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忧国思家——杜甫《登高》赏析

作者&投稿:钱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彩虹花晨读课第七节《登高》,在彩虹花导师时朝莉的带领下,我和学生们一起走进了这首杜甫的古诗,共同体会诗的韵味和思想感情!这首诗也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的重阳节!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杜甫作诗时已经五十六岁,是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这首诗被誉为“七律之冠”。

    此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表现感情,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着手,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归结到世事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忧伤时的情操,便沃然纸上。

                唐    杜甫

《登高》中杜甫登高抒怀伤时忧国之情
答: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

求《登高》(好像是杜甫写的)原文和翻译
答:——杜甫《登高》 《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杜甫登高中那两句表现了诗人远离故乡的深重忧愁和人生暮境的凄凉无奈...
答: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

登高 杜甫 古诗
答: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

《登高》杜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登高》中杜甫以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

杜甫忧国思家的诗句
答:1. 关于杜甫忧国的诗句 关于杜甫忧国的诗句 1.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20句,快 《春望》中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蜀相》中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高》中的: 无边落木萧...

杜甫的诗《登高》全诗是什么
答: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登高》 杜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味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

杜甫诗登高诗句鉴赏
答:——高适《宋中十首》 3、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 忧国忧民 抒情 秋天 唐诗三百首 写景 诗 场景 其他 情感 季节 景色...

《登高》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全诗如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