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苏德战争时期,库尔斯克会战历时多久?苏军都做了哪些准备?

作者&投稿:超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时期,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在防御中在火力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防御作战从1943年7月5日拂晓苏军实施炮火反准备开始,共有2460门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参加了炮火反准备,平均每公里正面的火炮密度达30~35门,在最重要的地段上达60~70门。炮火反准备使德军的首次突击力量遭到重大损失,已做好进攻准备的德军战斗队形和指挥系统被打乱,因此,德军被迫推迟2.5~3个小时才发起进攻。

为实施稳固的防御,苏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库尔斯克方向建立整个纵深为250~300公里的多地带防御;将大本营战略预备队(草原方面军)调到库尔斯克以东地域;向库尔斯克地域进行了整个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物资器材和部队的集中;组织了专门破坏德军交通线和夺取制空权的空中战役;加强游击队的活动,在德军后方开展大规模破坏活动和搜集重要情报的活动;从1943年4月起,部队利用战斗间歇进行战斗训练,特别是反坦克训练;实施一整套措施,以便保证苏军即将开始的行动。

库尔斯克会战,从1943年7月5日德军发起进攻开始至8月23日苏军胜利结束进攻,历时50天。

为实施防御,苏军预先做了大量周密充分的准备工作。4月,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展开了坚守作业,接近前线地区的居民给苏军以巨大支援。6月份,计有30余万库尔斯克市、州的居民参加了防御工事的构筑。



库尔斯克会战中双方兵力如何
答:作为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会战的影响深远,因为正是从这次战役开始,德军战略主动权落入苏联红军手中,苏军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全面进攻,因此这里是苏德战争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自此德国再也不能在欧洲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对于这次会战,德军集结兵力兵器准备反扑苏联,重夺战...

为什么说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争转折点?
答:因为经过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国丧失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开始进入防御阶段,而苏联红军开始大规模的反攻,为彻底击败纳粹德国奠定了基础。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场上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二战中最大的坦克战役和对攻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参战部队达到280万人,出动坦克8000余辆,飞机5000余架。这场战役...

库尔斯库尔斯克会战有多血腥
答:1943年8月,库尔斯克会战中,苏联红军再次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精神风貌,面对侵略的德军,坚持寸土不让的斗争策略,最终击败了德军在东线发起的最后一次战略攻势,二战苏德战场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那么这场库尔斯克会战苏联红军究竟是怎么打出士气的呢?他们又是如何将纳粹德军打得血本无归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苏联红军在取...

请介绍一下二战时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
答:其实,苏德战争刚打响时,苏军的坦克数量,装甲厚度,行驶速度,炮管口径,炮弹威力,基本都要远远胜于德军。但德军的素质要比苏军好,因为苏军不仅较德军而已缺乏训练,而且苏联刚经历过大清洗。纵观整个二战,德军的战斗力主要靠战术,技术。苏德战争后期,德军的坦克实力才超过苏军,主要有虎式,豹式,象式等。但最强的虎式坦克...

二战德军堡垒计划,为何成为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的一锅夹生饭
答:在这种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候,德军提出了堡垒计划,以曼施坦因和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为代表的主战派们,极力怂恿德军统帅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装甲打击行动,以期改变自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德军不断败北的严重局面。 苏德战争两年来的连连失利,迫使德军统帅部不得不重新思考巴巴罗萨计划的可操作性,高级将领们为了...

二战所有的名将
答:1 朱可夫(1896-1974),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1941年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划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向总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 盟军名将
答: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二战时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 朱可夫:战时任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面总司令等职1 与德军三大名将分庭抗礼的——苏联二战三大名将 朱可夫(1896-1974),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1941年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划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哪几个国家攻击的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

苏联有那些二战名将?
答: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苏联元帅,统帅,军事家,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中与朱可夫、科涅夫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他头脑冷静沉稳、处乱不惊,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逆境时期屡建战功,被后人誉为“逆境英雄”。3、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

阵亡2700万人,打光一整代男性,苏联对二战胜利贡献有多大?
答:二战中苏军以阵亡1000万人的代价,共消灭和击溃德国及其盟国军队共607个师,占德军及其盟军在整个战争中所损失的全部师数的77.5%以上。德军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约1300万人德军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约1300万人。其中死亡381.74万人、被俘250万人,被俘后死亡36.33万人、伤病累计700多万人。而美国仅死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