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好习惯养成的诗句

作者&投稿:阿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习惯的古文~

关于习惯的古文为,清代古文家刘蓉创作的《习惯说》,原文为: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译文:
刘蓉小时候在养晦堂西边一间屋里读书。他低头读书,碰到不懂的就抬头思索,想不出就在屋内踱来踱去。屋里有个洼坑,直径一尺,渐渐越来越大。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刚开始觉得很别扭,时间一长就习惯了。
一天,父亲来到屋里,回头看那个洼坑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随后叫仆童把洼坑填平。后来刘蓉读书想问题又走到原来的洼坑,感觉地上突然凸出一块,心里一惊,觉得这块地似乎突然高了,低头看,地面却很平整。以后踏这块地,还是有这样的感觉。时间长了才慢慢习惯。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啊!脚踏在平地上,就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好像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回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需谨慎。

扩展资料:
《习惯说》这篇短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出了大道理。由此及彼,因小见大,发人深思。这是一篇之警策,撮辞举要,统摄全文。习惯成自然,这是一个很朴素的真理。由此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乃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治学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这一体会,不仅对育才树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做好一切事情,都有着普遍的借鉴作用。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少年在书房中读书的事情,告诉人们:一个人是很容易适应外物的,适应了外物,也就由不习惯变为习惯。而习惯养成之后,对外物是否合理,对外物的是非优劣,往往也就不加详察,不予追究了。
文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于日常琐事中寄寓哲理,于平淡质朴中透出思想力度。
刘蓉(1816年—1873年)字孟容,号霞仙,是桐城派古文家,他做过曾国藩的幕客,与郭嵩焘、罗泽南有往来。其代表作为《养晦堂文集》等。
刘蓉是剿平太平天国、回乱、捻乱的功臣。根据清史稿 刘蓉传记载:刘蓉少有志节,曾经与曾国藩、罗泽南一起讲学。太平天国之变,他协佐罗泽南训治团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蓉

译文: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低下头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越来越大。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起初,刘蓉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回头看看那处洼坑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觉得这块地方似乎突然高起来了,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以后踏这块地,仍旧还有这样的感觉。又过了好些日子,才慢慢习惯。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需谨慎。
原文:
习惯说 清代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扩展资料
《习惯说》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的道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培养好习惯,还是克服坏习惯,都应该从 少年时期开始;因为这个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初阶段,培养好习惯不容易,克服坏习惯也不容易。
正如文中所说的:“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而一个人在 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也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这篇短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出了大道理。由此及彼,因小见大,发人深思。作者先写少年时代在养晦堂西侧的一间小房子里读书的情景。“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这一描述,就生动地勾勒了一个善于思考的读书人的形象。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善于思考,就很难说学有所获,更谈不上什么有独到的见解。文章以“思”为经,贯穿始末。因“思”而“绕室以旋”,从“旋”而极其自然地引渡到主题的阐发。总之,这都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文言文中好习惯养成的诗句
答: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文言文中描写“好习惯养成”的诗句有哪些?
答: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

关于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诗句
答:1、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释义】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做事的方法习惯了。【简析】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做事的方法习惯了,就很难以改变,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原文】《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做事的...

关于好习惯的古诗名整首蟹蟹
答:1.《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

养成教育的文言文
答:3. 文言文中描写“好习惯养成”的诗句有哪些 诗句主要有: 1、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年少时养成的习惯会变成天性,以至于长大之后变得自然而然,很难改变。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释义: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

古人说的那些好习惯的文言文
答: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汉乐府

关于“一身好习惯”的古诗有哪些?
答:1、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释义: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

关于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成人的举动是孩子最好的表率的古文
答: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王永彬 《围炉夜话》教导晚辈要从幼年时开始,便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养成好习惯的名言警句
答: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出自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诫子书》...

关于习惯的养成有哪些中国古人的名言
答:1、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2、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普劳图斯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7、立志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