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民歌的文化遗产

作者&投稿:应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推荐几首藏族民歌~

《天路》《走进西藏》《阿依几几》《坐上火车去拉萨》
《青藏高原》

>
>
>
>
>
>
>
>
>
>
>
>
>
>
>
>
>
>
>
我想到的就这么多了````````

藏族民歌浩如烟海,丰富多彩,东西南北独具特色,风格各异。藏民族历史悠久,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音乐和优美动人的民间舞蹈,“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娱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无论是在劳动之余,节日、聚会之上,丰收之后,只要有一小块空地,或草坝上、或园林中、或打麦场上,到处可见男女老少同歌共舞的场面,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对爱情的追求。
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镇上唐乃合村农民达老,从小喜欢唱、跳,模仿力强,领悟力强,嗓音浑厚悠长,语言生动、优美,在前人的基础上,多年摸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藏区深受群众喜爱,是颇负盛名的艺人之一。唱腔气长,出声长,是后世的唱法所不能比拟的,民歌品种全。主要唱法有齐合勒、焦勒(以怀念亲人为唱词)、坎次儿(赞歌)、针勒(对唱的唱法)。
由于这些民间音乐的歌词和乐曲历史上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伴奏而传给后辈,所以搜集整理工作是很艰辛的。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渗透,年轻一代不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导致甘南民歌濒临失传的危机。
2014年,《甘南藏族民歌集》面世,该书以文字形式让藏族民歌得以留存,很多文化工作者60年深入草原深处搜集民谣682首,历时5年整理面世,结束了当地民歌口口相传的历史。
《甘南藏族民歌集》内容有“歌舞之乡”拉卜楞的酒曲、格尔(说唱)、情歌等,还有碌曲、玛曲草原文化的扎聂琴弹唱,以及卓尼的土族民歌和巴浪鼓舞曲调。此外,还有舟曲、迭部两地的多迪、央赛等舞曲。 从2005年开始,甘南州文化部门行动起来,积极寻找和搜集甘南民歌的资料。
历来由农牧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民歌赛歌会,此后由乡、村等基层政府牵头举办,文化部门对大赛中选拔出的有较高演唱水平、对民歌艺术理解全面的歌手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选送到州上参加州级、省级的赛事,并逐步完善各类原始资料。甘南全州共搜集整理民歌1054首,其中绝大部分是藏族民歌。还有藏、汉、土、回等民族的戏曲、说唱、小调、舞曲、藏剧唱段、《格萨尔王传》中各种人物唱腔及劳动歌曲和宗教音乐等。此外还有英雄史诗、白嘎尔、相声等说唱艺术。编辑录制有《锅庄舞曲精选》、《甘南藏族舞曲》、《甘南藏族民歌》、《甘南藏族轻音乐》、《举杯在香巴拉》等磁带;整理出版有《藏族民歌选》、《藏族民间歌曲选》、《藏族拉伊选》、《洮州花儿散论》等专集;拥有《甘南地区民间音乐简介》、《甘南州的民族民间乐器》、《拉卜楞寺佛殿音乐试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试探》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遗产级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序号:614
遗产编号:Ⅱ-115
项目名称:藏族民歌 (甘南藏族民歌)
申报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批准文号:国发〔2008〕19号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甘南藏族民歌是什么时候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答:甘南藏族民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国家级的崇高地位。该项目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编号为Ⅱ-115,标志着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项目名称为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反映了其地域特色和文化根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申报单位,积极...

甘南藏族民歌传承现状如何?
答:在藏族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民歌如同瀚海,各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藏族人民将歌与舞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即“歌必舞”、“舞必歌”。这种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劳动间隙、节日聚会、丰收庆祝等场合,男女老少齐聚一堂,通过歌舞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

甘南藏族民歌的搜集与保护措施成效如何?
答:此外,甘南州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包括《甘南地区民间音乐简介》、《甘南州的民族民间乐器》等,深入探讨了拉卜楞寺佛殿音乐,如《拉卜楞寺佛殿音乐试析》和《拉卜楞寺佛殿音乐试探》等,这些都是对甘南藏族民歌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南藏族民歌在缺乏文字传承的情况下是如何发展的?
答:据专家推测,早在西藏文字出现之前,甘南的民歌作为口头文学已经深入人心,并广泛流传。随着藏文的产生和发展,民歌不仅推动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也因其艺术价值被文人青睐,丰富了文化内涵。从现存的藏文文献中可见,古代藏族人民常用民歌作为日常交流的载体。甘南藏族民歌的独特魅力源自于其深厚的口头传承。

甘南藏族民歌的介绍
答:甘南民歌感情充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一般无变化,原生态的藏族民歌无音乐伴奏。藏族民歌的歌词既有旧传又有新编,常常以旧调填新词来演唱,歌词内容神化色彩甚浓。2008年,甘南藏族民歌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4年,《甘南藏族民歌集》面世,旨在以文字存留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
答: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 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 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12、13世纪前后,即出 现了论述藏族民族音乐的专著,如萨迦班达智·贡格坚 赞的《论西藏音乐》等。寺庙中至今保存并使用藏族的 古老图形乐谱——央移谱。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 种多样,...

甘肃省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那些
答: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甘肃省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甘南藏戏和甘肃花儿。在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中,包括以下条目:一、民间文学(共计7项)1. 天祝土族《格萨尔》2. 陇东红色歌谣 3. 肃南裕固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4. 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5. 保安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6. 河西宝卷 7. ...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祝土族《格萨尔》,陇东红色歌谣,肃南裕固族口头文学与语言,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保安族口头文学与语言,河西宝卷(武威宝卷张掖宝卷酒泉宝卷),东乡族小经文与民间叙事长诗,敦煌艺术,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新城花儿会张家川花儿会),佛宫音乐"道得尔",清水...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 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 甘肃甘南 甘肃花儿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类—— 第一批扩展项目: 13 Ⅰ-13 宝卷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第二批: 555 Ⅰ-68 米拉尕黑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 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类—— 第...

甘肃省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格萨(斯)尔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地区的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也是甘肃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格萨(斯)尔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2、甘南藏戏 甘南藏戏,亦称拉卜楞藏戏、安多藏戏、“南木特尔”藏戏,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