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震?地震分为哪几类

作者&投稿:尉迟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

1、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2、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4、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扩展资料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中南段。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中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也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
【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的力量造成的,而这种力量(不可称作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
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求采纳

什么是地震?地震分为哪几类
答: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

什么是地震?地震分为哪几类
答: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1、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2、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

地震的分类、成因等都有哪些?
答:地震时,弹性波的发源地称为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即为震中。弹性波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引起的地震也各具特征,例如,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地面塌陷和山崩引起的地震,构造运动使岩石圈突然破裂引起的地震等。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0~70千米),中源地震(70~300千米)及深源地震(300~700千...

地震有哪些类型?怎么定义?
答:答:地震可以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天然地震又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三大类。地球上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7、浅源、中源、深源地震如何划分? 答: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在 7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一年内全球所有地震能量...

什么是地震,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
答: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什么地震两大类
答:地震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分类 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

地震分为哪五类
答:按照地震的不同成因,我们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以下五类。地震是地面运动和地球表面的振动。地球表面振动的原因很多,可以是人为原因,如核爆炸、火灾、机械振动等。也有可能是自然界造成的,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崩塌地震等。根据地震的不同原因,我们可以把地震分为五类: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成因是地下...

地震的种类有哪些? 地震的类别有什么,他们是怎么样表现的呢?
答: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占世界地震总数的7%左右;塌陷地震是因地下岩洞塌陷、大型山崩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它占世界地震总数的3%左右;诱发地震是由于人类活动如水库蓄水、矿山采矿、油田抽油注水等引发的地震;人工地震是指核爆炸、工程爆破、机械震动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震动.

地震有哪些种类?
答:地震起因: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图1—1)。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

防震减灾基本常识 一,地震分为几种类型?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_百...
答:地震按成因可划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天然地震,第二大类是人工地震,第三大类是诱发地震;1.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我们知道,地球的结构是一个像鸡蛋的球体,外层部门叫地壳,固体,约占地球体积的0.5%,各处的地壳厚度不同,薄的地方是海洋5公里,最厚的地方是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