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作者&投稿:孔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带有中国文化的流行歌曲~

1、《醉赤壁》
《醉赤壁》是林俊杰演唱的歌曲,由方文山作词,林俊杰作曲,收录在林俊杰2008年10月18日发行的专辑《JJ陆》中。
2、《中国美》
《中国美》是玖月奇迹演唱的歌曲,歌曲由徐子淳作词作曲,由刘卓编曲,歌曲MV由大治、赵斌、刘文执导,收录在专辑《中国美》中。
3、《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2006年周杰伦专辑《依然范特西》中。

4、《中国味道》
《中国味道》是凤凰传奇演唱的歌曲,由丁于作词及谱曲,发行于2012年09月03日,收录于凤凰传奇的专辑《开门大吉》中。
5、《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原唱邓丽君,是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收录于邓丽君1983年发行的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是邓丽君经典名曲之一,后经很多人翻唱。

【摘要】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相应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索的制约,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本文以我国流行音乐近30年的发展为线索,回顾了我国流行音乐30年的发展概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行音乐 发展 历程 问题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简称Pop Music)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基于其广泛传唱、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的“流行性”传播特性,流行音乐亦可称之为“大众音乐”。流行音乐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历经30年发展,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流行音乐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商品化、国际化,传播手段现代化、表现方式多元化的过程,对繁荣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近观3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复苏开拓期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特别是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国策提出为触发,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引发了巨大变革。在音乐文化领域,从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主导、高度一致下的革命歌曲一统天下,逐步发生了向抒情歌曲、娱乐性流行歌曲的转换。
  在大陆,原创音乐方面,如施光南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王酩的《边赣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王立平的《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红楼梦》;谷建芬的《校园的早晨》、《年轻朋友来相会》。还有《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时代主流音乐。此外港台、欧美音乐也成为国内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邓丽君、山口百惠、刘文正、谭咏麟及披头士等,国内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空前活跃,流行音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高速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期,流行音乐文化市场逐步发展和繁荣。基于录音机、唱片(磁带)的快速普及,流行音乐个体化听赏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以新兴的音像产业为核心,内地流行音乐市场不断拓展。同时,电视传媒迅速崛起,成为又一个覆盖面极广的传播媒介,电视歌手大赛出现美声、民族、通俗的专业分类,唱法的细划在一定程度上使流行音乐的文化地位得到认可和提升。在新兴艺术市场的需求方面,晚会歌曲、影视剧主题歌曲、唱片歌曲逐步成为推动流行音乐创作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国内原创作品呈现空前繁荣局面,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唱人才聚集,影响较大的如“西北风”,代表性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愿》等。抒情流行歌曲如《我多想唱》、《我不想说》、《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等;摇滚音乐《一无所有》、《朋友》、《赤裸裸》等。
  3.多元繁荣期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日益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互联网应用普及,数字化应用提速,音乐艺术传播途径更加快速便捷。在国内流行音乐领域,港台音乐、欧美流行文化的无障碍输入,使我国社会音乐生活面临新的巨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
  首先是音乐需求的多元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音乐文化的社会需求量极剧扩大,多元化受众使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元化,流行音乐品种更多,如“雷鬼”、“饶舌”、“嘻哈”等等。其次是音乐创作多元化。数字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电脑录音系统的家庭化都极大降低了流行音乐合成录音成本以及创作门槛,流行音乐的创作或生产者更加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再次是传播媒质多元化。除广播、电视、影视传媒、发行CD唱片等传统传播方式外,流行音乐具备了更多的传播载体,如MV制作发行、网络歌曲、彩铃、手机音乐等,特别是网络成为推动音乐传播强劲引擎,网络原创歌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近年来流行乐坛的一大亮点。
  至此,流行歌曲创作的技术手段不再受传统方法或传统模式所制约,正探索性地走向一条自由创新发展的新路。这也必然刺激和促进了音乐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受众的欣赏需求,使音乐更贴近人们生活,极大普及了流行音乐艺术。   二、国内流行音乐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流行音乐30年来的发展与倔起虽然生气勃勃,但也有严重的先天不足,凸显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行业发展的无序化状态依然存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当前环境下,国内流行音乐市场的无序状态依然存在,一些必要的行业规范、运行机制和市场秩序尚未完善,缺乏有效的法治,盗版现象普遍。其次,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依然薄弱。国内流行音乐创作深受港台影响,加之欧美强势文化的渗透影响,窃用与拷贝旋律或节奏的现象普遍,原创精神缺失,理论研究依然薄弱。再者,流行音乐创作人才依然缺乏。在网络传媒推动下流行音乐创作泛化,大多数网络歌手、网络词曲作者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演唱技能和词曲创作基木功,加之制作设备简陋,在歌词、曲调以及音乐制作、录音合成上都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在内容上泛化和平面化,对音乐的艺术内涵缺乏进一步挖掘,有些作品甚至带有明显的低俗倾向,歌词粗俗、曲调怪异、脏话连篇。
  
  三、国内流行音乐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代背景决定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流行音乐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发展的。生产力是音乐是决定性因素;面对现实,面向我国实际国情的发展,商业化运作得当是促进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好方式。市场化,国际化是中国音乐文化走出世界的最佳方式,也合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中国近10年来的流行音乐创作既有浓重的民族意识,也有包容世界的胸襟,这为它进入世界文化提供了可能。虽然这条路上,目前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所拥有的潜力是毋庸质疑的,中国流行音乐来自大众,亦将为大众所拥有,相信经过进一步深入探索磨合,中国流行音乐的前景必将辉煌。
  
  参考文献:
  [1]李庆玲,王蕾,赵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
  [2]金白颖.也谈中国流行音乐特点及发展问题[J].黄河之声,2008.
  [3]张海英.流行音乐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也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广为传唱的一首首经典曲目动听而富于个性,无形中也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巨大变化。本文拟以流行歌曲为例探究社会变迁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关系,尝试从崭新的视角论证这一并不陌生的话题。1流行歌曲的滥觞———中国大众文化产生的时代性符号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同样是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文化的诞生地。1979年,香港歌星邓丽君发行专辑《甜蜜蜜》,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她美妙的爱情歌曲也像春风一样吹进了祖国大陆,自此,流行音乐文化才真正为国人了解。风靡一时的邓丽君的爱情歌曲几乎成了刚刚开放的中国社会的时代性符号。就在香港台湾流行着邓丽君时,内地歌唱演员李谷一在1979年底演唱了一首《乡恋》,让她走向了风口浪尖。虽然几度被定性为“灰暗的、颓废的、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但这首歌无疑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又一次强烈感受到了流行歌曲的独特魅力。李谷一成了改革开放初期娱乐圈的标志性“地标”。这个时期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滥觞,一步步解读着大众文化最主要的基本特征: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之后30年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充分见证了这一点。
请按一下采纳哦~O(∩_∩)O谢谢~

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有哪些
答:1、歌词内容: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中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成语、典故等。这些歌词不仅富有诗意,而且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2、旋律和编曲: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如京剧、昆曲、民歌等,经常被融入到流行音乐的旋律和编曲中。这种融合使得流行音乐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也为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生...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行音乐
答:中国传统文化的流行音乐,指的是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创作中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融合了传统乐器、曲调、节奏和歌词,旨在吸引年轻听众,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二、传统音乐元素的融合 这种流行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运用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等,结合现代音乐编曲技巧,创造出新颖的...

流行歌曲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答:本文拟以流行歌曲为例探究社会变迁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关系,尝试从崭新的视角论证这一并不陌生的话题。1流行歌曲的滥觞———中国大众文化产生的时代性符号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同样是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文化的诞生地。1979年,香港歌星邓丽君发行专辑《甜蜜蜜》,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她美妙的爱情歌曲也像...

急求一篇文章2000字的 名叫:流行歌曲与中国传统文化 哪位好心人帮下忙...
答:编者按:流行歌曲发展到今天,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主动地将流行歌曲和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会觉得那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磨灭的关系。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精华加以借鉴发扬,使之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精神快餐;古典诗词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以及铺陈...

对于通俗歌曲中融入中国元素的看法
答:第一种,所谓有容乃大,通俗歌曲融入中国元素会让更多人喜爱,应当把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入通俗歌曲中。第二种,中国传统文化是神圣的,融入通俗流行歌中扭曲中国文化的内涵,不提倡。第... 第一种,所谓有容乃大,通俗歌曲融入中国元素会让更多人喜爱,应当把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入通俗歌曲中。第二种,中国传统文化是神圣的,融...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中国风的原创歌曲,这些歌曲蕴含了哪些中国文化的...
答:当代中国风的兴起,在西方音乐于我国大肆流行的时代,中国风歌曲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是中国风本身具有的中国元素。歌中的元素是我们熟悉的,或是广为传诵的,给人以亲近感。其次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身心发生巨大的变化。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使人们对音乐产生了新...

流行歌曲将把我们引向何方
答:无数的价值寄托,无尽的情感宣泄凝结其中,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文人精神。流行歌曲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更难于古典诗词相提并论,一个似乎是太俗,一个又是那样的高雅。但作为大众文化的最常见的代表,我们之所以说它流行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大众。流行音乐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流行歌曲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更难于古典诗词相...

流行音乐中的中国古典因素的意义及目的??谢谢
答:中国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一个好比高山上的千年积雪,另一个则像是奔腾而来的滔滔江河,似乎距离太远。但是滔滔江水的奔流是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其实存在着不可磨灭的联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诗词...

研究性论文:对周杰伦歌词体现出的中国文化的研究
答:接下来是正题,中国的流行乐坛,大多受美国、日韩等地的影响,歌曲旋律、歌词当中所包括的文化内涵也基本都是外国文化的味道,而有本国文化的音乐人却很少,即便有,也不太受到国内歌迷的支持和欢迎。受支持的大多是一些20出头的年轻歌手,而恰恰他们的歌基本属于模仿欧美风格。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的文化...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课的意义?
答: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和学习现代流行歌曲可,可以增长你的见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同时培养你的歌曲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