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到底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杨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姓和氏的区别是什么?~

姓与氏的区别:
1、具体含义不同。姓是区别血缘的,是宗族的根本族号,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
2、使用区别。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几个氏,如晋卿士会,以士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初当是以官为氏,但士会由于食采于随、范;
3、专业化区别。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
从史料看,这在商代比较明显,卜文所要论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中的所谓“复合氏名”即显示了此种多层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层次的氏组织随着血缘关系与其作用范围的减弱而渐渐不再盛行,渐向单层次发展。但较大的氏组织内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
4、古代使用区别。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此从周代青铜器铭文资料可知,如:父为其女制媵器,在铭文中称其女名为“夫氏加女姓”,如辅伯鼎铭。

扩展资料:
在古代,出嫁女子在夫家自己制器亦自称其名为“夫氏加己姓”。夫为其妇制器,在器铭中称妇名为“妇之父氏加妇之姓”,如善夫旅伯鼎铭。可见出嫁女子在夫家并未完全失去自己的父氏。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姓与氏的共同点:
1、皆是血缘亲属组织;
2、以外婚制为正常属性;
3、均是一种单系的继嗣群,即父系的继嗣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姓 (汉字)
百度百科-氏

但无论名、字、号如何改变,姓氏始终是不会变的,因为姓氏是华夏子孙家族延续的表示,是区分血缘关系的符号。可是你知道吗,在最早的时候,姓与氏在功能和作用上,都有着不同的分工,姓氏是在秦朝以后才逐渐合一的。
那么,中国人最初的姓和氏,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通鉴外纪》
中国的姓氏起源,来自于原始崇拜,特别是图腾崇拜,原始社会的人们认为,图腾是一个群体的祖先,图腾的名称也就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名称,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母系氏族社会后,为了区分始祖,就诞生了姓——一般是部落名,或首领名。
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以部落为单位,主要的关系纽带是母系血缘关系,子女从母居住,财产继承和世系血脉也以母系计,婚姻关系中,女子与外氏族的男子群婚,男子要采取走访的形式,到其他氏族与女子成婚,繁衍后代,这种婚姻关系并不稳固,所以子女通常只知其母,不知父亲是谁,后来经过发展,男子便迁居到女方氏族居住,婚姻关系才逐步巩固,形成了后来的一夫一妻制。
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为婚姻的转变,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不论在血缘关系还是夫妻关系上,都是以母系为主,那子女自然也是从母姓。所以中国最古老的姓都是女字旁,著名的上古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皆是如此。
比如黄帝,他是远古时期华夏民族的部落首领,相传黄帝居住在姬水之滨,故以姬为姓,《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我们熟悉的尧舜禹、商契、后稷等都是皇帝的后人,其中后稷(神农)继承了姬姓,其后代建立周朝,周武王是为姬发,后来周天子分封诸侯,其中姬姓诸侯国就有53个,由这些诸侯国又分支出了各种不同的姓,宋朝成书的《百家姓》最初收录姓氏411个,就是由姬姓衍生出来的,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鉴外纪》
人们有了姓,便能追溯其始祖,但同时又诞生了一个新问题——部落会不断发展,不断扩大,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分支,这些新的支脉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姓,该怎么区分呢?于是乎,独立出去的新部落分支,就开始给自己起不同的称号,这便是氏的来源。
也就是说,氏是姓的分支标志。
同一父姓被分支出去的拥有氏,通常由分支出去的始祖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为氏,进入奴隶制社会后,有了国的概念,继承君位的为大宗,其他子孙分支,其姓不变,而以所分封的国、邑、地或官名、谥号等为氏,这就是小宗。
这些小宗又会继续开枝散叶,繁衍后代,第一个被分支出的小宗,又成了他们这一支的祖。
比如秦始皇他们家,我们都知道嬴姓赵氏,这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秦国的祖先少昊氏以燕子(玄鸟)为图腾,嬴与燕异字同音,故成为嬴姓的始祖,少昊的后代曾封于赵地而立氏,所以才有了嬴姓赵氏,说起来,秦国与赵国的祖先,还颇有渊源呢。


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在秦以前,特别是夏商周三代,姓与氏的功能和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很简单一点就是,人人都拥有自己的姓和名,但只有贵族才能拥有氏,素有“氏所以别贵贱”的说法,毕竟一个姓的分支太多,只有氏才能代表了这一支的身份地位,因此,氏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贵族男子都称氏不称姓。
而对于女子来说,姓比氏更重要,前面讲了,姓是用于区分血缘关系的,祖先们早就明白了近亲繁殖的危害,同姓之间往往有血缘关系,因此不可通婚,相反,氏同而姓不同的,就可以通婚。
女子出嫁后,在姓前冠以国名或氏,如晋文王重耳的夫人齐姜,就是齐国的姜姓女子的意思,亦或是冠以夫家的姓氏或国名,比如张家女嫁给了赵家儿,就称赵张氏。

  小编觉得“姓”和“氏”的区别是,它们代表的意义不同。姓氏标志着一个人的血脉传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当人们在交流时,都会问对方的姓名。如果你两个人的姓一样,那么你俩就能聊成是一家了。姓氏最早是在部落首领的称呼,“姓”是区别血源的。中国在母系社会时就已经出现“姓”了,所以“姓”最早的说法是,同一个女性始祖具有的符号。我们也可以从“姓”字发现一些东西,“姓”是由“女”和“生”组成。

  在历史书上也学过,那时的孩子只知道他们的母亲,而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氏”是姓的一个分枝,它是源于父系分出去的符号。在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之前,姓与氏的作用各不相同。那时的氏是用来区分人等级的,贫民一般都没有“氏”,“氏”是贵族的象征。在贵族之中,又有姓氏的区分。男子称氏,女子称姓。俗话说“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我们身边就有很好的例子,你的孩子出生时,你去民政局给孩子登记名字。但当他长大之后,家里人觉得这名字不好听。于是就去改,我们只能更改姓后面的名字。如果你要更改姓的话,那你的家族族谱可能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了。每个家族都会有一本家族族谱,它让你知道自己姓的起源。一代代传承下来,里面还包括这个姓出名的人物,这就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

  好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到这里吧,我相信大家的看法各有各的不同,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要和我们分享的,都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哦。



拥有血缘关系,同一个母系的符号可以用姓来表示。
氏是用来区分于子孙来源于何支的。

“姓”是表明家族的字,“氏”既有姓的意思,又在古代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通常在父姓前在加父姓,如张王氏,即父姓张,父姓赵。而“姓”和“氏”连成姓氏又是姓名的意思。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表示母系的血统; “氏”起源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本来为同姓各部落的名称,后来则专指部落的首领。国家产生以后,不少封国和官职也成了氏的名称。

姓代表的是血缘,用来辨别婚姻和血缘关系的,而氏代表着社会地位,用于区分平民草寇和王族贵臣的。

姓与氏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古代,同姓之间是不可以结婚的,氏同姓不同可以结婚。“氏”是用来区别身份的高低贵贱,只有地位高贵者才有氏,地位贫贱者则没有氏。“姓”是固定不变的,“氏”却是时常变化。所以经常会出现父子之间同姓但不同氏,或同氏但不同姓的现象。而且氏的变化反映了当时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 姓氏起源的差异:姓氏起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姓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早期的姓多带有女字旁。而氏则是在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历史相对较短。2. 姓氏含义的区别:姓主要用于标识血缘关系,拥有相同姓氏的人通常意味着他们有共同的家族和血缘背景。氏则更具体,它标识一个人在家族中的具体...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答:姻的,不再用来区别贵贱。区别贵贱是以"郡望",即是否世代居住在某地而为当地所仰望来判 定。秦汉以后,姓、氏就不再分开,或称姓,或称氏,或兼称姓氏。到司马迁《史记》时,姓和氏已合 而为一。我国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人们常说"百家姓",其实姓在明朝时就 已有3000多个...

请简要阐述中国古代 姓与氏的区别
答: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里就来谈一谈这方面的知识,主要讲一讲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一、姓 ...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答: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 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以国名为氏。如...

姓,氏,名,字,号的区别是什么?
答:姓和氏的区别在于“氏”是“姓”的一个分支,汉代以后两者统一为“姓”。名、字和号的区别在于“名”是普通代号,而“字”和“号”是雅称,代表有身份的人。1、姓 姓在最开始被古代人作为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共同血统的族号,一般用于区分和其他的种族,姓的由来一般也是各个种族部落所信仰的图腾来...

姓和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1. 以姓为氏:姓最初作为氏族公社时期部落的标志,后人直接继承为姓。母权制社会中,许多姓源自女性,如姬、姜、姒、姚等。2. 以国名为姓: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如齐、鲁、晋、宋等,如今成为常见姓氏。3. 姓氏起源与母系氏族制度有关,许多古老姓氏带有女性色彩或与女性有关,如姚姓。姓作为...

氏和姓有啥区别
答:在中文的命名方式中,姓和氏在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可能会将二者混淆,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氏和姓的区别。什么是姓?姓,顾名思义,就是个人的笔画中的第一个字,多用于标识个人的家族和家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与家族、家庭、社会地位有着紧密的联系。什么是氏?氏与姓有相同之处,它也...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答:姓和氏区别和联系是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于何处的标志,而氏是区别后代子孙分支于何处的标志。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上古有八大姓都从女旁,说明当时的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的符号,即同姓的成员都出自同一个母系祖先。同一母系祖先的后代散居各地,分为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