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地理题怎么做啊,谢谢

作者&投稿:曹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道地理题目怎么做?求解析谢谢~


10.图中湖泊水位的海拔最接近:C. 272米A. 172米 B. 252米 C. 272米 D. 322米
如图,湖泊水位在200-300米之间,由于湖泊下游的瀑布的落差为62米,所以湖泊水位大于200+62=262米,即262米<湖泊水位<300米;所以选C. 272米

11.关于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B. 逐渐向湖泊退缩A. 瀑布水量季节变化大 B. 逐渐向湖泊退缩 C. 逐渐向下游推进 D. 冬季成“冰瀑”
图为我国南方,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瀑布水量季节变化也较小,A错;
瀑布在湖泊下游,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瀑布逐渐向湖泊退缩,B对,C错;
我国南方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冬季不会结冰,D错。
所以选B. 逐渐向湖泊退缩

都正确

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图片:
(1)北高南低,高山地区面积广大(1分),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1分)
南部河谷平坦(1分)。北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引起褶皱);(1分)南部:外力作用(侵蚀、沉积)(1分)
(2)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2分)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2分)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2分)。
(3)北部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2分);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2分)。
(4)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1分),减少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1分),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1分)。霜冻出现之前给苹果树浇水;在树冠上洒水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该国地形北高南低,高山地区面积广大。结合图中山峰高度和等高线数值分析,该国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南部河谷海拔低,地形平坦。是外力作用形成。北部山峰陡峭,是内力作用形成。
(2)该国12~2月是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河流流量最低。3~6月属于春季和初夏,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7~9月是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迎风坡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形成夏汛。
(3)北部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明显,形成垂直气候带。属于植被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增加大气中的凝结核,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霜冻出现之前给苹果树浇水,在树冠上洒水等都是防御冻害的措施。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区域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

这是标准答案,请慎抄
(1)北高南低,高山地区面积广大;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南部河谷平坦。北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引起褶皱);南部:外力作用(侵蚀、沉积)
(2)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
(3)北部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4)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近地面大气
热量损失,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霜冻出现之前给苹果树浇水;在树冠上洒水等。

(1)北高南低,高山地区面积广大,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南部河谷平坦。北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引起褶皱);南部:外力作用(侵蚀、沉积)
(2)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
(3)北部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4)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

一道高中地理题,解的过程,你是怎么做的,谢谢
答:做这道题需要注意两点:1、地球上任意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地的球面大圆的劣弧距离。2、地球并不是个规则的球体,其极半径小于赤道半径。第1题:选A。选项D是不可能的,飞机不对穿过地球。选项ABC都是球面大圆,但选项BC都是过赤道的球面大圆,选项A表示过极点的球面大圆,由于地球极半径小于赤道...

看看这道地理题怎么做
答:3题:C 详解:第三条显示的是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某地,1、2、4显示的为赤道或者南半球地点的太阳高度 4题:D 详解:延长所有线至秋分以后,1、2以及3、4会相交,不过1、2相交点应该是在秋分以后十月初,3、4相交可能在十月下旬。或者可以这样解释,从太阳高度反映上来看,1应该是赤道上的点,2...

请问这两道地理题怎么做?麻烦详细过程,谢谢!
答: 答案 1.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图中所示阴影区域的纬度差为2°,即220 km,利用比例尺公式可计算当比例尺为1∶50 000时,图上距离为440 cm。2.D 解析:由题中所给的比例尺可计算出甲图中ab/2的图上距离为4.4 cm,而重绘后的距离为44 cm;长度扩大了10倍,所以面积扩大100倍。

求解地理题,急急急,在线等啊!
答:第一图,用到数学中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图上面积/上实际面积=1/(5000000)^2 80km^2/x=1/5000000*^2 x=80 X 25X10^12km^2 因为 1平方千米=10的5次方平方厘米 所以X=8X25X10^13平方厘米=8X25X10^3平方千米 =200000平方千米 C答案 第二图 赤道周长最长,相隔同样的经度...

求达人帮忙看看,这道题该怎么做,要有过程哦,谢谢
答:36、最南端——曾母暗沙 37、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有1600万人。 38、中国最早的运河——秦朝的灵渠 39、中国最长也是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40、世界上最早的船闸——灵渠的船闸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好评或者采纳!谢谢{右上角采纳或者正下方好评} 谢谢】

这道地理题怎么做?请重点解答(3)。谢谢!
答:话说GH应该是气压线吧 1题~看等压线啊,D、B、E 都在同一条等压线上,所以第一空填这三个,这就和等高线一样的道理 2题~从A、B、C、D、E来比较,气压高的一般都靠近近地面,因此气压最高的应该是A,因为乙是最靠近近地面的高压,气压最低的应该是越靠近高空而且在等压线之外的C点 近地面,...

急!!!请教地理高手一道自然地理题!!根据回答的具体程度再额外追加悬赏...
答:MN为赤道,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那么,M所在的经度就是160°E,N为20°W(顺地球自转方向,从M到N是西半球)。我们看到的这一面是夜半球,那么,最中间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就为0时,160°E向东到20°W,中间的那条经线是110°W(画几条竖线...

求下面的3道地理题怎么做,请简短回答,谢谢
答:这个哪个省区的? 河南从题目所给的信息很容易判断出是河南,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汇处就是河南省省会郑州,九朝古都、生产牡丹指的是洛阳 3.中国有一个特产丰富的省区,地处黄河河套西闻,东南部跨黄土高原。素有“塞上粮仓”之称。著名的土特产有枸杞、干草、贺兰山石雕、滩羊和发菜,被称为“红、...

这道高中地理怎样做
答:1、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那么已知B点气温是18度,海拔为400米 ,甲处海拔为1150,海拔高度差为750,所以7.5乘以0.6等于4.5度,温度差为4.5度,再用18度减去4.5度,就等于甲处的温度13.5度;同理,乙处为海拔为1320米,与B点海拔差为920,再用9.2乘以0.6等于5.52,再用18...

这道地理题怎么做要手写的详细过程图,谢谢!
答:蓝色笔迹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是正确的,不过计算前要转换成一样的单位,我们全部转换成m来计算,12cm=0.12m,120km=120000m,比例尺=0.12/120000=1:1000000,因此此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