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造业转移到亚非拉,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子依旧好过吗?

作者&投稿:贺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10%-15%的顶层阶级日子越来越好,剩下的85%,越来越无关紧要。底层依旧没有出路。

曾经社会弥漫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乐观,可惜现今,固有的社会制度、固有的社会模式,已经很难有机会进入上升通道,所以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学生,即使上了大学,难有上升空间,难入主流社会!

底层青年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的是最差的学校、一般的学校、就是依靠勤奋,上重点中学,也是少数。由于家庭贫穷,买不起书、买不起电脑、不能旅游、不能进艺术班学习,所以消息闭塞,孤陋寡闻,遇到自主招生,要考的素质、考的综合能力、考见多识广,他们就只有败下阵来,所以上重点大学是少数。

即使上了重点大学,他们的身心也会受到摧残,因为他们是你班上最穷的。只好拒绝各种聚会、拒绝名牌的诱惑、拒绝恋爱的诱惑,以最有限的钱或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即使以优异成绩毕业,但是长期的压抑,会产生自闭、抑郁,会自卑,久而久之,人际交往能力,会产生障碍。

毕业了,要自己找工作,家里没有依靠,父母还望着他们来改变家庭命运!可惜,公开招聘形同虚设,没有人为你疏通关系,没有钱来疏通关系。由于家庭背景,就只有在社会的底层,慢慢挣扎。固有的社会制度、社会模式、人们的思维模式,并没有给底层有上升通道,相反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社会利益格局基本固定,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已一目了然。赢者通吃的逻辑正在发挥效用,他们占据了最好的资源、渠道与话语权。后来者如想取而代之,难度只会越来越大。不仅如此,产业、人才和户籍政策、部门管理体制、社会结构分工机制、财富分配机制、行业规则和潜规则、生活与安居成本等都成为个人进步的阻碍,个人发展的代价太大,成长成本太高,路径变窄,到处有看不见的“天花板”,机会变得少而不均等。

赢者通吃的逻辑则让底层与“富二代”“官二代”们难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官二代、富二代从开始就享有最好的教育、医疗、生活资源,而农二代、贫二代却只能为最微薄的资源奋斗。

上行无望,另一种社会想象就是越来越突出,那就是中国社会越来越向下流动,这个趋势已经相当明显了。年轻人尤其是80后一代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流”的特征。

“下流社会”这个词原来自日本。社会学者三浦展认为,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正在世界悄然成形,曾引以为傲的中产阶层正在消失,世界已然出现“上流”社会与“下流”社会的两极分化。而当今中国正在堕入他所说的“下流社会”。

如今,再也不是那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会,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讲,社会资源早已被侵占完毕,生活没有了奔头了,得过且过,上行既然无望,不如自行堕入下流社会。

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混搭犬儒主义,“创业不如就业,就业不如被就业;经商不如做公务员,升官必然发财;打工不如啃老,反正都买不起房。”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社会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相反下沉的拉力愈来愈大,经济高速成长期出生的所谓新中间层,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但由中流上升为上流的实属凤毛麟角,而由中流跌入下流的却大有人在。

一方面,中国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人口的结构可以判断出未来的中国将会是怎样的人口结构。上有老、下有小的故事,已经从计划生育政策的80后群体看到,他们在各行各业打拼,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位幼儿,这样的家庭结构,你说他们会有多高的消费意愿?如果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贷款,他们对全盘人生又拥有多少热情?这场梦刚刚开始,梦的第一层还是父母健康、孩子可爱的美梦,而在盗梦空间结束时却总是以噩梦收场。

一方面,“涨”似乎可以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词汇,在房价涨、电价涨、菜价涨的年代里,只有工资不涨。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二十年前,在上海的公园里,年轻人在尽情的欢歌笑舞;二十年后,公园已被老人占领,年轻人不见踪影,他们已被生活的压力磨灭了热情。二十年前,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吃上国家粮,成为人上人,不为未来而担忧;二十年后,毕业即失业,即使就业,也为房子、车子、票子三座大山压迫,穷于奔波,再无别的人生追求。

这一个原本要成为社会中坚的群体,一个原本要承前启后的人群,一个以80后的标签在全国掀起讨论的群体,如今已经哑火。

而80后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早已赚够了资本,在最近的第三代移民潮中,你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选择了在建党90周年的时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离开中国,有的甚至带着荣誉,更重要的是带着金钱。“上层逃离、中层下流、底层沦陷”的大剧已经在中国拉开序幕。

当代中国社会,从上往下、从外往里看,景色迷人,莺歌燕舞,如日中天,“风景这边独好”;从下往上、从里至外看,破坏与堕落百出,危机与混乱并存,“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新一代人选择不再坚守信念时,当底层青年上升没有空间时,下流社会真的挡不住吗?



在1950年,美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高峰,造就了历史上最大的中产阶级。这些庞大的人群美国成为迄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正如我们以前告诉你的,中国今天正处于类似的境地。2000年,中国城镇人口的百分之四被认为是中产阶级。到2022年,这个数字将高达76%。预计将有5.5亿人。从这个角度看,中产阶级将是美国人口的1.7倍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意味着中国的消费支出也将激增。2015年至2020年将增加55%。就像美国在繁荣期间所做的那样,中国的中产阶级将花费在医疗保健,教育和快餐上。

中国医疗卫生的巨大转变

目前,中国政府几乎为所有14亿公民提供了一些健康保险。但公共医疗是一团糟。医护人员不足,病人太多了。因此,线条很长,对大多数中国公民而言,护理标准差。

不信任和沮丧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人们羞辱或攻击医务人员,当他们感到他们的亲人受到虐待或忽视时。对于典型的中国公民来说,去公立医院是不愉快的,甚至是一场恶梦,中产阶级要求更好的医疗保健。

麦肯锡公司估计,由中产阶级驱动,到2020年,中国私营医疗保健支出将增长到1万亿美元,高于2011年的3,500亿美元。中国政府十分清楚公民的沮丧。所以在2011年,政府采取了第一步,允许私人拥有医院。

因此,2015年,私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整个市场的一半。然而,这些小型私营机构所提供的服务量却只占向中国家庭提供的服务总额的15%。所以有增长的空间。

中国教育“黄金时代”的巨大潜力

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也在加快教育和辅导方面花费更多的钱。

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们相比他们不得不更加激烈地争取好的工作。中国经济正在从制造转向服务业。这意味着一个付出高薪的工作的定义正在迅速变化。

所以父母正在让孩子进入他们负担得起的最好的学前,中学,高中和大学。他们还要支付额外的辅导。

根据德勤研究咨询公司的数据,中国教育部门将在未来三年内以12.7%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的速度增长,2020年将实现近4,400亿美元的收入。事实上,德勤称这是中国教育的“黄金时代”

中国餐饮业的发展

快餐方便快捷,具有多种选择。它也比在全面的餐馆吃饭便宜。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花费

根据IBIS Word,到2016年的五年中,中国快餐店业务年增长率达到10%。而这个数字预计随着中产阶级而增长。

结果,许多中国快餐店即将看到利润或者股价飙升。

把它放在一起

总而言之,这三个行业为投资者创造了巨大的机会。记住,中国的中产阶级繁荣与1950年在美国开始的繁荣相似。在美国繁荣期间的投资使得投资者有很多钱。



你想移民吗?你知道在美国中产阶级的人群是什么样的呢?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中产阶级是很有钱、很有权。那么你知道在美国中产阶级标准是什么呢?如果现在还不知道的朋友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美国的中产阶级标准

  第一:个人年收入1-3万美元以下属于贫困或低收入人口。美国全职工作人员年收入在1万美元以下的人总计有145万人。个人年收入在1万至2万美元以下的人有793万。

  个人年收入在2万至3万美元以下的人有1453万。

  第二:收入在3-5万美元的中位收入群体,该群体是美国人最常见的收入水平。这个收入段的全职工作人员人数有2882万人,占全职工作人数的31%。

  第三:年收入5-8万的中产阶级,个人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是美国进入中产阶级的一个门槛。如果夫妻都有类似水平的工作,家庭收入到10万美元以上。

  那就是一个标准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了。2010年,美国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的个人占全职工作人员的43%。

  第四:年收入8万以上的富裕阶层,年收入8万至10万美元以下的人在美国可谓是中上收入水平。这个收入段的全职工作人员人数有626万人。

  占美国全职工作人数的6.7%。而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人自然是美国高收入的个人,这个收入段的全职工作人员人数有1071万人,占美国全职工作人数的11.5%。



随着制造业转移到亚非拉,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子依旧好过吗
答: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也在加快教育和辅导方面花费更多的钱。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们相比他们不得不更加激烈地争取好的工作。中国经济正在从制造转向服务业。这意味着一个付出高薪的工作的定义正在迅速变化。所以父母正在让孩子进入他们负担得起的最好的学前,中学,高中和大学。他们还要支付额外的辅导。根...

随着制造业转移到亚非拉,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子依旧好过吗?
答:底层青年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的是最差的学校、一般的学校、就是依靠勤奋,上重点中学,也是少数。由于家庭贫穷,买不起书、买不起电脑、不能旅游、不能进艺术班学习,所以消息闭塞,孤陋寡闻,遇到自主招生,要考的素质、考的综合能力、考见多识广,他们就只有败下阵来,所以上重点大学是少数。即...

有关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 的一些论述题。请帮个忙,非常感谢
答: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

各国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答: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俄领土的欧洲部份。 加拿大:工业发达,以轻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南方的五大淡水湖地区。

美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答:1、进出口商品众多 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为:化工产品、机械、汽车、飞机、电子信息设备、武器、食品、药品、饮料等。主要进口商品是:食品、服装、电子器材、机械、钢材、纺织品、石油、天然橡胶以及锡、铬等金属。2、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日本等 2017年美国前五大货物贸易伙伴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

急!!战后 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答: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美国工业制成品和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又是战略物资、原料和燃料的供应地。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通常约占美国进出口总额的1/3。1993-1995年,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已占美国总出口的1/3。美国商务部1994年将10个发展中国家确定为今后美国出口的重点。它们是: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

我们的内卷,亚非拉兄弟们的福音
答:于英钊 风度杂志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我们的内卷,亚非拉兄弟们的福音 上个月底,我和家人度了一个久违了的出国假期,在埃及这个号称有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转了一大圈。除了高达45度以上的温度让人难忘,剩下印象挺深的就是在埃及街头中国品牌汽车随处可见,像什么吉利、长城、奇瑞出现频率都颇高,甚至...

二战后,美国为啥能成为超级大国?
答:就需要让大陆上的国家保持混乱,如此才能把全球的人才,资本引流到美国去。这是美国发达的原因,与什么制度根本没关系。咱们如今中国在做的就是整合亚欧非大陆,所以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这么怕了,一直不遗余力的想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搞乱,如果亚非拉整合成功了,美国注孤生!

采用进口替代型贸易政策的国家有哪些成功哪些失败了
答: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答:这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经济的误读,因此就连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与温家宝总理会见时也表示,人民币问题他们不懂,也不想懂。再如认为低估的人民币是形成中国产品与“中国制造”优势的决定因素,“中国制造”使得许多美国国内制造业向国外转移,造成了美国部分人的失业。因此,只要人民币升值,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美国的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