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介绍

作者&投稿:郟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主要机构~

地籍所作为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开展地籍工作的主要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开展全国城乡地籍管理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包括承担技术标准的编制、修订及技术指导和培训任务;开展地籍调查及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地籍资料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方法研究和技术指导;承担与土地产权、产籍、地籍统计分析、地籍档案技术相关的应用性课题研究任务;承担土地勘界等工程性任务。地籍所目前人员编制10人,在岗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5人。本科以上学历7人,博士1人。在岗人员专业配置主要有土地管理、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应时而生,地价所历时十五年。 1990年,地价所在我国土地市场发展初期成立,成为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一个重要的业务平台。作为国家地价管理部门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与服务机构,地价所在促进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我国土地市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五年间,地价所在土地价格理论研究与评估技术体系建设、土地市场调查方法研究与地价监测系统建设、土地收益分配与市场调控政策研究、土地价格管理政策研究以及土地价格评估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91年,地价所探索性地指导完成了锦州市、温州市的基准地价的测算工作,总结和归纳了一套适合我国当时实际情况的城市分等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方法,为后来我国城市土地定级估价工作的广泛开展创建了范例性的基础。 1992年,地价所主持编写了《土地估价理论与实务我国城市土地估价实践探讨》一书,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城市土地估价的理论与方法,成为我国新时期第一部关于地价评估的技术著作,对后来的土地估价技术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1993年开始,地价所多次参与制订和修订国家技术规范《城镇土地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并不断地组织相关技术培训与推广。 1995年,地价所开始对土地市场监测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建立国家级城市地价指数体系,完成了《我国城市地价指数编制方法研究》课题,编制了《城市地价指数编制技术规范(研究稿)》。 1999年,地价所(地籍地价所)开始承担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城市土地价格调查技术指导的主要工作。在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的指导下,地价所承担了国家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建设任务。十五年中,地价所还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土地租税费体系、土地资产管理、地价与房价关系、地价与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无论是在理论和学术建设方面,还是在实践与管理方面,地价所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十五年来,地价所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路专家学者的大力指导,历任所长为地价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一并铭记。现在,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整体改革,地价所正在迈进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地价所将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力量迎接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遥感所现有人员13人,设所长1名、副所长1名、主任工程师1名。现有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的5人、初级职称的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的5人、本科学位的4人、其他2人。土地遥感所主要从事两方面的业务工作,一是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同时承担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的工程性项目;二是围绕土地调查,开展土地调查方法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对开展土地调查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等。

土地资源调查所主要职责是:开展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及有关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承担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监测专项计划的组织实施任务。组织编制有关调查项目实施方案,负责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对调查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和汇总;负责调查评价中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的技术工作。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土地资源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等5个项目和数字国土工程中的全国1:1万主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项目(简称“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在编人员19人,男8人,女11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岗6人,硕士7人。规划所的前身土地利用所成立于1987年,2003年改为现名。全所现有工程技术人员1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1人,博士4人,硕士8人,专业涵盖土地规划、土地评价、自然地理、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主要业务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有关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编制和修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及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土地利用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受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委托,对各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用地前期论证的有关内容进行预审.地政研究中心是国土资源部的软科学研究基地。是我院两个开放性研究基地之一。主要任务是开展土地经济管理、土地制度与政策、土地管理法律及土地管理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地政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国家土地管理局经济所。1998年建部以来,原经济所改为地政研究中心,围绕国土资源部中心工作,确立了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土地市场运行与管理、土地管理法律体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战略研究五个研究方向,全方位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政策支持与决策支撑。在实施《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发展纲要》的背景下,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于2000年筹建了开放实验室―――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其宗旨是按照项目实施和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灵活、高效的科技项目运行机制,推动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提升国土资源科技事业的进步。实验室运行3年多来,部领导和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给予了大力支技。2003年部批复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三定方案”(国土资 厅发[2003]27号),将“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定为内设机构。2004年公布的国土资源部第一批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国土资发[2004]4号),实验室被批准以部重点实验室名义运行。2004年9月,正式举行了揭牌仪式。实验室在土地资源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完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了一批学术思路新、年轻的科技群体,积累了一批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为土地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按照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计划”(861计划)所确定的八大领域和六大技术体系以及部“重点实验室发展纲要”。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以土地科技创新为中心,瞄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科技要求,以及国际土地科技前沿,开展具有基础指导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创新性研究。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坚持科学目标和国家目标相结合的方针同,发挥了跨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对于指导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践,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为依托,实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采用“开放、流动、公平、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以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技攻关、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是经国务院 1986 年批准,于 1987 年成立的直属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事业单位。 199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建院以来,在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走过了创业、起步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现已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条件的技术科研型事业单位。下设科技处、土地资源调查所、规划所、实验室、地籍所、地价所、土地遥感所、地政研究中心、土地信息工程所、外事办等部门。科技处属于院内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业务和科研计划,对项目实施全程管理并负责业务考核;负责项目成果与科技档案管理及业务统计;拟定技术设备配置计划。



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建设概述
答:(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 摘要:本文从金土工程的目标出发,简要介绍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中的两大业务系统之一——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模型、建设内容与总体结构。 关键词:金土工程;耕地保护;信息系统 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建设是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核心工作...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答: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测绘工程、公共管理(MPA)2个在职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硕士学位教师4人。另外,总参测绘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年度业务计划
答:201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科技年报▲02C卫星土地应用培训 资源一号02C卫星工程顺利进入全面运行阶段,完成了在轨测试及土地业务在轨测试应用,积极推进02C卫星数据业务应用,开展了应用技术培训,定期发布02C卫星数据接收情况。2012年02C卫星服务土地变更调查监测核查工程,采集72.69万平方千米数据(其中补缝应急数据10.22万平方千米);...

基于MODIS数据的北京西北部地区土地资源监测研究
答:(1.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2.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基于 MODIS 16 天合成的 NDVI 时间序列数据、8 天合成 LST 数据、1∶5 万DEM数据以及其他辅助数据相结合,进行北京西北部地区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多年变化的研究。首先选取适合...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概况
答:我院综合实力雄厚,历经五十七年的发展,目前具有城市规划编制、土地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专项工程设计、工程测量与城市规划测量、工程勘察、工程咨询、市政公用行业(给水、风景园林、道路)甲级资质以及市政行业(排水、桥梁工程)和旅游规划设计乙级资质;同时持有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成员?
答:现任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主要任职经历: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中心主任;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党委委员;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期间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挂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纪委书记;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巡视员;山西省国土资源...

自然资源类期刊盘点—土地管理篇
答:1. 中国土地</ 作为自然资源部与《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的联合力作,这本中文核心期刊月刊,以其严谨的编辑标准和前沿的理论研究,为中国土地管理界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投稿邮箱:zgtdzz@163.com</ 2.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科协、中国土地学会与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联袂打造的月刊,作为中文核心期刊...

我国国土面积 约多少万平方公里?
答: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中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答:(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5;2.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系,北京,100083;3.湖北省荆州市土地整理中心) 摘要:综合叙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20 多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方面是驱动力因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土...

基础能力建设
答:●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编制完成了《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数据成果汇交规范与要求》、《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土地基础数据整合技术规范》(试用版)和《土地基础数据共享服务规范》等要求规范,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为规划院信息化建设的统筹管理和项目成果的整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