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碛物的基本特征

作者&投稿:嬴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冰碛物的特征是什么?~

冰碛物指冰川搬运和堆积的石块和碎屑物质。冰碛物主要通过刨蚀和挖蚀从冰床上获得物质,也可以通过雪崩,冰崩及山坡上的块体运动等带来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在冰川中被携带而下,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夹在冰内的叫内碛,冰川底部的叫底碛,冰川边沿的叫侧碛,两支冰川会合后侧碛合并的冰碛叫中碛,冰川末端的叫终碛。

冰川沉积的物质称为冰碛,过去常称为泥砾层,其特点如下:1.皆由碎屑物组成;2.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是巨大的石块和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物;3.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4.无成层现象;5.绝大部分棱角明显;6.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7.根据扫描电镜观察,冰碛物中的石英砂粒形态不规则,棱角尖锐;表面具有碟形洼坑,坑内有贝壳状断口及平行阶坎;8.含有适应寒冷气候的生物化石,如寒冷型的植物孢子等。

(一)冰碛物的形成与分布

冰川通过挖掘、磨蚀作用,从冰床底部都可获得大量碎屑物;冰川谷地两侧斜坡,由于风化、崩塌等作用,也能使大量碎屑物进入冰川,它们分别冻结在冰川的底部、内部和表面,这些物质称为冰碛。当冰川消融或前进受阻时,这些被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便直接堆积下来,称为冰碛物。根据冰碛的分布位置可分为底碛、内碛、中碛、侧碛及表碛等几种类型(图7-9):

图7-9 冰川中各种冰碛物的分布

A—侧碛;B—底碛;C—中碛和表碛;D、E—内碛

1.底碛

底碛是冰川在冰床底部堆积的冰碛物,这种冰碛一般含泥质较多,胶结程度较高,砾石的磨圆度也较好。

2.内碛

存在于冰川体内部的冰碛物,称为内碛。如落入冰川表面和冰裂隙中的砾块、碎石等被冰川包裹而成为内碛。

3.中碛

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山谷冰川相汇合,其中相邻的两道侧碛汇合后形成中碛。

4.侧碛

分布于冰川体两侧的堆积物称为侧碛。侧碛在冰川末端冰舌附近,往往与中碛相连,形成环状或弧形堆积。

5.表碛

由于寒冻风化或块体运动等作用,直接落入冰川表面的碎屑物称表碛。

(二)冰碛物的物质组成

冰碛物常由巨砾、角砾、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混合堆积,明显缺乏分选性,粒径相差十分悬殊,巨砾体积可以大到数百立方米。冰碛物又称为冰砾土或泥砾,但其中含有大量砾石乃是它的基本特征。

冰碛物的岩性成分严格地受冰川发源区和流动区基岩岩性的控制。若冰川流经坚硬岩石地区,如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等,冰碛以砾石、砂粒为主;若流经页岩或泥岩地区,则形成亚粘土。其被搬运的距离越远,不稳定成分越少,而稳定的岩石成分越高。研究冰碛物特别是冰碛砾石的成分及其百分含量,对研究冰川的运动方向,确定冰川运动中心甚至划分冰碛物地层具有重要意义。

(三)冰碛物的结构与构造

由于构成冰碛物的物质粗细混杂在一起,故冰碛物不具有层理,但在冰碛物中可夹有由砾石、砂或粘土所组成的透镜体,这主要是由于冰下湖、冰面湖及冰内流水沉积的结果。这种现象在大陆冰川堆积物中尤为常见。

冰碛物中的砾石总的来说没有经过磨圆,大多数呈棱角状。由于冰碛物在搬运过程中与基岩摩擦或相邻砾石由于其运动速度的差异而相互摩擦,砾石的棱角也会磨钝;早期形成的磨圆砾石也可再受冰川搬运而混于未磨圆的冰碛砾石中,所以冰碛物中也可能存在磨圆的砾石。

冰碛砾石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与基岩摩擦或相互摩擦,可产生非常光滑的磨光面。有些砾石有多个磨光面,称为多棱冰碛砾石。在砾石的磨光面上,常见有几组交叉平行的钉头擦痕,深而细长,可与具有平行均一的构造擦痕相区别。具有擦痕的冰碛砾石称为条痕石,它是冰川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冰碛物的主要成因类型

接冰碛物的堆积方式,冰碛物的主要成因类型可分为停积型、融坠型和终积型。

1.停积型

在冰川前进的过程中,由于冰川的侵蚀作用而进入冰川底部的碎屑物质越来越多,当它们增加到超过冰川的负载能力时,这些碎屑逐渐停止前进,在冰川底床上堆积下来而形成停积型冰碛物,如底碛。

2.融坠型

当冰川融化时,其厚度也逐渐变薄,原来夹于冰川中上部的内碛及冰裂隙中的冰碛,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冰面。当冰川完全融化后,它们直接坠落在冰床上或停积在冰碛上。这种通过冰川融化使碎屑物质直接坠落到冰床上的冰碛物称为融坠型冰碛物。如侧碛。

3.终积型

当冰川的补给与消融处于相对平衡时,这时冰川的末端也趋向稳定,冰川从上游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冰川末端或冰舌前缘堆积下来,形成终积型冰碛物,如终碛。



冰碛物的基本特征
答:冰碛物常由巨砾、角砾、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混合堆积,明显缺乏分选性,粒径相差十分悬殊,巨砾体积可以大到数百立方米。冰碛物又称为冰砾土或泥砾,但其中含有大量砾石乃是它的基本特征。冰碛物的岩性成分严格地受冰川发源区和流动区基岩岩性的控制。若冰川流经坚硬岩石地区,如花岗岩、闪长岩、石英...

第四纪沉积物研究中,如何区分冲积物,冰碛物,风成砂和黄士堆积
答:冰碛物具有以下特点:皆由碎屑物组成;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是巨大的石块或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物;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无成层现象;绝大部分棱角鲜明;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擦痕的长短不一,大的擦痕长数十厘米以上,小的擦线细似头发丝; 冰擦痕形...

冰碛物的特征是什么?
答:冰碛物主要通过刨蚀和挖蚀从冰床上获得物质,也可以通过雪崩,冰崩及山坡上的块体运动等带来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在冰川中被携带而下,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夹在冰内的叫内碛,冰川底部的叫底碛,冰川边沿的叫侧碛,两支冰川会合后侧碛合并的冰碛叫中碛,冰川末端的叫终碛。

冰川的堆积作用与冰碛物
答:冰碛物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都是机械碎屑物;②冰碛物大多数是以载运方式搬运的,所以无分选、具棱角、大小混杂,大者为直径大于1m的漂砾,小者到粘土物质,两者混在一起,无定向排列、无层理;③有的砾石表面由磨光面或冰擦痕,这种具有冰擦痕的冰碛砾石成为条痕石,有的表面有压坑或弯曲形成马鞍形砾...

对比冰碛物,风积物和冲积物的特征. RT.
答:冰碛物棱角鲜明,颗粒粗大,磨圆程度低.风积物颗粒细小,分选性好,一般是轻质岩石的遗留品.冲积物介于两者之间,分选较好,颗粒有大有小,但是分布有规律,磨圆好.详细内容请见下文.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

冰川堆积物及堆积地貌
答:(1)成分特征 冰碛物的岩性取决于冰川发育区和经流区的基岩特征,构成冰碛物的岩屑一是来自冰川形成的源区,二是来自在冰川流动过程中两侧谷坡的坠落和冰川剥蚀冰床卷入,其中后者是冰碛物的主要来源,因此冰川流经距离的长短,对冰碛物的成分构成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冰川运动的距离越长,形成的冰碛物成分就越复杂; 反之...

冰碛(冰水)砾岩的工程地质特性
答:(2)冰积砾岩的胶结物成分 为了揭示胶结特征较明显的冰碛/冰水砾岩的胶结作用机理,我们在野外专门采集了块状冰碛砾岩,在实验室精细取样并通过XRD定量技术测定其胶结物的矿物成分。 测试结果表明,冰碛砾岩胶结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仅含少量石英和粘土矿物,其中方解石含量占胶结物的90%以上,与采用中和法测定的胶结物...

崩落及崩滑沉积物与冰碛物的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答:分选差,粒度从泥到巨砾都有分布,磨圆度棱角状为主,层理不明显,堆积散乱。冰碛物的典型特征是搬运擦痕,以及周围可能存在U型谷。崩落物发育于陡峭高山,地形高差大,可能反映了地壳抬升等。大规模冰碛物发育反映了寒冷的古气候特征或者。

冰碛物特点
答:冰碛物是一种独特的地质特征,主要由各种大小混杂的碎屑物构成,缺乏明显的分选性,呈现出混合物的特性,包括巨大的石块与细微的泥质物并存。这些碎屑物在冰川作用下无定向排列,石块可能呈直立或扁平、长条状,没有明显的成层结构。冰碛物的棱角大多十分鲜明,反映了它们在冰川搬运过程中的强烈磨蚀。一些...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论述冲积物、冰碛物和风积物的特征和异同。满意的答案...
答: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好,成层性较清楚,具韵律性及流水成因的沉积构造。冰碛物属纯碎屑沉积,分选极差无层理,磨圆度差,冰漂砾表明常有冰擦痕,冰碛物中常保存有喜冷的植物孢子花粉及化石。风积物, 无层理,磨圆差,从总的趋势看,组成物质有从上至下、由内至外变细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