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蜕变是历史的必然吗?

作者&投稿:学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元璋蜕变是历史的必然性吗?为什么?~

  在他只有吃了这顿没有下顿时候,他一定会考虑怎么先吃饱肚子。当他有了自己一片小天地,他就要去打陈友谅 张士诚,来保护和扩大自己的天地,当天地够大了 ,他就和元朝开始正面对敌了。当他打败元朝,他就要考虑怎么坐稳天下,于是,就有了屠戮功臣这一幕。套用一句老话,人都是逼出来的。。。朱重八也不例外,环境造就人。
  建国之后的各项制度

  我们来分析下他当权后的两项措施就看出来了。

  (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由隋朝开始,到明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内容上只考四书五经,形式上必须用八股文。从此明朝和清朝550多年的时间,中国人的头脑被凝固在四书五经当中: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不死则为不忠;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不亡则为不孝;不忠不孝就叫无君无父,无君无父就是禽兽,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之。朱元璋在精神上把中国人民装进了笼子里,充分显示了朱元璋的控制欲和权力欲。

  (二)渴望权力,制造了空前集中的皇权

  朱元璋从来不是农民的总代表,同时也不是地主阶级总代表。要说代表,他只代表皇权,代表朱家王朝和朱氏家族,他殚精竭虑所要维护和捍卫的,只能是朱家王朝和朱氏家族的利益。
  1、空前绝后的皇权集中。

  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其设置体现了政治学上一个深刻的理论---分权制衡理论,也是皇权的无限扩大性与皇帝精力有限性这一矛盾导致的必然结果,主要负责处理各种政务,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明朝起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置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以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权倾一时的宰相胡惟庸,并借此下令取消中书省,,废除丞相官职。又提高中书省属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使六部分理朝政,六部的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把明初统辖全国军队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各地的军队,而军队的调遣则由兵部负责。形成了都督府有兵,但不能指挥;兵部能调遣,而手里却无兵,彼此互相牵制的局面。这样全国的军权也完全集中到朱元璋一人手里。

  明太祖朱元璋通过改变中央行政、军事机构体制的办法,“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开了我国历史上皇帝独揽大权的先河,将封建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高峰。以后的专制皇权再也无法推进。

  皇权空前集中后,朱元璋为自己赢得了“劳模”的美誉,下面,来看一些数字。1384年(洪武十七年)9月14日—21日,八天的时间,他收到1666见公文,合计3391件事,平均每天要看200份文件,处理400件事情。

  2、锦衣卫制度

  大家如果看过电影《龙门客栈》,都应该对锦衣卫有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朱元璋搞特务统治是最突出的。锦衣卫就是明朝的特务,被称为明朝特产,就在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西南角,现在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华新闻报社”。而现在西郊民巷东边南北走向的这条街道,当年就叫“锦衣卫后街”。

  (1)锦衣卫的由来

  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皇帝的侍卫机构,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为了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太祖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明洪武二年(1369)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可以说,“锦衣卫”的设立是朱元璋长久思虑现实的必然结果,他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狱,假借了若干由头,连杀带整,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差不多灭了个干干净净。这类案子,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如果交给朝官们按法办理,就有可能旷日持久,甚至定不了案。所以就把这些案子交给锦衣卫办理。

  (2)锦衣卫的三大职能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明史·职官五》说:“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

  ①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只负责在殿中侍立,传递皇帝的命令,兼做保卫工作。

  ②“巡查缉捕”,则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也是它为什么能为人们牢牢记住的原因。

  朱元璋由于其出身的特殊性,对皇权的维护,以及对官吏的清廉要求有其他朝代所没有的高度要求。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无限度的扩大了。一般来讲,锦衣卫的工作只限于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但适逢野心大、心肠狠的指挥使掌权,就会利用职务之便不遗余力地制造事端,既可以打击异己,也可以作为自己升迁的资本。如成祖时的纪纲、英宗时的逯杲、武宗时的钱宁等,在他们掌权时,各种各样无辜的人们被关押,死于锦衣卫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更是不计其数。这种恐怖的氛围,与唐武则天时期的短期出现不同,终明一朝几乎是绵绵不绝,这种无节制的滥捕极大地影响了皇帝与官僚机构之间的关系,使百官、民众、军队与皇帝离心离德。

  ③锦衣卫另一项著名的职能就是“执掌廷杖”。廷杖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的一项酷刑,始自明朝。《明史·刑法志》称之为:“明之自创,不衷古制”。一语道破了贯穿明皇朝的特别专制的酷政性质。一旦哪位倒霉官员触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至行刑地点午门。在那里,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一左一右早已严阵以待。受刑者裹在一个大布里,随着一声“打”字,棍棒就如雨点般落在他的大腿和屁股上。行刑者为锦衣卫校尉,他们都受过严格训练,技艺纯熟,能够准确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来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这两人两脚象八字形张开,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条活命;反之,如果脚尖向内靠拢,则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杖完之后,还要提起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摔下,此时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条命。廷杖之刑对士大夫的肉体和心灵都是极大的损害,但明朝的皇帝却乐此不疲,锦衣卫将校对它也是情有独钟。

  (3)名副其实的酷政

  明太祖的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幽絷惨酷,害无甚于此者,太祖时,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明史·刑法志》说:“胡惟庸、蓝玉两(大臣)案,株连且四万(人)。”足见其酷烈程度。

  (4)评价

  朱元璋目的是利用特务网在大臣中构成一种威慑力量,使他们不敢背着他干有损于皇权的事。要组织这样的力量、机构,进行全国规模的调查、登记、发引、盘诘工作,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准备周密的计划,以及必须的监督工作。差不多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斗争,朱元璋和他的助手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自己的统治机构,威慑力量,逐渐发展、巩固,使之比前代更为完善。

  纵观有明一朝的锦衣卫,既出过袁彬、牟斌这样比较正直的指挥使,也出过马顺,纪纲一类的走狗,酷吏。既有过对万历中日战争中出色的情报战,及其对蒙古贵族策反等表现,也有过依附东厂,妄杀忠臣的卑劣行径。但总的来说,其职能主要还是为明朝皇帝监视,正面作用是制裁士大夫阶层的腐败行为和预防可能的叛乱,同时负担相当部分国防及情报工作。明朝的皇帝有了锦衣卫这样高效率的工具,监督士大夫阶层,文武官员的犯罪行径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也使得不法之人及文官集团更加忌惮。有明一代的锦衣卫,基本是文官,宦官两大同治集团的政治斗争工具,主要作用总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

  尽管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也有相当的负面影响。

  3、反腐败和明朝的监察制度

  为了巩固政权、循正吏治,朱元璋采取“以猛治国”的方针,来加强中央集权。他是中国历史上反腐败最厉害的皇帝,他出身低微,父母由于赈灾粮被贪污饿死,他梦想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他多次告诫属下:“天下新定,百姓财力困乏,犹如刚会飞的鸟,刚栽上的树,万不可拔羽毛,动树根。只有廉吏才能严格约束自己,爱护百姓。贪吏则必然肥己害民,请你们引以为戒。”他认为“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把铲除贪官污吏视为善政的基础。

  朱元璋痛斥贪官是“害民之奸,甚如虎狼。”《明史》载,太祖曰:“吾刑乱世,必用重典。”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在县衙设立土地祠,将贪官剥皮,做成稻草人,挂于公座之旁。此外,他还发明了抽肠、凌迟、挖膝盖等酷刑。

  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朱元璋也做得颇有成效。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立了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将纪检、组织、公安、司法职能集于一身。其级别为正二品衙门,与六部尚书衙门品秩相齐。另外,朱元璋还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和六科给事中的组织机构。分别负责到各地考察和监督中央六部的活动。这些监察官们都被朱元璋赋予了极大权力,有事可以直陈天子。

  按上述方式建立起来的监察制度,非常严密,可以说在各级政权机构上罩上了一层浓密的大网,对打击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明代监察制度之完备,人员之庞大,权力之威重,作用之巨大,超过历朝历代,堪称中国历史之最。

  但是,洪武年间的贪污者却很多,除贪官个人原因外,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也是原因之一,明朝的官员如果仅靠俸禄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能够平安下班回家就值得欢庆,人心惶惶。这也告诉我们,物极必反是真理,单一的力量永远不可能成功,仅靠刑法不可能肃清贪官,所以,我们现在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强调齐抓共管。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明朝的“水”就是杀毒剂太多,“鱼”死伤过多,出现了戴死罪、徒留罪办事制度。

  然而,以上分析的只是表面原因,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专制社会,实行的是人治。一切都必须围绕巩固皇权而设定,对于监察制度也是如此。明代监察制度所赋予监察官的职责,只是一个“弹劾权”,并不能直接对贪官污吏进行处理。最高的决定权操纵在皇帝的手中,如何惩治贪官污吏并不取决于腐败分子罪行的大小、危害的程度,而是取决于皇帝的好恶和喜怒,取决于他个人的利害得失,甚至取决于皇帝的贤明与昏庸、个人品质与才干。监察官们如果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特权集团的疯狂抵抗,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的下场。从对奸臣严嵩的弹劾来看,就充分暴露了监察制度的这种缺陷。

  4、明初的法制建设---《大诰》

  “大诰”的名称,出于《尚书》的大诰篇,是记叙周公东征殷遗民时,对臣民的训诫。“大诰”二字,即“陈大道以诰天下”之意。朱元璋颁行“大诰”的目的,是仿效周公以“当世事”警诫臣民,永以为训,也是为了用峻令防范和镇压人民的反抗。

  《明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指导编纂的一部严刑惩治吏民的特别刑法,亦称《御制大诰》。该法具有和国家法典《大明律》相同的法律效力,全书分四编,洪武十八年(1385)至二十年先后纂成。计有《大诰》74条,《大诰续编》87条,《大诰三编》43条,《大诰武臣》32条。四编合计236 条。各编首载御制序言,《大诰》、《大诰续编》后有翰林学士刘三吾撰写的跋文。一度被要求"一切官民诸邑人等,户户有此一本",并在司法审判中作为重要依据,甚至其内容被列入科举考试的御制圣书。

  在四编“大诰”中,包含有三方面的内容:①摘录洪武年间的刑事案例,特别是洪武十七年至十九年朱元璋对臣民法外用刑的案例,用以“警省顽”。②结合陈述案件或另列专条颁布了一些新的重刑法令,用以严密法网。③在不少条目中,掺杂有明太祖对吏、民的大量“训导”,表达了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思想和主张。这种以诏令形式颁发的,由案例、峻令、训导三方面内容组成的法规文献,其中刑事案例是主要部分。

  该大诰的问世,是明初重典治国思想推行至极端的具体体现。朱元璋认为元朝失败的原因是朝廷暗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因此主张以猛治国,刑用重典。洪武初,他进行了一系列立法,以严法重刑绳诸吏民。如洪武四年立法,凡官吏犯赃罪不赦;洪武五至六年连发铁榜,申诫公侯。十三年治胡党,十五年空印案发,十八年郭桓案发,十九年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几案杀戮官吏近10万人。对于人民反抗朝廷的所谓“贼盗”罪,捕后必处极刑。从洪武十八年起,他亲自“采辑官民过犯,条为大诰”,颁行天下。

  与明律及历代封建王朝法规相比,“大诰”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列举种种以酷刑惩治吏民的案例,公开肯定律外用刑的必要性、合理性。“大诰”总共罗列族诛、凌迟、枭首案例几千件,斩首、弃市以下罪案例万余种,其中酷刑种类有族诛、凌迟、枭首、斩、死罪、墨面文身、挑筋去指、挑筋去膝盖、断手、斩趾、刖足、枷令、常号枷令、枷项游历、重刑迁、充军等几十种。②同一犯罪,“大诰”较明律大大加重,其中不少依明律只应处笞、杖的,“大诰”却加重为死刑。③设置了不少为明律所没有的禁令和罪名,著名的有“禁游食”、“市民不许为吏卒”、“严禁官吏下乡”、“民拿害民官吏”、“寰中士夫不为君用”等。④强调重典治吏。“大诰”的打击矛头总的说来是针对全体吏民,但侧重点是惩治贪官污吏,其条目80%以上是属于治吏的。

  明太祖原想通过颁行“大诰”峻令,使臣民知畏而不敢轻犯,但实际上并未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封建制度下寻求加强吏治是存在结构性困难的,这点连朱元璋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其诰一出”,“恶人以为不然,仍蹈前非”,“犯若寻常”(《御制大诰三编》序)。由于“大诰”倡导的是“对人极度蔑视”的封建强权主义和无节制的滥杀政策,就理所当然地受到人民的反对。

  5、仇富反害民

  ①朱元璋的仇富心理

  这首先是和他的出身有关,他自幼就生长在贫困家庭,从小就饱受富人的欺压,后来跑出去造反,也是因为没有饭吃,当了皇帝以后,他认为老百姓只要有吃有穿,冬天里有炉火烤,就是小康生活了,钱多了反而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他的统治地位,动摇他的皇帝宝座,所以,他眼里容不得富人,必除之而后快。

  ②主要压制方法

  朱元璋对富人的压制,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强制性移民;二是罗织罪名。明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就下令大批苏州富民迁徙至朱元璋的老家凤阳。这种强制性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运用法律打击大户更是不遗余力。富豪们稍不小心,就会招致横祸。常常是一人获罪,合家遭殃,而一旦罪名成立,其财物田产则都将充公。洪武朝发生了许多大案,在这些大案中,有许多豪强势家受到牵连。史籍上说:在朱元璋的打击下,三吴地区“豪民巨族,铲削殆尽”,“一时富室或徙或死,声销影灭,荡然无存”。

  朱元璋抑制富人的方略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继承了传统的“治国智慧”。比如强迫移民,就是秦始皇、汉高祖均曾用过的老谱。他们都一致认为,富夺其基,人夺其势。这样连根拔掉,将其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壤中,就会使异己者失去经济和社会支柱。

  ③朱元璋仇富的积极作用

  朱元璋的“仇富”不仅有利于其对臣民加强控制,而且可以获得经济上的丰厚收益。富人财产充公,数字庞大,由于大批地主的私田被没收,明初江南官田数量激增,明政府的田赋收入也得以大量增加。

  ④朱元璋的仇富与百姓利益

  从另一方面来看,朱元璋的“仇富”对一般百姓是不是充分利好呢?在传统生产方式里,当然不乏土豪劣绅,农民租种地主的田,也不可避免要遭受盘剥。可是当这些田回到官府手中,农民还是要种,只不过是过去从地主那儿租种,现在变成了从官府那儿租种而已。并且依然要为租田上交赋税,而官田的赋税比民田还要高数倍。农民遭受盘剥的程度不但没有减轻,相反还加重了。农民过去租种地主私田,地主很多,选择余地大,而现在随着官田数量的增加,基本就只剩下官田可租,不租就没有饭吃。最终造成了王朝后期的失去土地的流民激增,埋下了其统治王朝崩溃的种子。

  对朱元璋的评价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5月闰五月卒,葬南京孝陵,在位31年,终年71岁。

  1、三个首创

  ①首创公开的特务机关。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善使用特务的帝王,他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公开的特务机关——“锦衣卫”,豢养大批特务,称为“检校”,四处观察臣下的活动,从事镇压“不轨”、“妖言”的勾当。

  ②首创世界最周密的户口制度。朱元璋建立了中国古代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周密的户口制度。朱元璋规定,户口本上要详细写家庭人口的姓名、职业、年龄以及田产等基本信息。每家每户微小的变化,都细致地表现在户口本上,人民受到极端手段的控制。

  ③首次发明“介绍信”。明朝户口制度森严,百姓出门,须到官府登记。官府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后开出“介绍信”,信上写明姓名、籍贯、职业、出发地及目的地。

  另外,朱元璋在统一全国、结束元末二十多年的战乱局面,以及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也是值得肯定的。

  2、四点过失

  朱元璋的过失共四条:

  ①过分运用特务组织,制造了许多血案,野蛮残酷的刑罚,大量的屠杀,弄到“贤否不分,善恶不辨”的地步。许多笃著勋劳的大将和文臣,毫无理由地被野蛮杀害。

  ②政治上的措施是必须随社会、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朱元璋却定下皇明祖训,替他一二百年后的子孙统治定下了许多办法,并且不许改变,这就束缚和限制了政治上的任何革新,阻碍了时代的前进。

  ③他所规定的八股文制度,只许鹦鹉学舌,今人说古人的话,却不许知识分子有自己的思想、看法,严重地起了压制新思想、摧残科学、文化进步的有害作用。

  ④他自己虽不相信神仙、报应,却为了使臣民信服,大肆宣扬一些荒诞的神迹,欺骗和毒害被统治者。

纵观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会有大肆杀戮功臣的现象。而并非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唐高祖李渊杀功臣的现象非常少。

最和平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让领兵大将都回家做富家翁,皇帝也巩固了权势,堪称皆大欢喜。为什么白手起家的皇帝朱元璋会诛杀功臣,而赵匡胤却能大度的让大将作富家翁呢?
我认为,除了大家普遍认为的性格和气量问题,最重要的,我觉得跟他们的出身有关。
白手起家的朱元璋,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可供信任的人手,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和他起兵后收拢的将领。他起家的队伍中的领兵大将,非常清楚的知道,他并非拥有天命,更不是“天命所归”。他们亲眼看着朱元璋由一个乞丐成为一个皇帝,出身甚至比他们更低。

一样从战乱中厮杀出来的大将,不会对朱元璋产生多大的崇拜,更不会对他的皇权敬畏有加。朱元璋可能是时刻在恐惧:这些大将会不会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呢?
而如赵匡胤等人则不同,赵匡胤出生出身高级将领家庭,家庭数代在军中为官。自身的家族数代积累,世代为将,赵匡胤家族拥有一大批有能力,且经过数代检验的可供信任的下属。而这些下属始终视赵匡胤为领袖。

因此,赵匡胤在用人时不用担心忠诚问题。面对领兵大将的威胁,也能够更加从容,更加有底气。
同时,精力充沛到非人地步的朱元璋掌控欲望极其强烈。他甚至不能容忍宰相去分享他的权力,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之位。朱元璋面对桀骜不驯的大将,必然会担心他死后,子孙压制不住,本身也并的功臣大将被痛下杀手也就不奇怪了。
而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建国之初就宣称与士大夫共天下,朝廷大臣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因此他也能够容忍没有兵权的将领,去做一个富家翁。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①汉明两朝的开国者——刘邦和朱元璋在性格及政治作为上也有极大地相似。他们都出生贫寒;都善于用人,这点尤其体现在战争中;都完成了从农民战争向农民战争的对立面转变;建国后,为巩固自身统治都采取了残酷的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性格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属于农民战争领袖的共同特性。但由于刘邦和朱元璋所处的时代不同,前者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即上升时期;而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病态发展的趋势。所以朱元璋的性格也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一)朱元璋对刘邦的崇拜 明太祖好读史论史,尤其是《汉书》。《明实录·太祖实录》直接记载就多达8次,与臣下讨论汉史的有41次之多。而且,朱元璋读《汉书》的时间很长,从元至正二十一年一直到洪武末年,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从朱元璋对《汉书》的偏爱上,就可以看出他对刘邦的崇拜。当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见到李善长时,问以定天下之策。李善长回答说:“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 ②刘邦由布衣成为皇帝的事实,对朱也是很大的鼓舞。既然刘邦能成为皇帝,自己有何不能!从此,刘的形象就时时呈现在朱的脑海中。朱元璋在封大臣汪广洋、刘基时,把他们比作张良;封李善长时,把他比作萧何,“制词比作萧何,褒称甚至。” ③显然,朱元璋是以刘邦自居。 而朱元璋对刘邦的崇拜影响着他在建国前后的推行的政策和措施,影响着朱元璋的性格。(二) 刘邦与朱元璋的相似性在我国封建社会众多的农民起义首领中,最终取得胜利并建立了统一王朝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而他们在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1)出生贫寒刘邦出生于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巧合的是,朱元璋的祖籍也在沛县。刘邦的父母无名,于是就叫刘太公、刘媪。而刘邦自己的原名叫做刘季,即刘家的第三个儿子,实际上,也是没有名字。而朱元璋的父亲原名朱五四,朱元璋本名朱重八,是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之后才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元朝的璋(璋,一种武器)。在中国古代,姓名是人尊贵的象征。从刘邦和朱元璋及其家人的无名中,我们就足见两人的出身贫寒,两人都是白手起家了。(2)“知人善任”和“不嗜杀人”虽然刘邦出身贫寒,文化素质不高,司马迁也毫不隐其恶,用“好酒及色”这样的词语形容他们的开国之君。但是,刘邦最终能平定天下,建立和巩固大汉王朝,与其善于用人时密不可分的。他在一定范围内能吸收和重用一批知识分子,组成一支智力军队,为其出力效劳。建国后,刘邦在谈到自己胜利的原因是也说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④刘邦不仅看重知识分子的作用,积极吸取知识分子的意见,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怀柔政策。 宋代学者钱时指出“项羽可君乎?曰:残暴忍人也,屠城坑卒,如毙狐鼠,安能为君!可臣乎?曰:从卿子冠军(宋义),则斩卿子冠军;事义帝,则杀义帝,安能为臣!……沛公入关,秦民大喜,而汉氏四百年之祚(帝位)卒定于此日有以也。”⑤朱元璋奉刘邦为偶像,将秦末与元末形势相比较,寻找从哪些方面学习刘邦。他常常同谋士们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他曾问孔克仁“汉高起徒步为万乘主,所操何道?”孔克仁回答“知人善任使”,他还答到 “秦政暴虐,汉高帝起布衣,以宽大驭群雄,遂为天下主。今群雄蜂起,皆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此其所以无成也。”⑥“知人喜任”,广泛地招纳人才,根据各人的才能加以任用,发挥各自的特长。李善长、刘基有谋略,留在身边作参谋,宋镰博学,作为自己的老师和顾问。朱也接受了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还多次告诫部下将领不要乱杀人,他派徐达率军攻镇江时,行前对徐达说,“吾自起兵,未尝妄杀。卿宜体吾心,戒城士卒,城下之日,毋狱掠杀戮。韦犯命者,处以军法,纵者罚毋赦。”⑦终于,在元末战乱中成为最后的获胜者,建立的大明王朝。 (3)即位后对待功臣的残暴 刘邦、朱元璋登上帝位,依靠的是与他们地位相当的一批文臣武将的支持,称帝后,这些人都是开国元勋,为了酬劳他们,刘、朱在建国初期也对他们赏爵禄、赐土地,但对他们终究不大放心,特别是有的人在战争中的态度值得怀疑。韩信、彭越就因此而受杀害。 明太祖即位后,便设立了锦衣卫作为监督群臣的特务机构。著名的“胡蓝之狱”除了胡惟庸、蓝玉被杀之外,还株连数万人,其中无辜者居多。李善长、傅友德等开国功臣就因此而受死。通过这两次党狱,元勋宿将被杀殆尽。有人做过统计,明初的开国元勋中只有汤和一人未受牵连。(三)朱元璋的性格形成原因以上,我们粗略的将刘邦和朱元璋的某些相似点进行了分析。大体看到了朱元璋的出身及其建国前后的一些主要政策、措施。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朱元璋的某些性格特点。(1)对刘邦的效仿朱元璋和刘邦的性格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当朱元璋将刘邦奉为偶像的同时,也继承了他身上的某些性格、特点,在崇拜刘邦的同时,朱元璋更多的效仿了刘邦的政策措施。除了在第(二)点中谈到的一些表现外,朱元璋对刘邦的效仿还体现在建国后的封子弟、徙豪强、贱商贾等方面。“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刘邦的出身、经历与朱元璋最为相似。因此,刘邦理所当然的成为朱元璋崇拜者和效仿者的最佳人选。他的经历为朱元璋的成功提供了借鉴。所以,朱元璋性格特征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对刘邦的崇拜和效仿。(2)农民阶级出生的本质特性对比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农民战争,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起义及建国后的政策具有明显的农民战争的特点。首先,从朱元璋的起事来看,与历史上绝大多数农民战争一样是“官逼民反”。至正十二年(1352年)的一天,有人从濠州从来一封信,是汤和写的。信中汤和劝朱元璋跟着他一起投奔红军。正当朱元璋犹豫不决时,有人告诉他,信的事有人知道了,官兵要来捉他。此时的元璋还是很犹豫,找朋友商量,向菩萨讨挂,直到得知皇觉寺将被烧时,被逼无奈的朱元璋在走上“造反”的道路。第二,从朱元璋的亲民政策来看,体现了农民的特点。朱元璋明正军纪,告诫部下不要乱杀人。 建国后,朱元璋采取“息民”政策,奖励垦荒,实行屯田,严禁官吏不得扰民,惩治奸贪,尽量不大兴土木,宫殿规模一律从简。结果至洪武末年,全国耕地面积突破四百万顷,比元末增加了一倍以上。第三,朱元璋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导人一样,都完成了从农民战争向农民战争对立面的转变。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先后发表了两篇檄文,一篇是声讨张士诚的,一篇是宣讨徐州吏民的。这两篇文章明确声明了他的立场的改变,从反对封建地主突变为维护封建地主的既得利益,它的根本立场改变了。声讨张士诚的檄文实质上是声讨红军的檄文,而被声讨的最高人物——皇帝,恰恰就是红军的首脑宋帝小明王!否认了自己和全军过去对弥勒教的信奉,脱去宗教迷信的外衣,进一步宣称进军的任务是为了伐罪救民,是为了使民庶各安于田里,使百姓永保乡里,公开地取消了阶级斗争的内容,公开的声明他对于农民起义的背叛,明确维护地主阶级利益(3)封建社会衰落期的表现明朝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有病态发展的趋势。这也体现在朱元璋的政策措施之中。虽然刘邦和朱元璋都在建国后都诛杀功臣,但刘邦诛杀功臣比较有限度,一是只杀武将,未杀文臣;二是在武将中,也只杀疏远的最易叛乱的异姓王,未杀亲信的起义相随较早的旧部。而朱元璋则诛杀过甚。以致“建文立而无托孤之旧臣”。同时,朱元璋施行以猛治国的方针,过分运用特务机构;制定皇明祖训,限制了此后政治上的改革;规定了八股文制度,禁锢思想等等,都体现了封建社会衰落期的特征。朱元璋是历史上传奇的皇帝,出身贫寒的他在激烈的元末农民起义中最终胜出,建立了大明帝国,统一了中国,完成了“从乞丐的帝王”的蜕变。但建国后的他又施行了一系列残暴的统治措施。

朱元璋蜕变是历史的必然性吗?为什么?
答:必然,没有一个朱元璋也会有李元璋 王元璋出来这是基于封建王朝制度下这是人类斗争的循环其实现在世界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方式,一个政权太旧了,老了坏了就需要更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朱元璋蜕变是历史的必然吗?
答:朱元璋是历史上传奇的皇帝,出身贫寒的他在激烈的元末农民起义中最终胜出,建立了大明帝国,统一了中国,完成了“从乞丐的帝王”的蜕变。但建国后的他又施行了一系列残暴的统治措施。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2010-07-13 朱元璋蜕变是历史的必然性吗?为...

毫无根基的朱元璋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呢?这是必然还是偶然?
答:朱元璋树立大明,他的胜利,说是必然,没错。说是偶尔,也对。一个胜利的人和事,偶尔中透显着必然,必然中存在着偶尔。当初,要不是和朱元璋一同撒尿和泥的发小,汤和的一封信,朱重八或许要敲一辈子木鱼。要不是韩成代死,鄱阳湖就是朱元璋的葬身之地。历史的偶尔,也可己说是气运始然,是性格培养...

朱元璋的成功是必然还是偶然?成功的背后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朱元璋的成功是必然的,但是在这其中也有着运气的成分,朱元璋成功的背后给我们的启示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坚强的品质,善于抓住机会的能力,以及团结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二白手起家并创建帝业的皇帝,相比于另一个白手起家的汉高祖刘邦,朱元璋的境遇更加凄惨一些,自己的父母都因为元...

你心中的朱元璋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答:一代英主。

像刘邦、朱元璋这种农民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或者是世界历史上的必然还是偶...
答:即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历史的偶然性,历名必定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了,

为什么元朝的灭亡是一个历史必然?
答:常遇春等的率领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全中国的统治结束。1370年,元惠宗在上都病逝。如果元末出现了像忽必烈这样的强有力的统治者,并且能很好的解决民主问题。元朝绝对有可能重新崛起,力挽狂澜,延续元朝的辉煌。那中国的历史就要重新书写了 。元朝被朱元璋灭了,建的明朝 ...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为什么朱元璋打破历史魔咒,起义创立大明朝?
答:基于先天的不足,似乎富贵子弟更容易成功。因此,有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然而,笔者却以为朱元璋能够逆袭成为一代帝王,那么寒门子弟也必然能够逆袭成为贵子。为什么要这么说?无论是电视剧,还是查阅关于朱元璋的正史,其实都可以看得出,朱元璋一开始也并非就拥有了雄才大略,而是在一次次战争洗礼中...

明朝没有像汉、唐一样强盛,是朱元璋的格局不够还是后代不行?
答:明代中央出现过的权力架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皇帝,藩王,宦官,勋贵,文官。先说藩王,很多人说分封制是开历史倒车,这种说法大体对,但其实并不准确。对于一个贫民出身,没有任何地方势力家族背景的王朝创始人而言,通过血脉宗亲的力量辅助以巩固政权,确实是这一阶段的最优解。因此朱元璋大肆分封藩王...

明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
答:明朝的必然因素有三:1.朝堂混乱:这里又分三点,分别是党争,厂卫,宦官、三者你争我抢,导致朝堂混乱政令不清,皇帝所得到的一切消息都是被操作过的,又怎么可能做的出正确的抉择。2.财政匮乏:明末财政崩溃,一是万历三大征耗帑银数百万两,浪费的人力和春种秋收也是天文数字。二是腐败横行,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