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6.8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作者&投稿:延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第8章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即季孙肥,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哀公十一年,齐国入侵鲁国,叔孙氏、孟氏不满季氏专权,不肯听季康子的号令将齐人拦在国土之外。

    季康子任用孔子的弟子冉有、樊迟等人,击退了齐人,接着会同吴国在艾陵大败齐人,齐国损兵十万,史称艾陵之战。

    然而此战之后,季康子却加紧战备,以防齐国再来。哀公十一年,季康子在冉求的建议下,使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归。

    至此,被三桓逐出鲁国的孔子终于得以回国,并完成他晚年修书的事业,给我们留下了诸如《春秋》、《诗三百》等儒家经典。

  可以说,季康子的行为间接地成全了夫子作为圣人的事业。哀公十六年,孔子卒。11年后,哀公二十七年,季康子卒。

仲由:即孔子得意弟子子路。

果: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结满果实的树,本义即果实,后引申为使内部充实,使变成圆球形、事物发展的结局、善于决断的、有结局的等含义。

果也是一个中华姓氏,西汉王莽篡位后,太后王政君的后人纷纷逃难,并改姓为“果”,取因果报应之意。

赐:即端木赐,字子贡,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达:会意字,从辵chuo,羍da声。羍本义为小羊羔,初生之羊谓羍,稍大谓羔,长大为羊,辵羍结合,会畅通无阻之意。后引申有到达、通晓、明白、豁达、显贵、表达、送达、引进、通行等意义。

  达也通挞(ta),如《诗·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挑达(ta)就是挑挞,往来相遇的意思。

  本文的“达”指办事通达,通达就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高情商的表现,孔子曾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孔子认为,所谓的达,在于品格正直,从礼知义,时刻注意他人的感受,反观自己说话的得失,经常想着低姿态地谦恭待人。

求:即冉求,字子有,也称冉有,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艺:象形兼会意字,古字写作“埶”,“埶”始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人双手持草木,表示种植。

  “艺”是在“埶”的基础上繁化而成的。种植草木是一门技术,所以,“艺”又引申为“才能、技能”等义。

    所谓的有“技能”从根本上说就是掌握了做某事的尺度或标准。所以,“艺”又可引申为“准则、极限”,另外,一定的技艺,如果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都会给人以艺术性的享受,故“艺”有艺术之意。

    艺术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或特指经术。如《后汉书·伏湛传》:“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蓺术。”

    现在的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

    好的艺术往往具有美学价值或者哲学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大众层面的娱乐性。

全文理解为: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问题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办事通达,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问题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问题呢?”

  孔门弟子中人才济济,鲁国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所以急需人才,除了季康子,还有鲁哀公,季子然,孟武伯等都曾到孔门弟子中求贤,所以孔子对弟子们有多次评价,如孔子曾回答孟武伯的问题时提到:子路可以管理千乘之国的赋税,冉求可以做千室之邑的行政长官。

  孔子回答季子然的问题时说,子路和冉求还不能算大臣,只能算具臣,大臣必须以道事君,具臣不过具有一定才能的臣子。

  对于子贡,孔子曾直言不讳地评价他“器也!”意思就是有一定才能,但还没有达到“道”的境界。可见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子路,子贡,冉求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孔子不但因材施教,还主张人尽其才。

    北宋时期的程子曰:“季康子问三子之才可以从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长。非惟三子,人各有所长。能取其长,皆可用也。”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人尽其才也叫野无遗才,意为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人尽其才体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稳定。

    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希望通过和平改革的方式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但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李白曾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北宋大儒程灏曾说:“人各有所长,能取其长,皆有用也。”每个人都有长处,能让他的长处发挥出来,皆有大用。

  战国时候,各个国家都想富国强兵,所以急需人才,为了招揽人才,有权有势的上层阶级流行养士风潮,比较有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

    他们分别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他们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们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暂时体现不出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公元前298年,有一次,孟尝君田文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此时的秦国由秦昭王嬴则当政,他在魏冉、范雎、甘茂、樗(chu)里疾、白起等人的辅助下,国力迅速强盛起来。

    秦昭王先后发动了“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秦昭王自称“西帝”,此时的秦国威风八面,令人胆寒。

  秦昭王将孟尝君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

    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此时的秦国还扣留了一个大人物——楚怀王熊槐,公元前297年,楚怀王出逃,在逃亡的路上被秦军追杀,尸体送回楚国。

  被软禁的孟尝君非常害怕,他的门客们开始策划出逃计划。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

    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

    这就让孟尝君为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

    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

    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

    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

    今天的鸡怎么提前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孟尝君田文没想到,平时看不出有什么才能的人,在关键时刻却救了自己的命。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从此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有机会发挥,都有大用!

赖辉东《论语史鉴》6.8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答:本文的“达”指办事通达,通达就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高情商的表现,孔子曾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孔子认为,所谓的达,在于品格正直,从礼知义,时刻注意他人的感受,反观自己说话的得失,经常想着低姿态地谦恭待人。求:即冉求,字子有,也称冉有,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艺:象形兼会...

赖辉东《论语史鉴》1.8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答:孔子的朋友中如被孔子骂“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原攘难道胜于孔子?比孔子年轻一点,为孔子的《春秋》作传的左丘明,难道比孔子更有本事?《论语》中记载的,那个没有留下姓名的,死后无人收尸,孔子为其处理后事的朋友,难道比孔子厉害?4,如果真的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自命清高,恃才傲物,那就是真正的君子不重了...

赖辉东《论语史鉴》17·1孔子和阳货!
答:可是,阳货却以礼访孔子,以仁问孔子,以智难孔子,以时劝孔子。 《孟子》曰:“大夫有赏赐于士,不得受于家,则往拜其门”。阳货正是把这一礼法用之于特别讲礼的孔子,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送给他当时最贵重的祭祀用的熟小猪,目的在于要孔子来他府上登门回拜。可见,阳货能够把握事情的要害和根本。 面对阳货其人,...

赖辉东《论语史鉴》9.18孔子在骂谁“好色不好德”?
答:《史记》记载:有一次,卫灵公带上夫人南子、孔子、宦官雍渠等人一起出宫,卫灵公和南子、雍渠乘同一辆车,而孔子乘的是次乘,这时,孔子发出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一千多年来,很多人都认为孔子是在骂卫灵公好色不好德,这样理解绝对是错误的,因为:1,这个场合没法体现卫灵公好色,他和夫人同乘一辆车是...

赖辉东《论语史鉴》3.21孔子的这个弟子竟然敢忽悠鲁哀公!
答:土地庙一般都要种下代表当地人的一种精神的树叫社树,如《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 社树是神圣的,不可随便砍伐,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 土地庙遍及各个村社,所以各地都有历史悠久,年代...

赖辉东《论语史鉴》16.7孔子说:有些病需用“志气”来治!
答: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防止花天酒地;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防止好勇斗狠;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防止贪得无厌。” 《论语》一书被誉为:“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喉衿”。它博大精深,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章内容是孔子从中医角度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

赖辉东《论语史鉴》17.2孔子不谈“性”,只谈教育改变人!
答:孔子学生子贡在《论语》中明确指出:“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是不谈人性与天道的。《论语》中还提到“子不言乱、力、怪、神。”孔子的思想是实用主义思想,那些虚妄的、不确认的东西,他是不讨论的。 清代文学家刘宝楠说:“《论语》言‘性相近’,意在于警人慎习。非因...

赖辉东《论语史鉴》11.4为何孔子说颜回对他没什么帮助?
答:颜回好学,完全相信老师,从不提出质疑和反驳,所以,孔子就难有新的提高。从另一个方面看这对师徒关系,能够感觉到颜回对老师的虔诚信仰。 《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于此,我们更可以看出颜回与孔子师生之间的笃深的感情。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

赖辉东《论语史鉴》6.18君子德容:文质彬彬!
答:《礼·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史也引申指佐吏、历史、史籍、史鉴、文辞等。 史也用作姓氏,如史姓、太史姓。彬:文质备也。“彬”字造字法解释不一。一说为形声,“彡(shān)”为形旁,“焚”省“火”为声;一说为会意,从林、彡。意符“彡”,表示有文采,“林”含光彩义。 在《说文解字》中说...

赖辉东《论语史鉴》1.6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答:孔子说:“年轻人在家时,要孝顺父母,遵从兄长,出门在外,要敬重尊长,还要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孔子的这段话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余力学文!一千多年后出现的《三字经》里的“有余力,则学文”就是从这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