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以及其形成

作者&投稿:点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以及其形成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和形成是怎样的?~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讲解的是狭义的现代汉语.
  语言同现代汉语是一般同个别的关系.现代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三、共同语和方言
  1、共同语
  指一个部落或民族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同掌握和使用的语言.它是在一个地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个地方方言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的方言.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普通话也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
  指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分为七大方言区.它们是: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湘方言(以湖南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江西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闽方言(由于内部比较复杂,又分为一些次方言,主要以闽北的福州话和闽南的厦门话为代表);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分布的地域最广,使用人口也最多,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区内部又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即:华北东北方言、 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
  方言与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
  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仍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与共同语同时存在,并且接受共同语的影响.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重镇.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乃至典范性的书面语.
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以后掀起的“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国语运动”的开展,又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在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下,口语和书面语就彼此接近起来,逐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
  汉语(Hànyǔ)又称华语、中国话,是汉民族的母语,中国的官方语言,拥有15亿以上使用者。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主要流通于中国 (大陆和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海外华人社区。
  汉语是分析语,有四种声调,属汉藏语系。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书面古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现代标准汉语。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现代标准汉语以北京语音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在线新华字典现已经收录20959个汉字、52万个词语。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讲解的是狭义的现代汉语。
  语言同现代汉语是一般同个别的关系。现代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三、共同语和方言

  1、共同语

  指一个部落或民族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同掌握和使用的语言。它是在一个地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个地方方言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的方言。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普通话也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
  指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分为七大方言区。它们是: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湘方言(以湖南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江西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闽方言(由于内部比较复杂,又分为一些次方言,主要以闽北的福州话和闽南的厦门话为代表);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分布的地域最广,使用人口也最多,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区内部又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即:华北东北方言、 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
  方言与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
  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仍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与共同语同时存在,并且接受共同语的影响。

普通话,是我党推行的。
在普通话推行之前,大多数中国人使用的是“官话”,这个“官话”是明朝定型的。现在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以及部分长江下游地区。

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我国早在先秦就产生了“雅言”,汉代又有“通语”。到了唐宋时代,在人民大众口语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书面语“白话”。而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