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题目有何含义

作者&投稿:鬱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一句用廉颇的典故有何用意~

作者曾准备以垂暮之年,欲再报家国,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词意转入了最后一层。 拓跋焘庆功的场景,一想起来,就使人拊胸痛惜。借以通过廉颇虽老,赵王尚有起用之意,而自己此时却连遭贬斥,天子不闻不问,空怀老当益壮的爱国豪情,其幽怨、悲愤、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字面意思:
千古江山(千古照应怀古,古往今来之意,江山以大代小,指的就是京口,三国吴曾建都于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没有了当时的模样,这里应该代指吴国故宫),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写景的夕阳下有草树的狭小街道),人道寄奴曾住(人们都说南朝宋武帝刘裕在这住过)。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句说的是当年刘裕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要结合下阙来看上阕作者主要是借赞扬孙权和刘裕来表明自己也还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的。

借缅怀古人抒发作者的深重忧虑和一腔悲愤。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