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初九登高的由来

作者&投稿:端木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达州元九登高的由来~

源于1000多年前人们自发送别唐代大诗人元稹的离任。四川达州历来有元九登高的习俗,在往年(今年因疫情防控暂停)正月初九这天,达州城都是万人空巷,人们纷纷登上城区的凤凰山、翠屏山等,登高望远,为新年祈福。其实,正月初九达州人登高的由来,源于1000多年前人们自发送别唐代大诗人元稹的离任。如今,这一活动早已成为达州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地方名节”,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被确定为达州“市节”。

为了纪念元稹,他当时是个好官,父老乡亲都很爱戴他,后来他要走了,坐着船在州河上,老百姓都去送他,一直到看不见了,百姓们就爬上山去一路目送他离开。

登高习俗的由来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一种是最早可追溯到巴人活动和巴人战争。巴人最早居于山地,后移至平地,为纪念玉皇大帝。古时达城翠屏山上有玉皇大帝庙,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每逢该日,最早的本土人“巴人”在这天登高拜祭天公,为玉皇大帝祝寿。后逐步演绎成登高祭祖,或登高祈福,登高习俗便世代相继,延续至今3000余年。一种是为纪念元稹。
如今,这一活动早已成为达州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地方名节”,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被确定为达州“市节”。

  朋友,你来过达州旅游吗?你登上过凤凰山吗?要是你在农历的正月初九来到达州,那一定会被如潮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涌向凤凰山去的景象所吸引。在那一个个写满欢声笑语的人们的脸上,你能解读出是什么原因吸引倾城出动而形成万人空巷的原由吗?那就是在全国都可以堪称独一无二的“达城元九登高节”。

  每年正月初九,全城数十万人清晨倾巢出动,登高踏青,野炊山间,极目远眺,日暮尽兴而归。有关达州人元九登高习俗的由来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一种是为纪念元稹。唐代大诗人元稹曾在达州为官,为达州人做了许多好事,他离任时是正月初九,达州人纷纷登高远送元稹,以后便形成元九登高习俗。另一种是为纪念玉皇大帝。古时达城翠屏山上有玉皇大帝庙,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每逢该日,达州人便上山烧香,为玉皇过生。不管两种说法谁是谁非,但是元九登高也算得上祖辈为达州应设元九登高节的呼吁。把“元九登高节”作为一张名片推出去,能让外地人在记住这个奇特节日的同时,对达州产生浓厚兴趣。

  达城的登高节由来已久,我们来看看元稹与达城元九登高有什么关联。 《民国达县志》载有达城著名诗人李冰如先生在1923年作的《元九登高题》:

  元九逢元九,登高载酒来。相沿成美俗,共跻此春台。

  游盛知年富,饮稀觉岁灾。醉人还少见,况说赋诗才。
  达州正月初九为纪念唐代诗人元稹而举行的登高郊游
  现代诗人梁上泉的诗句———“达州原名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道出了元九登高的由来。相传公元810年,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通州“人稀地疲、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河南,民众便于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凤凰山、翠屏山向元稹挥泪告别。
  凤凰山半山腰有元稹塑像,诗人凝神远眺,衣袂飘飘。塑像周围是上千株腊梅树,红的白的梅花竞相绽放,灿若云霞,与周围苍松翠柏相映成趣,林间石阶已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梅林中有石凳、石桌,不少市民早早落座其间,读元稹诗歌、赏满目梅花、听鸟鸣啁啾。
  纪念诗人元稹,其人曾在达洲为官

  元稹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死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他8 岁丧父,少年贫贱。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启发了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19首,则能借古题而创新词新义,主题深刻,描写集中,表现有力。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遣悲怀三首》流传最广。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其本集《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

  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其四)、《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夜池》、《感逝(浙东)》、《晚春》、《靖安穷居》、《送致用》、《宿石矶》、《夜坐》、《雪天》、《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织妇词》、《夜别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县界)》、《白衣裳二首》、《鱼中素》、《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等,其中《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很广,尤其是《离思五首》(其四)这一首极负盛名。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而《遣悲怀三首》表达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写得悲气袭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泪,其中第二首的结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世所熟诵。微之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

达州正月初九为纪念唐代诗人元稹而举行的登高郊游
现代诗人梁上泉的诗句———“达州原名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道出了元九登高的由来。相传公元810年,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通州“人稀地疲、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河南,民众便于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凤凰山、翠屏山向元稹挥泪告别。
凤凰山半山腰有元稹塑像,诗人凝神远眺,衣袂飘飘。塑像周围是上千株腊梅树,红的白的梅花竞相绽放,灿若云霞,与周围苍松翠柏相映成趣,林间石阶已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梅林中有石凳、石桌,不少市民早早落座其间,读元稹诗歌、赏满目梅花、听鸟鸣啁啾。

全达州人民都知道正月初九登高是为了纪念元稹,大家一般都爬凤凰山的

朋友,你来过达州旅游吗?你登上过凤凰山吗?要是你在农历的正月初九来到达州,那一定会被如潮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涌向凤凰山去的景象所吸引。在那一个个写满欢声笑语的人们的脸上,你能解读出是什么原因吸引倾城出动而形成万人空巷的原由吗?那就是在全国都可以堪称独一无二的“达城元九登高节”。

登高节民俗历史
答:达州的元九登高节,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数十万人汇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盛大的民俗景象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据传,公元815年,唐代诗人元稹被贬谪至通州(即现今的达州),担任司马一职。初来乍到时,这里的环境较为艰苦,但元稹以身作则,励精图...

达州文化艺术
答:这个习俗的起源与唐代诗人元稹有关,他在公元815年被贬到通州(现在的达州),任职司马。面对当地条件艰苦,元稹以勤政廉洁赢得百姓爱戴,为通州带来了显著的改变。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民众在元月初九他离任之日,自发登城南翠屏山和城北凤凰山,表达对他的敬意和依依不舍。从此,登高送别的传统在达州流传...

正月初九登高节的来历祭天祈福万事畅达
答:正月初九,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人们有登高的传统习俗,以此祈求新的一年万事畅达。正月初九登高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18年,当时元稹离任,百姓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意,纷纷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凤凰山,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如今,这一习俗已经演变成达州人民的地方节日,每年元月初九这一天,无...

大年初九为什么要登高 登高有什么益处
答:我们都知道九九重阳节是需要登高的,但是除了重阳节,大年初九这天,有些地方也会有登高的习俗,在正月初九这天,人们会从早上就开始出门登高踏青,然后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尽兴而归,登高这一习俗的由来也有很多说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正月初九登高习俗其实正月初九登高这一习俗,在达州是非常常见的,...

达州登高的由来是什么?
答:为了纪念元稹,他当时是个好官,父老乡亲都很爱戴他,后来他要走了,坐着船在州河上,老百姓都去送他,一直到看不见了,百姓们就爬上山去一路目送他离开。

2016达州登山节是什么时候
答:您好,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达州元九登高节,即丙申年正月初九西历为2016年2月16日,星期二。而达州香炉山每年登山人流最多的高峰时期在农历三月初三和正月初一。正月初一为新的一年第一天;而三月初三则是真武大帝圣诞,民俗上香祈愿庙会由来已久。"相传公元815年,元稹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

登高节概述
答:达州市独特地庆祝着一个特别的节日,那就是登高节。这个节日最初的起源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元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了达州人民深深珍视的地方传统。元稹的纪念活动成为了节日的核心,特别是人们会选择登凤凰山,这与元稹纪念馆的所在地不无关系。近年来,登高节的活动形式有所变化,登高地点...

达州元九登高节其它相关
答:同样,"元九"中的"九"也寓意阳刚,象征天乾的尊贵。根据易经的解读,"一"被赋予"初"的含义,而正月初九即为"初九"。为了清晰表达,人们常将"一"改为"元",因此形成了"元九"这一称谓。对于达州人来说,他们希望新的一年有个吉祥如意的开端。因此,选择在正月初九,即"元九"这一天登高祈福,寓意...

达州元九登高节登高名句
答:现代诗人梁上泉的诗句进一步揭示了达州登高节的深层含义:"达州原名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他以诗的形式,讲述了元稹的诗魂与这座城市的紧密联系,以及登高活动对诗人精神的传承。当代达州籍诗人半坡居士的诗句则赋予了登高节更多的祈福与纪念意义:"正月初九凤凰山,...

正月初几爬山
答:正月初九登高历史由来 登高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其实正月初九登高这一习俗,在达州是非常常见的,在达州,正月初九登高习俗的由来有两种:一种是为纪念元稹。唐代大诗人元稹曾在达州为官,为达州人做了许多好事,他离任时是正月初九,达州人纷纷登高远送元稹,以后便形成元九登高习俗。另一种是为纪念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