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的前身史称为什么?

作者&投稿:衡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时为什么自称中国?~

那时后它的正式国名是大清国,“中国”是一个广义是称呼。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垦,物产盈丰,边境无事,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相对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扩展资料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
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
省以下有道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
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其中还有投降清朝的土司官职由明朝直接承袭下来的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是后金。
后金(1616年—1636年),是原明朝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清朝的前身。
明末国内外矛盾激化,前后两次的万历朝鲜战争 ,国力消耗巨大,边墙以东的海西女真诸部内乱不已,均给建州部以可趁之机。
1583年(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家,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第三年,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1626年(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后逝世。皇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即位之后,为绕开明松锦防线,1635年(天聪十年)征服漠南蒙古察哈尔部,迫使朝鲜称臣。
先后数次进入汉地烧杀劫掠,用绕道入侵的作法后来又执行五次,与明朝内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实力。
同时皇太极针对努尔哈赤时期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天聪新政”。还继续完善和扩大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设立蒙古衙门管辖外藩事务,并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崇政殿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自此,大金国号停止使用。

扩展资料:
后金的建立者: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战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
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朝的前身叫“后金”,是因为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而满族又是女真人的一支,当时叫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就出生在建州女真的一个贵族家庭。

清朝前身是后金。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十二帝,入关后传十帝,享国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 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 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1]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2]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3]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4]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清朝的第一任皇帝是皇太极,为何庙号不能称祖呢?
答:而清朝的前身为后金,是努尔哈赤所建立,之后皇太极改名为大清。这是关外时期!后来,清朝入关,恰恰发生在顺治朝,所以常说顺治是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那时是多尔衮在辅佐,很多功劳有多尔衮的份,无论如何他是入住紫荆城的皇帝,算是世祖。对于康熙,本来无法称祖,无奈他的功绩太大,开创了新的时代,...

清朝的称呼代表什么?
答:还不全面,这要和明朝联系起来,里边有五行周易 清朝原为金国,而明朝之“明”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焕”字也属火。后女真族改“满族”,金国改大清国,“满清”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最后灭掉明。 满族人的祖先女真贵族曾建立“金”国,清朝的前身是“大金”,姓氏“爱新觉罗”的意义是...

清朝十二个皇帝,为什么叫满清13帝
答:清朝,(1636年 -1912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国姓为爱新觉罗。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统治268年。清十二帝 清朝共历经十二位皇帝,为何民间却有十三帝的说法。第一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算是大清国的前身。

清朝为什么要称为"清"?
答:--- 里边还有五行周易的原因 清朝原为金国,而明朝之“明”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焕”字也属火。后女真族改“满族”,金国改大清国,“满清”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最后灭掉明。满族人的祖先女真贵族曾建立“金”国,清朝的前身是“大金”,姓氏“爱新觉罗”的...

清朝是满人而金人是契丹人,那为什么清朝在入关以前以“后金”自称?难道...
答:金人是金人,契丹人是契丹人。清朝与金朝都是女真族所建立的,只不过清朝前身是后金政权,为努尔哈赤所立,国号与金朝是一样的为“大金”,后世为了加以区分称之为后金,努尔哈赤儿子皇太极继位后于1635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大金国号为大清。金朝与清朝都是女真族建立的,只不过金朝之后女真族在...

清朝的历史?
答:清朝(1636年-1912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1912年为全国性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对外称大清帝国、大清国、中华大清国等,亦简称为中国。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

关于清朝的历史,最好不是人人皆知的,例如不要关于雍正,康熙的。历史...
答: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清朝建立和入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1643年皇太极病死,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1644...

清朝开国皇帝是谁?
答:清朝开国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皇太极于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1636年5月后改元崇德)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

清朝为什么叫清朝
答:用水免去朱明(朱是指明朝皇帝的姓氏,明是明朝国号)之“火”。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清”这一国号并非来自汉语,而是满语中的一个蒙古借词“ᠳᠠᠢᠼᠢᠨ”(Daičin),原意为“好战者”,故“大清国”的意思是“上国”或“善战之国”。

大清国号的由来
答:大青马,如果有一天我努尔哈赤成就霸业,我的国家就叫‘大青’!”后来清军入关,皇太极就按照当年努尔哈赤的意思,改国号叫大清了。(算命) 不过这种说法有点牵强,毕竟马是努尔哈赤,建立皇朝的是皇太极。下面这个说法还更有几分道理。满族人的祖先女真贵族曾建立“金”国,清朝的前身是“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