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文120个实词和60个虚词有哪些

作者&投稿:应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考大纲中120个文言文实词有哪些?~

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打包)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XLiqHd-o9Vt67lXft5ubQ
?pwd=d7us 提取码: d7us
专题10 实词91-10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9 实词81-9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8 实词71-8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7 实词61-7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6 实词51-6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5 实词41-5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4 实词31-4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3 实词21-3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2 实词11-2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专题01 实词01-1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


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高中只需要掌握18个虚词而已吧!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成考必背文言文
答:3. 全国高考语文2019必背的古文有哪些 解释如下目前考纲并无变化:高中课标必背14篇 1劝学 2逍遥游 3师说 4阿房宫赋 5赤壁赋 6氓 7离骚 8蜀道难 9登高 10琵琶行 11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初中课标必背50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高考必背文言文
答:高考必背文言文: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文120个实词和60个虚词有哪些
答: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高中只需要掌握18个虚词而已吧!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高中生必背64篇文言文
答:4. 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文和文言文有哪些 名家名篇的代表作 古诗词背名句就好了。 主要是上下句。1《论语》十六则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7.桃花源记 (陶渊明)8.三峡 (郦道元)9.马说 (韩愈)10.陋室铭 (刘...

高考必考的古诗和文言文有哪些?
答:高考必考的古诗和文言文有:1、《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

文言文高考120个实词是哪些?分别怎么翻译?
答: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树木的根 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树木的干 ③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根本,基本 ④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农业 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

高二必考的文言文
答: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有: 声声慢(寻寻觅觅)、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并序、长亭送别(节选)、逍遥游(节选)、劝学(节选)、屈原列传(节选)、陈情表、滕王阁序(节选)、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氓、离骚(节选)、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对酒当歌)、归园田居(少无适...

春季高考文言文
答:5.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22篇是哪些 我没记错的花是33篇吧!!高考说明中的必备篇目完全总结 1、劝学 荀子 战国思想家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高中部分有哪些高考必背的文言文
答:高考必背古诗文目录 (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一、古诗词部分:1. 氓(2)《诗经》2. 短歌行(2)曹操 3. 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 4. 蜀道难(3)李白 5.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 6. 咏怀古迹 (其三,3) 杜甫 7. 登高(3)杜甫 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

求高考必背古诗文
答:范围不会超过下表了,总共各种教材也就这么多篇 河南肯定会在明年2月前公布背诵篇目和起止的,你多准备也无妨 一.文言文(18篇)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3.《鱼我所欲也》(孟子)4.《逍遥游》(庄子)5.《劝学》(荀子)6.《曹刿论战》(《左传》)7.《...