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作者&投稿:泰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49年以后台湾的政治大致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1949年以后,台湾的政治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战乱期到后来的发展期。再到现在的稳定期。

  自己理解和查到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的话当然肯定是党派合作之间的进展,和前些年相比较的话,政治间的进展是比较好的,最好的例子就是通航各方面的便利,截止今年2月10日,大陆与台湾之间通航的城市就已经达到了31个,而且后续应该还有不少的增加。这些都是政治上交流越来越密切的证明。


  变化:经历了2008年岛内的政党轮替,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一年多来,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各项交往交流发展迅速,且不断取得新突破。
  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顾问、内定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杨瑞宗今天表示,驻北京办事处筹备已近尾声,基於尊严、对等原则,台旅会及海旅会同意互设办事处,明年农历春节前挂牌。
  与海基会即将进行的第四次会谈主要内容有4方面,将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农业检验检疫合作、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避免双重徵税以及税务方面合作进行商谈。这四项商谈涉及农渔民和千家万户工商业者切身利益,如果能顺利商签,对台湾渔业发展、农产品,特别是南部农产品对大陆贸易问题、广大工商业者获得更好投资环境、在税收方面得到优惠保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两岸和平发展和经贸发展都非常有意义。
  11月中旬在台北召开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讨论敏感的政治、军事、涉外事务等问题。这是两岸交往中第一次在台湾举行有大陆退役将领和退休大使等参加的公开研讨会,也是双方智库学者第一次在台北公开讨论敏感政治议题。
  未来两岸关系将会如何发展?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交流日益频繁,成果丰硕。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未来一段时期内,两岸关系将从热络的大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摩擦多一些、雷区多一些的状态,这是向正常交往的自然过渡。这一历史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其发展必然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3年4月,大陆“海协”会长汪道涵与台湾 “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两会就“一个中国”达成共识后,在新加坡举行了举世瞩目“汪辜会谈”。双方正式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并建立了两会会谈制度,从而打开了两岸和平对话的正式渠道。2005年初,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展开“破冰之旅”访问大陆,为连战之行铺路;4月,连战为期8天的“和平之旅”,国共两党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愿景等一系列共识;随后亲民党党主席宋楚瑜的“搭桥之旅”、新党党主席郁慕明的“民族之旅”都进一步拉近了两岸之间的距离。 ◎ 2006年4月14日至15日,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召开,发布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及大陆方面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2008年5月28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台湾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开展“雨过天晴之旅” 吴伯雄应胡锦涛之邀,2009年5月25日至6月1日访问大陆。吴伯雄确定出访北京、重庆、杭州和南京,并在南京中山陵参加孙中山奉安八十周年纪念活动 。称两岸关系最大的源动力在于血脉和文化

2010年6月29日下午,海协会与海基会第五次会谈在重庆申基索菲特酒店举行签字仪式,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2011年1月1日生效)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2009. 2.27,马英九为降低蓝绿关于两岸“综合性经济协议”(CECA)的对抗,正式将其更名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分裂阶段(1949年至1978年):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49年后分别成立,两岸关系因此形成分裂状态,断绝了官方联系。2. 接触和谈判阶段(1979年至1992年):1979年开始,两岸关系得到重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倡导「两岸一家亲」,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加强经贸合作,1988年两岸政党间开始「海峡论坛」对话;1991年两岸代表机构「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进行实质性交流。3. 对抗和僵局阶段(1992年至2008年):两岸关系对抗加剧,原因是1992年南京会谈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未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进展,以及台湾所提出的「特殊国家」地位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4. 和解和合作阶段(2008年至今):两岸关系由对立转为和解,这一进展的主要推动者是2008年上台的马英九。马英九政府推出了「两岸三通」政策,加强了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协议。在两岸积极缓和信任关系的背景下,两岸可能实现和平统一成为最可能的趋势。

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互不往来,到三通,到现在的经贸往来,和政治对话

两岸关系经历的阶段

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答:11月中旬在台北召开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讨论敏感的政治、军事、涉外事务等问题。这是两岸交往中第一次在台湾举行有大陆退役将领和退休大使等参加的公开研讨会,也是双方智库学者第一次在台北公开讨论敏感政治议题。未来两岸关系将会如何发展?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交流日益频繁,成果丰硕。但...

海峡两岸关系史的内容简介
答:那么,古,从何时开始?它的源头是什么?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两岸人民是如何不断地融合、共同开发台湾的?台湾又经历过怎样的苦难?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又是如何共同抵御外敌、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尊严而斗争的?台湾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中国人民是如何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等等。这些并不是每一...

两岸关系什么发展什么发展是通过
答: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根据百度百科资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是造福两岸同胞的康庄大道。两岸关系是指1949年以后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台湾当局的关系,是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简称。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经验,发展趋势如何_百度...
答: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压舱石”,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进器”。 两岸经济合作现状 两岸经济合作在经过起步、发展阶段后,进入了突破性进展阶段。2008年以来,我们按照“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全面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加快发展,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经济合作的...

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答: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第二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得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 1995年初, 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

08两岸关系大事件及意义
答:八、两岸“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两岸关系朝更为紧密的方向发展 12月15日,根据海协、海基会台北会谈协议,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天津、北京、上海及台湾的高雄、基隆等地分别举办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仪式,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跨入和平发展新阶段,“两岸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对台方针经历了那两个阶段
答: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博东先生认为: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都把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制定、实施和调整对台方针政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相互衔接的大的历史阶段:第...

关于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
答: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不仅可以谈我们已经提出的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

中美建交经历过哪几个阶段
答: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

请教一道题,“1993年 ‘ ’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答:1993.4.27 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