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国民党主要将领有哪些

作者&投稿:宗政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淮海战役的地点 淮海战役国民党主要将领有哪些~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中,国军将领主要有:刘峙、杜聿明、黄伯韬、黄维等
刘峙和杜聿明分别是国民党在这场战役中的总、副司令。
刘峙在这战役里的表现极差,布防失误之后又仓皇应战,导致战局不利。蒋 只好调回杜聿明,不过他也没能挽救败局,最后他自己也被俘虏。

黄伯韬的第7兵团是我军既定要首先歼灭的部队,最后他也的确被华野包围于碾庄,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最后坚守了15天而被全部歼灭,自己也阵亡。
黄维的第12兵团是第二个被解放军包围并歼灭的军团。

第二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司令:邱清泉
第六兵团(增援黄维的部队),司令:李延年
第七兵团(在碾庄地区被歼),司令:黄伯韬
第八兵团,司令:刘汝明
第十二兵团(在双堆集地区被歼),司令:黄维
第十三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司令:李弥
第十六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司令:孙元良
第三绥靖区(该部在张克侠、何基沣带领下大部分起义),司令:冯治安

1、刘峙

刘峙(1892年6月30日-1971年1月5日),字经扶,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参与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甚为得到蒋介石赏识。

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素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和国共内战中的“猪将军”之称。抗战时曾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第五战区司令。1948年被任为徐州剿共总司令,被解放军全线击败。1950年到印度尼西亚,1954年到台湾,至1971年病逝。

2、孙震

孙震(1892.2.5-1985.9.9),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1939年),谱名孙定懋,后改名孙楙,再改名孙震,字德操,别号梦僧。中华民国军事家、教育家,原籍浙江绍兴杨家垅(今齐贤镇),出生于四川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华阳街道)。他是孙元良的叔父,秦汉叔祖父。

3、韩德勤

1918年毕业后分发北洋陆军任下级军官。后入川军第一混成旅,任旅部参谋、第一团团副。1925年负伤归故里。次年到广州,入中国国民党,得顾祝同保荐任国民革命军新编21师司令部中校副官处长。后随顾的升迁不断晋升。

抗战期间任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参与徐州会战、策应武汉会战、参加冬季攻势等,又与进入其防区的新四军发生多次冲突。1949年1月任南京政府国防部联勤总部副总司令。时年3月退往台北。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退役。

4、邱清泉

邱清泉(1902—1949),字雨庵。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战死后追赠二级上将),浙江温州蒲州人。温州中学毕业,半工半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后入黄埔军校二期工兵科毕业。

1948年参与淮海战役,12月随杜聿明撤出徐州,在江苏西北部徐州萧县陈官庄地区被中共华东野战军包围。1949年1月10日凌晨邱清泉在警卫营保护下向南突围,凌晨时分到达张庙堂(亦称张庙台)第二零零师指挥所。最后阵亡于张庙堂村东南约四百多米的一片农田里。

5、李树正

1947年任南京“国防部”三厅处长、部长办公室主任。1948年9月22日授陆军少将衔,并晋升陆军少将,时年34岁。

10月任国民革命军徐州剿总中将参谋长,1949年2月21日晋升陆军中将,年仅35岁,3月任国民党中央军嫡系美式机械化部队青年军第80军(以他的嫡系部队青年军201师为骨干组建又一支美式机械化王牌军)中将副军长,7月任80军中将军长。1949年12月随国民党政府去了台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国民党军序列主要将领
总司令:刘峙
副总司令:杜聿明、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
参谋长:李树正
副参谋长:章毓金

淮海战役主要人物
答:淮海战役主要人物 【我方主要人物】毛泽东:最高统帅 邓小平: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中原野战军政委 刘伯承: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中原野战军司令员 陈毅: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 粟裕: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谭震林: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

淮海战役国军总指挥是谁?
答:淮海战役国军总指挥是刘峙。刘峙是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甚为得到蒋介石赏识,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素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和国共内战中的“猪将军”之称。1948年被任为徐州剿共总司令,被解放军全线击败。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的指挥员分别是?
答:辽沈战役的意义: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数量上也占了优势,战役的胜利,使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淮海战役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

廖耀湘,黄百滔,胡宗南哪位将领与淮海战役有关?
答:黄百韬与淮海战役有关。黄百韬(1900年9月9日—1948年11月22日),又名黄伯韬,字焕然,号寒玉,原籍广东梅县(今梅州梅江区),生于天津。国民革命军将领。黄百韬初在江苏省防部队任排长、连长。被奉系军阀张宗昌俘虏后,投靠奉系升任旅长。张宗昌被蒋介石消灭后,投靠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第41师师长、...

徐蚌会战(淮海战役)国军被俘124名少将以上将军是哪些?
答:淮海战役国军被俘投降将领:郭吉谦 崔贤文 邓军林 于一凡 龚时英 邓军林 郭方平 邱维达 周朗 余锦源 陈渔浦 徐华 王屏南 米文和 雷秀民 张泽琛 刘镇湘 陈庆斌 钟世谦 盛超 王泽浚 赵壁光 杨自立 黄维 覃道善 王靖之 夏建勋 潘琦 吴宗远 杨伯涛 王元直 尹钟岳 吴绍周 黄子华 周开成 杨绪钊...

淮海战役国民党的总指挥是谁?
答:白统一任国民党淮海战役总指挥 蒋介石在十月二十日的会议上征求了白崇禧的意见后,提议由白统一指挥徐州和武汉部队 .

淮海战役谁指挥
答: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了。当时我任江淮军区独立团团参谋长兼二营营长。我接受的第一个战斗任务是堵住孙良诚逃往徐州。提起孙良诚,淮北人民对他并不陌生。孙良诚是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一○七军军长,驻扎在宿迁。孙号称八个团,实际上经常活动的只有四个团。我们的部队与他打交道已不是一天两天...

淮海战役国军被捉将领有谁?
答:淮海战役国军被俘投降将领:郭吉谦 崔贤文 邓军林 于一凡 龚时英 邓军林 郭方平 邱维达 周朗 余锦源 陈渔浦 徐华 王屏南 米文和 雷秀民 张泽琛 刘镇湘 陈庆斌 钟世谦 盛超 王泽浚 赵壁光 杨自立 黄维 覃道善 王靖之 夏建勋 潘琦 吴宗远 杨伯涛 王元直 尹钟岳 吴绍周 黄子华 周开成 杨绪钊...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有哪些国军将领被我军俘虏...
答:辽沈战役,被俘的兵团级一把手有,锦州的范汉杰,廖耀湘,沈阳的周福成。起义的是长春的郑洞国 军一级里面,长春的曾泽生起义,李鸿算投诚。其他的新1/新3/新6/71/49/53军军长全部被俘,52军逃走 淮海战役中,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被俘,兵团级,黄百韬,邱清泉战死。黄维被俘,李弥和孙元良逃走,三绥...

国民党将领胡琏是怎样逃出淮海战役包围圈的
答:国民党将领胡琏是怎样逃出淮海战役包围圈的乘战车冲出了重围。1948年11月初,淮海战役揭开序幕。蒋介石命令黄维第十二兵团迅速开赴徐海淮蚌地区作战。第十二兵团1948年11月8日由驻马店出发向安徽前进,18日到达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