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暴动发生在谁在位期间

作者&投稿:殳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人暴动"发生在下列哪位国王统治期间?( )~

B.周厉王

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到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由于贵族内部的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也在城中与一般平民杂处,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另外,在“国人”中还有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以及社会的下层群众。   在周代,所营筑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内到外分别为城和郭,城内称“国人”,城外的称“野人”或者“鄙人”。   西周的土地基本制度是“井田制”,将大块的田地分割成九块,排成“井”字形。中央一块田地由大家合耕,收获归国家所有,为公田;其余八块收获物归各家所有,为私田。井田制下受田的人,平时向授予者交纳贡赋,战时有服兵役的义务。天子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有权向每一位生活在土地上的贵族和庶民取得贡赋,有权向接收土地者收回土地。   西周行使取得贡赋权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庶民助耕公田;其二,诸侯采邑主朝觐贡献。到周夷王时,已有诸侯不朝。同时,随着私田的不断开发,使西周的井田制度遭到破坏。国人不断依靠从山林湖泽捕鱼、打猎营利,这都对西周朝廷的经济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
编辑本段事件原因
  周夷王死后,其子周厉王姬胡继位。为了改变朝廷的经济状况,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   周都镐京的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政策,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又称召公虎、邵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人们已经受不了了,都在议论纷纷)周厉王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   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地走开,这就是“道路以目”。周厉王得知后十分满意。对召穆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我有能力制止人们的非议,他们再也不敢议论了!)   召穆公劝谏周厉王道:“是障之也!”(这是用强制的手段来堵住民众的嘴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此!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样堵住人们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们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周厉王对此却置若罔闻。   周厉王的高压政策,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2][3]
编辑本段事件过程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并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该地。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纷离去。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2][3]
编辑本段事件影响
  《史记》一书于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记年记事,因此发生“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共和行政”的这一年,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尽管有短暂的宣王中兴,但周宣王之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最终被犬戎所灭。[1][4]

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周厉王时期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

备注:“国人”是对在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

如下资料可以详细了解。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XY3LIwNHt5-TjrbcA6xIHlJQHdQtabjHV_F_uF782HebZjlUZW4_NW3Oab3OA9C

望采纳,谢谢

周厉王时期,国人暴动

西周历史后期的国人赶走了暴君谁额,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谁
答: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宠爱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国...

“国人暴动”大概是什么内容??
答:画像砖中描述的“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 ]事件背景 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到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由于贵族内部的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社会地位不...

“国人暴动”发生的时间究竟是公元前841还是公元前842年?
答:国人暴动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 ...

共和元年发生的国人暴动不是因平民起义,那是因为什么呢?
答:没错,当时的天子是周厉王,周厉王在西周历史上执政一共37年,因为在后期执行了一系列政策,导致了西周都城镐京发生了国人暴动,暴动者组织起来围攻周厉王,周厉王就逃到了彘(zhì)地(今山西霍县东北),最终死于彘地。 周厉王逃到了彘地后,还在彘地生活了13年才去世,13年来,身为周天子,周厉王为何到死都不敢回到...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周厉王姬胡
答: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

中国古代有一个皇帝为了保证自己在位时期老百姓不敢有任何不满,杀了...
答:周厉王,道路以目 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有谁知道周宣王时期的事情吗?
答:周宣王,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时间(前827 -前781 )。汉族,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 周宣王 ,死后被追谥为世宗。厉王时国人暴动,大臣召穆公虎将太子静隐藏在自己家中,被国人包围。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 使太子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于流放地彘( 今山西霍县),...

有关历史的~求助
答:国人暴动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暴动。残暴的厉王统治被推翻了。 西周的灭亡 周幽王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聩的末代天子。幽王即位后,交相发生的旱灾和地震使周朝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昏庸的周幽王对此竟然不闻不问,终日沉醉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他十分宠爱美...

想找点关于春秋时期郑国的资料
答: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郑国简史公元前857年至公元前842年是西周第十个国王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周厉王刚愎自用,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出王宫,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太子姬静当时藏在召公家,得以幸存;14年后,...

中国历史中的暴君是谁
答: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 周厉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荣夷公,不听贤臣周公、召公等人劝阻,实行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