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

作者&投稿:牟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bi(四声)
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不孚众望:孚,信服。没有使群众(众望)信服。
不刊之论:刊,消除,删改。形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Xiao4
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许插嘴。(Hui4)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法的法则。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稂Lang 莠 you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Chimeiwangliang 1433(声调)
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错彩镂金:错,涂饰;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读音chui2
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大相径庭:劲挺,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读音zhuo1
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读音si4
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古代指贫苦的生活。读音si4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地步。也写作升堂入室。
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透彻深刻,就像看火一样。
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殚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地。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现在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豆蔻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东施效颦:比喻不知道别人好在哪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胡乱去学。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贬义。
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同志者的暴虐。

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耳鬓厮磨:鬓,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浸渍。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指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指教,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希望他永不忘记。形容教诲殷切。

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发聋振聩: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作振聋发聩。
发指眦裂:发指,头发向上直竖;眦裂,眼眶睁得开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来指一般人想不到的人。后来指思想离奇。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草船借箭【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句】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殚谋戮力【拼音】: dān móu lù lì【解释】: 竭尽智谋和精力。【例句】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殚谋戮力死而后已,我们永远怀念他。
目如悬珠【拼音】: mù rú xuán zhū【解释】: 眼睛像一对悬挂着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例句】叔叔是一个十分健壮的农民,脸孔黧黑,目如悬珠,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个老实的庄稼汉
目眩神摇【拼音】: mù xuàn shé yáo【解释】: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例句】许多电影里令人目眩神摇的声光效果,全赖日新月异的电脑特效协助。
声东击西【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解释】: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例句】我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敌人。

【2013年高考专题复习】150组近义成语比较
在高考成语的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近义的易混成语经常出现在试题之中。现选编150组,仅供大家参考。
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2、自鸣得意、自得其乐 都有很得意之意。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前者表示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4、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5、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作出榜样。
6、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7、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都有凭空捏造之意。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生。
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0、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都表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11、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12、另眼相看、刮目相 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3、深入人心、耳熟能详 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14、大庭广众、众目睽睽 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15、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前者指故事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后者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6、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但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
17、如虎添翼、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贬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
18、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都有“不整齐”的意思,指人时,前者侧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区别;指物时,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9、居心叵测、高深莫测 前者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形容估摸不透。
20、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都有没有完成之意。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21、顶礼膜拜、五体投地 都表示崇拜之意。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
22、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 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23、阿谀逢迎、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但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24、风言风语、流语蜚语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但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5、锋芒毕露、崭露头角 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但“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前者还可喻骄傲自负;后者不能。
26、悔过自新、痛改前非 都有改正错误之意。但前者重在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彻底。
27、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但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无大志。
28、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都因规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之意。但前者偏重在不求进取;后者偏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29、厚颜无耻、恬不知耻 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但前者重在脸皮厚;后者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
30、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但前者偏重于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31、势如破竹、一泻千里 前者指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后者形容江河水奔流直下,比喻文笔奔放畅达。
3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33、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前者指亲身到了那个地方,形容感受深切;后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指替别人着想。
3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35、死得其所、死有余辜 前者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后者指虽然处以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过。
36、大发雷霆、怒不可遏 都表示十分愤怒。前者侧重发怒时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
37、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前者形容行人、车马往来不绝;后者是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用以形容车船行人来往不断。
38、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前者指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39、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前者指在道义上是不允许推辞;后者指责任无可推卸,这责任是自己应尽的必须承担起来的。
40、含糊其辞、闪烁其辞 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前者重在说得含混不清;后者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41、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前者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传播,风行一时;后者指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言语或消息流传得极快。
42、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都含有心地光明之意,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前者侧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后者信笺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43、明察秋毫、明察暗访 前者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处清楚;后者指明里观察,暗里询问了解。
44、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之意。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密,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45、杳如黄鹤、杳无音信 都有见不到之意。前者侧重指一去不见踪影;后者侧重指一直得不到对方的消息。
46、洋洋大观、洋洋洒洒 都有内容多的意思。前者侧重指数量和种类多得可观;后者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长。
47、瑕不掩玉、瑕瑜互见 都指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之意;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无主次之分。
48、一笔勾销、一笔抹杀 都含有全部销去之意。前者指帐目、嫌隙、隔阂等;后者指对成绩、优点等全盘否定。
49、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都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之意。前者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后者重领会、一般指一方。
50、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
5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52、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前者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后者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用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
5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都有界限清楚之意。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54、涣然冰释、烟消云散 前者指嫌疑或误解消除;后者指情绪或思想消除。
55、安分守已、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56、震动天地、翻天覆地 前者可形容声音巨大,也可形容声势浩大或气势雄伟;后者形容变化巨大或闹得很凶。
57、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58、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前者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后者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好的、真的。
59、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程序之意。前者多指按一定规矩和步骤;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60、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61、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都有狠毒残暴之意。但前者语义重,强调人世间从没有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强调无人性,不讲理,常用来形容人。
62、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推心置腹 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但前者重在说话心情;中者重在发表己见;后者重在待人真诚,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个人或较少的人。
63、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都表趁人危难之时去侵害人家。但前者重在别人遭遇苦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后者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64、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都表经常变卦。但前者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65、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都表达到的境界很高。但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66、穿凿附会、牵强附会 都表生拉硬扯。但前者指硬把讲不通的道理,牵强解释;后者是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在一起。
67、唇齿相依、辱亡齿寒 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但前者强调互相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68、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但前者表逐步进逼,越要越多;后者强调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
69、低三下四、低声下气 都形容卑恭、无骨气。但前者重在卑恭下贱;后者重在恭顺小心。
70、大吹大擂、自吹自擂 都有吹嘘之意。但前者吹嘘的可以是别人;后者则只能是自己。
71、目不见睫、目不交睫 前者指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眉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或见远不见近;后者指上下眼睑上的睫毛不相交合,不合眼,形容不睡觉。
72、天花乱坠、娓娓动听 都有说好好听之意。前者形容说话十分动听,却是夸张而不切实际,含贬义;后者形容说话生动,使人爱听,含褒义。
73、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前者形容日夜不停;后者指一夜到天亮。
74、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但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75、起死回生、死里逃生 前者指医生的医术高明,能把垂死的病人救活;后者形容经历了极其危险的境遇。
76、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之意。前者不强调影响,后者侧重指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影响。
77、空前绝后、凤毛麟角 前者指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后者比喻珍贵的方才或事物。
78、陈词滥调、老生常谈 都指讲听惯听厌的话。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后者重在待人真诚。
79、莫衰一是、无所适从 前者指不能判断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后者指不知道跟从谁好,形容不知怎么办才好。
80、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1、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但前者有“画饼”的行动;后者只表示“空等、空望”。
82、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 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83、挥金如土、一掷千金 都形容极度挥霍。但前者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84、回味无穷、耐人寻味 都形容意味深长。但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事后,也可以当时。
85、疾恶如仇、深恶痛绝 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但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6、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前者指发一箭而同时射中两只雕,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一举两得;后者指做一件事而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87、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都表示经常变卦。前者强调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侧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88、匪夷所思、难以思议 前者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后者指很难想象,很难考虑。
89、畅所欲言、推心置腹 都有说出自己心里话之意。前者重在尽情地说;后者重在待人真诚。
90、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前者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而众多;后者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91、六神无主、心惊肉跳 都形容惊惧不安。但前者偏重在心情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后者偏重在心神不宁、不安,害怕不好的事临头。
92、徇私舞弊、营私舞弊 都指为私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但前者指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后者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
93、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都有作好战斗准备之意。但前者重在人员的行动;后者重在整个军队排好阵势,等待敌人的来临。
94、死气沉沉、万马齐喑 都形容无一点生气。但前者偏重指气氛压抑,用于人时有不愿讲话之意;后者重于不敢讲话。
95、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都有不能想象之义。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的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96、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前者指感情不能控制;后者指由不得自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97、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都指从坏的方面转到好的方面来。前者侧重不再做坏事;后者侧重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98、掉以轻心、漠不关心 前者指用轻率的态度对待某事;后者形容对人或事冷淡,不关心。
99、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都可形容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但前者偏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强调眼光近,看不到将来。
100、咄咄逼人、盛气凌人 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但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101、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但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于力量相等。
102、跋山涉水、风尘仆仆 都有旅途辛苦之意。但前者重在远行艰辛;后者重在长途奔波忙碌。
103、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前者侧重在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后者侧重于满眼都是,而且多用来形容珠宝、货物和书籍。
104、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都包办之意。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105、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奴颜媚骨 都有向别人讨好之意。但前二者重在“奴气”;后者重在“奴性”。
106、丧尽天良、丧心病狂 都有心肠坏,做事凶狠之意。前者侧重心肠坏;后者侧重做事凶狠,言行荒谬、凶狠残忍。
107、不谋而合、不约而同 都指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看法、行动一致。前者侧重人们的意见、观点等;后者侧重用来形容人们的动作行为等。
108、独树一帜、别居一格 都有与众不同之意。前者指独自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格,强调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后者指另有一种风格特色。
109、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前者指好像鬼神制造,不是人工做成,形容技艺精巧;后者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多指美术、园林等。
110、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都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练。
111、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都有色彩繁多之意,后者还含有光彩之义,多有赞美之情。
112、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之意。前者侧重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指平时谈话;后者侧重于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谈话。
113、春风得意、满面春风 都有高兴之意。前者侧重于神态,后者侧重于表情。
114、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前者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后者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
115、咄咄逼人、盛气凌人 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前者的话适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之意。
116、狗尾续貂、画蛇添足 都有将东西放在后边而不好之意。前者指拿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后者比喻多余的事,反面显得不恰当。
117、炉火纯清、淋漓尽致 前者比喻技术、学问达到成熟、完美的境界;
118、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之意。前者侧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多含贬义;后者信笺在下决心决一胜负。
119、大海捞针、海底捞月 都指白费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则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而已。
120、奄奄一息、岌岌可危 前者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后者形容形势危急。
121、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之意。但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应付周到之意。
122、扑朔迷离、闪烁其辞 前者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后者指说话吞吞吐吐。
123、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都形容紧迫。但前者多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124、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前者比喻印象不深刻;后者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125、百依百顺、惟命是从
都有顺从之意。但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多用于上下级之间,无条件地遵照执行。
126、形影相吊、形影不离 前者指只有影子相伴,形容非常孤单寂寞;后者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27、洁身自好、明哲保身 都指不招惹是非。前者多作褒义用,侧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后者多用作贬义,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
128、侧目而视、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前者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神态;中者指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有重视或歧视的意思;后者指擦亮眼睛,另眼相看,指情况已有变化,已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
129、习以为常、司空见贯 都有经常见到之意。前者指习惯了就当作平常的事,强调觉得很平常;后者形容常见之事,不足以为奇,侧重于不觉得奇怪。
130、一挥而就、一蹴而就 前者指一动就写成,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作画很快就完成;后者指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易而举,一下子就成功。
131、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下意识,以及环境的影响;后者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132、老气横秋、老态龙钟 前者原指老练而自负的气派,后多形容摆老资格或缺乏朝气;后者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133、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都可指行走困难。但前者一般只用于老年人或有病之人;后者常比喻处境困难。
134、津津有味、津津乐道 前者指感到很有滋味,特别有兴味;后者形容感兴趣的谈论话题。
135、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主张与众不同之意。前者侧重显示特点;后者侧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136、见利忘义、利令智昏 都表为私利而做坏事。但前者忘义指不顾道义;后者智昏指头脑发昏。
137、洁身自好、明哲保身 都指怕招惹是非。但前者作褒义词时重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作贬义词时多指怕惹是非;后者用作褒义词时,偏重指处世待人,十分明智,用作贬义词时多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是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的表现。
138、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都形容阻险狡诈。但前者偏重嘴甜;后者偏在脸笑。
139、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但前者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后者宽得多;后者偏重在合乎道理,语气重,色彩庄重,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140、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都可表示清楚记得往事。但前者重在过去情景的再现;后者偏重在记忆像新的一样。
141、望风而逃、闻风丧胆 都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害怕的意思。但前者重在吓得连忙逃跑;后者重在吓破了胆,丧失了勇气。
142、无隙可乘、无懈可击 前者指没有机会可以利用;后者指没有可以让人攻击,挑剔的毛病,形容找不到破绽。
143、博闻强志、见多识广 都有见识广之意。前者侧重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用于书面语;后者侧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144、分庭抗礼、相提并论 前者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后者指把某些不同的事物不加区别地同等看待。
145、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都表示事前做准备。前者重在预防灾祸;后者重在为将来做准备。
146、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但前者重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后者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147、一笔勾销、一笔抹杀 都含有全部销去之意。但勾销指全部取消;抹杀,指涂抹掉,表全盘否定。
148、严阵以待、翘首以待 前者指摆好严整的阵势,以等待来侵犯的敌人;后者指抬头等待,心情焦急。
149、恋恋不舍、流恋忘返 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但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对景物的留恋。
150、众目睽睽、众目昭彰 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前者只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后者则指群众的眼睛看得清楚。

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
答: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

请各位帮个忙!有哪位高人可以把高中要求必须要掌握的成语加解析总结出来...
答:14、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A.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1、高度重视积累。2、确切掌握意义。3、仔细辨析差异。4、巧扣语境选用。附: (一)成语的性别色彩...

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
答: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2013年高考专题复习】150组近义成语比较 在高考成语的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近义的易混成语经常出现在试题之中。现选编150组,仅供大家参考。 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大学的语文高级四字成语
答:3. 求高中语文考试中常考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高中语文考试常考四字成语及解释: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找成语 各50个以上
答:近义词成语辨析: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2.趁...· 高考语音仿真演练1-50 · 高考语音多音字 · 高考语音复习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提升训练26-30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提升训...

比较高级的四字成语
答:6. 求高中语文高级词汇(比较有文采的那种),二字,四字词语,成语, [成语知识一] 高考试题中曾考过的“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炙手可热”“莘莘学子”“差强人意”等成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 对成语的使用,由于很多时候人们已习非成是,这就给正确判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

高中必修一 二的字词整理和成语解释。
答:2011-01-28 求高一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重点字词拼音和成语意思 10 2014-09-18 高中语文必修1重点字词归纳。 2012-12-30 高一课改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的字词总结,在线等 7 2012-03-14 高中语文必备成语及解释 97 2011-04-01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成语加解释。(100个)急!... 27 2011-10...

高中毕业祝福语四字词语
答:3、关于“毕业祝福”的四字成语有前程似锦 如日方升 鹏程万里 干霄凌云 万里鹏翼 锦绣前程 心想事成 高飞远举 一帆风顺 4、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不能单独学法就单独弄法条,你看那个来读法学的同学,所有的文学积累,就是高中初中那点,你想一想,对法条中的关键词语你能有多大的感悟啊。没有看过先秦...

高中语文易混字音 重要成语解释
答:2018-06-27 高中易混淆成语及解释 2012-01-17 归纳下一些易混淆的高考字词音和成语易混题 ,双意成语。。病句... 5 2018-03-07 中考语文易混成语解释 2 2016-03-28 高考语文容易混淆的成语有哪些 15 2019-06-19 高考语文中最常考的且最易混淆的成语 3 2013-09-26 需要30个易错成语和易混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