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中物理问题

作者&投稿:柯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高中物理题 急求~

这个问题不难明白呀
由B1进入B2后,由于磁场方向反向,导致ab中感应电流反向。此时的安培力大小为B2^ 2L^2v/R
在B1中,做匀速运动,安培力大小为为B1^ 2L^2v/R,F与此时安培力大小相等
若B2小于B1,则进入B2后,拉力F大于安培力,所以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安培力越来越大,导致加速度越来越小。但是只要加速度不为0,速度就会增大。直到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安培力再次等于拉力F,这时ab将再次匀速运动,不过速度要比在B1中的速度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问有问题,第二问看一个例子,如一长方形金属框垂直进入磁场,有两边无感应电动势,但另外的两边都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无感应电流(抵消,但这相当于把两节干电池并联,故对外整体有电动势。

当 umg=ma 时,此时加速度a是物体a和物体b相对静止时摩擦力提供给物体a的最大加速度,此时是一个临界点。
在高中一般看成动摩擦因数与静摩擦因数相等(实际动摩擦因数与静摩擦因数不相等)
加速度a是可以改变,摩擦因数u如题目未加特殊说明在高中问题中可看成不变
①当 umg=ma 时,加速度a如果此时不能再继续增大,那么只有F增大,物体b的加速大增大,而物体a的加速度将停留在临界点(umg=ma )时的大小
②如果加速度小于umg=ma时的,那么umg=ma将不再成立!

umg=ma是a相对b滑动的临界值,当a<=ug时,a相对b才静止。
静摩擦力提供加速度
这道题如果桌面光滑,则F=(m+M)a

a,b静止
Fu=静=F
umg=ma ==动摩擦所以你这么说是错的
应该用F=ma解题

a在滑动啊~当然是滑动摩擦.而且对a起阻力的是地面.所以不要考虑b.

高中物理题解析
答:这是一道高中物理题吧!因为电源是逆串联,还要考虑到电压极性问题,可以从电位开始思考。电路拆分此电路还可以这样去理解,把这个电路拆开看做两个电路,就是把E2拿出,E1构成一个回路,再把E1拿掉,E2构成一个回路。电位计算从电位开始思考,E1的左边电位是60V,那么右边是0V,E2的左边是0V,右边是10V,a点的电位...

高中物理问题 一个网球运动员在离地面1.6m的地方将球击出,球速度17m/...
答:将V=17m/s分解为垂直地面方向和平行地面方向,V⊥=Vsin11°=3.24m/s,V//=Vcos11=16.69m/s 则到达篮网的时间为t=S÷V//=4m÷16.69m/s=0.24s,则小球上升高度Δh=V⊥t-1/2gt^2=0.495m,所以离网高度h=1.6m+Δh-h网=1.6+0.55m-0.6m=1.45m ...

高中物理问题
答:1.机械能守恒,可以为0 机械能中包括重力势能时,如果势能的零点选择得合适,则机械能就会为零 机械能守恒时,只能是动能与势能间相互转化,不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比如一部分能转化为了内能,则机械能就不守恒了 动能可以同时转化为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2.小球的机械能不变,仍为:1/2mV^2,即为物体的...

高中物理题目,急求大神 具体过程分析
答:第一阶段:“三木块都作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为ug、木板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ug 第一个临界状况:当木块A的速度等于模板的速度时、、此时木板的速度是1/2v0,时间为v0/2ug 第二阶段:木块A加速、加速度为ug、木块BC继续减速、加速度为ug、而且三个木块都相对木板有相对滑动、、木板手摩擦力为umg...

求解高中物理题..在高空中垂直下落一个物体..他在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是...
答:第一种方法:设倒数第一秒时速度为v0,落体总时间为t,落体总高度为h,g=10m/s²则由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得到:75=v0×1+0.5×10×1^2 解得:v0=70m/s 又由v0=g(t - 1),则70=10(t - 1),解得:t=8s 则总高度h=0.5gt^2=0.5×10×8^2=320m 。第二种...

关于高中物理的几个问题!谢谢谢!!
答:1.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为什么?不能说明存在斥力吗?)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很难拉伸,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绝对零度不能达到0K,即-273℃.(为什么?)绝对零度表示那样一种温度,在此温度下,构成物质的所有...

一个很难解释的高中物理题---务必高手帮忙解释
答:一个导体假如带正电,是说明这个带电体中的正电荷数量就大于负电荷数量,但是带电体本身的负电荷并不会因此失去,我们把它看成正负电荷中和之后,还剩下一部分正电荷存在,所以这个带电体呈现带正电。而这些剩下的的正电荷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当一个它接触到另外一个导体(不带电的导体,所谓不带...

高中物理问题求解 一个物体从塔顶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
答:设总下落时间为t秒,总高度为h=1/2g t² 则下落前t-1秒 下落高度为 h1=1/2g(t-1)²h-h1=h' h'=9/25 h 带入数 解答的 h=125m

高中物理,详解一下第三问
答:问题 如图所示,物体B和物体C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一个物体A从物体B的正上方距离B的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下落后与物体B碰撞,碰撞后A与B粘合在一起并立刻向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A、B不再分离.已知物体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

高中物理 的几道难题
答:同上一问 2.质量相同的木块M、N用轻弹簧连接并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长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M,使木块M、N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M、N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m<an B.M、N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m=an C、M、N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m<V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