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是具体什么时候?有什么值得传承的战略思想?

作者&投稿:苗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大战役的具体时间各是什么时候?~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3.9万人的伤亡为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总结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3754.html?wtp=tt

三大战役时间表:
1948年
9月12日 辽沈战役开始
9月24日 粟裕发电要求进行淮海战役
9月25日 党中央批准了粟裕的意见

10月1日 人民解放军攻克义县

10月10日 国民党军调集11个师向我塔山阵地发起攻击
10月12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制定《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10月14日 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
10月15日 我军解放锦州
10月17日 长春国民党守军第66军起义
10月21日 长春国民党守军新七军投降,我军解放长春
10月23日 国民党廖耀湘兵团向黑山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阵地发起攻击
10月26日 数十万大军开始围歼敌于辽西平原
11月1日 我军进攻沈阳敌军
11月2日 我军解放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11月6日 淮海战役开始
11月8日 国民党军贾汪起义
11月16日 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潘瑭遭遇后交火,我军撤退
11月22日 华东野战军军全歼碾庄国民党军第7兵团
11月23日 中原野战军将第12兵团围困在宿县的双堆集地区
东北野战军开始向平、津、塘、唐地区挺进
11月25日 华北军区第3兵团由集宁地区东进
11月28日 国民党徐州“缴总”司令刘峙离开徐州
11月29日 华北人民解放军向张家口之敌发起进攻,平津战役开始
12月6日 双堆集之国民党第12兵团妄图突围,大部被我军歼灭
12月8日 华北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张家口
12月11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
12月12日 东北野战军主力由蓟县、玉田、宝坻地区向平津急进
12月15日 国民党第12兵团被我军全部歼灭
12月17日 毛泽东写下《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12月22日 华北军区第2兵团攻克新保安
12月24日 华北军区第3兵团以及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将张家口逃敌全歼
1949年
1月6日 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
1月10日 我军全歼杜聿明部,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1月14日 我军向天津敌军发起进攻
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
1月15日 我军解放天津
1月16日 我军劝说傅作义投诚
1月17日 我军解放塘沽
1月21日 双方达成和平协议
1月22日 北平国民党守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1月31日 我军解放北平,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自相残杀,有什么值得传承的呢?
八年抗战中牺牲的中国人民个个都是英雄!
四年内战中没有英雄!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是不是大决战中的三大战役,但是和红警有什么关系呢

三大战役的具体时间各是什么时候?
答: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淮海战役是第二个 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
答:三大战役: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多不知道是什么尤其是上小学的小学生。上初中和高中、在大学学习历史专业的学生都知道三大战役是那三场战役。194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了反人民、反和平的国内战争分别向我中国共产党各个解放区发动进攻。1946年年初蒋介石邀请毛泽东主席去重庆进行...

三大战役是什么时候的
答: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

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时候、地点
答:辽沈战役,48年9月12日起,东北;淮海战役,48年11月6日起,华东、中原;平津战役,48年11月29日起,华北。

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凭借坚韧的毅力和果断的决策,成功挫败了刘备的南征,这场战役标志着蜀汉势力的逐渐衰落,三国格局由此开始新的演变。这三大战役,不仅展现了英雄们的英勇与智谋,也揭示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它们如同历史的交响乐章,奏响了三国时期的辉煌与悲壮,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仰。

三大战役什么时候拍的
答: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于1988年拍摄完成,曾获巨大的社会反响。军事科学院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由邓小平同志生前题写总片名,陈云、聂荣臻同志分别写分集片名。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
答: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三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影响...

三大战役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答:三大战役电影于1991年上映。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而制作的,它全景式地展现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过程。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历时66天。平津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

三战什么时候爆发?
答:2、官渡之战发生于公元200年的建安五年,赤壁之战则在公元208年的建安十三年,而夷陵之战则推迟到公元222年的黄初三年。这三场战役在政治背景上各有不同。3、公元280年5月1日,孙吴在的天纪四年亡于西晋,这标志着三国时代的终结。对于东吴而言,尽管在三国三大战役中取得了两次胜利,但最终仍无法...

三大战役的名称是什么时候有的,是在战争结束后还是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决定...
答:此时淮海指淮阴——海州一带的第7兵团(黄伯韬部),而不是整个徐州集团,后期战争越大越打,整个徐州集团均被围歼,此时淮海则指两淮地区和海州地区;另外两个名称,均有中央军委制定战略时设置;在三大战役开始之前,国民党和我党双方力量对比已经从解放战争爆发初期的3.14:1,变为1.3:1,在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