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到1945年的时代背景

作者&投稿:郟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37—1945年是指什么时期~

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7月16日、17日,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号召全民族抗战;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扩展资料: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大事件: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日方称“芷江攻略战”,我方称“芷江保卫战”)。
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
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西会战

中国抗日战争 1937.7.7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9.1 德国闪击波兰

日军挑起太平洋战争 1941.12.7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7---1945.12.27

德国投降 1945.5.8(9日投降书生效)

美国在日本投下核弹 1945.8.6和1945.8.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8.15

联合国成立 1945.10.24

(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字,9月9日,向中国投降(中国特别要求日本必须还要向中国投降)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进入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
这场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以战略防御为主。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1年12月,以战略相持为主。
第三阶段:从1942年12月至1945年,以战略反攻为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抗日战争
应该是的

1937到1945年的时代背景
答:(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字,9月9日,向中国投降(中国特别要求日本必须还要向中国投降)

南京大屠杀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南京大屠杀指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酿成此次屠杀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对中国全面大规模侵略。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日本...

概括了1937年-1945年的历史背景
答:抗日战争

1937到1945是什么时期
答:1937到1945年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简称抗战,这一时期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是一场涉及到民族生存和尊严的伟大战争。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日两国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在这八年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苦难和牺牲。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土地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历史背景: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2、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

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
答:1937-1945年,抗战时期:背景(即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经济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管理(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状况: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打击,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顺便指出楼上回答者的错误:封建土地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存在与...

1937到1945是什么时期
答:1937到1945是中国抗日军事史,中国军民为了反抗日本军国主义对于中国国家主权的侵略以及人民的残害和压迫而进行军事抗争的一段历史。全面的抗日战争。讲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信正义必胜的一段血泪抗争史。抗日战争(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

1937—1945年是指什么时期
答: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

1900年到1945年的中国社会背景与历史事件
答: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4、1927—1937年:国共内战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革命...

二战爆发历史背景
答: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