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分哪几个层次

作者&投稿:邲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OSI参考模型各层次的功能有哪些?~

OSI参考模型中不同层完成不同的功能

1、第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它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程序提供对osi环境的访问。应用层决定进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基本功能:应用层不仅提供应用过程所需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还充当应用过程的用户代理,完成信息交换所需的一些功能。
2、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表示。
基本功能: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解密、数据压缩和终端类型转换。
3、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它提供了终端系统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控制机制。该服务包括在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下建立连接,尽管可以在第4层中处理双工模式;会话层管理登录和注销过程。
基本功能:它专门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特定操作,则会话层协议管理这些操作,例如防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4、第4层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层之间的接口层。传输层不仅是单一的结构层,也是整个分析体系结构协议的核心。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端到端可靠、透明、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
基本功能:它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将消息分成若干组,并在接收端重新组织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将不同的分组发送到主机。这样,可以在不影响会话层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带宽。
当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参数,例如误码率、延迟、安全性等。它还可以实现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5、第3层网络层:该层通过寻址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的传输层发送的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并根据地址正确传输到目的地的传输层。
基本功能: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路由和中继数据;除了路由,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拥塞,并在必要时生成计费信息。
6、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这一层中,数据被框定,流控制被处理。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数据链路连接,并对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执行几乎无错误的数据传输(错误控制)。
基本功能:此层指定拓扑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包括电桥和开关。
7、第1层物理层:在OSI参考模型的底部。常用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基本功能: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扩展资料:
OSI参考模型的历史:
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织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尽管它们的工作领域不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和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也成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化司与ISO共同关注的领域。
1984年,ISO发布了著名的ISO/IEC 7498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即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模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参考模型

一共分七层,分别如下:
应用层 (Application):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Session Layer):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Transport):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Network):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 (Link):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图1显示了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信互联。
应用层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逻辑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应用层其下三层则处理真正的通信细节。在 Internet 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思想和着重点都以一种称为 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文档格式存在。针对每一种特定的 TCP/IP 应用,有相应的 RFC 文档。一些典型的 TCP/IP 应用有 FTP、Telnet、SMTP、SNTP、REXEC、TFTP、LPD、SNMP、NFS、INETD 等。RFC 使一些基本相同的 TCP/IP 应用程序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使得不同厂家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互相通信

OSI参考模型自上而下分为七层,分别是那七层?
答: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制定的研究网络互连的模型,该模型自上而下依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
答: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第三层:网络层,主要设备:路由器。后四层依次为: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后四层主要是计算机软件控制。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

OSI/RM模型包含哪几个层次以及各层次主要功能
答:OSI/RM模型总共包含7个层次,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功能就是直接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传输层主要功能是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网络层主要功能是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是两个相邻...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
答: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的主要功能及其相应的数据单位如下:· 物 理 层(Physical Layer)我们知道,要传递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纽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OSI的7层之内,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

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三层是几层?
答: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答:OSI模型结构总共分为七层,从最低层到高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以及应用层。 1、物理层 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答:osi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网络层属于osi中的较高层次,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互联网络的研究和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的一个参考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OSI/RM。

OSI参考模型分几层,每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OSI模型的七层结构: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2.数据链路层:主要将...

osi模型分几层?
答:答:分7个层次。(1)物理层: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物理层关心的是链路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

1.OSI参考模型将网络(从下往上)分为?2:TCP/IP协议模型只有4层,从下...
答:通过内部交换矩阵直接将数据迅速包传送到目的节点,而不是所有节点,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换机还有每个端口独享交换机的一部分总带宽,HUB每个端口共享总带宽。5、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网络层 6、以太网用 CSMA/CD介质控制 、FDDI 令牌环介质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