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货币:最成功的古代区块链经济试验

作者&投稿:矣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本账号系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当代区块链的概念出现刚刚超过10年,但类似尝试却在悠久的过去就有了案例。何况从一开始起,这类机制就与货币经济息息相关。或许你会觉得贝壳原始落伍,但它作为货币的历史却在很多地区盛行到19世纪。哪怕是在互联网移动支付流行的今日,依然有国家将其作为认可的法定货币。 1 原始的分布式记账 贝壳是已知最早的货币 贝壳作为货币的历史,已经模糊而不可考。但在人类社会进入金属钱币之前,贝壳就已满布五大洲的各个人群。在洲际流动并不方便的年代,贝壳就具有如此强大的支付影响力,可见其在原始人类心中存在极大的价值和存在感。 由于早期人类没有轮子和马匹等交通技术,所以行船就成为移动和运输的最佳选择。加之江河湖海的水产较为丰富,也容易吸引大量的人口前来捕捞。其中,贝类又因为没有什么逃跑能力,更容易沦为唾手可得的充饥口粮。相应的,以贝壳为原料的早期艺术品也流行起来。最初的项链、手环、耳环或吊坠,大都以贝壳作为原料,并逐渐拥有了交换价值。 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 催生了交易介质需求 随着人类社群的数量增涨,早期农业和牧业的发展都催生出大量剩余产品。因此,不同地域内的交换行为就开始出现。但大部分农牧产出都只有很短的保质期,也不方便交换者大量携带,迫使人类必然寻求一种相对稳定而丰富的交易介质。已经有稳定产量的贝壳就顺势而为,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种货币。 超出很多人的固有认知,贝壳货币从一开始就具备后来的分布式记账特点。虽然很多人会以今天的国家货币做个对比,但贝壳交易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中心化理念。每个沿海或河畔部落,都可以到水边「 ”挖矿”,然后自行加工为相对整齐的形式。唯一的行业标准,就是需要以贝类的壳为介质,而不是其他生物的残骸。纵然有美洲内陆居民突发奇想,创造出形式类似的蜗牛壳币,但也不能继续逾越出这个范畴。 在河边寻觅贝壳 就是一种原始「 ”挖矿” 至于非常要紧的具体价值,则完全取决于交易双方的协商结果。也就是说,不仅贝壳的购买力会随着物资多寡而起伏,本身的价格也在流通过程中有诸多变数。一个生活在内陆的居民,可能出于投机而换得大量贝壳,转眼就发现其价格因各种不可抗因素而下跌。 这主要是因为贝壳作为货币,缺乏近现代金融产品所必需的准备金制度。贝类生物的产量,完全可能因自然因素而忽高忽低。人们也拿不出具有稳定价值的可靠产品,作为己方贝壳币的背书。因此,贝壳就属于典型的野蛮生长阶段,与后世的早期区块链有诸多类同之处。 贝壳作为货币的价值 上下浮动非常剧烈 2 面临贵金属挑战 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早期铜币 一旦人类社会进入铜器时代,贝壳货币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大宗商品交易的诞生,更让商人和管理者都对无背书的贝壳忍无可忍。于是,最初的贵金属货币便孕育而生。起初,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铜矿,就是价值极高的支付手段。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就发现有米诺斯文明铸造的原始铜币。其原料则来自盛产铜矿的塞浦路斯,显得非常具有国际化水准。 当然,贵金属的引入,从不意味着贝壳作为货币的历史结束。人们在大范围的跨区域贸易时,自然是首选高净值的金银铜铁,提升购买力与运输便捷。但在特定社区内部,贝壳仍旧是约定俗成的日常支付手段。尤其是在非沿海地带,贝壳的价值反而随着滨海挖矿者的减少而反向提升。所以,直到马匹育种技术发展起来,贝壳币的流通领域才进一步受到压缩。由于从一开始就具有区块链属性,贝壳币完全有能力在原产地的辐射范围内保持意义。因为只要有使用人群的首肯,哪怕是游戏币也可以具有完备的金钱能力。 公元前15-9世纪的商周贝壳货币 不过,随着交通技术发展与国际贸易的距离拉长,贝壳币还是逐步在多个区域被淘汰出去。首先是在商品经济最发达的东地中海地区,然后是与之密切联系的叙利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大量金银的开采和流通,更是让铜钱的价值迅速下跌,并在日常生活中挤压掉贝壳的最后阵地。 公元前7-6世纪,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的吕底亚人,就铸造出革命性的圆形金银货币。在200年的时间里,这种形式就受到一致认可,并迅速在希腊和腓尼基这两大人群中普及。再通过他们的传递,遍布地中海世界、埃及、黑海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当波斯大军从更东面的山区西进,也立刻接过了这套金融铸币体系。到公元前5世纪后,成色稳定的银币已成为帝国收税的主要对象。波斯人也利用各种手段,在自己的府库内堆积大量贵金属储备,作为随时可以发行钱币的准备金。尽管这种流程还非常粗糙原始,但已具有后世千年的金融操作规范。 公元前7-6世纪的吕底亚金币 公元前6-5世纪的雅典银币 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银币 即便是在金银流通不多的地方,仅仅靠铜钱价值的走低,就足以普及金属货币。例如印度地区,至少在阿育王的孔雀帝国时代,就发行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方形银币。但在帝国控制力薄弱的边区,贝壳还是作为小群体的价值承载而继续使用。当希腊化时代的地中海商人不断杨帆而来,西部沿海货币体系彻底进行了升级。但在沼泽密布而外人较少触及的孟加拉湾,贝壳还是承担货币职能到19世纪。期间,他们会与贵金属、香料或其他大宗商品一起,成为灵活多样的交易支付手段。至于非常不道德的奴隶,也是这个巨大市场的流通资源。 在更为偏远的东亚,金属货币也在周朝时期出现。但与此同时,贝壳作为民间货币的现象也始终继续。类似地中海与西亚的币值升级进程,也在这里又重新上演了一遍。早期的铜币因价值很高,所以体积较大而无需携带太多。但随着铜矿增加与少量金银输入,铜币就逐渐缩小而挤占贝壳市场。但由于对外交流管道过窄,以及大量的铜被优先由于武器制造,让贝壳的使用持续到很晚。秦始皇钦定的圆形方孔钱,就是币值升级的关键性步骤。使用绳索串联的大把铜钱,几乎与上古先民的贝壳项链是如出一辙。虽然秦国始终没有淘汰贝壳货币,但这个选择的影响去一直持续到19世纪的清朝。 公元前4世纪的孔雀帝国银币 战国时期的七雄铜币 秦始皇选择了圆形方孔钱 但也没能淘汰贝壳 中世纪末期,有限的贵金属产量已面临无法支撑经济总量发展的需要。大航海时代的原始动力,即是欧洲王室、贵族与商人阶层的联合寻宝活动。他们也很快在大西洋的两岸,发现了大片使用贝壳货币的原始经济体。 登陆西非的葡萄牙人就意识到,几内亚湾沿岸的部族都以贝壳为支付手段。哪怕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南撒哈拉王国,也会同意接纳 *** 人捎去的贝壳。尽管黄金、武器和食盐都有流通属性,但重量和普及度都不如贝壳来的广泛。于是,在早期的商站堡垒内,都会安排1名专业的雇员负责清洗贝壳。然后汇同欧洲运来的武器或奢侈品,换得当地人的黄金和奴隶。 正在西非使用贝壳的 *** 商人 葡萄牙人用贝壳等手段 换来不少西非金 17世纪的西北欧殖民者,同样发现北美的印第安人喜欢使用贝壳作为货币。尽管与世隔绝将近万年,但他们也形成了类似分布式记账的特色经济体。至于先前已被西班牙人征服的南美,则因为秘鲁银矿的大量开采而首先消灭了贝壳支付。 但北美的贝壳经济,则至少持续到了18世纪。在印第安经济圈的成员认可欧洲金银之前,他们都在严格保护自己的贝壳货币体制,并因此而贡献出大量昂贵的皮毛。 北美的印第安人也继续使用贝壳作为货币 3 近代世界的终极压力 西非等地的贝壳货币 坚持到了19世纪 读者看到这里,或许觉得贝壳货币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大。纵观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对特定地方保持独立经济区有很大意义。但基于前文所说的无准备金等原因,贝壳始终在贵金属面前容易落入下风。这些缺陷,同样也是21世纪早期区块链货币所具有的硬伤。 依然以长期坚持贝壳交易的非洲为例。在15-19世纪之间,当地黑人王国的经济策略在于有限接触、输出不可替代商品,并严格 *** 欧洲商团进入内地市场。当然,他们其实也少不了白人输入的武器和其他商品,但大体上能维持这种平衡。不过,随着更强大的不列颠帝国势力降临,过去应付 *** 、葡萄牙与荷兰商人的办法都逐渐失去效果。 西非已经成为跨大西洋多边贸易的组成部分 英国人只要愿意 随时可以运来大量贝壳 英国人在大西洋地区获得优势之后,就不断通过加纳的黄金海岸等地影响西非。不列颠海权的巨大运力优势,让他们只要愿意就可以随时运来几顿的贝壳作为交易。这个重量无疑远超中世纪的 *** 驼队和后来的早期冒险家船队。因此,无论本地土作坊的打磨技术如何精湛,都会在技术层面败下阵来。其次,当欧美各国禁止黑奴贸易,沿海部落的特色商品优势也荡然无存。于是,原本平衡的贸易就突然走向了不对等状态。于是,贝壳货币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击垮。残存的手艺人也只能将「 ”铸币技能”变成风俗旅游项目,并持续到今天为止。 在北美,贝壳币的溃败则更加毫无悬念。早在英法两国的殖民地期间,就有大量土人放弃原先的传统,尝试融入国际世界。也就是,贝壳币在短时间内就从沿海消失,退化为不同部落间贸易的保留项目。时间一场,所有人都觉得其价值太低,促使贝壳继续退化为易洛魁等保守部族的内部货币。最后,随着13州独立而生的美国建立,西进运动也将原始的区块链遗孤给彻底取代。 黑奴贸易的废止 让西非本地失去了优势商品 贝壳加工业 终究从货币变成工艺品 截止2019年4月的全球货币交易占比 此后,基于金本位的全球货币体系逐渐蔓延,贵金属的价值也遭遇削弱,居于底端的贝壳就能没有翻身机会。不过,在今日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贝壳依然是新不列颠省东部的法定货币。但其象征意义,显然是远超过实际价值。但你不得不承认,作为第一种正式货币的贝壳,的确有着超乎寻常的顽强生命力。 今人反观这段前后超过5000年的历史,就能非常清楚类区块链技术的种种优劣。高净值的野蛮生长阶段,中在利益之外也包裹着大量风险。去中心化的思维运用,却是其永远吸引人瞩目的核心竞争力。但任何货币都离不开价值背书,这也是今日各国都会设有央行的最重要原因。 欢迎关注网易号:冷炮历史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 ”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贝壳货币:最成功的古代区块链经济试验
答:因此,贝壳就属于典型的野蛮生长阶段,与后世的早期区块链有诸多类同之处。 贝壳作为货币的价值 上下浮动非常剧烈 2 面临贵金属挑战 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早期铜币 一旦人类社会进入铜器时代,贝壳货币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大宗商品交易的诞生,更让商人和管理者都对无背书的贝壳忍无可忍。于是,最初的贵金属货币便孕育而生。

贝壳币有什么用
答:CLAM使用权益证明和区块链技术,根据用户在莱特币、比特币和狗狗币网络上的地址历史记录来处理交易并发行CLAM币。贝壳币又称CLAM币,2017年5月25日发行,代币总量1千7百万。是一种经过集体运行计算机来进行转账、创造和验证的数字货币。我们通过以上关于贝壳币有什么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贝壳币有什么...

区块链是什么?区块链技术专利检索该如何进行?
答:比特币(BitCoin)、以太币(Ethereum)、莱特币(LiteCoin)等加密电子货币的横空出世,进一步促使整个金融体系正视并开始思考转型。然而加密电子货币之所以能不受传统金融体系影响发展至今,背后都有个重要的技术支撑;;区块链(Block Chain)。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

货币的产生
答:先秦时期,贝壳、谷物和布帛作为一般等价物,解决了商品交换中的问题,但贝壳易损、谷物保存困难,这些都促使人们转向更稳定、易流通的金属货币。中国的铜币和黄金、西方的金币银币,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但金属货币的携带不便和流通性不足,催生了纸币的出现,如宋代的交子。纸币的出现,解决了携带不便...

国内现在这么多区块链,哪个潜力大?
答:2、酒链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应用之一,官方的广告口号:一滴圣酒一千元。圣酒总量为5亿,每天定期发放给用户哦!用户是根据自己的算力获得的圣酒。这些圣酒的大家都是免费获得,目前私下交易价格一滴圣酒2元左右!3、下面这一款是贝壳钱包,美图秀秀出品的区块链产品“贝壳钱包每5给小时签到一次送0.8个币,一天三到四...

区块链的雏形——分布式记账
答:一个小故事助你理解区块链的雏形——分布式记账:在一群小岛上居住着一群和善的居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把贝壳作为信用中介,以它作为等价交换物换取自己需要的食物,一千年过去了,岛上出现了一个大汉,大汉要求大家同意把他家树上的叶子作为唯一的信用中介。试图反抗的人都被扔到了海里喂鱼,善良的...

银行人员在贝壳值班吗?
答: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会在贝壳值班。因为贝壳是一种虚拟货币,与银行体系没有直接联系。贝壳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它的交易和处理是通过区块链网络完成的,在区块链上交易需要用到区块链钱包,而不是银行账户。银行人员属于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现在市面上的商业银行都属于企业性质,银行工作人员属于企业员工...

贝壳国际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是合法的吗?
答:中国不承认数字货币,一切源与数字货币有关的交易均不属于合法。但是不代表投资就属于违法行为。这里指的“不属于合法”的概念更多的是指你的交易百不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旦平台卷款跑路,那么损失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数字货币被广泛接受且能发挥货币的职能,就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给政策制定带来...

你好,现在有一个叫贝壳国际的区块链,我投资了五万多块钱,投资时,请问...
答:你投资了5万多块钱,在一个叫贝壳国际的区块链接里,你的这个钱是不可能退回来的。

区块链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答:从姜奇平流动性的观点看,贝壳、货币、区块链是流动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价值逻辑下的不同载体。货币作为流动性,忽略掉价值的使用特征,这种使用特征从来是具体的、本地的、当下的,因而只能是分布式的。毛球科技技术研究部认为,区块链在抓住货币这种流动性的分布式特征时,虽然早期会把它当一般等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