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弹簧

作者&投稿:麻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弹簧AB原长为35厘米,A端挂一个重50牛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
于倾角为37度
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变为40厘米,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变为50厘米,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设弹簧K1的原长为L1,弹簧K2的原长为L2,则
(1)尚未提起木块前,
对木块M1,K1*X1=M1g;(X1为弹簧1被压缩的形变量)
对木块M2,K1*X1+M2g=K2*X2,(X2为弹簧2被压缩的形变量)
解得X1=M1g/K1,X2=(M1+M2)g/K2
木块M1的高度H1=(L1-X1)+(L2-X2)=L1+L2-M1g/K1-(M1+M2)g/K2
木块M2的高度H2=L2-X2=L2-(M1+M2)g/K2
(2)木块提起到下面恰好离开地面后,弹簧2没有变形,维持原长;
对木块M2,K1*X2'=M2g,解得X2'=M2g/K2;(X2为弹簧2的伸长量)
所以木块M1的高度为H1'=L1+(L2+X2')=L1+L2+M2g/K2;
木块M2的高度H2'=L2;
所以木块1上升的高度△H1=H1'-H1=M2g/K2-【-M1g/K1-(M1+M2)g/K2】=M1g/K1+(M1+2*M2)g/K2
木块2上升的高度△H2=H2'-H2=(M1+M2)g/K2

我没看题目。我还是说下弹簧类题目的解体方法吧
其实弹簧类的题目解体只有一中方法
但是题目有两种。我先说下方法吧弹簧有一以下及个状态,一
压缩
二拉伸
三原状
一般的都是
围绕三种状态状态的转化来出题,关键
的是你要弄懂在没一次弹簧状态转换的受力分析,
弹簧题目在实际中有两种状态一是并联
你可以吧他们看成一中,他的劲度系数是K1+K2还有一种是串练他的劲度系数是(K1+K2)/k1*k2
,你上图中的就不是串联
现在我就拿你上面一道题来说下三个状态转换怎么分析
一:B压缩
C不变
三个状态的转化就是
受力分析的转换
刚开始B受力是mg
C不受力
随着拉升
B最后不受力那么他伸长的距离就是mg/k1
刚开始C不受力最后C拉伸的力是mg那么拉伸的距离就是mg/
k2
你们总共移动的距离就是mg/k1+mg/
k2

高一物理
答:解析:根据受力分析,在整个过程中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和弹簧的弹力。而物体的重力不变,弹簧的弹力随着弹簧的长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物体的合外力是变化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开始时a>g,故弹簧的弹力T大于2mg,当手停向上运动后弹簧的弹力T也开始减小,物体的合外力F=T-G也开始...

高一物理
答:当弹簧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后,物体才开始离开地面。因是缓慢提升,可认为物体离开地面后,弹簧弹力大小是等于物体重力。弹簧的伸长量是X=mg / K 物体升高的高度是H=h-X=h-(mg / K)拉力做的功数值上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加上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即所求功是W=(k*X^2 / 2)+mgH...

高一物理,对弹簧受力分析。。
答:静止时弹簧的弹力F1=kx1=3mg*sinα x1=3mg*sinα/k B刚离开C时,弹簧弹力F2=2mg*sinα=kx2 x2=2mg*sinα/k 则恒力F=3ma+3mg*sinα+2mg*sinα A:由上可知,A发生的位移x=x1+x2=5mg*sinα/k A对 B:重力对A做功为W=3mg*sinα*x B错 C:恒力对A的功率P=Fv ...

高一物理关于弹簧的问题
答:问题一:前半段过程(到平衡点之前)物体刚放在弹簧上时候,受力竖直向上重力,开始向下运动时受到F弹=kx,所以F合=mg-F弹=ma,随着压缩量增大F弹变大,a变小,但是初始速度向下a也是向下,a与V同向物体做的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F弹增大到等于mg之时(平衡点)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加速度为零。

高一物理弹簧
答:木块M1的高度H1=(L1-X1)+(L2-X2)=L1+L2-M1g/K1-(M1+M2)g/K2 木块M2的高度H2=L2-X2=L2-(M1+M2)g/K2 (2)木块提起到下面恰好离开地面后,弹簧2没有变形,维持原长;对木块M2,K1*X2'=M2g,解得X2'=M2g/K2;(X2为弹簧2的伸长量)所以木块M1的高度为H1'=L1+(L2+X2')=L1+L2...

高一物理,一个同学以3N的力向左拉弹簧 另一个同学以4N的力向右拉弹簧的...
答:弹簧示数是3N;向右恒定加速运动。弹簧示数若是4N,左右就平衡了,平衡就没有加速而言了。只有弹簧示数是3N时,才会相差1N的不平衡力,产生1N的加速运动。所以弹簧示数是3N。

高一物理,有关弹簧
答:你好 这个用胡克定律 F=KX (1)k=F1/(L1-x(弹簧原长)(2)k=F2/(L2-x)然后2个式子连立得(就是解F1/(L1-x)=F2/(L2-x)=K)得出K=(F2+F1)/(L1+L2)所以答案是C

高一的物理题,有关弹簧的
答:回答:解:(1)(m1+m2)g=k1L1',m2g=k2L2',所以总长度L=(m1+m2)g/k1+m2g/k2+L1+L2. (2)设压力为N,可知此时N>m2g,讨论得,k1伸长,k2压缩,则L1+[m1g-(N-m2g)/k1]+L2-[(N-m2g)/k2]=L1+L2,N=km1g+k2m2g+k1m2g/(k1+k2)

高一物理题,帮帮忙吧,各种不会。
答:方法二:由胡克定律知,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弹簧的弹力大小除以弹簧的形变量大小。因两次挂的物体或压的物体质量都是m,所以稳定后,弹簧的拉伸时的弹力与压缩时的弹力大小相等(等于物体的重力),那么两次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也相等,得弹簧的原长是 L0=(L1+L2)/ 2 然后由其中一种情况可求劲度系数K...

高一物理 弹簧与胡克定律
答:高考要求 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类命题几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见.应引起足够重视.弹簧类命题突破要点 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要注意弹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