以弥补回来。这个时候,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发的重要。

根据我们的研究,家族企业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通过吸纳与使用职业经理人,推行规范化管理两个途径,逐步实现职业化的管理,最终突破家族企业封闭式管理。以下谈谈这两方面的具体措施。

吸纳与使用职业经理人

追求成功的家族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而不仅仅是一个强势人物。当企业度过婴儿期处于成长期时,如果还是依靠老板一人当家,他的个人精力时间所限,往往不得不依赖第二手材料做出决策,这样他对所批准的每一件事只可能有最低限度的了解。另外,老板身边逐渐聚集起一帮形形色色的个人密友和助手,他们削弱了老板同管理层的联系,替代他们的工作,企业的决策控制权力日益落入老板私人秘书、办公室主任等他个人所喜欢的人手中。创业者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同时窒息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Drucker)说:“成功的企业不会采用一人当家的做法,而是有一个良好的经理班子”。他列举了很多例子:通用汽车、杜邦。福特汽车在它最兴旺的时候,也是由老福特和总经理詹姆斯(James)的小组来经营的。

引进外部经理,建立领导团队

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考虑建立领导团队的问题了。联想公司的经验叫做“建班子,走战略,带队伍”,其中“建班子”居于首位。对于家族企业来说,要搭建一个合适的领导班子,就必须注意吸收外部管理人员。

一个合格的领导团队必须有合理的成员构成。家族企业的领导团队成员至少应该有一名是家族以外的人。这个人不会把生意和家族搅和在一起。另外,如果没有外部优秀人员,家族中最优秀、最有才华的成员可能不会很情愿的加入公司,往往留在公司中的是家族中的依赖性强、没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在家族企业中,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就是非家族成员也能胜任公司中的高级职位,并得到一定信任。

但是,家族企业引进外部人才不能过于冒进。目前我国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商业机密保护制度、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和职业操守制度、合伙企业制度等并未健全。出于企业安全经营的现实考虑,从外部吸引来的经理人,要按照管理岗位和信息的机密程度逐步任命。“用人不疑”也并非随便对谁都“不疑”,而是提倡先“知”后“用”。将各个不同的管理岗位按资源和信息的机密程度进行排序,可以先在机密程度较低的岗位上安排外来的经理,对其进行观察、考核,培养,合适的再予以进一步重用。

给予外聘经理人员必要的引导与支持

外聘经理一般来说素质较高,但他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去处理好与家族内经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创业元老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家族企业的老板来说,不仅要慎重选择外部经理人,更需要在外部经理人上任初期给予支持和引导。尤其是新经理上任之初,通常会推出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和企业原有文化或工作习惯有所抵触,甚至会触动原有的利益和权力的分配。处理不当,就会有各种流言蜚语,各色人物就会把小报告打到老板那里。这时候就要求老板有明智的判断力,辨别谁是谁非。

建立内部人才竞争机制

企业主吸纳外部经理,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风格,但是,同大多数组织一样,“空降兵”的到来往往会妨碍原来的管理梯队中的某些人的职务晋升,成长受阻就会对企业产生不满,正常的工作就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企业主要尽可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人才竞赛的格局,给内部人才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注重从内部提拔人才,并使之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形成公平的竞争晋升的规则,人人凭能力按规则竞争。

激励外聘经理人员

家族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家族企业在物质上的激励是比较容易的,比如说工资、待遇、红包。但更重要的是精神激励,通过企业对他的帮助,让他做到以前不能做到的事情,给他机会和舞台,使他始终努力向上。企业不能做大,真正的人才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就像茶杯里的水,没有满的时候能加进水,水满之后加水,就会溢出来,这样你必须把水倒进水桶,水桶的水满出来后,就要倒进水缸”(刘永行语)。家族企业激励机制中,最能够产生效率的还是不断地给管理人员提供发展机会,同时兼顾精神和物质激励。

规范化管理

妥善安置家族成员和创业元老

要摆脱中国家族企业的人治局面,首要考虑的问题不是制度的建设,而是如何安置家族成员或创业元老,这是顺利推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想办法避免不能胜任的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德鲁克说过,“对一个懒惰的侄子,给他钱但不要他工作,比让他在企业里占个位置要便宜得多,即使是名义上的头衔也不行。”如果平庸懒惰的家族成员在企业里占着位置,整个职工队伍很快就会失去对企业的尊敬,能干的人不会久留,留下的很快会成为溜须拍马者。

希望集团的成功经验是,决策者们一开始就严格把关,除了高素质的四兄弟参与董事会、总部管理外,只允许家族中一些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在企业工作。在1995年产权明晰前四兄弟的夫人们都不许干政。对于文化低的亲戚,宁可给一月发几百元生活费将其养起来,也不许在集团内部企业工作。

杜邦公司的做法更具有西方特色。所有杜邦家族男性成员都在公司里得到一个起步工作,在公司里工作五、六年后,4至5位家族长者会对其表现做仔细地评价。如果评估的结论是这位年轻的家族成员在10年后不大可能成为高层管理人才,他就会被请出公司。

对于那些在知识和能力跟不上企业新业务发展需要的家族成员和创业元老,要做到妥善分流。对于个人发展后继乏力的创业元老,可以考虑让他们担当督导工作,给他们较高的待遇;年纪轻的家族成员,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或是安排他们去别的公司尤其是知名的公众公司工作,以提高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对于能力较强、有创业冲动的家族成员也可另设一笔资金,让他们自己投资经营,自己发展,比如“方太”的茅理翔安排女儿独自创业。采用以上方法的好处是,既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来自家族和舆论的压力。

对“自家人”与“外人”一视同仁

众所周知,“内外有别”是家族企业的典型特征。家族成员得到更多的信任,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收益,同时“自家人”较少受到规范化管理的约束。外人无论多么有能力,多么努力工作,也难以的到家族的真正认同;外人不管表现的如何忠心耿耿,也会感觉到老板处处设防。因此,外聘管理人员的长期努力工作的热情就会消退。如果家族企业的老板们在管理中能做到让外部管理人员觉得老板没把我当外人看,在规范化管理中,“家人”与“外人”一视同仁。那么,这个家族企业的效率和业绩就会大大提高。

建立授权体系

家族企业在创业之初并不需要授权,因为授权所必须的条件尚不成熟。一方面创业初期的企业需要集权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这一阶段企业绝大多数决策都是非程序化的。在控制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授权可能意味着分权,意味着创业者可能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在不能确保控制权的情况下,如果创业者采用了授权措施,由于没有相当完善的行政控制制度,大家就会自作主张,当创业者感到自己正在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时,他会收回授权决策,于是可能出现“授权-分权-失控-集权”的反复。

只有当企业行政系统初步完备、工作程序开始形成、决策步入程序化轨道的时候,授权才是可行的。企业领导者通过明确的授权和管理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分工合作来实行规范化管理。

推行层次管理

层次管理指的是一级对一级负责,一个上级只能有一个下级,相反一个下级也只能有一个上级,一般情况下上级不能越级指挥,下级不能越级汇报。上级可以越级检查工作,下级可以越级申述,但不能随便发表议论。

根据有家族企业工作经历的职业经理人的体会,在推行层级管理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企业主自身的越级管理。企业是老板的,自己肯定是最上心,最着急。他们虽然身居“二线”,但一旦着急就不自觉地冲到一线去了。凡是只要老板一过问,外聘经理就只得退居二线。经理人员的权威难以树立,下面就会对管理层持怀疑态度。这样一来,政策的执行就不坚决,组织整体运作的效率就大打折扣。对于这种后果,家族企业的老板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培养自己更多的耐心和战略的眼光,避免不合理的越级指挥的发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已经远远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仅仅凭借家族的智慧,必然被淘汰。随着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必须拥有一支现代化的高层管理队伍。不可否认,在引入高层管理人才时难免会出现企业不愿看到的结果。有些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却缺乏职业道德,或窃取了家族企业的核心能力,或强占了家族企业的渠道,或浪费了家族企业的巨大资源。但家族企业的决策者不不可因噎废食,关闭了引进高层管理人才的大门。

核心管理人员的选拔是困扰众多家族企业家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家族企业可以首先在家族内进行人才的选拔,家族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对家族内成员同样要进行认真的培养与选拔。而当家族内成员无人胜任管理重任时,则必须大胆启用外来人员;否则,企业就会由于人才断层而被淘汰。

制度也是家族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制度问题是企业转型的核心问题。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企业逐步规范化,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初创时期,可能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完善,企业无法建立各项制度,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则很难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一时期,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要摒弃企业初创期的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模式,应代之以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引入高层管理人才。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者,其素质高低、才能发挥程度对于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族企业的模式下的人才机制大多是“任人唯亲”,这在创业时期由于家族的“亲和力”及不计报酬地劳动而产生独特的优势,但是当企业规模扩大以后,并非所有家族成员都符合企业的需要,有的还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于高层经理人员,危害则更为严重。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家族企业的人才机制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了。人才机制社会化的本质就是使人才能够在开放、竞争、激励与约束完备的环境中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目前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如股权激励、浮动工资、技能工资、目标管理等。中国的家族企业进行人才机制社会化的根本途径是:一是建立高层经理人员开放竞争、择优录用的机制,使优秀的非家族成员能够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才能;二是吸取现代人才激励理论的有关方法,如前述股权激励、目标管理等;三是实施团队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增强班组成员的凝聚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四是提高科技人才的比重,进行知识管理。

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每个家族企业必须认真对待转型的问题,并利用正确的策略,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企业可以当然有救,但不适合的人要如何处理才是重点。
1.有团队作战精神的人留下,没有的要妥善安排,不能在参与直接工作,可以作外缘工作(只要他们还想要自已的企业好)。
2.应该有人将现况与这此人说明,然后外聘请外来来管理公司。

拆分重组!

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来诊断治病。

要去浙江的家族式企业(150人)面试外贸业务员,面试需要注意什么吗...
答:想在浙江的企业试用期得到高点的待遇话:1:面试是关键,面试虽然不是很严格,一般面试时都是随便和你聊聊天比较多,随机型的。但是你在面试的时候谈吐、和社会阅历很重要,不要在吹牛的时候吹的太悬,还有就是记得要附和他,赞扬他(怕马屁时)要诚恳些。让他觉得你是个很非常稳重和成熟的人。2:...

家族模式的企业该如何管理
答:对家族制经营模式的评价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分析家族制经营管理模式应从私营企业的发展轨迹制度安排等方面历史地去看待其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私有企业的家族制管理不仅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是制度环境和文化观念综合作用的结果。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形态,在我国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家族公司怎么注册?
答:重庆麦积财税温馨提醒:家族公司的注册是指在家族成员之间签订一份法律文件,以正式成立一家企业。家族公司的注册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公司名称:首先,家族成员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公司名称,这个名字应该容易记住,同时又不会与其他公司名称冲突。2、选择公司类型:家族成员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公司类型...

家族企业里的人力资源应该如何去做?
答:1、家族式企业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板,有老板的支持什么事都好办多了;2、在家族式企业还有一点就是人际关系要处理得当,不要随便得罪人,要让每个家族的成员对你又爱又恨,这样他们就不敢对你怎么样了;3、既然已经有制度了,那当然是按照制度办事;不过也是要看老板的态度,制度是做...

家族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家族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家族企业经历了几度创业的历史进程,已经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中国家族企业自然淘汰率相当高,这和我国家族企业缺乏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研究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建立现代...

国内怎么注册家族公司
答: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

怎么在家族企业中生存?
答:我现在一家私企做销售经理(其实销售部算我2个人),和所有的私企一样是一个家族企业,所有的人几乎都和老板家有关系。第三个问题,现在我自己认为干不错,他也承认。但是去年过年的时候他就给我了1000块奖金,还不如不给呢!我想和他说一下薪水还有奖金的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请陆老师告知。...

在一个家族式的企业打工要注意些什么?
答:二、 家族企业里面,最主要就是裙带关系复杂,每个家族成员与老板都有或深或浅的关系,这直接决定了每一个人基本都不好得罪,谁也不敢保证惹恼了一个不起眼的家族人,后面会牵扯到多大的背景,他会不会背地给你小鞋穿?于是你需要做到能很流畅的游走在各个家族成员之间,需要你有足够的情商去处理人际...

家族公司怎么注册
答:家族公司的注册要求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等条件。家族企业就是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企业。其主要具有四个角色:家族成员,股东,董事和管理层。【【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

请教各位一个问题:家族企业存在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何解决办法...
答:4、让局外人决定接班人问题。这个局外人既不是家族的成员,也不在企业中工作。挑选接班人时,家族成员不是倾向于这个候选人,就是倾向于那个候选人。而局外人的判断比较客观,公正。三、家族企业如何管理?主要有以下要点:1、诚恳的交流。回避问题只能使其恶化,开放的姿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始终记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