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野古时候叫什么

作者&投稿:容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 河北保定都叫过什么~

古代河北保定都叫过:保府、保州、靴城、上谷等名字。
河北保定介绍: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保定市总面积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4个县级市(定州为省直管市),设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 ,全市常住总人口1046.92万人(不含定州)。保定市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3449.7亿元。
二、保定的历史意义:
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 ,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间,长期为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中国的区域性政治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也两度为河北省省会 。保定也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 。
三、保定的文化底蕴:
保定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 。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也是中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 ,WWF低碳试点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也被人们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
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扩展资料:
保定的民间文艺:

1、高洛古乐
涞水县义安镇高洛村古名“高乐”。“高乐”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其中的祭祀音乐相传是华夏音乐始祖伶伦4800年前所创的“黄帝家庙”祭祀音乐的变存。“高洛音乐会”是高洛村民自愿参加、义务排练、义务演出的民间器乐演奏花会。
2006年,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雄县赵岗古乐
保定赵岗音乐会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传承的乐曲内涵和谱式可追溯到唐朝晚期。由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组成,表现形式有唱诵和器乐演奏,使用的乐器和传承演奏的方式仍以传统方式进行,吹奏乐有管子、笙、笛子、云锣,打击乐有鼓、铙、钹、铛子。
3、满城寸跷
寸跷发源于满城县东于河村,据说由宫庭舞演变而来,已有2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初,满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该濒临灭绝的古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并将其搬上舞台映屏。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该县编排的寸跷舞《小羊倌》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

4、保定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老生调,从元代时尚小令“河西调”变化而来。保定老调是河北省古老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为区别于河北梆子,故名老调梆子,即老调剧种。
5、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传于保北涿州、定兴等地的“皮影戏”。演出时使用的文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扬琴、小三弦等,随之就有了伴奏音乐和过门。武乐还有大镲、大铙等。音乐结构属于板腔、曲牌综合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琴腔、垛板、还魂调、悲调,曲牌有“三赶七”等。
行当分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定 (河北省地级市)

因地处博水之野故名博野

博野县位于河北省中部,东经115o 19' 至115o 39' ,北纬38o 19' 至38o 35' 。居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大城市之间,西临京深高速公路,东依京九铁路。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年降雨量一般为550–650毫米,日平均温度11.8oC,年平均日照指数2679小时。全县总面积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总人口24.3万人,共辖3镇4乡,133个行政村。博野县历史悠久,古老文明,因地处博水之野故名博野。著名的明代史学家刘吉,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习斋),美籍华人生物学者牛满江都出生在博野。境内有西汉蠡吾城旧址,战国时期的王子墓、唐塔、习斋祠堂等名胜古迹。

博野县

  汉陆成县,后改曰博陵,后魏改为博野,元省,寻复置,即今河北省蠡县。

  汉蠡吾县地,明徙博野县治此,属河北保定府,清因之,今属河北保定道,《清一统志》今之博野,乃汉之蠡吾,今之蠡县,乃汉之博陵、后魏及唐宋以来之博野,自北齐废蠡吾入博野,历隋唐时,蠡吾故地为博野之西境,宋置永宁军,金改蠡州,并以博野为倚郭,元至元初省博野,三十一年复置博野县于今蠡县界,属保定咱,其时蠡州与博野始分,然博野之名锋在故地也,明洪武元年迁于西南十八里,为今治,由是博野蠡县名称互易,皆非故地,亦谓之博关。

唐虞夏商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地,战国时为赵地,秦属上谷郡。西汉始设蠡吾县(故城在今博野县西北之里村,原名蠡村)属涿郡。东汉本初元年(146年)桓帝刘志诏封其父蠡吾先侯翼为孝崇皇,立陵庙,析原省入蠡吾的陆城县地设博陵县,置令丞以奉祀,时属中山国。北齐省蠡吾入博野县(治所在今蠡县城关)。宋雍熙四年(987年)置宁边军,景德元年(1004年)改永宁军,领博野县。金天会七年(1129年)置博野郡军,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蠡州,博野属之。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省博野东境(约今蠡县地)入蠡州,西境(约今博野县地)入蒲阴县,三十一年(1294年)析蒲阴县东部地复置博野县,属保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徙博野县城至今治,属祁州,六年(1374年)改属保定府,清代因之。1913年属范阳道,次年属保定道。1928年隶河北省。1949年8月1日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划归保定专区。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博野县仍属之。1994年12月地市合并,博野县属保定市。

河北博野古时候叫什么
答:博野县 汉陆成县,后改曰博陵,后魏改为博野,元省,寻复置,即今河北省蠡县。汉蠡吾县地,明徙博野县治此,属河北保定府,清因之,今属河北保定道,《清一统志》今之博野,乃汉之蠡吾,今之蠡县,乃汉之博陵、后魏及唐宋以来之博野,自北齐废蠡吾入博野,历隋唐时,蠡吾故地为博野之西境...

史弼是博野县东阳村北阳庄人士为什么记录他属于蠡县啊???
答:博野县很早以前的原名“蠡县”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和古文化遗址考证,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黄帝、颛顼划野分州时就有地名建制,唐尧时属冀州,虞舜时属幽州。西汉置陆成县。东汉改博陵县,以汉恒帝父蠡吾侯陵为名。北魏景明元年(500年)移今蠡县治,改为博野县。唐...

蠡县历史沿革
答:元朝时期,博野县依然隶属于蠡州。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博野县再次改名为蠡县,并归属保定府管辖。1958年,蠡县与高阳县合并,但仅仅一年后,1962年1月,蠡县的建制得以恢复。自此以后,蠡县一直隶属于保定市,直至今日,这一历史地位未曾改变。这段历史见证了蠡县从古至今的变迁,每一次更名和行政划分...

蠡县与博野
答:金天会七年(1129年)置博野郡军,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蠡州,博野属之。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省博野东境(约今蠡县地)入蠡州,西境(约今博野县地)入蒲阴县,三十一年(1294年)析蒲阴县东部地复置博野县,属保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徙博野县治于今博野县博野镇,属保定府祁州,...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答:行政区划博野县辖3个镇、4个乡:博野镇、小店镇、程委镇、东墟乡、北杨村乡、城东乡、南小王乡。历史沿革东汉为博陵,魏称博陆,北魏改名博野县。据《太干寰宇记》载:“以地居博水之野,故名。”但古博野县不在今博野地,而在今蠡县地,北齐时并入博野县,明代博野县治徙治于今地。2000年,...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邮政编码是什么?
答: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邮政编码是071300博野县,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保定市东南部,是保定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博野县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县名“博野”源于古代地名“博野泽”,寓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博野县地处华北平原,总面积约601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

博陵的所辖区域
答:贞观元年,废蠡州,博野、清苑属瀛州。永泰中,属深州”这里记述了深州、安平、博野、蠡县、定州等地当时归属变迁的基本情况。有趣的是,古之蠡吾为后来之博野,博野则后来的蠡吾,而且几次迁徙更换。据《大清一统志》,今之博野,乃汉之蠡吾,今之蠡县,乃汉之博陵,后魏及唐宋以来之博野。自北齐...

博野在保定哪里
答:总人口25万人(2004 年)。全县辖3个镇、4个乡:博野镇、小店镇、程委镇、东墟乡、北杨村乡、城东乡、南小王乡。县政府驻博陵镇博兴中路8号,距保定市区50千米。因居博水(古河已湮)之野,故名“博野”,是明代史学家刘吉,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当代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的故乡。

博野县垃圾填埋场地址
答: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可知,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为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博野镇西高庄村西北。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又名靴城,河北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博野县"县名的来历
答:博野县位于河北省中部,东经115o 19' 至115o 39' ,北纬38o 19' 至38o 35' 。居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大城市之间,西临京深高速公路,东依京九铁路。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年降雨量一般为550–650毫米,日平均温度11.8oC,年平均日照指数2679小时。全县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