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的起源在那里?

作者&投稿:度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华夏民族来源于哪里?~


中原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华夏文明源自红山文化、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根据史书记载,华夏部落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
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
再于距今约4600-4000年在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地区建立龙山文化。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 。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文明诞生于公元前2800的黄河流域,而土地肥沃的河南省是中国文明开始的地方。
黄河横贯河南省,是古代中国的交通要到,中国最古老的部落首领黄帝和炎帝都出生在这里。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着炎黄子孙这个称呼。
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在中国人心中有不可动摇的地位。5000公里长的黄河打破了最后一道屏障,流入广阔的平原,形成了中国文明的摇篮,成为了智慧,勤奋和坚韧的炎黄子孙后裔共同追求的这片土地。
经历了2000余年的风风雨雨,黄河流域酝酿出了13朝古都洛阳、10朝古都开封以及中原经济重镇郑州。
在3200年的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20余个王朝,其中有200余位皇帝在河南称帝,并在河南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三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龙门石窟和殷王朝遗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原 (中国文明发源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夏文明

华夏民族的起源是黄河流域。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华夏族的历史,从炎黄二帝开始,之后是颛顼、帝喾、尧、舜和夏商周三代。在周朝之前便有“华”或者“夏”的单称。从西周开始出现华夏的连称。

扩展资料

华夏族在经历秦乱,马上又建立华夏王朝——大汉王朝,刘邦为天子。

这时北方的匈奴等部族已经逐渐强大,在经过休养生息的几代人后,大汉开始向这些日夜骚扰的游牧族群发动了反攻,匈奴游牧联合被击溃,逃亡欧洲,至此没有再回中土半步,至此汉王朝的名声逐渐被东西方世界国家所敬仰和赞誉,汉族成为华夏族一个荣誉称呼,延续至今。

《说文解字》说:“夏,中国之人也。”这里的“中国”指古代河洛地区。更深一层讲,“夏”实际上应是源于山鸡。山鸡古称夏翟,简称夏。《尚书·禹贡》有“羽畎夏翟”之语。孔颖达《正义》曰:“《释鸟》云:‘翟、山雉’。此言夏翟,则夏、翟共为雉名。”古人以山鸡羽作舞具,称为“舞夏”。

《周礼》有一种官职叫染人,其职责是染丝帛,称“染夏”。原因是经染色后,丝帛五色斑斓,色似山鸡。古人认为,河洛地区为山鸡聚集地,《尔雅·释鸟》说:“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翚即一种羽毛鲜艳的山鸡。山鸡称为夏,又称鸫(音洛)。郭璞在对《山海经·西山经》的注释中提出过这种观点。

这些都说明,洛河、洛邑的得名与山鸡(夏)有不可忽视的联系。后来建都偃师二里头的夏王朝以“夏”为号就应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夏民族



华夏民族的起源
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华夏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因为我们华夏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华夏文明的发展当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国也曾经被外族统治过,但是,不是我们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文明,相反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们所同化,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祖先吧。

自公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黄帝之后,最著名的共主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相传尧的末年,洪水泛滥,禹父奉命治水,花了九年时间而一事无成,而被尧处死。及舜即位,禹奉命继其父治理洪水。禹用疏导的方法,广修沟渠,终于根治了水患,从此成了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被称为『大禹』。

黄帝,女娲,神农,唐尧、虞舜、夏禹

功臣,名人,后妃

黄帝妃:嫘祖,嫫母

政治:
传说伏羲氏时官都以龙为名,称青龙、赤龙、白龙、黑龙、黄龙。后来的神农氏以火名其官,黄帝以云名其官。这些情况说明,一直到黄帝时,其政权组织都极为简陋,实际上是部落头领议事会。传说,帝颛顼时设五行之官,以及负责祭天的南正之官和负责治民的北正之官,这才有了政权组织的雏形。帝尧时,传说已有三公六卿百执事的中朝官制,分管各方诸侯的四岳,以及州、师、都、邑、里、朋、邻的各级地方组织划分和州牧、侯伯的地方长官。帝舜时,有司空、司徒、士、共工、虞、秩宗、典乐、纳言等中朝职官。显然,尧、舜时职官体制的传说,有许多后人附加的内容。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尧、舜当时已经有相对成形的职官体制。
经济文化:
从考古的发现,中国农业的产生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以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从炎帝神农氏的传说表明,在距今四千五六百年前,中原地区的农业已经脱离原始生荒耕作时期,进入锄耕阶段。周朝的始祖后稷,在尧舜时任浓官,是最早种稷的人。

伏羲氏在书契的传说,表明在五千年前,图像已经由逼真向线条化演变,并有表意文字。黄帝时的苍颉对文字予以改进,出现了假借字。

社会生活:
五六千年前,先民已经开始以葛、蚕丝制成衣服。(丝绸受欢迎的程度历久不衰,中外闻名。)在上古时期,中华文明的科学发展有: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华夏民族”一词,中国人经常使用,或称中国为“华夏”。关于“华夏民族”一词的来历,《说文》将“华”解释为“荣”,将“夏”解释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即指“中的”、“中州”、“中土”等,在春秋时期一般包括郑、蔡、沈、申、息等国。

龙汉,中华,炎黄,华夏,中国,这些词里面,第一个字都是代表溯源,第二个字才是含义。
………华夏,主体便是夏,夏的源头便是华,华是华阳。如果没有大洪水,黄河流域,中原河南周边,天府之地,华夏人族是无法分清哪里是源地,应是列成几大源地并列。就因为大洪水,本挤不进位置的夏,才成了唯一的结果。
………水之大,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西方神话诉说的,他们只逃出一方舟。颛顼断绝了天地通所引发的大水,让低海拔文明全灭,不是人系的思维能理解的。老源地全灭,重启就得论新源地了。
………青藏高原凭地利躲过了大水,华夏大地人族的再填满,人种来自于躲过了水的羌,羌是禹的封地叫夏。禹之子启,建的朝代延用其父地名号,称夏朝。启,也是文明重启之意。所以,华夏的起源是夏。
………禹的封地夏,如果算城镇的话,这个城镇的上级便是市,市的名字叫华阳。华阳是天府周边,也可以是以汉中划圆,囊括一串带汉的地名的一个大圆。华阳是夏的溯源,同样被水荡平。
………天府,这个词等同天庭,后被人系借用。龙汉的汉,的确是华夏的先祖,级别却是巫级,这归天系的级别,与人系本不相干,后被中原人系抢注成族名。华阳区域是天地一统后,龙汉中的汉,遥领人族的权力中心,一统了才有中,有中了才有华。母游华阳见龙首而孕,始祖炎帝的出生地在这里。始祖黄帝娶缧祖于此地,颛顼儿子的封地在此地。华阳的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所以叫中华叫华夏。

在中国 书上说 发源地在河套地区 就是黄河几字型中间总之1句话在中国

华夏民族在哪里诞生的?
答: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诞生的。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现代分子人类学也有证明,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再于距今约4600-40...

华夏族起源于哪里?
答: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枣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枣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枣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黄帝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华夏民族是在哪诞生的?
答:华夏民族是在黄河流域诞生的。华夏族,即汉族,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华”或“诸华”。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华...

华夏民族的起源在那里?
答:1. 华夏民族的起源是黄河流域,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此地区起源并逐渐发展。2. 华夏族经历了新石器时期,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左右,活动在陕西中部地区的姬姓部落首领黄帝,与南面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发生冲突,双方在阪泉之战中对抗,最终黄帝获胜,两个部落结成联盟,...

华夏族起源于哪里,与哪些部落有关?
答:华夏:华夏起源于华胥,范围大致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周围的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及山东省西部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夷:生活在山东这块土地上的上古人类,最早被称作东夷人。三苗:又称“三苗”、“有苗”、“苗民”,是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南方氏族部落,主要分布于...

华夏发源地在哪儿
答: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发源地是中原地区,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中原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夏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中原地区在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华夏族的来历
答:华夏族是黄河及长江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顺序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东汉以后华夏族开始接受汉人的称呼,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古代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

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是哪?
答:长江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中华文明源自红山文化、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华夏族父系Y染色体以N-M231和O-M175为主体,包含其他支系。母系线粒体单倍群主要为M7c、F 和...

华夏民族在哪儿诞生的
答:华夏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华夏民族最初诞生于中国境内的中原地带。中原地带是指黄河流域的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在这里,古代华夏民族的祖先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民族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

讲一讲华夏族的来历,
答:华夏族和华夏民族是同义词 汉族为何称为“夏”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传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东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