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中国社会运动与外交的关系如何?请举例说明。

作者&投稿:广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举例说明袁世凯的外交手腕?~

1911年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了,清王朝陷于崩溃的绝境。历史发展造成了一种新的局势和条件,使得已经失势三年的袁世凯扮演了“末世英雄”的角色。他迅速地集结起北洋集团的军事政治力量,赢得了帝国主义和国内立宪派的依赖和支持,先打着“实行君主立宪”的旗号,强夺了清政府的一切权力;又迎合时代潮流,举着“赞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但是,这个专制皇权的崇拜者和觊觎者,根本就不相信在中国能实行民主共和。他之所以要和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派妥协,握手言欢,实际上完全是为了尽快绞杀革命。因此,一上台他就不择手段地加强个人权力,破坏法制,践踏民主,追求专制独裁的统一;并把民主派视为集权路上的最大障碍,乘民主派尚未巩固阵地之际,步步紧逼,迫使他们退出政府,裁减革命军队,接着便无情地把他们浸在血泊里。他又解散国会,撒毁“约法”,将民主政治的痕迹扫荡净尽。然而,这一切扼杀民族生机的反动行为,却都是在“统一国家”、“救国救民”及“保卫共和”的动听口号掩饰之下完成的。
民主派对袁世凯的让步,换来的是灾难性的打击。满腔悲愤的孙中山,率领残存的部分民主力量仓猝逃亡国外。一些助纣为虐的进步党人,在袁氏推行的封建独裁暴政面前吓得目瞪口呆,不敢再倡言宪政了。1914至1915年,北洋军阀气焰万丈,腐恶的政治势力好象安如泰山了。袁氏顾盼自雄,以为自己是天运所选定的人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历史的进程。于是,他悍然恢复帝制,企图建立万世一系的“洪宪”王朝,强令人民世世代代接受袁氏的暴虐奴役。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破浪前行,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形成一大批新成果。这一年,中国的建交国总数上升至180个。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
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有意思的是,它管了很多非外交的事务,而属于外交的事务又并不由它全部负责。这就是有南、北洋大臣的问题。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演变而来。1868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地,“五口通商大臣”遂改为“南洋通商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务,专辖上海长江以上各口,有时也兼理闽、浙三省的涉外通商事务。北洋大臣,初为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因通商事务扩大而改,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另外兼管北洋洋务、海防及全国性招商、各路电线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南北洋大臣实际上管理了大部分属于总理衙门职权内的事务。但是总理街门对于南、北洋大臣,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最多是一个咨询顾问机构。
总理衙门和南、北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对内政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这些专管部门的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学会如何在近代社会进行恰当的对外交往,慢慢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订了外交规章。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了以往总理衙门人员兼差的性质,大量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这些改革都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大框架内,外务部就其设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和组织形式而言,与总理衙门并无本质差别。
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演变还包括中国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传统中国以“蛮夷”视别国,没有派驻驻外机构人员的观念和先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

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1877一1879年,陆续正式派出了驻伦教、华盛顿、东京、圣彼得堡等外国首都的公使,办理华侨等事务。1877年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的领事馆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以后逐渐增多。 二、民国初期的外交改革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于外交事务非常重视,并借鉴法国体制设立秘书处、外政司、商务司、庶政司、编译司等机构。1912年陆徵祥为外交总长。随即展开近代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制度改革。陆徵祥按照西方国家外交机构模式拟订外交部组织法,并据此制定了《外交部官制》,在外交人才的选拔上,废除前清时期的保举制,以避免外交人员出现因未受过专门训练而素质低劣、不通近代外交知识、不懂外文、同时民族意识又极其淡漠的情形。专门制订了外交官领事官任用暂行章程,把兼通一国以上外国语言规定为外交官录用的必要条件,从而进一步淘汰清末外交官中的传统型外行人员。另外,他对优秀的外交人才大力栽培,破格提拔。
正是得益于陆徵祥的努力,民国初期的外交部很快就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养体 系,从而使得北京政府时期外交部人才鼎盛,外交官素质相对较高。仅以外交总长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一批任职者业务水准较高,除陆徵祥外,像颜惠庆、顾维钧、王正廷等,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 三、对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中国近代早期外交体制是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比如总理衙门体制不纯、职责不专、遇事拖延,存在着许多封建官场的陋习。
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共和制度的建立,外交体制的演变又具有了新的历史意义。在国 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北京政府通过对旧的外交机构进行改造,终于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一批专业化、技术化的新式外交官登上了外交舞台,开始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在努力收回国权以及提升国家地位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优异的整体表现在当时国力虚弱、政治动荡的年代实属难得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运动与外交的关系如何?请举例说明。
答:从而使得北京政府时期外交部人才鼎盛,外交官素质相对较高。仅以外交总长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一批任职者业务水准较高,除陆徵祥外,像颜惠庆、顾维钧、王正廷等,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 三、对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晚清时期的外交情况
答:晚清(1840年—1912年),是清朝统治的晚期,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开启了晚清时期,清朝统治力量开始衰落,西方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武力获得在华利益。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清朝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对外战争 对待英法 鸦片战争...

试分析清末新政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影响及对策
答:分析清末新政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影响及对策,可以说,清末新政,在制度改革方面更加进一步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的落后,使得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爱国自救运动,与此同时,清政府的上层统治者也在审时度势推行"清末新政",其对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20世纪初...

求清朝末年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的概况介绍。
答:清王朝覆灭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存活在帝国主义的颠覆中,但在这一过程中,又涌现出了许多改革人士,如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以及对抗西方帝国洋务运动,虽然最后都相继失败了,但革命将领们的精神却留在了中国,他们拨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基础,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

1.简述清末宗藩体制的瓦解过程 2.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答:宗藩体制的真正瓦解应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总理衙门的设立,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等一系列事件,此后,朝鲜、越南等周边原来清政府的藩属国逐渐脱离了它的管制,清政府无法再维持其作为宗主国的地位。直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此后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彻底沦为两半社会,标志着宗藩体制彻底...

五四运动的外交变化是什么
答:五四运动虽因外交问题而起,但其中杂有许多内政的因素.五四运动既是社会变动和文化变化的结果,也是当时各派政治势力分化互动的结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

近代列强与中国的外交
答:1、晚清外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立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和洋务事宜。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的演变
答:外交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中外关系的艰难和矛盾,实质上是中国清朝政府不能审时度势谋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个结果。国家政治上的腐败和保守,是外交被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外体制的演变始于《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

从1840年到1900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分别有什么...
答:中法战争等军事入侵一步步扩大中国对外的通商口岸。大量廉价工业产品冲击着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小农经济。大量失业农民被迫进入各大城市工厂中成为工人。新兴的买办阶级被国外势力扶持了起来。民族资本阶级在一次次民族自救运动中逐渐崛起。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变迁的表现外交上?
答:中国近代变迁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变。在外交方面,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处于外国列强的控制下,也遭遇了许多外交屈辱。从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