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二战时期经历了什么 二战时期苏联坦克发展史希望详细一些 谢谢

作者&投稿:以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时期的苏联主战坦克有哪些?~

IS系列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KV-1重型坦克, T-40轻型水陆坦克
IS系列重型坦克
IS系列重型坦克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准备用于对付当时德军重型坦克的。该坦克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IS-1和IS-2坦克的前身就是KV-1重型坦克以及KV-13坦克。KV-13坦克(晚期型设计项目编号是223)是1942年3月苏联决定在车尔亚宾斯克实验工厂独立设计的重要工程,苏联2号N.V.Tseits设计局被指定为主设计局。
1943年秋,第一批三辆样车被制造出来,该车是KV-85重型坦克的改进型,所以也安装一门85mm火炮。故也称IS-85坦克。在向国防委员会派来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作了表演并完成规定的试验以后,IS-1重型坦克即被批准定型。由于采用了新的传动装置和转向结构,机动性比KV-85重型坦克有了提高。另外在装甲厚度方面也有不少增强。在IS-1坦克投入生产时,德军就已经装备了"虎"式重型坦克。该坦克配用的88mm火炮可以发射的穿甲弹初速为930m/s,在1000m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为140mm。而IS-1坦克的火炮使用的是85mm的火炮,其火炮威力弱于"虎"式坦克。根据这一情况,苏军给IS-1重型坦克装上100mm火炮,并称之为IS-100坦克,但这种坦克没有批准投产,因为苏军已经研制出装有122mm火炮的重型坦克方案了。就是以后的IS-2重型坦克。
T-34中型坦克
T-34中型坦克是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呕心沥血之作,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84070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置76.2mm坦克炮的T-34/76与安置85mm坦克炮的T-34/85。其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KV-1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于1939年2月由科京领导的设计小组研制,以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K·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命名。1940年2月,由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生产,到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时共生产了636辆。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由坦克城共生产了13500辆KV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
T-40轻型水陆坦克
T-40轻型水陆坦克于1941年初装备苏军侦察部队和坦克通信部队。其车体与船的形状有点相似,它的前部宽大而低矮,炮塔装在车体左侧略靠后的地方。车体备有浮动油箱以便提高浮动能力。水上行驶时,由装在车体尾部的一个四片螺旋桨驱动,由2个舵操纵航向。战斗全重5.6吨,乘员2人。武器有12.7毫米机枪和7.62毫米机枪各1挺,弹药基数分别为550发和 2016发。发动机为6缸水冷汽油机,功率62.5千瓦。最大公路速度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50千米,最大水上速度6千米/小时。T-40A轻型水陆坦克在车首装有防浪板,车首顶部扁平的侧板改为流线型。T-40C轻型水陆坦克增加了车体和炮塔某些部位的装甲厚度。
二战初期,在德军“闪电战”的突击下,苏军遭到惨败,大量的T-26一类轻型坦克被德军击毁或缴获。少量T-40水陆坦克也被歼殆尽。惨痛的教训使苏联军方人士认识到,苏军当时所装备的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的装甲防护力严重不足,再继续生产T-40一类水陆坦克已无意义。所以,T-40水陆坦克仅在苏德战争初期有少量生产。

《美国人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苏军坦克兵(1941—1945年战史回忆录)》〈苏〉依·耶·克鲁雷钦科

  以下为苏联二战苏德战争经过。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与其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苏联战争决策层的战略误判,以及"大清洗"后红军指战员素质低下,苏联红军丧师失地、一路溃败。
  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联红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此后,苏联红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解放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
  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要战事告终
  以下为坦克部分。

  著名的t34-76和t34-85中型坦克 kv系列的重型坦克。还有IS-1/2/3等型号的重型坦克。
  T-34
  在苏德战争期间,T-34的产量占全部前苏联坦克的比重1941年为40%,1944年上升到高达86%。第一批T-34中型坦克于1940年1月问世,装有一门76.2毫米口径火炮,因此也称为T-34/76。该坦克战斗全重26.3吨,乘员4人,发动机为B-2柴油机,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行驶速度5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00千米。T-34坦克的整体性能非常好,具有良好的防护和越野机动性,火炮威力也比较大,其作战性能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其结构简单、机械可靠,便于大量制造和战损时的维修,这在战争时期是非常必要的。T-34后又发展有多种型号,最重要的是装一门85毫米火炮的T-34/85。它战斗全重32吨,乘员5人,85毫米火炮可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德军100毫米装甲厚度的重型坦克。二战结束后,T-34还大批出口,参加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中国也曾在五十年代初期向苏联购买了大量T-34。至今在世界有些国家的军队中还能看到T-34的身影
  KV-1是卫国战争初期和T-34齐名的坦克。KV-1于二战前夕由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制造厂设计师科京带领下研制,KV坦克的名字即取自科京的岳父K·伏罗希洛夫元帅。当时的基洛夫制造厂共试验了三种车型,其中两种过时的多炮塔设计SMK型和T-100型被淘汰。1939年4月,单炮塔的KV坦克样车定型,次年2月开始生产。KV原型车(包括多炮塔原型车)投入苏芬战场进行试验,在突破芬兰军队防御阵地的战斗中表现了优异的防护力,无一遭到损失。
  KV-1坦克至苏德战争爆发,共生产636辆。卫国战争初期,新型坦克KV-1和T-34在战场上的出现,使德国坦克相形见拙,甚至于德国坦克在41年对这两种坦克的威胁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坦克无疑是德军士兵的噩梦。战争爆发3天以后,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就开始遭遇这些庞然大物。8月13日,一个加强了100辆坦克的德军步兵团遭遇一队KV-1坦克,德军坦克根本无法阻拦KV的冲击,数十辆坦克被击毁,其中几辆捷克38t坦克直接被KV-1压扁了。一门150毫米榴弹炮朝着冲过来的KV坦克不断开炮,直到被撞翻,而发射的炮弹无一命中。最后仍然是88高炮前来救驾,迫使苏军坦克后撤。战争初期只有88毫米高炮和斯图卡攻击机能够摧毁KV-1坦克。
  KV坦克有多种型号,主要包括早期的1939年型,以及1940年型、1941年型、1942年型,还包括KV-2、KV-85等发展型号。从总体性能上讲,除防御外KV-1的各项指标均不及T-34,其结构设计落后,可靠性差,尤其是火力不够强大,无法对付1942年后出现的德国新式坦克。43年出现了装备85mm炮的改进型KV坦克——KV85,但与T-34/85相比毫无出色之处,而且性能不及德国的“虎”式,因此苏联重型坦克的位置逐渐让给了斯大林(JS)系列。
  IS系列 “斯大林“
  IS系列重型坦克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准备用于对付当时德军重型坦克的。该坦克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IS-1和IS-2坦克的前身就是KV-1重型坦克以及KV-13坦克。KV-13坦克(晚期型设计项目编号是223)是1942年3月苏联决定在车尔亚宾斯克实验工厂独立设计的重要工程,苏联2号N.V.Tseits设计局被指定为主设计局。

  设计组其他成员有负责车体设计的K.I.库兹明、炮塔设计的N.M.舍内夫、底盘设计的S.V.米斯科维奇以及负责总装配的G.N.莫斯科万。KV-13坦克是作为中型坦克来设计的,不过其装甲却是重型坦克所具备的。这个项目因其采用大量铸造部件而非常有名,它不仅在炮塔采用了铸件还在其车体以及炮塔座圈上也使用了铸造部件。虽说限制了内部空间,但是却换来了良好的装甲防护(同时也在重量上得到减轻)。而且KV-13设计方案也符合苏联卫国委员会在1942年颁布的关于减少装甲所消耗金属资源的指示。第一辆从设计到被制造只用了很短的时间,1942年5月便被交付测试。这种坦克全重31.7吨,安装一门76.2mm ZIS-5火炮以及一架DT型同轴机枪。其车体前部最大装甲厚度为120mm,而炮塔则为85mm。600马力的V-2K引擎使它的最大速度达到55 km/h。采用了T-34坦克底盘上的一些部件,包括履带,负重轮则是取自KV坦克的。
  KV-13还采用了改进的冷却装置,对于增加空气导入效果很好。测试中也暴露出KV-13坦克的一些缺点:由于传动装置的问题导致其加速性能很差、履带很容易受损、在做转向的时候履带会产生脱落现象等等。
  1942年7月,就在测试进行时,主设计师N.V.切兹死了,N.F.沙姆舒林取代了他的位置。刚接手的时候,KV-13坦克采用了由F.A.马里沙金为KV-1S坦克设计的转动装置和底盘上其他一些部件。经过这些改进,KV-13依然没有通过测试,苏联军方很快便对它失去了兴趣。尽管最初的设计失败了,不过在1942年12月实验工厂又拿出两种新型的KV-13设计。这两种车型仅在车体、悬挂扭杆以及底盘上和上一个KV-13型坦克一致。炮塔和很多其他部件都完全是重新设计的。尤其其转向机构采用了A.I.巴拉格纳拉沃夫设计的“二级行星转向机”,苏联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

  冷却系统也被改进,履带连接采用了“车尔亚宾斯克履带”。

  德军在东线投入的虎式重型坦克更加迫使苏联尽管发展相应的坦克。
  根据GKO在1943年2月24日的2243号指示,车尔亚宾斯克的基洛夫工厂和NKTP的第100号工厂(就是原来的实验工厂)要在KV-13最后一种型号的基础上开发出两种坦克,命名为“约瑟夫.斯大林”(就是IS坦克或者称为JS坦克)型并准备接受测试。安装76.2mm火炮的称为IS-1(工厂设计编号依然是第233号工程)。而装备122mm的U-11坦克榴弹炮(原来是为KV-9试验坦克设计的)的则被命名为IS-2(第234工程)。

  两个型号都在1943年3月22日至4月19日接受测试,测试结果都很不错。两种坦克都比KV-1S重型坦克要轻,所以有更好的机动性,同时又具备了良好的装甲防护以及强大的火力。测试中也出现几个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底盘和引擎/传动转向装置。当行驶到松软地形时,由于负重轮间距出现扭曲而导致产生大的旋转阻力。苏联有关部门建议增加负重轮的数量以通过测试。不过当时车尔亚宾斯克拖拉机厂、第100号工厂以及他们的合伙工厂UZTM工厂、第200号工厂都已经开始准备生产工具这种新型坦克了。4月初,苏联获得了德军虎式首份装甲防护数据。1943年4月15日,GKO发布第3187号指示开发研制可以摧毁德军新式装甲战斗车辆(就是指虎)的大威力反坦克炮。

  4月底,一辆缴获的虎式坦克被送到库宾卡测试场进行火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付虎式坦克最佳的武器就是85mm的52-K 1939型AA炮,这种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的前部100mm装甲。1943年5月5日,GKO又发布指示委派设计局留意该炮。这道命令下达之后,由V.G.格拉宾领导的中央炮兵设计局和F.F.彼得洛夫领导的9号工厂设计局受命在两辆KV-1S以及两辆试验型IS坦克上安装85mm火炮。

  6月上半月,TzAKB的两门S-31,9号工厂的两门D-5T型炮都准备完毕。S-31型炮是基于76.2mm的ZIS-5坦克炮的85mm火炮,非常便于制造。而D-5T型炮则是安装在SU-85自行火炮上的D-5S型炮的变种,它的特点就是重量轻以及后座力小。很快发现在IS原来的炮塔上安装85mm炮会导致乘员空间的急剧缩小。最后决定增大其炮塔尺寸,乘员室被扩大了,车体也相应增长到420mm。

  由于车体变长使的其第二和第三负重轮之间的距离也被增加,这要通过加装一个负重轮来解决。新的炮塔由第200号工厂生产。这些改动使得坦克的全重增加到44吨,造成了机动性能的下降,不过换来的却是更强大的火力。装备85mm火炮的IS坦克被定为“第237号项目”。
  1943年7月初,两辆试验型的IS坦克被制造出来(一两安装的是S-31火炮,另一辆则是D5-T火炮)。

  同时,ChKZ工厂也准备了两辆在KV-1S上安装85mm火炮的车型。一辆是“第238号项目”(在KV-1S上安装S-31火炮,炮塔没有改进),另外一辆是“第239项目”(和第237号项目一样,安装的是D-5T火炮)。1943年7月,所有的四辆坦克都参与了比较测试。D-5T火炮的型号,第237号和第239号项目赢得了竞争最后胜利。这两个项目被分别命名为IS-85和KV-85。由于乘员室空间实在太小,第238号项目则被取消。

  7月31日,KV-85和IS-85被交付库宾卡试验场进行测试,测试由第100号工厂的负责工程师N.M.施内夫带队的28名工程师组成。测试从8月2日开始,整个测试负责人是红军技术管理部门的S.A.阿伏宁少将。火炮测试是在高洛霍夫特斯基试验场进行。测试的成功使苏联决定两种坦克都在8月8开始投入生产,一队试验车型则沿着莫斯科大街开进了克里姆宁宫,在这里它们将接受斯大林的亲自视察,一起参加视察的还有莫罗托夫、沃洛舍洛夫以及贝利亚等高层人员。有趣的是,除了驾驶员其他所有的参加视察的乘员都换成了NKVD的官员。由于采用了新的传动装置和转向结构,机动性比KV-85重型坦克有了提高。另外在装甲厚度方面也有不少增强。
  1943年9月4日,IS-85重型坦克正式进入红军装备序列。

  在IS-1坦克投入生产时,德军就已经装备了“虎”式重型坦克。该坦克配用的88mm火炮可以发射的穿甲弹初速为930m/s,在1000m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为140mm。而IS-1坦克的火炮使用的是85mm的火炮,其火炮威力弱于“虎”式坦克。根据这一情况,苏军给IS-1重型坦克装上100mm火炮,并称之为IS-100坦克,但这种坦克没有批准投产,因为苏军已经研制出装有122mm火炮的重型坦克方案了。就是以后的IS-2重型坦克。IS-1坦克的最终产量大约是107辆。其中有102辆后来被换装122mm的D-25型火炮。总的来说,IS-1坦克是一种过渡型的坦克,虽说设计的初衷是用来对付德军重型坦克,但是进入制造后却发现其与苏联当时的需要仍然有一定差距,所以只生产了很少的一些。而之后安装122mm火炮的IS-2坦克却成为二战中德军最可怕的对手。

*苏联坦克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