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运动员怎么练抗击打能力

作者&投稿:乌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经常进行抗击能力的练习,能使骨骼变得粗壮、坚硬,抗击打能力是可以练出来的,那么拳击运动员怎么练抗击打能力呢?下面我为您介绍。

  拳击运动员怎么练抗击打能力

  一、抗击打训练的部位

  1、头颈部

  头部有丰富的神经组织及重要的感知器官,对人的正常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人体运动的“指挥中心”。在散打搏击中头部是重拳和高位腿法的主要攻击目标,当头部受到猛烈击打时,易引起暂时性意识和机能障碍,出现失衡、眩晕、昏迷、脑震荡等现象,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颈部由咽喉、颈动脉和颈锥等组成,是散打规则规定的禁击部位之一,但偶尔也会成为踢打的目标(绝大多数是非故意)和锁挟的主要部位(规则允许的)。当颈部受到强力击打或突然拧转时,易出现头部活动受限,脑部缺氧而休克,颈椎错位等。

  2、腰腹及肋部

  腰腹部是人体肾、胃、肝等内脏器官的所在地,腹腔神经丛和左、右迷走神经分布在这些内脏器官壁内和周围;肋部皮脂薄且肋骨细长而脆弱,是人体抗击打的薄弱环节。由于躯干体积大,灵活性较差,故意被击中。当该处受到猛击、顶撞、摔跌或挤压时,易出现剧痛、气闷、内脏器官损伤、肋骨骨折等现象。

  3、四肢

  拳谚“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是对人体四肢的攻防作用最生动形象的比喻。在散手搏击中,手臂用拍挡或抄抱对手的拳腿踢打时要承受巨大的打击力量,踝部和小腿胫骨在相互踢击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对手身体较硬部位发生碰撞;而大腿外侧则是凶狠的侧弹腿时常“光顾”的部位之一。

  二、抗击打能力训练的方法

  1、头颈抗击打能力训练的方法,面部抗击打适应训练:

  双手搓搓脸、鼻、耳、眉骨,接着用拳轻击该部。

  同伴戴上拳套由轻至重从正、侧面进行击打,被击中瞬间紧扣牙齿。

  头撞沙袋,初练者可以带护头,用头轻叩、顶、撞静止的沙袋。

  2、颈部抗拒训练:

  双手掌根撑住下颌,发力上托,同时颈部发力下压抗拒,至疲劳后放松。

  双手十指交错置于脑后,向前下方发力下拉,同时颈部发力后顶抗拒,至疲劳后放松。

  仰卧垫上,头和双脚着地,向上挺髋成“桥”状,使压力集中于颈部,做前后来回移动和左右翻转身体运动,至疲劳后放松。

  将头罩固定于头部,(头罩顶部有一绳索,另一端通过滑轮与重物连接)头颈做下勾——上抬,左右侧屈运动,肩部保持不动,至疲劳为止。

  3、前庭、迷路位觉感受器稳定性训练:

  头部先做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极限屈伸,再做前后,左右来回快速摆动和绕环运动,肩部保持不动。

  连续做前后滚翻、左右侧翻直体后滚翻等翻转性练习。

  闭眼、蒙眼、黑屋等手段进行各种动作技术训练,使在视觉定位功能暂时消失时仍可迅速恢复正常体位。

  4、腰腹及肋部抗击打能力训练方法

  拍打、踢打训练:

  用掌或拳轻至重拍击自己的腰部及肋部。

  直立抬肩暴露腰部及肋部位,由同伴用拳,腿由轻至重进行踢打,被击中瞬间紧张憋气,并微启声门作短促有力的“嗨”声呼气。

  练习方法同上,以木板代替拳,腿进行拍打练习。(木板长2500px宽250px厚50px)实心球砸击训练:仰卧垫上,双手置于脑后,由同伴双手持实心球由轻至重砸击其腹部,练习者憋气收腹,并微启声门作短促有力的“嗨”声呼气。

  摔跌训练:

  在垫上做原地前后做摔跌练习,触地瞬间全身肌肉紧张,以臂或肩背先着地。

  跃起做上述摔跌练习。

  5、四肢抗击打能力训练方法

  靠臂训练,与同伴面对面站立,双方同时向左转体带动右臂前摆磕碰于腹前,然后向右转体磕碰左臂,交替进行,碰撞时前臂紧张;棒击训练,练习者手持一根小木棒(长1000px,直径125px),敲击另一侧手臂、小腿胫骨、大腿外侧,力量由轻至重;木桩训练,练习者立于木桩前(高5000px直径500px),以掌、前臂、足拍掌或踢击,力量由小到大。

  三、心理抗击打承受能力训练

  1、自虐训练法

  通过极限强度的训练来磨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通过拉韧带(达到最大极限),击打硬物来增强运动员忍受痛苦的能力,克服对比赛的惧怕。

  2、实战比赛法

  选择实力比自己强的选手进行实战练习,或选择某一项技术强于本方运动员的选手进行条件实战,如选择摔法好的运动员进行实战时可以限制不准用拳击法;选择腿法好的运动员进行实战时可以限制不准用摔法;选择拳法好、拳重的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可以限制不准用腿法。通过这些实战来培养运动员的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勇往直前的顽强作风。再者,通过多参加比赛,培养运动员不怕击打的个性心理。

  3、精神激励法

  通过激励法、煽动性的语言来引导运动员进行自我磨练,勇敢顽强的个性,也可以通过观看鼓舞斗志、宣扬拼搏、竞争精神的电影、电视(如《洛奇》)来教育、感化运动员,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坚忍不拔的个性,消除对比赛的恐惧心理。长精神调节法:采用精神调解及心理放松等方法,使运动员在承受较多击打的训练及比赛后,消除对比赛的恐惧、厌倦心理和被打击产生的心理障碍。

  4、表象训练法

  使其增加被打击后的心理状态,如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影视或小说中的英雄,坚毅勇敢、顽强不屈,被击倒后又顽强的站起来,并且以一种打不倒对方不罢休的气势与其继续战斗。

  初学拳击有什么禁忌

  1、不放松

  拳击是一项对抗激烈的运动,对体力的要求相当高。然而,是否体力越好就一定会取胜呢?未必,拳击是一项技巧性很高的技术。首先,合理的运用体力是取胜的关键一环,如一味猛打猛冲,不讲战略,单凭良好的体力和速度来取胜,那很容易上对方消耗战的圈套。

  为了从始至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应当学会放松,而且从预备姿势就应放松,只有放松了,动作才会灵活,速度才会快。在放松状态下出拳,才能成分发挥肌肉收缩的力量,才能产生强大的富有弹性的迅猛的爆发力。如果在肌肉紧张的状态下出拳,速度就会变慢,不能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对方也易发现你的攻击路线,出拳应当在放松的状态下以最快速度出击,在接触到目标的一瞬间才突然握拳用力,这就是说,只要放松才有速度,才有爆发力,才能持久。

  2、闭眼

  在防守时,一但到对方进攻,不是冷静的观察判断,而是闭起眼来低头躲避,这样就很难找到反击的时机,不能有效的防守,也不能有效的去反击,这样就只有挨打的份了。正确的方法是冷眼细瞧,瞄准时机,快速进入反击状态,这时心里不能有丝毫的畏缩,但也不能莽撞,冷静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是把握战机的根本。

  3、只攻不守

  有些练习者不注意防守技术的训练,只会功,不会守,这是很不对的。因为在对抗中,对方是一个活的人,他会反击,会看出你的弱点,也会引诱你消耗体力。拳击的高度技巧性可以主要体现在防守与防守反击上。初学者先学好防守,防守是进攻的基础与出发点。有巧妙的防守,也有莫测的进攻,才是优秀拳手应具备的缺一不可的两大技术要素。最吸引人的技巧莫过于巧妙防守后的漂亮一击,这才能体现拳击的艺术性。

  4、消极防守

  还有一些初学者一见对方进攻,就远远避开,躲避是必要的,但一味躲避,远远的躲避却是消极的,你躲的远对方当然打不到你,而你也打不到对方。这样无助于技术的提高,就不能培养出你无谓的气概与精神。应明确退是为了进,是为了寻找战机,创造攻击机会。

  5、步法呆滞

  拳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运动员铃声一响就冲上前胶在一起,打的难解难分,弄的两败具伤,或者体力优者胜,这种硬拼到底的打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提倡战略战术,想移动就移动,战术才会多变。移动可以避开对方的攻击,可以寻找时机,你打出一拳,本可以击中对方,但由于没有向前,或右移动一点,而失去了战机,这就是长说的脚慢手不快,手短进步短之根本原因。另一种情况就是,脚已跨出去了,落地了,拳才出去,这样就会暴露你的攻击意图。

  6、防守动作幅度过大

  初习者一见对方攻击由于紧张、往往害怕,格不开对方的攻击,而用力大幅度去拨,这样只是白费力气,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需格挡身体切线之外,擦身而过最好,若遇力大的攻击,不应单靠手臂的格挡,而应与闪避,移动等身体步法巧妙的结合起来进行防守动作幅度尽量小些,这样,及能保存体力,又利于保持平衡。快速反应首先要看清对方的攻击路线和动作,对时间的与空间的判断要准确,不要惊慌失措。当然,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逐步掌握。在

  7、过多的动

  灵活多变的步法移动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无目的的移动,会无谓的耗费体力。移动应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防守或抢攻,不要盲目乱动,应多观察,以静制动,争取休息与放松的机会,这样才能持久。移动应以滑动为主,脚低轻擦地面滑动,不应跳动,如果在移动中,脚离地跳起很明显。重心起伏大,即影响速度,又易疲劳。移动是应用前脚掌,如全部着地移动,则步法沉重,即费力有不快。

  8、身不活

  有些拳手在训练中,腰部转动过于死板,没有配合手腿的动作,正确的出拳应是力从脚起,依靠蹬地转腰的力量,把拳击出,而不是单凭手臂的力量出拳。腰是轴,身法的关键在于腰,身法的灵活闪转吞吐在于防守与进攻中都有重要意义。大

  9、暴露部位大

  有的在双方接触前尚能保持正确的预备姿势,可一接触一紧张就不步法凌乱,如果把整个身体的正面暴露无余,这样就很容易挨打的。所以,在平时训练时,应多加注意。

  拳击运动后不能干什么

  1、不能立即休息

  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职

  2、不可马上洗浴

  剧烈运动后人体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如洗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a

  3、不应暴饮止渴

  剧烈运动后口渴时,有的人就暴饮凉开水或其他饮料,这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这样既降低胃液的杀菌作用,又妨碍对食物的消化。而喝水速度太快也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发生一时性紊乱,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胸闷腹胀等。)

  4、不宜大量吃糖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觉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为运动后多吃甜食有好处,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响体力的恢复。因此,剧烈运动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

  5、不能饮酒解乏



如何练习抗击打以及扫腿的问题[泰拳]
答:抗击打,你可以试着用圆木棍敲打自已身体的任何部位!先轻后重,循序渐进!肋骨练了没用,肋骨最好不要被别人打中,很痛的!劝你多练腹肌,200个仰卧起坐太少了!至少要做500左右!如果想提高效率,背后背个铁饼做200个仰卧起坐!也是先轻的铁饼在重的!腹肌强,打架才不吃亏,腹肌那里有好多内脏...

练拳击要怎样练抗击打练习?
答:两个方面.1练习,你和你的对练都带拳套,让他打你,你不还手,可以躲.练反映,还有就是你站在一点不动,他用你能承受的力量打你的头部,腹部开始时慢点打,随着时间,慢慢加力.2就是营养,也就是吃,多吃牛羊肉,少吃猪肉,多吃蔬菜水果,对身体的营养非常有帮助,营养上去了,体质也就上升,扛击打也就慢慢...

拳击运动员怎么练习脸部抗击打能力
答:平时专门用软棒敲击脸部,脸微肿胀再继续敲打。时间长了,脸部的抗击打能力也就强了。

武术中,抗击打是怎么练成的?都是什么原理?
答:就是通过不断的撞击,增加肌肉耐受力,提高钙元素的沉积。

拳击是如何训练力量的?
答:任何项目的力量训练都分为一般性力量训练专项力量训练。拳击也不例外。一般性力量训练:一般性力量训练是基础。拳击的一般性力量训练在全身的侧重点如下:1。下巴:是头部比较脆弱的部位,被直接击中基本可以宣告战斗结束。因此要增强肌肉,作为保护。2.颈部:为头部减震,增强头部抗击打能力。粗壮的颈部肌肉能...

练习拳击如何练习头部抗击能力???
答:首先要练一下颈部的肌肉..如爬在床上垫子上 用头部支地 前后左右的转动 在有就是每天带上拳套轻轻的击打下颚,因为下颌是最脆弱的部位受到打击以后马上就会休克,而且打实战时也要首紧下颌以防挨打

职业拳击中如何练习头部抗击打能力
答:是练 颈部力量 可以缓冲的 1000斤 过来只有 200斤的力量 用东西绑头上 多少重看自己的力量 一般20斤 最后50 也可以100哦 然后 低头 抬头 后仰 === 最后颈部 会变粗 别人就打不晕你了

练拳击如何训练抗打能力
答:不知道楼主是不是有系统学习,一般在系统学习中抗击打练习、步法练习、攻击、防御练习都是必须的。从头、两胸、腹、胯到腿的抗踢打练习都要做的。

臂长短身高矮的拳击手想要打赢同级别的对手,应该进行哪些训练?
答:刘易斯的身高1米96,臂展更是达到了2米13。很多时候在同等距,迈克泰森无法击中对手,对手却可以轻易的打中他,但在迈克泰森的巅峰时期,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战他,那时候的刘易斯还在做他的陪练,所以他对高个子拳击手有着一套独特的方法。首先就是把自己练得非常结实,扛打。通过麦克泰森的早期图片不难...

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答:4. 极限次数法在使用上较为罕见,它主要适用于特定情况下的腹肌、颈部和头部咀嚼肌训练,以增强身体的抗击打能力。然而,这种方法对身体的系统,如运动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有较大影响,通常仅在运动员寻求提升能力、升级别以及增大肌肉体积时使用。5. 速度力量练习是拳击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