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精神的诗句古诗

作者&投稿:轩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赞美竹子精神的诗句~

1、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释义: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2、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释义: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3、唐代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释义: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4、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1、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唐代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释义: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3、唐代李贺《竹》: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释义:春光里中空的竹子,把绿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摆,轻轻动荡……露珠在长满竹笋的林间小道闪着光亮,那绿色的苔藓,正轻轻擦着竹根上的白霜。
竹子可织成竹席送给美丽的姑娘纳凉;也可以裁制成钓竿,钓上大鱼几筐。听说三梁冠帽子的衬里用竹做成,我砍下一节竹子准备献给王孙戴上!
4、宋代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释义: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5、唐代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释义:笔直的竹子,不用把它栽来做声音优美如凤鸣的笛子,它也不需要用来做钓鱼竿。只要看到在那冬日严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之后,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去看,白茫茫中仅有的绿意,别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调。

一、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二、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三、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四、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五、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六、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七、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八、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九、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十、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十一、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十二、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十三、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十四、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十五、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十六、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十七、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十八、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十九、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二十、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二十一、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二十二、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二十三、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二十四、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二十五、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古往今来,不仅普通人喜欢竹子,更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青睐竹子,赞赏竹子。他们或以竹作画吟诗,感赋情怀;或赞赏竹子的品格和精神,以作自喻,以作自勉。在我国,竹子与人们有着不解之缘。人们爱竹、画竹、吟竹、赞竹,不仅仅是因为它“绿竹青青”、“郁郁葱葱 ”,可供观赏,使人心旷神怡,更主要的似乎是在赞赏它的品格,推崇它的精神。古人曾把孤松、傲竹、腊梅称为“岁寒三友”,是蕴含着深刻道理的。人们把“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足见竹的高风亮节已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千百年来,竹子坚忍不拔、高风亮节、修直挺拔的形象,高雅清幽、蓬勃洒脱的品格让历代文人墨客不知倾注了多少情感。

咏竹名句赏析

1“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2.床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柱长相离。

谢脁的诗绘影绘形,将一个虚拟的竹子的意象活灵活现地用语言表达了出来。

3.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南北朝时梁代诗人刘孝先的《咏竹》诗高度赞美了竹子的高洁清雅、耿介不随的品质。诗人以百寻之竹为题咏对象,借物言志,寄托遥深,咏物而不滞于物,算是咏物诗中的上乘之作。此诗紧扣竹的特征,而又不刻意求其形似,既有题中之精蕴,更有题外的远致。

4.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以欣喜的心情,细腻地描绘对竹的喜好,歌颂春天的新竹,出土不久“半含箨”,新梢刚刚过墙,是嫩竹。和风细雨中,新竹摇曳生姿,怎能不让杜甫情不自禁生出怜爱之心?

5.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
此诗热情赞美了竹子迎风傲雪、卓然不群的品行。

6.唐朝诗人许浑的《秋日白沙馆对竹》:“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借竹抒怀,极力赞美竹子的青翠傲雪的品格。

7.唐人郑谷的《咏竹》诗句:“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更是对青青翠竹极尽赞美之情。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赞美竹子的诗歌或散文
答:1、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翻译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3、表达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求中国古代有关竹子的诗词
答:依然犹卉植,所具独精神。和岂皆从俗,清非不近人。山家能有比,撕亦未全贫。水中居 王水绕柴门竹绕栏,归来寓居是盘恒。一溪沆瀣通元气,万个琅干耐岁寒。对景只求诗兴好,临流肯放酒杯干。衰迟幸入康庄境,任彼红尘蜀道难。斑竹诗 李淑媛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云深九嶷庙,日落...

描写竹子气节的诗句古诗
答:1. 关于竹子气节的诗句古诗 关于竹子气节的诗句古诗 1.请教10句关于描写竹子气节、品格、特点的诗句 1.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欲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 3.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 4.阶前老老苍苍竹,却...

寓意节节高升的竹子励志诗句
答: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其中描写竹子坚劲不折的精神。它深深地立在脚下的土地,不管风吹雨打,依然坚挺,这样的精神,是很多人的向往吧。4、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赞美竹子的顽强生命力的诗句。
答:留向纷纷雪里看”是赞美竹子的顽强生命力的诗句 【出处】《题李次云窗竹》——唐代: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译文】它不需要被做成用来吹奏的笙箫,也不需要截断做成钓鱼竿。只待冬天千花百草凋零后,在纷飞的大雪中去看那点点葱翠。

关于竹子不争不斗的诗句
答: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

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
答: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10、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拓展知识:竹为“四君子”之一,向来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古诗文当中也留下了大量咏竹的诗词。竹,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向来都是某种精神品格的象征。苏东坡曾作诗...

关于竹子的高洁品质的诗
答:1、赞美竹子的诗:竹石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出处: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3、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

关于竹子气节高尚的诗句
答:赏析:竹子生长在寒山孤峰之间,它们没有选择退缩或放弃,而是紧紧咬住青山,不松不弃。这种力量和决心使得竹子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并茁壮成长。这首诗所展现的竹子的气节,给人们带来了启示和鼓舞。在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时,应该像竹子一样坚定信念,保持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竹子的品质和精神诗句
答:竹子是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自然元素之一,其品质和精神在古代诗歌中也得到了广泛体现。就竹子的品质而言,它被誉为“清贵潇洒,高洁不凡”,具有坚韧挺拔、青翠欲滴、笔直无比的特点。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