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分别是什么意思?各自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况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或,利息折旧摊销前收入),即EBITDA,全称EarningsBeforeInterest,Tax,DepreciationandAmortization,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抵减利润)。

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帐户进行核算。

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帐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借记该帐户。“利润”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利润”帐户的二级帐户,可按“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资源税”等设置。

3、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EarningsBeforeInterestand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4、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5、不同点

(1)概念不同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息税前利润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2)计算公式不同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25%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25%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

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国人寿200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6亿

举例说明: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总共进了2万台家用电器,平均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2×1500+100+400=3500(万元)

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4000-3500-120=380(万元)当所得税率为25%时,其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380×25%=95(万元)

净利润=380-95=285(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税是应纳税所得乘以税率,但应纳税所得有时候并不等于会计利润有调整项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百度百科-息税前利润

百度百科-利润总额

百度百科-净利润



什么是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答:再把折旧和摊销两项费用加回去,就可以得出EBITDA了。目前,国内银行中,工行、农发行等多家银行所通行的EBITDA(息税折摊前收益)的指标含义是:指净利润和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之和。是银行对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的一个基本指标。

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公式
答:2.潜在的财务操纵风险:一些公司可能通过调整折旧和摊销政策来操纵EBITDA数据,以美化财务状况。综上所述: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公式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投资者和分析师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偿债能力。然而,在使用EBITDA时,也需要注意其局限性,结合其他财务指标进行综合...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答: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或,利息折旧摊销前收入),即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计算公式为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或EBITDA=EBIT+折旧+摊销。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等于()。
答:【答案】:A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息税前利润(EBIT)+折旧+摊销

什么是EBITDA?什么是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答:再把折旧和摊销两项费用加回去,就可以得出EBITDA了。目前,国内银行中,工行、农发行等多家银行所通行的EBITDA(息税折摊前收益)的指标含义是:指净利润和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之和。是银行对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的一个基本指标。

EBITDA利息倍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折旧+摊销)/利息费用 也可以写成: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公式中:分子的含义:“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折旧+摊销”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DA,分母的含义:“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

息税前利润是利润总额吗
答: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税前利润是指未扣除应纳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就是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息=净利润+所得税费用=营业利润...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税后利润、净利润、息...
答: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 税后利润=净利润 息税后利润=净利润 在扣除所得税前的利润称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已经还了借款利息的利润。净利润是扣除了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当然是扣除了借款利息的利润。这几个问题很容易搅浑。但是仔细分析就不难分辨了。当然我们容易把所得税和营业税搞混。把扣税当成...

息税前利润和利润总额区别是什么?
答:息税前利润和利润总额区别息税前利润包含利息费用,而利润总额不包含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总额即企业在一定期间的利润总和。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