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实践有何矛盾?

作者&投稿:宗圣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实践和读书的关系~


这个问题可能谁都会遇到,但是不像我们这个环境这样,使它变得这么突出。就业问题是一直会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这是由于结构性矛盾决定的。这里我想说的读书是纯粹的读书,即真正把读书放在首要的位置;实践是指读书外的实践,也就是专注工作,可能是社团工作也可能是赚外块。总之我这里着重说的是两者冲突的处理的问题。我想毫无疑问如果两样都做得好的话,那当然是最好。但问题是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并不是足够优秀。大多数人表现还是平平。
现在的就业市场很强调工作经验,无论是在学校做干部还是出去打工,反正同样条件下,一般会是有经验的胜出,甚至有些单位如果看到你没有工作经验的,根本就不理睬你。这样的形势对一些专心读书的传统好学生很不利,即使是有水平,也要积累几年工作经验之后才适应社会环境,挣到一点资本。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成长模式了,但是出来过了一两年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已经忘记得不少了,或者被社会同化了。而那些实践先锋,由于在学校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不少好处,有比较多的经济利益和人脉关系,他们往往没有投入很大的努力进行全身心学习,学习只求体面通过即可,但是各种活动中他们总是主角。因此他们开始进入社会工作时,一路比较顺利,有好的交际能力,比较会走位,因为更成熟地了解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则,但是问题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可开发的潜力不大,工作提升的机会不是很大。有些人本身就专业不够过硬的,只有一套技巧,我想不用别人淘汰他,他也没有这个自信,即使做上了也肯定辛苦。但无论怎样没有足够知识的底蕴,对看问题的角度和对事物的了解都比较有局限的。确实现实就是这么矛盾,有经验的,市场说你没有知识;有知识的,市场有说你没有经验。我当然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平衡。但我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虽然不是每一个都有相同的能力,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况且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能力,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只要找准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我想每个人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确实是不用担心什么实践与读书的矛盾,只需要发挥各自所长的即可,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不安分的,每个人都想得到比较多的财富,因此他们狭路相逢就不可避免了。而且有些工作对这两种要求都是特别高,那他们之间的竞争激励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读书与实践从积极意义上说,应该不是矛盾的,而且应该是相互促进的。知识来自实践,用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如此循环上升不断。获取知识不仅是我们读书目的,也是我们实践的目的。我之所以说它们是矛盾,因为现实毕竟是现实,理论还是理论,虽然它们重合的时候很多,但是分离的时刻也不少。其实无论别人感觉如何,我自己的感觉就是矛盾的,或许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和极端。因此从某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也是为自己不愿意面对工作或者所谓的实践提供论证。我想证据一定很乏力,但是只要能说服我自己,或者给自己一个安慰甚至留给自己一个记录就够了,如果以后证明我选择错了,那么也可以找到个为什么啊。其实本质就是自己脆弱和没有竞争力,而且也没有心情面对,只可以说是选择逃避,不知道是真的没有竞争力还是已经习惯了安逸。我不知道怎么找兼职,也没有努力去找,但是看见别人找了很多兼职,了解了他们的找兼职的方法,好像觉得可遇不可求的。而且也听说了太多人找不到兼职;也有很多人找到了,但是结果也并不理想。当然我知道失败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看不到自己可以学到新东西,即使学到,我觉得也比较痛苦,远远比不上在学校单纯的看书报学得单纯和有效。我甚至还想,在学校的时间不是很多,应该好好珍惜和享受这个时光,努力学到最多的知识,毕竟毕业了一辈子工都等着你做,而学校出去了,再回来学习的几率就比较小了。因此从发展的过程来说,我是不赞成打工占用学习和享受校园生活的时间的,虽然打工也是一种校园生活,但是至少不是我的,或者它还没有成为我的一部分,我没有动力去接触它,而是无意中保持着距离。坦白点说是:我理想的学校生活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纯粹的学习圣地,充满民主与自由的校风,思想活跃,是名副其实的象牙塔,没有半点商业味道。我们的主题应该是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是社会的精英,至少在精神文化品味上如此,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良心。因此当前的大学大多都是难以达到要求的。我不可以要求别人达到,但是我可以要求自己。如果我的家境好一点,那我自己这样清高也情有可原,但是我的家里情况比较糟糕,因此努力找点兼职实践一下,应该是一个理性选择。但目前我只能说我做不到,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尝试努力的。我很担心这样别人对我有意见,说我不自立等等很有道理的话,这会加重我的内疚。目前我认为自己很享受在学校学习自由的机会,虽然课内的专业知识不是很好,但是还过得去吧,对图书馆和网络的钟情,确实让我的生活很简单,而且也很愉快,感觉不错,比无聊的老师上课有效率多了。这也是传说中读大学就是读图书馆的原因吧。我很高兴深大的硬件很不错。如果真的静心下来在图书馆奋斗两年,比拥有水分的学分有分量多了。这大概是我的想法,也是剩下在校时间的目标——博览群书。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学习的目标方法,我想这应该是大学发展的方向。
不说这么多了。总之,读书和实践这两个东西都很重要,对我来说当然是读书啦,做一个书呆子其实是挺幸福的,因为读书能拓展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广度和深度,只是我想做也做不到。反正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理念进行活着的,无论遇到什么结果。当然我也希望能够有适当的机会进行一下社会实践,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但是我也不排斥的。在这里我再次祝自己走好啦,即使前路坎坷也没有所谓。


PS:终于在学校的BBS跟踪了两个星期,也没有什么令人鼓舞的发现,也曾到一个地方面试,但是人潮把我淹没了,超高温的天气,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只好偷听了一轮的面试,就走人了。还是苟且的活着算了。没有想到报纸频频报道学生出去打暑期工,出了很大的问题。还有一个所谓的教授根据调查结果说有60%以上的大学生都做过兼职,指责这会影响学业。这个教授讲话确实没有什么新意,除了给我提供一个权威的明证。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在工地里,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我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呵呵,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每天六点钟十一点再从下午的三点晚上八点,虽然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簇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学校里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才能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才有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两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读书与实践的矛盾在个人看来主要是过于繁杂,而且“辩证”之间的结论也不可一概而论,同时学到的不一定都能在生活中想到并运用它。

每一个论证都有属于它的根据,却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但人们不还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了,“无为与有为”相互相成,如果一个问题一道坎坷我们当时没有解决它,但最后还是过去了,这归根于无为。如果一个问题一道坎坷我们想尽办法解把它决了,这就是有为,它归根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与自己的智慧,但无论人的思想多么先进,社会如何发展,我们总是百密一疏,就好比逃不掉万变规律,无法逃避死亡,无法让一个事物保持恒定不变,除此之外,很多的道理和知识我们都懂,但在关键的时刻,我们不是把它们丢到九霄云外,就是压根被情绪所主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太多,我们要掌握的太多,而人的精力、能力又是有限的,忽然间有所领悟,原来总让我们觉得矛盾的,恰恰是因为它本来就矛盾、是因为它本来就复杂,复杂是因为感知世界包罗万象、变幻莫测,同样的一个方法,在这里行得通,在那里就行不通了,对中有错、错中有对,即便是极少数的“真理”,也没办法帮我们解决一切问题,原来求知的过程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方向,就像手指之处,目光所至的远方,那里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促使着人们坚持不懈的探索。

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实践与创新,用“以不变应万变、以随机应变应万变、以见机行事应万变”的方式来看待所面临的矛盾,不断地调整、改进、和纠错,亦是对求知与实践的优良诠释。

读书与实践有何矛盾?
答: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

我们要辩论赛,正:学习比实践重要 反:实践比学习重要。反方应该怎样做出...
答:实践,让我们对情况有了基础的认识,进而逐渐进步,高效率地利用起“学”的知识。学习,本就是广义的 而并非狭义上的读书写字,是包括学、问、用等一系列过程的,而最终的目的与效果,也莫过于实践了。如此看来,实践比学习更重要。辩论赛技巧常用句子 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

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实习时候的实践有点矛盾,现在迷茫状态
答:早期有点迷茫时可以的,但是不能持久哦 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一般和实践是大相径庭的,起先你去工作时,可能跟那些没有一点文化的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就是要让你在工作的时候发现到别人没发现的纰漏或者提好的建议,从而得到领导的赏识,而不是一直跟旁边的工人一样。当然这些要建立...

怎样处理读书和实践的关系?
答:读书与实践从积极意义上说,应该不是矛盾的,而且应该是相互促进的。知识来自实践,用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如此循环上升不断。获取知识不仅是我们读书目的,也是我们实践的目的。我之所以说它们是矛盾,因为现实毕竟是现实,理论还是理论,虽然它们重合的时候很多,但是分离的时刻也不少。其实无论别人感觉如何...

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实践和读书的关系
答:…如果你光听教练讲,自己不练习,读的学车方面的书再多,也产生不了效果!先人早说了,实践多于理论!(在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还是实践较理论更重要)像有的学驾驶的,他理论知识几乎没有,但,车在他手里,怎么摆弄都行!这里一个重要因素,是谁读书,谁实践,如果,一个人在实践操作上很灵活,在...

大学 那若学习,读书 与社交,社会实践冲突了怎么办呢??
答:大学生活,是人生的转折点,学习读书社交以及社会实践发生冲突,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自己要学会善于利用时间,其实大学学习,放的是很松的,空闲时间很多,但你自己不能将时间全部放在社交和实践上,要合理的计划自己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不能丢,这是根本,社交、实践是锻炼自己的能力,也不能或缺,冲突...

如何正确处理读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答:正确处理学习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主要需要把握:主次分明,轻重有序。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所有活动都必须保证学习顺利完成。完成好学习后根据实践活动的轻重缓急,安排好实践活动的开展。学习和实践队以后的就业都很重要,学习以后工作的基石,实践将为就业打下很好的基础。读书和实践注意事项 在实践...

在哪些情况下,读书是对现实的逃避?
答:觉得应该在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一点,才会产生这种想法。毕竟读书是真的有用,不管是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也好,还是专业技能也好,这都是对工作有帮助的,在工作中其实没有在学校那么用心提升自己,因为在工作中你会想着怎么去赚钱,但是,实力又不够,又无法赚到更多钱,只能在岗位中拿着普通的工资...

只读书不实践往往徒劳无功
答: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主要矛盾,纲举目张,有和不紊。 2、做事情不从根本上入手而只注重细枝末节,就像用石头去拯救溺水的铁锤,用干柴去救火一样。 3、没有圆规,方矩就不能构成方形和圆形。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4、说话做事情要符合道理,做事情要合乎时宜。 5、善于张网的人,会抓住网上的总纲,使纲...

大学里读书和社会实践有关系吗?
答:帮助学生建立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7. **职业发展:** 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职业、实践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总体而言,大学里读书和社会实践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成为有全面素质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