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用初中语文课文中的作文素材进行写作指导

作者&投稿:尹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版初中课文有哪些可以作为作文素材~

我们初中学的是语文版。其中李白的诗用的比较多用于励志

我比较喜欢李白和苏轼,他们的方达、开阔和肆意让人羡慕,心明如水,自由快乐这些都可以用于阐述你的人生观。而作文只是你用文字表达你内心的一种方式,文如其人,阅卷者可以通过作文体味你这个学生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看法,所以你的字里行间要透出对真善美的赞扬和世界的美好,心中有爱的学生才是国家要培养的,倘若写的文章晦涩不堪,怎会造福社会??苏轼的人生起伏也较大,他的《记承天寺夜游》你也可以好好的用。还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可以反映国家的政策对百姓的生活影响。

作文要由心而生,不要刻意修饰,再者加上出色的文笔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的。加油了!!

语文课亦是作文指导课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之我见
主题词:教学 作文 指导 研究
论文摘要:把作文指导渗透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做到善导学生积累素材、词汇,学会谋篇布局,体会语言表达,培养创新意识,能卓在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学改革,深入研究作文规律,提倡“语文课亦是作文指导课。”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教改有点夸张。仔细分析,实则不然。因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并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最终达到学会运用语言的能力——写作能力。因此,树立作文指导意识,把作文指导渗透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渗透作文指导,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我谈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善导学生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作文,必须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这“生活积累”就是他们的作文材料。可见,我们在语文课中不能忽略这一环节,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我在教学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后,先提问学生:作者是怎样发现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又是怎样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让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之后,我归纳出了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一些积累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留心周围的事物。作者到西湖玉泉去观鱼,由于留心,才发现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二是要多看、多听、多问。由于作者用多种方式,多次观察那位青年,才发现了那位青年与众不同之处;三是要勤动笔。有了见闻和感受,就及时记下来,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善于发现,仔细观察,注意积累,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二、善导学生积累词汇
作文就如同一座“屋子”,而“屋子”中的“砖石”就是词语。小学生写作文,学会用词语来表情达意是关键。在许多小学生的作文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词语运用范围狭窄,缺少准确性和生动性。因此,在语文课中,我们要善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词语,以提高作文水平。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第五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划出描写草塘“绿”的语句,然后提问学生:那些词语运用得最生动,最准确?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绿得发光,绿得发亮。”有的说:“欢笑着,翻滚着。”有的说:“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得最准确,勾画出远处、近处草塘的草厚度不同、数量不一。”……等学生议论完后,我马上引导学生:从分析这些词语中知道,要写一篇好文章,必须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没有丰富的语言词汇,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饮,是不能写出好文章的。
三、善导学生谋篇布局
我们每写一篇文章之前,都必须打好草稿或腹稿,确定写作顺序,注意材料的组织安排,即要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无疑,这已成为语文课的重要引导内容。例如,我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先让学生抓住几个方位词领悟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然后,我进行小结:学习游记,首先要弄清作者的游踪,也就是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后大家写作时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如同是一位小导游,带着你的读者去游览。先游这里,后游那里,途经哪些地方,按什么路线走要预先安排好。如果游览路线不明确,东走一会,西闯一下,你的游客就像闯进八卦阵那样,迷失方向。因此,写文章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组织安排,这样才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四、善导学生语言表达
小学作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故我们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而我们的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优秀作品,最接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文章不但在思想内容上,而且在表达方式上,都是很好的范文。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中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领悟课文中的那些具体的表达方式方法,提高自身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时,我先出示改写的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接着,我让学生把原句和改写的句子朗读一遍,再让他们进行比较:哪一句读起来觉得有意思,为什么?以问促思,使学生了解用了形象、富有诗意的比喻后,就更加生动具体地刻画了小艇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此,我继续加以引导:我们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努力做到写得使人如见其人(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才能增强文章感染力。
五、善导学生创新意识
在习作中,不少学生存在着缺乏激发思维的活力,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思路狭窄,结构雷同,只会模仿的弊病,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显然与教师缺少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关。由此可见,在语文课中善导学生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学完《第一场雪》一课后,我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雪》,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循着已学知识的可逆关系,反过来想一想“雪”存在的另一方面,训练他们的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于是,经过一番思考后,有的学生立意“贬雪”:揭露雪的虚伪——以其洁白的外衣掩盖世间的污秽,见不得阳光;揭露雪的残忍——雪压冰封,万木萧条;揭露雪的穷凶极恶——依仗狂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并使之贯穿于写作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总之,在语文课中,我们要巧妙地把课文当作学生写作的范文进行阅读、分析,把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把欣赏语言和内化学生语言统一起来,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既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指导学生提高了写作能力。

一、注意审题
小作文的审题(即审读材料)很重要,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因为一个小作文的材料中,往往隐含了若干个写作要求,如不细心审读,抓不到这些隐含的要求,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二、注意语言的简洁
这一点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小作文字数一般是100┄300字,受篇幅限制,语言要求简洁明了.其二,如果是写应用文,则语言也一定要简洁,因为语言简洁是应用文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三、力求结构完整
小作文是片断性作文,而非篇章.虽如此,但不能一味忽略结构的完整性.一篇小作文如果能够做到结构完整,则效果会更好。
四、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受文体的制约,一篇文章总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为主.小作文也应注意这一点.如江西省2002年中考语文小作文题为二选一,(1)通过某一情景或场面,描写你最喜欢的色彩.(2)就你最喜欢的色彩,发表议论.无论选哪一题,或描写、或议论,总得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如果能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如兼用议论和抒情,表达自己对某种色彩的某中看法和喜爱之情,则能使短文大为增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从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
现代社会信息快速传递,各种各样的声图效果挤占了传统阅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加之现在的学生缺失生活体验,写起作文来就会出现“无米之炊”的现象,其实,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包罗万象,语言文白兼有,风格异彩纷呈,这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挖掘和积累写作素材,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相信学生的写作必会取得大的进步。
一、积累和运用新词、好句,进行成段的练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别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把遇到的好词、寓意深刻的成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初一时可以让学生选一部分词做连词成段的练习,学生很喜欢这样的练习,因为主题不固定,完成起来很灵活,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初二时要求更具体,可以有字数的限制,到了初三则要求语言更优美,更凝练。经过这样的练习后,学生不但理解了生词,还会灵活运用了,写作积累的词汇也更丰富了。为了不让学生感到倦怠,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总结,并提更高的要求,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语言水平进步就会很明显。
二、依据课文的文体特点和表达特色,进行写作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一篇课文既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构段成篇等。朱自清的《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学生可以学习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巧用修辞,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学习《金色花》一课,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表达的方法,还可仿照“假如我变成了……”这种结构进行想象、扩写和续写。《看云识天气》以说明性的语言文字为主,学生能够从课文学习一些新的表达,如第一段的排比句式,文章采用的打比方、分类别、作引用等说明方法,练笔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学习这些说明的方法。学习《羚羊木雕》可结合文本对各个角色人物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巧设“冲突”,把语言还原到一定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中加以模拟和演习,使笔下人物通过“对话”在冲突中凸显性格。可见课文的表达特点不同,读写结合点自然有别。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名篇的魅力,练笔有的放矢,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提高。
三、紧扣单元主题,确定话题,进行练笔。
我们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编选了风格迥异的文章,有关于人生的思考,生命价值的探索,理想的讴歌和追寻,也有对江河日月、春风夏雨的的描绘和赞叹,对人间真情的感悟等等,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整体考虑单元教学的重点,特别是与读同步的写。《故乡》就让学生运用对比写自己的故乡;《孤独之旅》就让学生学习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我的叔叔于勒》就让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续写故事;《心声》则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悟。这样就会避免写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系统性,避免课堂读写与单元作文训练脱节,使得写的效果大大的提高。
四、扣住课后“研讨与练习”,设计读写结合点。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最精彩之处。在设计上与课文紧密结合,大量开展口语交际与书面语表达的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听、读与说、写的结合,从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研讨与练习”安排的练习题: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2.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3、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然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像这样的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在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很多次。因此,教学时若能扣住课后“研讨与练习”设计读写结合点,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还可锻炼学生写作水平,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五、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人生信念以及与课文材料相类似的生活事例,积累写作素材。
学习一篇课文,不能只学习文字,还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人生信念。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也能增加写作素材。如:学了《春》一文后,要知道“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以‘不食嗟来之食’的方式捍卫‘民族尊严’”的故事,体现了朱自清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学了《风筝》后,要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在腥风血雨的年代,以笔为枪,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对同样的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诗句所说的“横看成林侧成峰”的道理。比如从《伤仲永》中的方仲永的例子可以证明后天学习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教育者的鼠目寸光,还可以得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再如学了《愚公移山》后,学生可以用愚公的壮举来赞颂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也可批判愚公的盲目和不切实际。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我们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好课本,引导好学生巧妙的运用好文本,内化为写作的素材,增强他们习作的信心。

怎样学会写好初中作文?
答:所以,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读,即阅读和理解;写,指书写和作文。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了。 读,可以培养语感。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有什么技巧?
答:怎样可以写出一篇好的初中语文作文?这有什么技巧吗?初中语文作文占整个考试分数很大的比例,但是很多的学生在面对初中语文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创作,其实写作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使用这些技巧之后,对于写作文就会非常的容易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有什么写作技巧吧!开头素材 开头 好文章离不开一个好开头...

如何写作文开头与结尾教学课例
答:1. 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课稿 说课:《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说教材: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彩不少,必将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

如何实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作文能力的培养
答: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探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将写作能力的培养放在了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位置,教师在针对作文这块“低产田”,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选取适宜的作文教学策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这不仅仅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改版后新教材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急学生之所...

《怎样写作文》
答:5. 怎样写作文 相信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如何写作文的书,学生的钱是最好赚的,在我初中高中的时候也被“骗”过很多钱,买些没用的书,很多都是什么优秀作文啊,越看越伤心。不过说实话,看优秀作文还是有帮助的,但是要学会怎么看,不要看过就算了,好的作文,都有它出彩的地方,要么是内容新颖,从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视...

如何写好语文作文
答:乐山教育学院毕业,退休中学教师。有《作文大步走》《四川彭山土语赏析》和《彭祖的故事》(与人合作)出版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写好作文的根本是说自己心里有的话,作到为自己作文,作到作文中有自我。 我的下面的文章就是讲这个问题的。 说“有自我,是作文成功的根本”有同学不服,说;“我的...

如何写好一篇初中作文
答: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

小记者必修课《如何积累,活用作文素材的能
答:1、平时有良好的阅读的习惯。不论你是阅读试卷上的阅读理解还是报纸、杂志或者其他一些课外书籍,遇到了一些较好的素材不妨做个有心人,可以自行摘录上面的事例,专门准备一个作文素材本,这样自己没事时可以翻看。2、专门的作文素材书。这个其实不难买到。在书店里,高考方面的书籍里,语文那块一定有这种...

初中作文
答:现在,中学生写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气势,对于这一点我也很苦恼,不知怎么能是文章有气势,尽量去做吧! 多读多练,实践出真知。平常注意积累,建议你到网上去看一些文章,网上的作文都很好的,很让人受益。平常多写些,可以写一些小诗,或无聊的时候写一小段,考试时或许会用的上。平时多写,...

怎么才能写好作文
答:1、选材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其次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可以记住这个选材的口诀:熟悉最重要,真实才可靠;典型方有用,新颖为最好;不在大和小,关键在于巧;品味要求高,情真应记牢。从而做到中心突出、详略得当。2、如何组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