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岛屿依次是哪几个?

作者&投稿:校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理是什么?~

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相传很早以前,喜马拉雅山的珠峰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喜马拉雅海。海边长满了青草和鲜花,高大的树上结满了果子,林子里野兽成群,百鸟齐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后来,有一群妖怪来到这里兴风作浪,它们追捕野兽,赶走百鸟,践踏森林,搅得大海里的鱼儿都不得安宁。受害者联合起来,一齐到东海龙王那里告状,龙王立刻派来他的小女儿珠穆朗玛去降服这群妖怪。珠穆朗玛女神将这群妖怪一个一个抓来,用从东海里取出的礁石把它们压在下面,这群妖怪的魔力很大,礁石少了压不住,于是珠穆朗玛女神就不停地用礁石堆呀堆,堆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座山,才把这群妖怪压服了。为了改变礁石上寸草不生的环境,女神又在山坡上洒下了树木和花草种子,使这里变成了一个草木葱茏、千兽群集、百花盛开的地方。为了感谢女神的功德,花、草、鸟、兽们共同为女神开了个庆功会,会上大家一致要求女神永远留在人间。珠穆朗玛女神也很留恋人间美丽的景色,就化做一座山峰,终年站立在喜马拉雅山上,环顾地球上五湖四海,保护着所有的动植物免受妖怪的祸害。

根据地质学家科学考察研究,现在是地球之巅的珠峰地区,原来确实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喜马拉雅海。1966年,我国科学家在珠峰附近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喜马拉雅鱼龙化石,1975年又发现了中国旋齿鲨珠峰种化石,这是在距今二至三亿年前称霸海洋的动物,说明珠峰地区有过海洋的历史。

珠穆朗玛峰地区原属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结果。原来印度板块在非洲板块的东南端,与亚欧板块之间被古地中海隔开,由于印度洋底的扩张,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漂移。大约在2000~3000万年以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印度板块斜插在亚欧板块之下,猛烈地挤压产生褶皱,隆起成山,从而形成了地球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至今印度板块仍在北移,喜马拉雅山还在上升。

喜马拉雅山的历史变迁,是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沧海桑田变化的重要例证,也是板块运动的例证。民间流传女神降妖的传说故事,多少隐含了这种地理环境的大变迁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1968年9月一架“C132”客机正在晴朗天空中飞行,突然飞机坠落入海,机上27人全部丧生。1973年3月,一艘摩托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行驶,瞬间船沉于海,船上32人无一幸存。以上海难仅是发生在百慕大群岛附近三角形海区的其中二例。这里,因舰船、飞机屡遭劫难而被人们称为“死三角”。一时间,众说纷纭,种种疑问,令人百思不解。那么,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究竟是怎么回事?

“死三角”海区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海峡和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的波多黎各岛之间。大部分位于北纬20°~30°之间,属于北热带。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此外,还经常可以遇到海龙卷,它能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

“死三角”海区正处在南、北美之间地壳断裂带的北缘,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死三角”的下面,大部分是深达6000米以下的北亚美利加海盆;北部是突起于四周深海盆的百慕大海台,西和西南侧是靠近大陆和群岛的广阔的大陆架,南端是深达9215米的波多黎各海沟。

“死三角”附近既有明显突出的半岛如佛罗里达半岛、尤卡坦半岛,又有被半岛围起来的较封闭的海湾——墨西哥湾,还有众多的岛屿和海峡:巴哈马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等1200多个岛屿。这些岛屿面向浩瀚的大西洋,屏障着加勒比海,大大增加了洋流的复杂性。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在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大部转向西北,从“死三角”海区穿过。另外,从墨西哥湾经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佛罗里达洋流,非常强大,宽度扩及整个海峡,达150千米,洋流深800米,每昼夜流速为130~150公里。如此“浩浩荡荡的大军”也从“死三角”海区通过。总之,“死三角”海区洋流复杂,势强流急,遇难的飞机、船只即使不沉入洋底,也会被强大的洋流冲得无影无踪了。给人以一点残骸不留、神秘失踪的假象。还有,“死三角”海域又是马尾藻海的一部分,海面布满了以马尾藻为主的褐色藻类,不利航行。

“死三角”海区位于巴拿马地峡的东北方,是西欧、北非和北美东岸到巴拿马运河航线的必经之地,过往船只络绎不绝,海上交通运输繁忙。此外,巴哈马群岛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是旅游胜地,节假日许多人驾着自己的游艇或私人飞机到这里度假,难免不发生意外。

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再根据每次失事的具体情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那就对“死三角”海域所发生的事件不会感到神秘莫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现象。至于一些学者提出的各种假说,如百慕大三角失踪事件都是飞碟干的,自然激光会使船只、飞机化为乌有等等,都是站不住脚的。

1990年,美国海洋基础工程学专家韦恩·邓拉普发现百慕大三角区海床蕴藏极为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而高压油气正是人们屡遭劫难的“死神”。原来他发现,在百慕大海区内,常有大量奇异的水合物漂浮过来,而这些水合物又极易气化,为此他做了实验,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几分钟就测得500万立方米骤然溢出的气体,后被证明是天然气。他说:几百万年来,沉积在此地海底的动、植物,腐烂发酵,形成了大面积的气、油田。在该地特有的高压、极冷条件下,海水的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受压结合,结晶为冰样的水合物存于海面、水中、海底,水合物在压力稍减或温度略升时,即溶化并瞬间放出大量的天然气。因水合物在溶化过程中的膨胀,致使海水沸腾,气团云雾遮日,当轮船经过此地,突然比重变小的海水,无力承受船体的重量,遂沉入海底。而飞机来到百慕大三角区上空,由于天然气大量释放,导致发动机缺氧,逐渐熄火,其机尾排出的带有火星的废气,就会引燃从海面不断上涌的天然气,使坠落的机体顿时成为一团火焰。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6.海湾战争与自然带
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


泰坦尼克号,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骄傲地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该船船身相当于三幢半住宅大厦的长度,被欧美新闻界誉为“海上城市”。1912年4月15日凌晨,它载着2207名旅客和船员作处女航时,同一座漂浮的冰山发生了仅仅为时10秒钟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难的悲剧。这辉煌的首航竟给它带来了葬身海底的厄运。

泰坦尼克号游轮于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敦启航开往纽约,登上这条船的富商大贾和英美两国的社会名流,都想在这条崭新的奇迹般的巨轮上逍遥自在地度过美妙的一周。甲板下面,低等客舱里乘坐的是数百名移民,他们要越过大西洋,到彼岸去开创新的生活。

最初几天平安地过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报务员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只发出的紧急电讯,电讯提醒他们冰山异乎寻常地向南漂浮,已经到了附近海域。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号又收到了同样内容的紧急电讯,然而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员的重视,第一次收到的警报被丢到一边,几个小时没有向船长报告,后来的两次干脆没有送交到指挥室。黄昏刚过,气温便开始骤然下降,尽管冰山临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泰坦尼克号却既没有改变航线也没有降低航行速度。

夜幕降临之后,爱德华·史密斯船长布置了警戒冰山的了望哨。23点40分了望台上的人最先发现了冰山,值班军官下令向右弦急转弯。可是一切都太迟了,冰山已经将船弦外壁撞开了一条100米长的裂口。大多数旅客只是感觉到了轻微的震动,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随船的工程师们经过察看后认定:该船已经无法挽救了。他们认为,如果船上的16个防水舱只有4个进水的话,船还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个底舱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三等舱里的旅客大都起了床,因为海水已将他们房间里的地板淹没。报务员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最新规定的SOS呼救信号,在海难中使用这种信号还是第一次。午夜12点零5分,按照船长的命令救生艇开始下水。

旅客们并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总共只有1178个座位,只能接纳旅客总数的一半,但是按当时的法律规定,这种救生条件已经算相当充分了。起初,旅客当中并没有发生恐慌,他们根本不相信会有什么危险,因为泰坦尼克号是“永远不会沉没的!”直到船体出现了危险的倾斜,他们才失去了先前的镇定。妇女和儿童首先离船。头等舱里的乘客优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们当中只有4名妇女在这次海难中丧生。在二等舱和三等舱里的272名妇女当中幸存下来的只有96人。有一段时间,三等舱通向甲板的门甚至都被锁住了,以防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来。在越来越倾斜的甲板上,乐队不停地演奏着拉格泰乐曲。

凌晨2点40分,泰坦尼克号几乎在水中直立起来,然后便头朝下沉入了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那些留在黑暗舱房里的移民们和泰坦尼克号一起葬身于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抛入了冰冷的海水,成了这条著名的冰海沉船的随葬品。

造成这条豪华巨轮沉没的冰山,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漂浮在极地海域的巨大冰块。每年春夏时节,因气温升高极地海洋冰块破裂而生成,在向温带、热带漂移时,逐渐消失。它们体积相差极大,大的冰山可达几公里长,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胁。

泰坦尼克号被撞沉,说明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类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对各种自然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1968年9月一架“C132”客机正在晴朗天空中飞行,突然飞机坠落入海,机上27人全部丧生。1973年3月,一艘摩托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行驶,瞬间船沉于海,船上32人无一幸存。以上海难仅是发生在百慕大群岛附近三角形海区的其中二例。这里,因舰船、飞机屡遭劫难而被人们称为“死三角”。一时间,众说纷纭,种种疑问,令人百思不解。那么,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究竟是怎么回事?

“死三角”海区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海峡和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的波多黎各岛之间。大部分位于北纬20°~30°之间,属于北热带。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此外,还经常可以遇到海龙卷,它能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

“死三角”海区正处在南、北美之间地壳断裂带的北缘,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死三角”的下面,大部分是深达6000米以下的北亚美利加海盆;北部是突起于四周深海盆的百慕大海台,西和西南侧是靠近大陆和群岛的广阔的大陆架,南端是深达9215米的波多黎各海沟。

“死三角”附近既有明显突出的半岛如佛罗里达半岛、尤卡坦半岛,又有被半岛围起来的较封闭的海湾——墨西哥湾,还有众多的岛屿和海峡:巴哈马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等1200多个岛屿。这些岛屿面向浩瀚的大西洋,屏障着加勒比海,大大增加了洋流的复杂性。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在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大部转向西北,从“死三角”海区穿过。另外,从墨西哥湾经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佛罗里达洋流,非常强大,宽度扩及整个海峡,达150千米,洋流深800米,每昼夜流速为130~150公里。如此“浩浩荡荡的大军”也从“死三角”海区通过。总之,“死三角”海区洋流复杂,势强流急,遇难的飞机、船只即使不沉入洋底,也会被强大的洋流冲得无影无踪了。给人以一点残骸不留、神秘失踪的假象。还有,“死三角”海域又是马尾藻海的一部分,海面布满了以马尾藻为主的褐色藻类,不利航行。

“死三角”海区位于巴拿马地峡的东北方,是西欧、北非和北美东岸到巴拿马运河航线的必经之地,过往船只络绎不绝,海上交通运输繁忙。此外,巴哈马群岛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是旅游胜地,节假日许多人驾着自己的游艇或私人飞机到这里度假,难免不发生意外。

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再根据每次失事的具体情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那就对“死三角”海域所发生的事件不会感到神秘莫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现象。至于一些学者提出的各种假说,如百慕大三角失踪事件都是飞碟干的,自然激光会使船只、飞机化为乌有等等,都是站不住脚的。

1990年,美国海洋基础工程学专家韦恩·邓拉普发现百慕大三角区海床蕴藏极为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而高压油气正是人们屡遭劫难的“死神”。原来他发现,在百慕大海区内,常有大量奇异的水合物漂浮过来,而这些水合物又极易气化,为此他做了实验,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几分钟就测得500万立方米骤然溢出的气体,后被证明是天然气。他说:几百万年来,沉积在此地海底的动、植物,腐烂发酵,形成了大面积的气、油田。在该地特有的高压、极冷条件下,海水的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受压结合,结晶为冰样的水合物存于海面、水中、海底,水合物在压力稍减或温度略升时,即溶化并瞬间放出大量的天然气。因水合物在溶化过程中的膨胀,致使海水沸腾,气团云雾遮日,当轮船经过此地,突然比重变小的海水,无力承受船体的重量,遂沉入海底。而飞机来到百慕大三角区上空,由于天然气大量释放,导致发动机缺氧,逐渐熄火,其机尾排出的带有火星的废气,就会引燃从海面不断上涌的天然气,使坠落的机体顿时成为一团火焰。

中国主要水系太平洋流域: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海河、淮河、辽河 印度洋流域:雅鲁藏布江、怒江、印度河 北冰洋流域:额尔齐斯河 内陆水系流域:塔里木河 中国十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吉尔班通古特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王沙漠 科尔沁沙漠 毛乌素沙地 浑善达克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 柴达木沙漠   中国九大海湾渤海湾 辽东湾 莱州湾 胶州湾 海州湾 杭州湾 温州湾 广州湾 北部湾 中国八大湖泊青海湖 兴凯湖 鄱阳湖 罗布泊<已干涸> 洞庭湖 太湖 呼伦湖 洪泽湖 中国六大岛屿台湾岛 海南岛 崇明岛 舟山岛 海坛岛 金门岛 中国五大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陕西壶口瀑布 黑龙江吊水楼瀑布 浙江大龙湫瀑布 吉林长白山天池瀑布 --※ 来源:.一塌糊涂 BBS http://ytht.net [FROM: 162.105.88.130]

中国共有大小岛屿5000多座,岛屿岸线总长1.4万多公里。按其成因可分3类: 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东海约占岛屿总数的60%,南海约占30%,黄、渤海约占10%。
基岩岛 由基岩构成的岛屿占中国岛屿总数的90%以上,它们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多呈北北东方向,以群岛或列岛形式作有规律的分布。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基岩岛。
台湾岛 台湾岛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1大岛。岛上山地占2/3,平原占1/3。台湾岛地质构造上位处西太平洋岛弧带,渐新世至上新世时由地槽回返成为年轻的褶皱带,因而岛上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第四纪冰期低海面时,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在地形上,台湾西部为平原台地,东部为山岭。主要山脉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最高峰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整个岛屿及山脉走向均为北北东。河流多循断裂发育。浊水溪形成台湾最大的西螺—台南冲积平原,淡水溪形成屏东平原。台湾东海岸为断层海岸,岸线顺直,崖壁陡峭。
海南岛 海南岛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2大岛。海南岛地势中央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台地平原占总面积的65%,山地丘陵占35%。主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海南岛在更新世早中期才与雷州半岛分离。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分布广泛,并保留有完好的火山口。沿岸发育不少典型的沙坝和□湖港湾,湾内生长红树林。
其他基岩岛屿 分布在下列几个地区:
①辽东半岛沿海。长山列岛位于辽东半岛东南沿海,共50多座岛屿,可分为3个岛群:北为石城列岛,包括石城岛和大、小王家岛等;西南为长山列岛,包括大、小长山岛、广鹿岛等;南为外长山列岛,包括海洋岛、獐子岛等。其中以大长山岛最大,海洋岛最高,海拔388米。构成长山列岛的基岩为震旦—寒武系地层。受棋盘格构造制约,岛屿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此外,在辽东湾内也散布一些小岛。
②山东半岛沿海。庙岛群岛居渤海海峡,共有30多座岛屿,可分3个岛群:北岛群有南、北隍城岛和大、小钦岛;中岛群有砣矶岛、高山岛等;南岛群有南、北长山岛和大、小黑山岛、庙岛等。其中以南长山岛为最大,面积20.4平方公里。群岛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构成,岛屿排列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呈北北东向。此外,山东半岛沿海还有刘公岛、田横岛及灵山岛等,并发育了一些陆连岛,如芝罘岛等。
③浙闽沿海。 舟山群岛为中国最大的群岛, 由大、小共1339座岛屿组成,其中以舟山岛最大,面积472平方公里,为中国第4大岛。其次有六横岛、朱家尖岛、普陀岛、岱山岛及泗礁岛等。群岛为浙闽隆起带向海延伸部分,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构成。浙江沿海除舟山群岛外,尚有韭山、鱼山及南麂、北麂列岛等。福建沿海主要有台山、四□、马祖及白犬等列岛。
④华南沿海。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外,共有150多座岛屿,主要有香港岛、 高栏岛和上、 下川岛等及担杆、万山等列岛。这些岛屿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此外,华南沿海还有东海、硇洲、涠洲、斜阳等岛散布。
⑤台湾附近海域。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南部,共64座岛屿,八罩水道分其为南、北两岛群。北岛群有澎湖、渔翁和白沙岛,组成澎湖港;南岛群有八罩岛、花屿和大屿等。澎湖列岛主要由玄武岩组成的火山岛,周围发育裾礁。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约100海里外,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组成。此外,还有绿岛、兰屿等。
冲积岛 河流入海,泥沙常在口门附近堆积形成沙岛,或称冲积岛。
崇明岛 位于长江口,面积1060.5平方公里,为中国第3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冲积岛。在公元7世纪前,长江口就出现东沙和西沙,其后沙洲游移不定,现在的崇明岛即是在16世纪长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固堤防,稳定坍势;同时围海造田,使崇明岛面积扩大了80%。崇明岛南面的长兴、横沙两沙岛原也是一群沙洲,100年前这里尚是几片分散的河口沼泽地,19世纪下半叶开始围垦,近二三十年来修筑堤坝、人工促淤,渐成现状。
珠江河口沙岛 或由河口心滩发育而成,或受基岩岛屿阻拦,在其隐蔽处积沙而成。起初珠江口的汊道宽阔,沙洲散布,后经围垦和促淤,汊道束狭,逐步形成汊道纵横的珠江三角洲。现今沙岛仍在不断伸展,尤以万顷沙、灯笼沙淤涨最快。
台湾西岸沙岛 台湾西岸浊水溪和曾文溪三角洲外的几列沙岛是典型的由河口沙嘴发育而成的沙岛。沙岛断续分布,其内侧与陆地之间为□湖。
此外,在滦河、黄河和韩江三角洲等地亦有沙岛分布。

中国六大岛屿依次是哪几个?
答:中国的六大岛屿依次是:1. 台湾岛: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2. 海南岛:位于中国最南端,隶属于海南省,是中国第二大岛。3.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隶属于上海市,是中国第三大岛。4. 舟山岛: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隶属于舟山市,是中国第四大岛。5....

中国六大岛屿依次是哪几个?
答:舟山群岛为中国最大的群岛, 由大、小共1339座岛屿组成,其中以舟山岛最大,面积472平方公里,为中国第4大岛。其次有六横岛、朱家尖岛、普陀岛、岱山岛及泗礁岛等。群岛为浙闽隆起带向海延伸部分,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构成。浙江沿海除舟山群岛外,尚有韭山、鱼山及南麂、北麂列岛等。福建沿海主要有台山、...

中国面积最大的十大岛屿分别是那几个?
答:6.福建省海坛岛,274.3平方千米;7.福建省东山岛,217.8平方千米;8.浙江省玉环岛,174.3平方千米;9.香港大屿山,141.6平方千米;10.福建省金门岛,137.9平方千米.

中国最大的群岛是哪些
答:长山群岛,中国辽东半岛东南海上的岛群。由200多个岛屿组成,包括大长山岛、小长山岛、广鹿岛、獐子岛、海洋岛、石城岛等。大长山岛陆域面积最大,海洋岛最高(山峰海拔388公尺)。日俄战争后为日本强占。1945年后由中国政府收回。1949年后设置长山县,1954年改为长海县,为黄海北部的重要渔业基地,盛产鱼...

国内六大幽静海岛 静坐听海
答:舟山东极岛——东海上的奇葩 世界上有南极和北极,在中国东海上还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浙江舟山羣岛最东侧的东极,“东极岛”只是个统称,不是某个具体小岛的名称,其实它是由 4个住人岛屿和N个小岛组成。其中,庙子湖、青浜、黄兴、东福山为四个住人岛,是舟山羣岛中海山风光和渔家风情最典型的岛屿。 美...

海边岛屿旅游景点介绍 海边旅游景点攻略
答:福建是一个沿海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依山傍水,岛屿众多。 1.鼓浪屿 如果说要去厦门旅行,绝对绕不开鼓浪屿,这不仅仅因为它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而是鼓浪屿的风景非常优美,是中国5A级旅游景区,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 2.平潭岛 平潭岛是福建最大的岛,岛上有多处名胜古迹,海洋资源丰富,原生植被...

世界上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岛屿有几个?其中有多少个在亚洲
答:斯里兰卡国的锡兰岛是世界上人口第九多的岛屿,岛上人口大约2140万人。斯里兰卡也是一个岛国,全国基本就是一个锡兰岛,位于印度洋北部,面积6.56万平方公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红茶,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矿产资源也很好,是世界排名前五的宝石生产大国,有宝石岛的美称。印度尼...

中国六大经济特区有哪些
答:4、 海南岛 海南岛是中国南方的热带岛屿,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人口925万,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海南省陆地主体,平面呈雪梨状椭圆形,长轴作东北—西南走向,长240千米,宽210千米,面积约3.54万平方千米,为国内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5、 汕头 汕头,...

人工岛屿现在有多少个?
答:第六大人造岛屿:南薰岛 目前第六大人造岛屿南薰岛,南薰礁目前正在变形南薰沙洲,由两个礁盘组成,一方面是自然造岛,一方面是人工造岛,目前陆域面积并未公布,但到2014年填海面积达到0.18平方公里。未来理想陆域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南薰岛 第五大人造岛:赤瓜岛 目前第五大人造岛屿赤瓜岛。在2013...

各省市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答: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区成功申报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查看详情>>名称评选年份荣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80年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1980年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980年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1987年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