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劳动人物

作者&投稿:彘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各年代劳模的代表人物~

1、王进喜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祖籍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焦家村),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石油工人。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2、时传祥
时传祥(1915年1月1日—1975年5月19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起了掏粪工。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

3、张秉贵
张秉贵(1918年-1987年9月18日),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以传承和发扬他的“一团火”精神。
4、李素丽
1992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199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售票员”称号;1994年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1996年后先后荣获“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职业道德标兵”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李素丽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5、傅光明
傅光明,男,汉族,1953年10月2日出生,江西省资溪县人,中共党员,中学文化。
高级经济师,圣农创始人、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福建省工商联副会长,南平市工商联会长,南平市慈善总会会长、福建省畜牧协会理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全国优秀企业家,CCTV2007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全国优秀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突出贡献者。

每一年都会评论出,五一劳动模范人物并授以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作为一项对全国劳动者进行褒奖的活动,其评选对象理当是所有为国家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者,其中也包括私营企业的劳动者。在你的印象中你记得哪些五一劳动模范人物?今天小编给大家充充电! 1、50年代劳模代表——“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2、甘当人民勤务员的掏粪工人——时传祥 时传祥,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山东省齐河人,中共党员,曾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50年代到70年代的劳模代表——张秉贵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在这个年代中,能成为全国劳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1957年,“一抓准”张秉贵已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了,但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才是让他这一辈子感到最骄傲的事情。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排队,张师傅所在的糖果柜台也不例外。一次,有两个女顾客悄悄评价他 “服务态度还行,就是动作太慢”。于是,他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终于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 4、90年代的劳动模范:一心为乘客——李素丽 李素丽,北京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员,1998年到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 工作。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被广大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1、八旬“年轻”专家

天津大学余贻鑫教授,已经79岁高龄,谈起他的电网技术,依然精神矍铄口齿清楚。他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我国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

从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城市电网优化规划到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等等,余贻鑫教授在电力系统的研究中孜孜不倦、勇攀高峰,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学术成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1958年大学毕业时,我们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现在我早就实现了这一愿望。但我还年轻,我还要再为祖国健康工作20年。”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似乎永远有着使不完的劲头。

2、90后“小清新”

1992年出生的朱新丽,是这次受表彰年龄最小的劳模,名副其实的“小清新”。素净的脸庞、简单的穿搭……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工人朱新丽看上去依然像是个学校里的孩子,实际上,还有两个月,她就工作整整满6年了。在生产线上,她早已是一名“资格”很老的班长了。

她自述自己的工作目标很简单:让作业人员能够按标准作业,避免不合格产品的流出。但这背后,其实需要付出很多,严谨、毅力、勤劳……这些词用在这个90后姑娘身上,完全是她工作的现实写照。

朱新丽说,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她和生产线上的许多农民工兄弟姐妹一样,来到城市寻找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离开老家,可能不用这么辛苦,但在每天的工作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3、“焊”就航天梦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一个焊工的“传奇”高地无人占领,广为流传。

2006年,由16个国家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因为一个制造难题陷入了困境。一筹莫展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请来了一位航天“专家”,这位“专家”现场看了设计方案和零部组件后,第二天就提出了生产制造方案。两个月后,方案获得美国宇航局的认可。

这位“专家”就是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的高凤林。

火箭发动机螺旋管束式大喷管的焊接,在屈指可数的几个航天大国都是关键技术,也曾一度成为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瓶颈。焊接稍有不慎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高凤林“临危受命”,为了完成任务,他常常要保持一个焊接姿势,一焊就是1个小时。经过30个日夜的攻关,他完成了长达近千米的焊缝加工。

多年来,高凤林在长征五号大推力火箭、北斗导航、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任务中,不断攀登着“焊接高地”的一座座高峰。

4、敢下五洋“捉鳖”

7062米——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试的最大下潜深度,也是国际上同类作业载人潜水器下潜最深的纪录。创造这一纪录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正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震。

胡震是蛟龙号的副总设计师。他与团队成员一起,在没有母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的条件下,组织实施了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设计和检测试验工作;提出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集成技术方案、陆上及水池调试方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表明我国已掌握了深海载人潜水器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敢下五洋捉鳖。”现在,他又带领团队投入到新的研发中,担任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与蛟龙号相比,新的潜水器具有更好的作业性能、更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5、农民的“麦神”

头上顶着诸多光环的茹振钢还像往常一样,整天泡在田间地头,俨然一位种地的老农。“要让科技走向生产,并在生产中发挥引领作用。”他说。

茹振钢是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我小时候几乎没有吃过饱饭,让人民丰衣足食,是我梦寐以求的。”20多年中,茹振钢带领研究团队相继培育并推广“百农62”、“百农矮抗58”等一系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截至2014年夏收,“矮抗58”已连续六年成为全国主导小麦品种,累计种植2.3亿多亩,增产107.1亿公斤,被誉为“黄淮第一麦”。因此,他也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麦神”、“粮财神”。

杂交小麦一般可较目前常规品种增产15%~30%,是全面增强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如同我国的杂交水稻。茹振钢带领团队创育出低温敏感型雄性不育性转换系BNS,将实现小麦平均亩产提高200斤~400斤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盘点劳模群体之“最”



  一、劳动模范之出大力、流大汗

  1、掏粪工时传祥

  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人,中共党员,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的掏粪工人,曾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

  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高兴地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从此, 时传祥成为载誉全国的著名劳动模范。

  1966年国庆观礼,时传祥作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宴会上为其敬酒。“文化大革命”期间,时传祥惨遭迫害,被诬为“工贼” 。1971年被遣送回原籍。1973年8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将他接回北京,政治上予以平反,恢复名誉,生活上照顾安排。1975年5月1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0岁。

  去世之前他还反复叮嘱,让儿子继承父志,也当一名称职的环卫工人。

  2、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中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3、一抓准、一口清张秉贵

  50年代到70年代的劳模代表——张秉贵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在这个年代中,能成为全国劳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1957年,“一抓准”张秉贵已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了,但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才是让他这一辈子感到最骄傲的事情。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排队,张师傅所在的糖果柜台也不例外。一次,有两个女顾客悄悄评价他“服务态度还行,就是动作太慢”。于是,他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终于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

  4、向秀丽:一身正比泰山重

  “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这是林伯渠同志为纪念抢救国家财产而光荣牺牲的女共产党员向秀丽的题词。向秀丽虽然光荣牺牲了,但她给予人们的影响却一天天在扩大。2009年,向秀丽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5、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王崇伦,辽宁辽阳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中共党员。曾为鞍钢工人,后任鞍钢工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搞技术革新,研制了万能工具胎。在抗美援朝军品生产中做出重大贡献,他一年完成了四年的工作任务,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6、孟泰:工业战线的老英雄

  孟泰,原名孟瑞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8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7、李顺达: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劳模

  李顺达,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历任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书记。1951年9月,李顺达第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说:“你在太行山住,那个地方石厚土薄,你做出了成绩,我敬你一杯。”李顺达忙说:“我可担当不起,不是你,我们什么都干不成!”

  8、赵梦桃:纺织战线一面红旗

  赵梦桃,女,1935年出生,中共党员,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1956年和1959年全国劳动模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她为了帮助姐妹们共同完成生产任务,曾十多次将使用顺手的好车主动让给别人,自己克服困难开陈旧的“老车”,并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9、郭凤莲:从铁姑娘到董事长

  郭凤莲是传奇式人物,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李先念、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一提起“郭凤莲”三个字,人们即想到“铁姑娘”的称号。1964年,17岁的她担任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带领那些花季少女和男社员一同战天斗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

  二、劳动模范之平凡岗位放光芒

  1、劳动模范之:徐虎

  徐虎:19点钟的太阳

  凭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徐虎坚持13年每天7点下班,被称为“19点钟的太阳”。

  2、劳动模范之:李素丽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

  十几年如一日,李素丽被人们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3、劳动模范之:许振超

  当代工人的楷模

  30年来,许振超他坚守的这个普通的操作台上流泻出的,不是单调的音符,而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4、劳动模范之:张永江

  收垃圾的发明家

  到2002年为止,中国环卫科研发明成果最多的人,是一个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程度的清洁工人张永江。

  5、劳动模范之:邱娥国

  大爱无疆

  邱娥国以一脉真情暖一方人心,一腔忠诚保一方平安,一身正气创一方文明,把爱心奉献给了全社会。

  6、劳动模范之:斯霞

  教坛耕耘 童心母爱育新人

  斯霞老师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贡献卓著,再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三、劳动模范之新时代致富带头人

  1、劳动模范之:吴仁宝

  把事业写在华西村的土地上

  “没有老书记,就没有今天的华西村。”华西村民说。吴仁宝则说没有华西村,也没有今天的吴仁宝。

  2、劳动模范之:年广久

  谁也无法替代的个私经济标本人物

  在男人把持的财经界,在证券市场上,左小蕾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3、劳动模范之:马胜利

  企业承包第一人

  1984年,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日后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这一年。

  4、劳动模范之:鲁冠球

  中国最会赚钱的农民

  从铁匠铺掌柜到万向老总,从四千块创业到每年数百亿元营业额,鲁冠球被誉为民企老总中的“不倒翁”。

  5、劳动模范之:史来贺

  五十年红旗不倒

  他的名字在20世纪50年代响遍全国,史来贺将一个当初穷得叮当响的小村庄,建设成了“红色亿元村”。

  6、劳动模范之:焦裕禄

  穿越时代的人道主义

  焦裕禄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没有死,他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里!

  四、劳动模范之特殊领域作出特殊贡献

  1、王选:追寻激光的飞蛾

  王选,人们称他为“当代毕”,他说自己只不过是实现了人生众多梦想中的一个;大家奉他为一个企业的精神领袖,他却说自己不是企业家,只是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当他的名字几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他始终坚持的是,一个好的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详细]

  2、袁隆平:告别饥馑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近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有20%以上来自中国。这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被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所创造的这份科技成果,被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详细]

  3、吴文俊:英雄是落后的标志

  在老百姓眼里,获奖就和中彩票一样,值得羡慕的就是运气,但是对大科学家来讲,获奖其实是早已做足了功课。被誉为我国数学界的杰出代表与楷模的吴文俊认为“英雄是落后国家的产物,将来的数学,应该是走中国古代数学道路,而不是国际道路,这是一条总的趋势。”[详细]

  4、金怡濂:让中国“神威”扬威

  他推动并实现中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发展。他使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3000亿次以上。 朱镕基总理称赞他是“做大事的人”。…… 他,就是走上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领奖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详细]

  5、叶笃正:风起云飞展浩荡

  青山隐隐,霞光满天。新中国的气象科学发展史上,深深镌刻着一个大写的名字——叶笃正。这位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中国大气科学界及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哺育他的伟大国家和人民。[详细]

  6、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奠基人

  吴孟超是肝胆外科大师,有一双干净、修长的手。这双手的手掌并不大,掌心部分微微泛红。手指修长,每个指肚都饱满而匀称,透出健康的粉色,指甲契合着手指的边缘修剪得整整齐齐,没有分毫多余。 这就是被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称为“国宝”的手![详细]

  7、闵恩泽:催化人生

  傍晚时分,北京西北一隅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内,经常可以看到两位老人携手散步,林荫路上留下他们斜长的身影。这两位看起来很平凡的老人是我国著名石油化工专家、两院院士闵恩泽和他的夫人陆婉珍。眼前的闵恩泽满头华发、精神矍铄、乡音未改。[详细]

  8、徐光宪:一生稀土情

  80多年前的一个夏夜,一个孩子仰着头遥望着星空,好奇地向大人发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80多年后的一个初春,一位泰斗级科学家站在中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上,接受国家主席的颁奖。当年望星空的孩童,今天已是银发满头的“中国稀土之父”。他就是徐光宪院士。

      中国劳动人物的杰出代表数不胜数!



1、八旬“年轻”专家
天津大学余贻鑫教授,已经79岁高龄,谈起他的电网技术,依然精神矍铄口齿清楚。他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我国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
从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城市电网优化规划到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等等,余贻鑫教授在电力系统的研究中孜孜不倦、勇攀高峰,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学术成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1958年大学毕业时,我们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现在我早就实现了这一愿望。但我还年轻,我还要再为祖国健康工作20年。”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似乎永远有着使不完的劲头。
2、90后“小清新”
1992年出生的朱新丽,是这次受表彰年龄最小的劳模,名副其实的“小清新”。素净的脸庞、简单的穿搭……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工人朱新丽看上去依然像是个学校里的孩子,实际上,还有两个月,她就工作整整满6年了。在生产线上,她早已是一名“资格”很老的班长了。
她自述自己的工作目标很简单:让作业人员能够按标准作业,避免不合格产品的流出。但这背后,其实需要付出很多,严谨、毅力、勤劳……这些词用在这个90后姑娘身上,完全是她工作的现实写照。
朱新丽说,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她和生产线上的许多农民工兄弟姐妹一样,来到城市寻找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离开老家,可能不用这么辛苦,但在每天的工作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3、“焊”就航天梦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一个焊工的“传奇”高地无人占领,广为流传。
2006年,由16个国家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因为一个制造难题陷入了困境。一筹莫展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请来了一位航天“专家”,这位“专家”现场看了设计方案和零部组件后,第二天就提出了生产制造方案。两个月后,方案获得美国宇航局的认可。
这位“专家”就是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的高凤林。
火箭发动机螺旋管束式大喷管的焊接,在屈指可数的几个航天大国都是关键技术,也曾一度成为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瓶颈。焊接稍有不慎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高凤林“临危受命”,为了完成任务,他常常要保持一个焊接姿势,一焊就是1个小时。经过30个日夜的攻关,他完成了长达近千米的焊缝加工。
多年来,高凤林在长征五号大推力火箭、北斗导航、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任务中,不断攀登着“焊接高地”的一座座高峰。

时传祥,王进喜等等

我听说过的,

焦裕禄、王进喜……

靠劳动成功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答:“我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作为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靠劳动一步步走到今天。”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工艺员刘军在参加完劳模表彰大会后说。十几年时间,从农民工到多项国家专利拥有者,刘军用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河北张家口小伙子刘军从小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从...

中国十大劳动模范人物事迹
答:中国十大劳模人物及其事迹如下:1. 李四光:李四光(1889-1971)是湖北黄冈人,新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家。他创立了“李四光地质学说”,为中国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奠定了基础。2. 时传祥:时传祥(1915-1975)来自山东齐河县,是新中国第一位掏粪工。他在北京城郊从事掏粪工作二十载,为改善...

2023年全国十大劳模有谁?
答:朱彦夫先后经历47次手术后,被截去四肢,没了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5、顾诵芬 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

中国十大劳模人物
答:中国十大劳模人物:1. 孟泰:鞍钢的一面旗帜 2. 王进喜:铁人 3. 邓稼先:两弹元勋 4. 孔繁森:一心为民的领导干部 5. 郭永怀:两弹一星元勋 6. 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7.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科协之父 8. 许振超:金牌工人 9.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0. 于海滨:海上猛虎艇的灵魂 ...

有关劳动的名人故事50字
答:有关劳动的名人故事50字,劳动大家都是觉得很累的,原来劳动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恐怖,劳动劳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劳动其实也是一件挺有乐趣的事。下面看看有关劳动的名人故事50字。 有关劳动的名人故事50字1 1、毛泽东学打草鞋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由于国民(min)党反动派的封锁...

工匠精神10大典型人物
答:工匠精神10大典型人物是:高凤林、孟剑锋、顾秋亮、胡胜、崔蕴、刘伯明、李凯军、周皓、竺士杰、郑春辉。1、高凤林: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2、孟剑锋: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

全国劳动模范都有谁
答: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排队,张师傅所在的糖果柜台也不例外。一次,有两个女顾客悄悄评价他“服务态度还行,就是动作太慢”。于是,他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终于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3、“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

劳动模范人物有哪些?
答:劳动模范人物:1、申纪兰(1929年12月29日至2020年6月28日),女,汉族,出生于山西省平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2、陈济生,女,蒙古族,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

劳动模范人物有哪些?
答:北京首汽集团第三营运分公司车队司机。于凯1984年从部队复员分配到首汽,20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没有发生过服务投诉,累计行车100多万公里。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5、莫振高:莫振高(1957年--2015年),男,...

全国十大劳动模范
答:全国十大劳动模范包括李素丽、张秉贵、“铁人”王进喜、梁振法、莫振高、陈贝儿、张顺东和李国秀夫妇、苏炳添、朱彦夫以及顾诵芬。以下是每位模范的简介:1. 李素丽:李素丽是北京市人,自1981年起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担任售票员,并于1998年转到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