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怎么做?

作者&投稿:庄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甲乙两筐共有28个苹果,从甲筐取出几个放入乙筐后,乙筐比甲筐多10个甲筐现有9个。

计算过程如下:

(28-10)/2

=18/2

=9(个)

小学应用题分类

归一问题 、归总问题 、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倍比问题 、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植树问题 、年龄问题 、行船问题 、列车问题 、时钟问题 、盈亏问题 、工程问题 、正反比例问题 、按比例分配 、百分数问题 、牛吃草问题 。

鸡兔同笼问题 、方阵问题 、商品利润问题 、存款利率问题 、溶液浓度问题 、构图布数问题 、幻方问题 、抽屉原则问题 、公约公倍问题 、最值问题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应用题



怎么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呢?
答:来买了5千克的梨和4千克的荔枝,需要花68元钱买3千克的梨和买1千克的荔枝,价钱相等,那么列式计算。5X+4Y=68 3X=Y 解X=4 Y=12.梨是4元每千克,而荔枝是12元每千克。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中小学数学,还包括奥数,在学习方面要求方法适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会事半功倍!那有...

一道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怎样做?
答:因为第二个方法小华每分钟比第一个方法多走60-50=10米,那么要走多久才会有700米的差距呢,700 / (60-50)=70分钟;最后我们统算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50x2+50x70+50x8=4000米;或者50x2+60x70-60x5=4000米.如果做应用题,计算步骤就下面两个等式:(50X8+60X5)/(60-50)=70 然后第四步.

小学数学应用题,怎么做?
答:甲乙两筐共有28个苹果,从甲筐取出几个放入乙筐后,乙筐比甲筐多10个,甲筐现有9个。计算过程如下:(28-10)/2 =18/2 =9(个)小学应用题分类 归一问题 、归总问题 、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倍比问题 、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植树问题 、年龄问题 、行船问题 、列车问题 、时钟...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怎么做
答:84. 奋斗小学组织六年级同学到百花山进行野营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问学校距离百花山多少千米?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4)85. 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不会做怎么办?
答:求助他人:如果自己尝试了上述方法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老师、家长或同学求助。他们可能会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或方法。多做练习:数学应用题的解决能力是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来提高的。因此,平时要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怎样做好应用题技巧?
答:5. 检查答案:在解题过程中,要时刻检查答案,确保答案的正确性,避免因计算错误而导致答案错误。6. 多做练习:通过多做应用题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和技巧,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总之,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需要掌握一些应用题技巧,通过认真阅读题目、抽象问题、分析数据、运用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有几种方法
答: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有限,导致在做数学应用题过程中无法很好地阅读、分析、理解题意,更谈不上怎么样去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一问题上学生和家长确实很难把握。根据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的总结和归纳,对照发现主要是三种类型的题目。一是有关部分与整体类的,往往有一个“共”字;二是有关...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解析方法
答: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解析方法 小学数学是小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我现在为大家准备了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解析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正方体展开图: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当沿着某棱将正方体剪开,可以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很显然,正方体的展开图形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无限的,事实上,正方体的展开图...

小学数学应用题怎么学?有什么方法?
答:年龄问题:解答年龄问题时,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一特点,再根据年龄间的倍数关系及年龄之和等条件来解答这类应用题。鸡兔同笼问题:解答鸡兔同笼的方法就是“以假求真”的数学思想,而假设全是鸡,或者假设全是兔子。列方程应用题 方程应用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有:⑴按常用的...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
答:如果长期坚持这么做,孩子不仅应用题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希望大家在看了这篇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以后,能够对数学应用题有了新的认识,掌握解题规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