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谁更受重用,谁的实力更强?

作者&投稿:闵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本无五子良将,陈寿合传五子为先。曹操征战一生,并没有说过哪五位是自己的“五子良将”,而陈寿《三国志》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五人合传,并给予高度评价。曹操开创不世基业,离不开这五位当世良将,这才有了“五子良将”的说法。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那么,他们五位良将,谁的兵权最多?谁在军事上的造诣最高?这五人去世时间不同,不同的时期各自的军职不一样,下面以曹操时期(曹丕称帝前后,公元220年)和后曹操时期(曹操逝世后,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时期)这两个时间段,根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曹操时期(曹丕称帝前后,公元220年):

张辽于公元220年,由征东将军平调为前将军,封为晋阳侯,全权负责合肥的防卫,曾威震逍遥津,差点抓住东吴孙权。乐进在公元218年就因病去世了,是“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个先于曹操去世的,这时,他的军职为右将军。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北归,乐进和李典同为张辽的副将,从这里可知,他终其一生,兵权没有张辽的大。

于禁于公元216年,被曹操加封为左将军,假节钺。他本来是曹操最器重的大将,以善于治军闻名,曾在张绣反叛时斩杀过军纪败坏的青州兵。公元219年,他救援曹仁时,被关羽水淹,被俘投降,毁了一世英名。

张郃于公元220年,曹丕即魏王后,封其为左将军,都乡侯。张郃在曹操时期为荡寇将军,是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副将。定军山夏侯渊战死后,张郃率领残兵败将,顺利退守阳平关,由此可见他的军事能力非凡。

徐晃于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封为右将军,逯乡侯。徐晃在曹操时期为平寇将军,到了曹丕时代才做到了后将军,跟随征南将军夏侯尚,攻取上庸的刘封。他此后也没有独立领兵征战,负责某一战区。

曹操在世时期,即公元220年之前,张辽全权负责守卫合肥,多次打退了东吴孙权的进攻。曹操时期,能独立领兵的大都是像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之类的“八虎骑”宗亲将领,“五子良将”一般只能以他们的副将身份,充当着“进攻为前锋,撤退则断后”这样最苦最累而又没有什么大功劳的角色。

张辽能独当一面,没有为曹氏宗亲将领打工,说明了曹操对其能力的充分肯定和信任。反观其余几人,于禁最有可能和张辽一较高下的,却因樊城之战败于关羽,毁了一世英名。而乐进作为最早跟随曹操的大将于218年去世,兵权有限。张辽和徐晃一直作为曹氏宗亲的副将征战沙场,也没有太大的兵权。因此,在曹操时代,张辽的兵权应该是最大的。

“合淝最为紧要之地,吾令张辽为主将,乐进、李典为副将,保守此地。”

后曹操时期(曹操逝世后,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时期):

张辽于公元222年病逝江都,乐进于公元218年就去世了,于禁于公元221年去世,这三位由于在魏文帝曹丕时代,一个早已逝去,其他两个郁郁而终。

张郃于公元231年,在追击诸葛亮大军途中,膝盖中箭,不治身亡。他是“五子良将”中最后去世的,官至征西车骑将军。这是“五子良将”中最高官职。

徐晃于公元227年去世,最终官职为右将军,假节。他的最后一战,乃是以司马懿的副将身分,征讨孟达;不幸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不治身亡,马革裹尸。

后曹操时期,张辽、乐进和于禁先后去世,不予考虑,只比较张郃和徐晃这两位最后离世的“五子良将”。徐晃以司马懿的副将身份征讨反复无常的孟达,不幸中箭阵亡。正史中,张郃大败马谡取得街亭大捷击退诸葛亮的一出祁山后,全权负责蜀国方面的军事,后因功升为征西车骑将军。而《三国演义》中,张郃一直以司马懿的先锋与蜀汉征战,最后木门中箭亡。

张郃和徐晃都是死于战场,而张郃是最后一个去世的,为国家征战时间长,所立的功劳也比徐晃大。张郃官至征西车骑将军,负责针对蜀汉的军事行动。征西车骑将军位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比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地位高。因此,张郃在曹操去世后,他的兵权最大。《三国志》:

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诏郃部还京都,拜征西车骑将军。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最受到重用的,毕竟他是唯一一个非曹姓的军事主管,多次打败孙权的军队,他实力最强。

徐晃最受重用。因为他用兵如神,足智多谋,深得曹操重用。
张辽实力最强。因为他战力破表,曾打的孙权丢盔卸甲。

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徐晃、张郃、乐进、于禁,其中最受重用的在前期是张辽,在曹魏后期是张郃,后期没有什么猛将,张郃独挑大梁

五子良将我认为张辽实力最强。张辽曾经打败了东吴孙权。差点活捉孙权,许褚最受重用。

五子良将谁更受重用,谁的实力更强?
答:三国本无五子良将,陈寿合传五子为先。曹操征战一生,并没有说过哪五位是自己的“五子良将”,而陈寿《三国志》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五人合传,并给予高度评价。曹操开创不世基业,离不开这五位当世良将,这才有了“五子良将”的...

五子良将中权力最高,战绩最差,掌握的兵权也最大的是谁
答:第五徐晃右将军徐晃,他是五子良将中活到最后的人,所以他也是受到封赏最多的人,也有很多人因为这个说徐晃的地位或者权利最大,实则不然,我们还是要从具体的事情和情况来看一下。徐晃是真正从基层做起的,最开始他只是河东郡的一个小官吏,最后做到了右将军还封了侯。徐晃在军事方面的成就比较少,官渡...

在五子良将中,谁掌握的兵权最大?为什么呢?
答:右将军徐晃,他是五子良将中活到最后的人,所以他也是受到封赏最多的人,也有很多人因为这个说徐晃的地位或者权利最大,实则不然,我们还是要从具体的事情和情况来看一下。徐晃是真正从基层做起的,最开始他只是河东郡的一个小官吏,最后做到了右将军还封了侯。徐晃在军事方面的成就比较少,官渡之战他...

五子良将谁掌握的兵权最大呢?
答:五子良将"是三国时期曹魏势力五位优秀将领的合称,他们五人并列一传,并被陈寿称赞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所以后人便常常对这五人进行了解,并将他们与同是五人的蜀汉"五虎上将"进行对比。其实,这五人虽然并列在同一传记中,他们各自还是有着许多不同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兵权的不同,那么,五子...

五子良将中,最得曹操重用的人是谁
答:虽然五子良将知名度不如蜀汉五虎将,但他们五位的实力也非同小可,是曹操手下最为出色的将领。很多小伙伴好奇,在五子良将中曹操最信任、最重用的人是谁呢?今天就准备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如果有不同看法的小伙伴,也欢迎留言讨论。1、乐进跟随曹操最久,于禁次之 在曹操起兵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三国时代曹魏五子良将中,谁的功劳最大?
答:当选张辽五子良将之首 张辽 张辽,原本姓聂,字文远,雁门马邑人。 张辽一生中有过四个主公,古时候的人对气节看得很重要,多次投降的将领一般不会得到重用。比如吕布曾经在丁原,董卓手下任职,后来就被人讥为“三姓家奴”,依此类推,张辽岂不是要称为六姓?但他在诸次战役中军功卓著,获得了曹操的赏识。 在刚...

五子良将中权力最高,战绩最差,掌握的兵权也最大的是谁?
答:五子良将中权力最高,战绩最差,掌握的兵权也最大的是谁?三国曹魏群雄中,与诸曹夏侯没有宗族关系的异性将领占多数。其中有五位虎将,最为出色,所以,陈寿在《三国志》里,特出一卷,为之立传,誉之为“五子良将”。张辽,一生几无败仗。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用在张辽身上却不是...

五子良将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
答:曹魏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他们能征善战,战功卓著,也深受重用,那么,五子良将中,谁受到的待遇最高呢?谁的军衔最高?谁的地位最高?谁的权力最大?这五人中,享受的待遇最高的是张辽和张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张辽和张郃都受到了皇帝的特殊礼遇。先说张辽,张辽生病期间,皇帝派...

在历史上,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中,哪一个人能排名第一?
答:那么,身为同一个国家的五子良将,他们手里的权力又有多大呢?这几人对比,谁的权力更大?既然要对比,咱们就先来看看这五人分别是谁,再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权力和成就。追随曹操比较早的是乐进。此人是阳平郡卫国人,长相有点渗人,但是胆子非常大,刚开始是曹操帐下的一名小吏。一九零年,曹操感到...

曹操的五子良将,对当时有哪些帮助?
答:曹操的五子良将是对曹操集团有很大贡献的五位将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他们在曹操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曾把这五人放在一起,并这样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到了近现代,“五子良将”的说法越来越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