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高三家长究竟该怎样帮助孩子学习

作者&投稿:实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家长必读:高三家长究竟该怎样帮助孩子学习?~

一、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
  有人说,高三就是选择与放弃的一年。这不仅意味着是否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填报志愿时报考哪几所学校。最关乎孩子们现阶段利益的就是,自己曾经的那些兴趣爱好都要围绕高考的指挥棒不得不作出取舍,这是很多孩子都极不情愿的事情。但为了高考的成功,那些喜欢篮球、喜欢听歌、喜欢上网、离不开手机短信的孩子们也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那么当家长们遇到“欲罢不能”的孩子时,要怎样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呢?
  首先,要告诉孩子想成功必须学习。每个孩子都有不服输的心理,每个孩子也都想追求高考的成功。高考本就不该是家长教师威逼利诱,孩子才像要喝辣椒水、坐老虎凳一样强迫似的学习。而应让孩子将高考当作生活中一场真正的战役,挺过去就是美好的生活,挺不过去就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其次,让孩子知道付出多少,回报多少。很多孩子在高三初始阶段,都会告诉自己“不用急,还有一年时间呢”,于是得过且过地不断安慰自己中度过了高三的大半,等到猛然醒悟的时候,时间所剩无几已经让自己失去了奋力一搏的勇气。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样简单一句话,却被很多高三生读不明白。所谓付出,不仅仅是耗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更是既定时间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第三,让孩子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即便我们眼前最重要的动因是高考。学习却是一辈子的事情。高三阶段,接触到的很多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也都能够让人受益终身。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为了应对考试而不得不记忆和学习的东西,考过之后马上就会忘记,学习效果也不好。而一些真正发自心底想要学习的知识,就会记忆牢固,还能举一反三。
  解决以上的问题的同时,家长们还需认清虽然孩子身在高三,却也不要让他们做“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不仅因为长期沉浸书本不利于成长,还在于孩子们的社会经验非常重要。如今的高考试题涉及到社会生活层面越来越多,如果孩子对社会认知面狭窄,对社会民生的最新动态信息匮乏,这些都将对高考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当然这样的了解也只限于新闻类的,同时要注意时间上的限制。
二、帮助孩子制定缜密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和学习总结是每个高三的孩子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然而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很多同学却知之甚少。因此家长们要及时地跟孩子沟通交流,观察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引导孩子合理地安排学习。对于复习计划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分阶段进行安排。针对高三的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最后冲刺和最后调整四个阶段进行高三复习的全盘规划,并在一模之后,对制定的复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做进一步的调整。将如何补足弱科融入到计划当中,并杜绝以强补弱的思想。
  其次,安排好每日复习进度。考生每天的复习时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校与老师同学一起复习,一部分就是在家自由复习。在考生自己的时间安排上,有一些是属于最佳复习时间。这段时间学习效率高,却并不仅局限于学习一科,复习科目可以与在学校复习搭配起来,以保证这一天每个科目都能涉及到。同时,也并不是一味地延长最佳学习时间就好。学习效果是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结合的产物,只看学习时间,不管学习效率,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
  第三,纠正孩子复习中的两个误区。误区一:零碎时间没有意义。相对于零碎时间,很多考生更愿意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整块的时间上。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算一笔账:7个课间+3个饭前饭后+上学、放学路上+……或许这就等于一个晚自习的时间。而很多同学也正是合理利用了这些零碎的时间去记忆一些公式、定理、单词,才使整块时间更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误区二:复习计划越具体越好。学习中的偶然因素很多,因此,在制定复习计划的时候不能过于具体,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防止意外的发生,这样做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三、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复习资料
  到了高三,很多考生都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购买参考书上,似乎只有将那一本本宝典、题集全部做完,高考才会有更大的胜算。不经意间却忽略了最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那么什么才是最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家长们又该如何指导考生正确使用这些复习资料呢?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一:《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其貌不扬,往往会被很多考生忽视,却是很多优秀学生的高考必备“杀手锏”。《考试说明》是由高考各学科命题组的专家编制的。每年的高考命题都会以《考试说明》为基准。《考试说明》明确地告诉考生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并特别指出难题、中档题和容易题的比例在2:6:2到2:5:3之间。即高考试卷中容易题和中档题占到了80%,意味着复习时我们应放眼中低档试题,不要死扣高难题。
  家长要提醒考生:将《考试说明》上出现的每个知识点在都在课本上落实到位,同时对《考试说明》上的参考样题也不能轻易放过。认真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意图、考查要点以及参考答案。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二:课本教材。很多考生自进入高三备考阶段就把课本丢到九霄云外了。有不少考生会认为课本上的内容较浅,高考不太可能从课本上出原题,所以其参考价值不大。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如果说《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那么课本就是高考命题的依托。因此复习时一个都不能少。
  家长要叮嘱考生:首先要认真研究目录,通过目录把各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其次要研读课本上的每一个章节,具体章节上的内容要一字不落;再次要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最后要重新回归目录,形成知识体系整体感。在研读课本时还要进行简单批注,增加新鲜感,避免跳跃式阅读。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三:高考真题。在众多复习试卷中,历年高考真题以其出题范围准确统一、难易题目分配合理、参考答案标准规范,成为了最值得研究的试卷。
  家长要引导考生:高考真题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训练。一种是规定做题时间,模拟高考场景来进行训练,以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和应试状态。另一种就是将历年高考真题分类集中起来,对某一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以达到该种题型的有效突破。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四:高考笔记。高考笔记的种类基本分为:学科资料本(即上课时的随堂笔记),好题、错题本,计划总结本。
  家长要提醒考生:课堂笔记并不是要将老师板书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全部记录的做法虽然看上去全面、仔细,然而记录上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了,这样往往会影响上课听讲的质量。考生可以在课堂上记录关键信息点,利用下课时间回忆整理。另外,好题、错题本的意义并不在于整理试题,而在于是否真正领会。计划总结本则在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并确保不遗漏老师布置的任务。
  除了以上提到的四类复习资料,考生还可以适当地选择几本参考书。在购买的时候要针对复习的强度和进度进行数量和内容上的筛选,也可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进行选择。于此同时,家长还要提醒考生不要陷入题海战术无法自拔。较为明智的做法是,对于高三大量的习题,做一道题,吸收一道题。不做偏题、难题、怪题。不因为题海战术影响作息。
四、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记忆规律
  记忆最大的敌人是遗忘。明明复习过的知识,没过多长时间就记不清楚,等到再次考核同样内容的时候却依然不知所措。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

一、 不要总是向孩子灌输和推荐太多的参考资料和高考内容,以免引起他的反感。目前,孩子在学校有各科老师为他们全面分析,应该说,只要他能够认真执行都会有较好的效果。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在这方面下太多功夫,否则,往往适得其反。二、 在孩子的高考启动阶段,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少打击。不要每天都看他的缺点,今天只干了什么!而要学会良性心理暗示,(前面我讲了很多,大家可以参考。)经常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今天孩子已经完成了什么!这样,孩子才会有成就感,才会越来越主动。

一、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
  有人说,高三就是选择与放弃的一年。这不仅意味着是否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填报志愿时报考哪几所学校。最关乎孩子们现阶段利益的就是,自己曾经的那些兴趣爱好都要围绕高考的指挥棒不得不作出取舍,这是很多孩子都极不情愿的事情。但为了高考的成功,那些喜欢篮球、喜欢听歌、喜欢上网、离不开手机短信的孩子们也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那么当家长们遇到“欲罢不能”的孩子时,要怎样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呢?
  首先,要告诉孩子想成功必须学习。每个孩子都有不服输的心理,每个孩子也都想追求高考的成功。高考本就不该是家长教师威逼利诱,孩子才像要喝辣椒水、坐老虎凳一样强迫似的学习。而应让孩子将高考当作生活中一场真正的战役,挺过去就是美好的生活,挺不过去就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其次,让孩子知道付出多少,回报多少。很多孩子在高三初始阶段,都会告诉自己“不用急,还有一年时间呢”,于是得过且过地不断安慰自己中度过了高三的大半,等到猛然醒悟的时候,时间所剩无几已经让自己失去了奋力一搏的勇气。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样简单一句话,却被很多高三生读不明白。所谓付出,不仅仅是耗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更是既定时间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第三,让孩子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即便我们眼前最重要的动因是高考。学习却是一辈子的事情。高三阶段,接触到的很多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也都能够让人受益终身。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为了应对考试而不得不记忆和学习的东西,考过之后马上就会忘记,学习效果也不好。而一些真正发自心底想要学习的知识,就会记忆牢固,还能举一反三。
  解决以上的问题的同时,家长们还需认清虽然孩子身在高三,却也不要让他们做“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不仅因为长期沉浸书本不利于成长,还在于孩子们的社会经验非常重要。如今的高考试题涉及到社会生活层面越来越多,如果孩子对社会认知面狭窄,对社会民生的最新动态信息匮乏,这些都将对高考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当然这样的了解也只限于新闻类的,同时要注意时间上的限制。
二、帮助孩子制定缜密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和学习总结是每个高三的孩子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然而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很多同学却知之甚少。因此家长们要及时地跟孩子沟通交流,观察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引导孩子合理地安排学习。对于复习计划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分阶段进行安排。针对高三的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最后冲刺和最后调整四个阶段进行高三复习的全盘规划,并在一模之后,对制定的复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做进一步的调整。将如何补足弱科融入到计划当中,并杜绝以强补弱的思想。
  其次,安排好每日复习进度。考生每天的复习时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校与老师同学一起复习,一部分就是在家自由复习。在考生自己的时间安排上,有一些是属于最佳复习时间。这段时间学习效率高,却并不仅局限于学习一科,复习科目可以与在学校复习搭配起来,以保证这一天每个科目都能涉及到。同时,也并不是一味地延长最佳学习时间就好。学习效果是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结合的产物,只看学习时间,不管学习效率,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
  第三,纠正孩子复习中的两个误区。误区一:零碎时间没有意义。相对于零碎时间,很多考生更愿意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整块的时间上。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算一笔账:7个课间+3个饭前饭后+上学、放学路上+……或许这就等于一个晚自习的时间。而很多同学也正是合理利用了这些零碎的时间去记忆一些公式、定理、单词,才使整块时间更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误区二:复习计划越具体越好。学习中的偶然因素很多,因此,在制定复习计划的时候不能过于具体,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防止意外的发生,这样做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三、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复习资料
  到了高三,很多考生都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购买参考书上,似乎只有将那一本本宝典、题集全部做完,高考才会有更大的胜算。不经意间却忽略了最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那么什么才是最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家长们又该如何指导考生正确使用这些复习资料呢?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一:《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其貌不扬,往往会被很多考生忽视,却是很多优秀学生的高考必备“杀手锏”。《考试说明》是由高考各学科命题组的专家编制的。每年的高考命题都会以《考试说明》为基准。《考试说明》明确地告诉考生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并特别指出难题、中档题和容易题的比例在2:6:2到2:5:3之间。即高考试卷中容易题和中档题占到了80%,意味着复习时我们应放眼中低档试题,不要死扣高难题。
  家长要提醒考生:将《考试说明》上出现的每个知识点在都在课本上落实到位,同时对《考试说明》上的参考样题也不能轻易放过。认真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意图、考查要点以及参考答案。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二:课本教材。很多考生自进入高三备考阶段就把课本丢到九霄云外了。有不少考生会认为课本上的内容较浅,高考不太可能从课本上出原题,所以其参考价值不大。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如果说《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那么课本就是高考命题的依托。因此复习时一个都不能少。
  家长要叮嘱考生:首先要认真研究目录,通过目录把各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其次要研读课本上的每一个章节,具体章节上的内容要一字不落;再次要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最后要重新回归目录,形成知识体系整体感。在研读课本时还要进行简单批注,增加新鲜感,避免跳跃式阅读。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三:高考真题。在众多复习试卷中,历年高考真题以其出题范围准确统一、难易题目分配合理、参考答案标准规范,成为了最值得研究的试卷。
  家长要引导考生:高考真题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训练。一种是规定做题时间,模拟高考场景来进行训练,以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和应试状态。另一种就是将历年高考真题分类集中起来,对某一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以达到该种题型的有效突破。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四:高考笔记。高考笔记的种类基本分为:学科资料本(即上课时的随堂笔记),好题、错题本,计划总结本。
  家长要提醒考生:课堂笔记并不是要将老师板书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全部记录的做法虽然看上去全面、仔细,然而记录上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了,这样往往会影响上课听讲的质量。考生可以在课堂上记录关键信息点,利用下课时间回忆整理。另外,好题、错题本的意义并不在于整理试题,而在于是否真正领会。计划总结本则在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并确保不遗漏老师布置的任务。
  除了以上提到的四类复习资料,考生还可以适当地选择几本参考书。在购买的时候要针对复习的强度和进度进行数量和内容上的筛选,也可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进行选择。于此同时,家长还要提醒考生不要陷入题海战术无法自拔。较为明智的做法是,对于高三大量的习题,做一道题,吸收一道题。不做偏题、难题、怪题。不因为题海战术影响作息。
四、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记忆规律
  记忆最大的敌人是遗忘。明明复习过的知识,没过多长时间就记不清楚,等到再次考核同样内容的时候却依然不知所措。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

高三阶段,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但很多家长却对孩子的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到了高三,学习方面家长已经辅导不了了,能做的最多就是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帮助孩子填报好高考志愿,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那么面对孩子的学习高三的家长们是否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呢?又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事实上,即便家长们在学习内容方面帮不上太多,然而在学习方法上却大有可为。对于孩子的学习中的诸多细节,还需要家长们给予足够的关注。我们将从良好的学习态度、缜密的复习计划、准确使用复习资料以及合理运用记忆规律等四个方面和家长们一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将能打造出一支高考备考家庭团队。
一、沟通理解和支持 很多家长认为,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是孩子们新人生阶段的起点。为了高考,可以为孩子们付出一切,同时也让孩子们除了高考,放弃一切。高三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风华正茂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他的兴趣爱好,忍一时无所谓,但是谈到放弃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家长要与孩子们做好沟通理解。对孩子的兴趣爱好(除了不良兴趣爱好),可以本着理解支持的态度,可以建议孩子们以高考复习为主,适当时候要注重调节。现在孩子们喜欢音乐,迷恋网络,要本着就“忍”这一年时间,只要这一年克制了,音乐爱怎么听就怎么听,网络爱怎么上就怎么上,足球、篮球怎么玩都可以。家长们在沟通理解后,要和孩子们达成共识:不是放弃,而是暂时克制。
理解孩子的同时,还应该让孩子知道付出多少,回报多少。很多孩子在高三初始阶段,都会告诉自己“不用急,还有一年时间呢”,于是得过且过地不断安慰自己中度过了高三的大半,等到猛然醒悟的时候,时间所剩无几已经让自己失去了奋力一搏的勇气。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样简单一句话,却被很多高三生读不明白。所谓付出,不仅仅是耗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更是既定时间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二、成立高考作战指挥室 有些“睿智”的家长和专家们,始终强调说:“让孩子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接触到的很多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也都能够让人受益终身。那些为了应对考试而不得不记忆和学习的东西,考过之后马上就会忘记,学习效果也不好。
而一些真正发自心底想要学习的知识,就会记忆牢固,还能举一反三”。此话或许针对一些淡漠自己前途的朋友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对高三学生来说,分数始终要放在第一位的。家长们可以把高考当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学习上,以配合为主,帮助孩子们统筹复习大局,虽不能直接教导孩子,但在一定环节上是可以极大的帮助孩子学习的。
第一、和孩子沟通,弄清现阶段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不要提目标,不要提要求,只要告诉孩子,对自己心里有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不先知道自己的根底,家长和学生都不容易制定复习计划的。
第二、让孩子独立做复习规划,家长可以适当了解。若孩子有抵触情绪,则可以不问,只需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家长唯一的工作是定期提醒孩子完成了规划没有,以周为单位,在挂历上做标记提醒孩子即可。学生的复习计划每周完成与否,应自觉填上“完成”或“未完成”。超前完成规划的可以给自己加任务。若未完成的,则要找到原因,是偷懒了?是学习能力不足了?如果是因为学习能力不足,则可以适当放缓,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自身能力来做,切忌“不自量力”、“好高骛远”。
第三、高三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的同意的情况下,将孩子的房间布置成“作战指挥室”。将挂历纸方面标上学科,贴在学生房间中。让学生在上面填上学科主要知识点、公式、定理等,便于学生在家复习时,不用翻查课本即能从自己制作的“参考挂历”上的知识点做题。通过学生自己提炼课本知识点或考点,学生将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各种考点的应用也更加自如。通常一个学科的“参考挂历”只需1~2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这将成为今后学生备考的作战地图。

听课方法: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记忆方法: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

3、借助高效工具。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

总结提升方法: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
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
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
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家长必读:高三冲刺 孩子恋爱怎么办?
答:最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但前所未有的情感问题却出现了集中爆发的态势,很多家长反映,家有高三考生,冲刺在即,竟然谈起了恋爱,怎么办?众所周知,高三阶段的学生经历着人生中最紧张的学习阶段,人际交往相对较少,参与活动的时间也不多,内心情感的交流受到了一定的压抑,加之对异性的喜欢又是比较朦胧的,...

家长必读:高三了,儿子“拍拖”了我该怎么办
答:这种时候不要过分去干预他们,但是仍需要了解一下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如果只是一味的想着在一起怎么怎么样,而把学习搁置,这个时候就有必要让他们明白,现在不是轰轰烈烈谈恋爱的时候,但是不要强硬把他们拆开,很多时候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最好的引导结果就是两个人可以相互促进学习,告诉他们,想要有更...

高三家长必读:孩子吃什么最补脑
答:1、鸡蛋 很多高三家长应该没有想到,小小的鸡蛋竟然也有丰富的补脑作用,它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有丰富的钙、磷、铁和维生素。我建议家长们可以每周给高三孩子吃四个左右的鸡蛋,保证充足的脑力供应,而且鸡蛋的补脑效果很好。2、豆制品 豆制品中富含人体一些所需要的氨基酸,还包含丰富的人体所需矿...

如何说服高三不谈恋爱 高三机智家长必读
答:早恋这个 问题 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 遇到这类问题 我们 要做到合理的 理智的去给孩子分析早恋到来的 不良后果 从心理上去关心 他们

高三家长必读:为什么状元经验不奏效
答:何况,假如我们家的孩子自身素质好,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还要我们家长(微博)奔波着操心吗?为什么我的朋友一直在谋取捷径,却始终没有找到捷径呢?因为在学习上,最好的捷径就是不去找捷径。状元们讲到怎么战胜压力,怎么融会贯通,貌似很有理,但是,我们家孩子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没有达到...

孩子进了“渣校”,父母怎么办?
答:名牌大学屈指可数,即便是名校的高中生,也不一定能顺利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那么,“渣”校的孩子又该怎么办?他们的父母该怎么做?方法千千万,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行动前,不妨自问以下三个问题:一问: 你了解孩子的优势吗?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图文》高三家长必读:高考,家长得多少分
答:1、高考是在考学生,同时也是在考家长。2、如果说高考是一道“关”,那么家长应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孩子一起“闯关”,而不是以爱的名义给孩子拖后腿、增加负担。高考,考的绝不仅仅是作为考生的那些孩子,还有考生的家长。

高三家长必读书需要买吗
答:高三家长必读书需要买。高三家长必读书目的是使家长深入了解高考,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定目标、管理目标,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孩子调整状态实现高考目标,也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规划有所帮助。所以是需要买的。

家长必读:高考临近,孩子缺乏自信心怎么办
答:2、高考来临,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考生在考试前出现焦虑现象,有些紧张、不安、着急,乃人之常情。适度紧张会促进考生的积极性思维,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太放松了反而不利于发挥出最佳水平,所以考生和家长不必过分紧张。但是倘若高三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比如出现考试手脚发抖,浑身冒...

双减政策下,文化程度不高经济能力不强的普通家庭,家长该如何应对?
答:自从“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可以说社会影响与反应极大。恨不能双手双脚支持的人有很多,尖锐的批评也不少,也有很多人持观望态度。在“双减”政策下文化程度不高经济能力不强的普通家庭”你接受不了孩子今后进工厂进工地,你当初为什么还生? 双减政策下,文化程度不高经济能力不强的普通家庭,家长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